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曹筱玥
論文名稱: 以精神分析結構學的觀點規劃美術館展示設計介面
指導教授: 王秀雄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4
中文關鍵詞: 美術館教育精神分析結構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1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博物館學的概念以「人」為出發點,然而,如何運用展覽的設計,來傳達並完成如是的任務,以及,身處其中的觀眾究竟如何透過參與和觀看的過程,來達成與藝術作品溝通和自我的觀看實踐呢?這些對於觀眾與展示互動的深度思考與探索,是現今的展示理論文獻中付之闕如。
    本論文之撰寫,便是設定己身為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 1821-1867)筆下的一位「都市漫遊者(The Flaneur in the city),在代表高度文明象徵的美術館中閒逛,並針對其中觀眾邊走邊看、邊逛邊學的參觀行為機制,進行系統性的調查研究;而在文獻分析與實際觀察的雙向交叉比對下,企圖想要了解的是:
    一、 觀眾如何解讀美術館空間中的各種訊息?
    二、 我們應如何看待觀者所回饋的凝視力量?
    三、 因應遊閒者的參觀行為,作為策展人與展示空間設計師,又該如何思考、行動與決策?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論文除了援引現今的展示設計理論操作外,並嘗試以Lacan的精神分析結構學作為理論基礎,除文獻收集之外,透過個案的研究,及其所進行的觀察研究法,來紀錄下觀眾參觀的動線與時間,而後針對所選出的對象,進行深入的探討,歸納出觀眾參觀行為的普同性,藉以打破以往以「物」為主的寫實主義策展論述基調,建構一個以「觀眾」為主體的美術館展示設計模式。

    論文方法包括理論與實務,核心架構依序為:(1)展示文本(text)的介面設計(2)展示設計理論與實務觀察(包含前導性研究)(3)鏡像階段與幻視空間(4)觀察研究設計(個案選取:國際現代水墨大展)(5)結果分析與建議 等五大部分。

    以下則簡述本研究目的、結論與建議:

    一、 本研究目的為:
    (一)針對現今美術館展示設計中所運用之展示機制作一分析,評定出今後仍需努力的方向。
    (二)以精神分析結構學的論述,建構展示設計文本之理論。
    (三)根據精神分析結構學的展示論述,透過實際策展與調查研究,分析觀眾參觀行為,並將成果回饋於日後展示設計的具體策略之中。
    二、 本研究結論為:
    (一)透過精神分析結構學的理論,擴充現今展示設計理論中偏重認知的基點,導入情意與態度指標的介入。
      在美術館的參觀經驗中,除了個人與藝術品進行互動之外,尚須考量到社會脈絡以及環境脈絡兩大面向;是故要順利讓展示--空間—主體三者的想像認同串接在一起時,便須鏈結拉崗的「鏡像階段」與美術館的「櫥窗展示」,讓觀眾從鏡像階段逐漸走至象徵秩序,從情意態度走向認知。

    (二)建立溝通取向的展示製碼策略,應善加使用隱喻手法。
      美術館展示文本的製碼原則,不應再是以物件為主的詮釋手法,而必須是從製碼者與觀眾解碼的角度一起出發,將展示文本視為兩者本體之間溝通、辯證、對話的介面;擅用精神分析結構學所強調的隱喻手法,可以使得解碼者(觀眾)有更多連結的機會,促使各項需求得以被滿足,建構溝通取向的展示設計。

      (三)研究中顯示生態展示最能隱含諸多刺點,強化觀眾想像力的連結。
         從研究統計的結果來作一詮釋,可以發現凹室結構的展示效果優於線形結構,而凹室結構中若融入生態展示,則優於凹室結構的隔間效果,原因在於生態展示最能隱含諸多刺點,強化觀眾想像力的連結。

    三、 本研究建議為,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於未來研究的期許,二是對於策展計劃者期許。
    (一)可以進行的下一: 1.持續的收集數據資料 2.針對現有資料的再分析
    3.嘗試不同的展示設計:擴大範本的抽樣與選取
    (二)為推動「互動式博物館經驗」繼續努力:1.在製碼的觀念部分,應將展示本身視為是一個帶有訊息意義的符號媒體 2.展示的操作部分,應要追求:(1)需具備展示訊息的描述能力(2)多層面結構的展示訊息(3)掌握載負展示訊息的材料屬性,增強符號的指涉力。

