研究生: |
林玠良 Chieh-Liang Lin |
---|---|
論文名稱: |
人、運動、流行文化與城市的光合作用─街頭籃球運動的深層意涵 The Hidden Meaning of Streetball |
指導教授: |
劉一民
Liu, I-M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0 |
中文關鍵詞: | 街頭籃球 、流行文化 、符號學 、文化資本 |
英文關鍵詞: | streetball, popular culture, semiotics, cultural capita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4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街頭籃球運動在後現代景觀中已跳脫單純的運動風貌,普受青少年歡迎的街頭籃球運動受流行文化的滲透後展現出新的樣貌;「城市」與「街頭籃球」結合後爆裂出怎樣的景觀?隊伍、球員間的權力流轉藉著什麼確立?觀眾(球迷)們所處的立場又是如何呢?本研究透過現象觀察與訪談的方式,藉由索緒爾(Saussure)的符號學理論與布爾迪厄(Bourdieu)的資本理論來探究街頭籃球之深層意涵。
研究發現流行資訊的敏感度、場地的普及性、廠商的造勢活動與城、鄉鬥牛客對街頭籃球的定位,造成城市與鄉下的街頭籃球風貌有所差異;運動配件被符號化、象徵化已強烈覆蓋在街頭籃球場上,鬥牛客身上的「裝備」已跳脫實用、功能的取向或代表與流行同步的「物」的展示,而進入到象徵的層次中。鬥牛場上受到包含鬥牛客個人因素(客觀化的資本、被歸併化的資本、制度化的資本)、觀眾、明星、老球皮等影響場上權力運作型態;以個人「被歸併化」的文化資本(球技)為權力基礎;當戰局緊繃、實力相當時,社會資本的介入,是形成左右戰局的關鍵因素。
In experience of Post-Modernism era , under the multiple and variable popular culture world , the streetball is not merely a kind of sport. The most popular event of sport in youth ”streetball” had changed it’s type since infiltrated by popular culture .What kind of landscape it looked like after the city integrated with the streetball? How to establish the circulation of power firmly between teams and streetball players? Where is the position of streetball’s spectators (fans)? This research, by qualitative method, is based on two parts,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to search and collect data. Meanwhile , using Saussure’s “semiotics theory” and Bourdieu’s “capital theory” concepts to explore the hidden meaning of streetball.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popular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of playgrounds, the activities of advertising and propagandizing, and the difference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streetball players made streetball different. In the playground, the appurtenances that one wore had been symbolized. The accessories that streetball players put on had skipped over the use-value or the exchange-value of things and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ir symbolic value. The affect of power in playground had effected by personal element (the objected cultural capital, the embodied cultural capital, and the institutionalized cultural capital), spectators, stars and veteran of ballplayers etc. The embodied cultural capital is the fundamental of power. The social capital will be the key point that may change the result when game is taut.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Howard L.NⅡ& James H.F.著)。臺北:紅葉。
王寧(2003)。《全球化與文化研究》。臺北市:楊智。
朱峰亮、曾增球。(2001)。《街頭籃球鬥牛高手》。臺北:商周。
李猛、李康譯(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
((法)Bourdieu,P. ,(美)Wacquant,L.D.)。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李性蓁(1998)。《酷流行》。臺北:元尊。
何穎怡譯(2001)。《嘻哈美國》(Nelson George著)。臺北:商周。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
徐子超譯(2001)。《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David Brooks著)。臺北:遠流。
杜默譯(1998)。《麥可‧喬丹I AM BACK》(Bob Greene著。1995出版)。臺北:智庫。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生智。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楊智。
楊照(1999)。《悲歡球場》。臺北:新新聞。
楊照(2000)。《場邊楊照》。臺北:新新聞。
徐望雲(1997)。《絕戰禁區》。臺北:健行。
黃恆正譯(1998)。《符號社會與消費》(星野美克著)。臺北:遠流。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Robert Bocock著)。臺北:巨流。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John Storey)。臺北:巨流。
張旭春譯(2001)。《五種身體》(John O’ Neill)。臺北:宏智。
孫智綺(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2000)。《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
顏忠賢(1998)。《不在場-顏忠賢空間學論文集》。臺北:田園城市。
蔡筱穎、郭光予譯(1999)。《當代社會學》(Jean-Pierre Durand & Robert Weil編)。
香港:遠流。
