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後現代社會,人們是不容易找到“人”的正確定位點。像飄蕩天空中氣球,像飄浮水面上浮萍,人生總是充滿隨遇而安或尋尋覓覓的情懷。有人選擇得過且過的消極態度遊戲人間,有人會選擇如爬過此山又望那山般的積極思想,不停為追尋理想目標努力不懈。只是生在今日社會中,每個人生旅者就像行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旅途中點,時值昏暗,必須就地尋得棲身之所般,充滿困頓和迷惑。
藝術是人類生活的一環,當然能為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慰藉和思想的啟發。在人類悠長的生存奮鬥史中,藝術一向扮演著相當重要角色。譬如遠古洞窟繪畫與宗教,自然主義繪畫和世界觀,超現實主義與人的潛意識,抽象藝術與客觀宇宙,普普藝術與現代生活關係…等,再再都為“藝術為人生貢獻”豐富著內容。然而藝術未來的使命仍然艱巨,鑑往知來,拋棄門閥派別和文人相輕的弊病,並促成東西方藝術思想的融合,順應世界文明的思潮,才能共創現代藝術奇蹟。在這樣宏觀的使命下,希望自己還能用直觀的感受,在理性感性兼具的形、色、構圖交互運用下,畫出些許有意義作品,圖能圓一下小小的夢想罷了。此篇論文內容順序呈現如下:
第一章、創作動機與目的 說明“宇宙與人”、“人生與人”之間的關係,期望人類能從事物表象的蛛絲表跡中,滲悟真實人生的道理。
第二章、虛與實的探討 在中西平面繪畫創作中,就以虛與實的宇宙觀差異,使雙方作品呈現的面貌非常不同,因此有單獨深入探討虛與實思想的必要。
第三章、受中西宇宙觀影響的藝術創作理論 從中西雙方不同的宇宙觀思想,引述到繪畫創作理論的異同,在相互比較對照下,希望能知己之短,知彼之長,並善用之。
第四章、構成在繪畫上的運用 中國繪畫在“氣”的宇宙中心思想影響下,善於表現虛境。西方在理性的思維下,善於利用“數”比例的千變萬化以表現“實”境,東西方藝術可說各有擅場。
第五章、個人繪畫創作理論基礎 從西方抽象藝術、抽象表現主義、極限藝術…中,學習形、色、結構的純粹造形運用。並且從中國筆墨濃淡和書法留白以營造“虛實相生”效果中,感受中國繪畫意境之高。
第六章、繪畫實踐 生長在近代的臺灣島,所接受的美術教育是中、西融合的教學法,當然會將東西文化觀,同時表現在以後的繪畫作品中,如何汲取傳統繪畫養分,並啜飲現代藝術思潮蜜汁是刻不容緩的。
在此所採用的媒材,都以最適合表現創作內容來考慮。但是造形本身即是內容,作品本身自己會說話,基於此,觀賞者有權利,也有責任,接替創作者繼續獨立完成自己的心理欣賞歷程,因為這是作者和觀者心理可以自由互動的現代藝術。
提浪夫原著/劉建國‧劉子倩譯 《 造形的發想 》 六合出版社
2002年一版
康丁斯基原著/吳瑪俐譯 《 點 線 面 》 藝術家出版社2000年再版
康丁斯基原著/吳瑪俐譯 《 藝術的精神性 》 藝術家出版社
1998年再版
袁金塔著 《 中西繪畫構圖的比較研究 》 設計家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0年初版
蘇峰男著 《 山水畫構圖之研究 》 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初版
王秀雄著 《 美術心理學 》 設計家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再版
安海姆原著/李長俊譯 《 藝術與視覺心理學 》 李長俊1976年初版
林書堯著 《 色彩學概論 》 三民書局1980年增訂八版
張 法著 《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 》 淑馨出版社1998年一刷
王受之著 《 世界現代美術發展 Art Now 》 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初版
修‧歐納/約翰‧符萊明合著 汪若蘭規劃/莊育旺主編 《 世界藝術史 》 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初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 《 中國美學史 》第一卷上、下冊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初版
黃文叡著 《 現代藝術啟示錄 》 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初版
李長俊著 《 西洋美術史綱要 》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三版一刷
嘉門安雄著/呂清夫譯 《 西洋美術史 》 大陸書局1981年六版
劉振源著 《 抽象派繪畫 》 雄獅圖書公司1998年初版
劉思量著 《 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 》 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四版
劉思量著 《 中國美術思想新論 》 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初版
史蒂芬‧佛斯特策劃 《 達達的世界 》 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年出版
雄獅西洋美術辭典編委會編譯 《 西洋美術辭典 》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修訂版
W. Kandinksky《 Essays Ueber Kunst und Kuenstler 》Marshall Editions 1967
Faber Birren 《 Color, Form and Space 》Thames & Hudsom Ltd 1945
J. Itten 《 The Art of Color 》Reinhold Co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