羅裕霖、王梅(2000)。《小白球大智慧》。臺北市:天下遠見。
劉俊卿、王信良(1999)。《時光隧道:臺灣籃運六十年》。臺北市:民生報。
鄭志龍(1997)。《告別輕狂》。臺北:商周。
(二)論文
王經武(2001)。論布爾迪厄的攝影社會學。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王尉晉(2000)。運動理念行銷策略之研究—以ADIDAS「街頭籃球運動」與NIKE「高
中籃球聯賽」。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潔如(2001)。城市‧遊戲精靈-探訪街舞的文化世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李立行(2000)。消費者解讀體驗行銷廣告之研究:。以Nike “Just Do It”為例。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天德(2000)。國際運動鞋品牌之進入模式及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市場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伯勳(2001)。街舞、街頭舞者與中正紀念堂—人、活動、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恩盈(2002)。星巴客人在台北—消費文化的省思。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林盛豐(2000)。不可見的城市-探尋西門町的精神性。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邱繡霞(2002)。媒體運動(MediaSport)的全球策略—以NBA在臺灣發展為例。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伊容(1995)。臺北新興PUB的休閒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三)期刊
David Carro.〈街頭球魂〉。《美國職籃聯盟雜誌》。 72 (2001):92-96。
hoopjunkie(2002)。〈我對Freestyle的看法〉。http://www.roundballcity.com
艾迪(2001)。〈紐約街頭籃球之旅感想〉。http://www.roundballcity.com
朱彥碩(2002)。〈籃球自由主義—ABA年代〉。http://www.roundballcity.com
朱彥碩(2002)。〈HIP HOOP--Carter & Stackhouse〉。http://www.roundballcity.com李永熾(民89)。〈波笛爾與文化再生產〉。《當代》。 161 (2000):18-23。
阿瞞(2001)。〈結合街舞和音樂街頭籃球〉。http://www.mdnkids.com.tw
徐仙蕙(2002)。〈Hip Hop Club引爆復古風潮〉。聯合報。7月23日。
徐武雄(2002)。〈街頭籃球出身的選手常見問題〉。http://www.roundballcity.com。
莊瑞琳(民89)。〈應用波笛爾〉。《當代》。 161 (2000):24-39。
陳佳鑫、陳惠中。(2001)〈NIKE「街頭尬球」 7月20日台北市民大道開尬〉。
聯合新聞網。7月19日。
陳佳鑫(2001)。〈重現紐約街頭籃球文化〉。聯合報。8月8日。
陳楷。〈費城籃球故事〉。《美國職籃聯盟雜誌》。 84 (2002):78-83。
陳楷。〈漫談拉圾話〉。《美國職籃聯盟雜誌》。 84 (2002):84-89。
陳俊玄。〈運動商品與符號消費〉。《中華體育季刊》。 17卷第一期 (2003):102-109。
張聰富。〈Man In Black〉。《Hoop》。 五月號 (2003):114-121。
裘必勝(2001)。〈Freestyle!〉。http://www.roundballcity.com
裘必勝(2001)。〈盡情享受Freestyle〉。http://www.roundballcity.com
裘必勝(2001)。〈街頭籃球傳奇:「台大惡霸」張國光〉。http://www.roundballcity.com
楊孜瑩(2001)。〈愛音樂、愛籃球加耍帥,我是HIP HOOPER〉。中時電子報。8月6日。
康世昊(2001)。〈核四秩序:台灣淺碟型經濟的產物〉。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20010131.htm
馮國豪、黃健庭(2002)。〈「沈默螺旋」的檢驗-以民國九十年縣市長選舉為例〉
http://www.npf.org.tw。
蔡筱穎(民91)。〈社會學是搏鬥的競賽〉。《當代》。 174 (2002):40-44。
蔡裕隆(2001)。〈Hip Hoop紐約街頭籃球 台灣原味登場〉。民生報。8月9日。
劉昌德。〈媒體在運動商品化過程中的角色〉。《臺灣社會研究》。 32 (1998):215-247。
〈Nike與文斯‧卡特(Vince Carter)合作推出NIKE SHOX VCⅡ NIKE SHOX驚人鞋款科技
耀眼登場〉。破 POTS報。2002年7月19-28日。2003年元月22-31日。
〈籃球 跨越種族藩籬的迷人運動〉。破 POTS報。2002年7月19-28日。
(四) 相關網站:
31317街頭籃球網站:http://www.ritltd.com/31/html/main.htm
Adidas 香港網站http://www.adidas.com/hk/chinese/application/event/streetball/
Nike 臺灣網站: http://www.nike.com.tw
鬥牛俱樂部: http://home.cityfamily.com.tw/playtogether
圓球城市籃球村:http://www.roundballcity.com/basketball/index.htm
瓊斯盃網站: http://www.sports-hotline.com.tw/2002jonescup/index.htm
http://www.streetball.co.uk/fs.html
http://www.asia-basket.com/tai/tai.asp
http://myweb.hinet.net/home4/b055572/twhoops/index.htm
二、英文部份
Chuck, W.Jr. and Alexander W. (1980).The In-Your-Face Basketball Book.
Canada:Beaverbook.
Thomas F.Crash and Thomas Pruzinsky (1990).Body Image.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Philip Hancock,Bill Hughes,Elizabeth Jagger,Kevin Paterson,Rachel Russell,Emmanuelle Tulle-Winton and Melissa Tyler(2000).The body,culture and society. Philadelphia,USA:Open University Press.
Pete Axthelm(1970).The City Game.New York:Harper’s Magazine.
Terry Pluto(1990). Loose Balls. New York:First Fireside.
Garry Whannel(2000).Sport and Media.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Richard Harker,Cheleen Mahar,Chris Wilkes(1990).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The Practice of Theory.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