    關鍵字:拉崗、都市漫遊者、策展人、精神分析結構學、鏡像階段、象徵秩序、
        凹室理論、生態展示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1 第二章 美術館展示文本的介面設計 第一節 展示設計的本質……………………………………………………14 第二節 展示設計的形態與內涵……………………………………………18 第三節 展示符號與其結構特性的相關研究………………………………33 第四節 展示符號製碼活動…………………………………………………40 第五節 美術館觀眾解碼特性之分析………………………………………57 第六節 小結…………………………………………………………………77 第三章 前導性研究 (以「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世紀珍藏>展為觀察場域) 第一節 研究目的 ……………………………………………………………8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6 第五節 展示製碼分析 ………………………………………………………90 第六節 研究程序 ……………………………………………………………95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7 第八節 前導性研究結果分析 ………………………………………………98 第九節 小結…………………………………………………………………111 第四章 精神分析結構學與展示設計 第一節 拉崗的「鏡像階段」 ……………………………………………116 第二節 物件與記憶: 觀眾的視覺編寫 ………………………………… 118 第三節 精神分析與美術館參觀行為 ……………………………………120 第四節 融入精神分析結構學的展示設計介面詮釋 ……………………127 第五節 小結 ………………………………………………………………146 第五章 美術館展示設計的觀察研究(以「國際現代水墨大展」作觀察)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4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72 第四節 資料處理 …………………………………………………………178 第六章 資料處理與結果分析 第一節 參觀時間與停留次數統計 ………………………………………180 第二節 問卷統計 …………………………………………………………199 第三節 研究結果分析 ……………………………………………………224 第四節 小結 ………………………………………………………………227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229 第二節 建議 ………………………………………………………………23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台北正中。
    王秀雄(1993)。社教機構(美術館)美術鑑賞教育之理論與實務研究。臺灣省加強社會美術欣賞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頁145-306)。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館鑑賞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台北:生智。
    吳春秀,(1996)。博物館觀眾研究—以故宮博物館玉器陳列室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
    吳語心(2004) 博物館展示與電影之敘事比較:以「西仔反-清法戰爭與台灣」特展與「怒海爭鋒-極地征伐」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吳國淳(2001)。博物館學習研究之方法論探討。博物館學季刊,15(2),39。
    周春桂(2003) 博物館展覽規劃實務探析---以中華文物通史展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杜聲鋒(1997)。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
    林貞岑(2003)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示空間規劃設計之運作績效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系論文,台中。
    林政弘、張沛華(1990)。我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探討。台北市:教育部。
    林彥銘(2004) 互動式多媒體展示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雲林。
    林彩柚(譯)(1997)。George, E. Hein 著。建構主義者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博物館學季刊,11(4),27。
    林正儀(2004) 台灣歷史博物館規劃理念與展示架構研究:意識形態變遷與台灣文化形構探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淑惠(2003) 從意識形態與文化霸權解析歷史建築展示之研究---以台南州廳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
    林雅雯(1996)。拉崗之主體理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幼蒸譯,(1991)。Barthes, Roland.著。寫作的零度。台北︰時報。
    施明發(200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於博物館教育的啟示。博物館學季刊,15(2),25。
    徐純譯(2001)。McLean, K. 著。如何為民眾規劃博物館的展覽。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陸定邦(1997)。展示策略與方法之分析。博物館學季,11(2),11。
    高慧芬(2001)。以展示為基礎的博物管教育活動規劃及其評量設計。博物館學季刊,15(2),94。
    翁翎月(2003) 台灣家具展示情境空間探討---以敘述性設計思維的運用。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雲林。
    許功明、劉幸真(1996)。臺灣南島民族展示觀眾研究-大學生篇。博物館學季刊,10(4),79。
    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見郎。台北:聯文。
    張婉真(2001)。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博物館學季刊。15(3),13。
    張雅萍(譯)(2001)。Hollows,J & Jancovic, M 編。螢幕理論: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
    張蕙敏(2004) 自然史博物館的特展建構:以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為基礎的探討。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南投。
    陳美蓉(2002)。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黃于珊(2001) 博物館展示環境與參觀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
    黃明月(1997)。博物館與自我學習導向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1(4),31。
    黃恆正(譯) (1988)。星野克美著。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黃曉芸(2002) 博物館展示空間參觀者參觀路徑與參觀行為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雲林。
    董之林(譯)(1994)。Holub, R. C. 著。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
    賀雯萱(2004) 從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概念探討台北縣平溪鄉菁桐村礦業景觀路徑經驗之展示架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
    楊中信(1997)。以溝通模式為架構之系統性展示手法理論。博物館學季刊,11(2),23。
    靳知勤(2001)。科學博物館教育與大眾科學素養之提昇。新世紀的對話—科學桂冠與科教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4-161)。台中:科博館。
    靳知勤、劉冠任(1998)。以STS理念推展科學教育-非制式教育環境中的可行策略博物。博物館學季刊,12(3),91。
    楊翎(1998)。展示思維與媒材科技-以當代博物館人類學展示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2(1),51。
    鄭英(譯)(1988)。心理學與展示設計小記。博物館學季刊,2(2),59-62。
    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
    趙小菁(2004) 從符號學製碼的觀點探討博物館展示設計之研究。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畢恆達(2003)。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出版。
    劉和義譯(1988)。Herbert D. Their著。發展有效展示以擴充博物館的角色。博物館學季刊,2(1),5。
    劉幸真(1996),博物館展示區內觀眾參觀行為之探討。博物館學季刊,10(4),69。
    魏麗嫥(2004) 碎形理論應用在博物館展示設計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蔡秀枝(1999)。波特萊爾與現代都市。刊載於馮品佳主編(1999)重劃疆界:外國文學研究在台灣。台北:書林。

    英文部份
    AAM. (1992). Excellence and equity: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dimension of museums.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
    AAM. (1998). Paying attention: visitors and museum exhibitions,.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
    Ambrose, T. & Paine, C.(1993). Museum Basics. London: Roueledge .
    Baudelaire, C. (1983). Les Fleurs du Mal. (R. Howard, Trans.). Boston: David R. Godin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57).
    Benjamin, W. (1973).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H, Zohn. Trans.). London: NLB.
    Beverly, S. (ed.)(1993). Building museum & School partnerships. Harrisburg, Pa.: Pennsylvania Federation of Museums and Historical Organizations.
    Burcaw, G. E. (1997).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London:AltaMira Press, A
    Division of Sage Publications Inc.
    Camhi, L. (1993). Stealing femininity: Department store kleptomania as Sexual Disorder.” Differences, 5(1), 26-50.
    Caston, E. B. (1989). A model for teaching in a museum setting . in Berry, N. & Mayer, S.(Eds.) Museum Education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Clark, C. (1996). A report: Survey on art museum / school coiiaborations. Denton, Tx: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National Center for Art Museum/ School Collaboration.
    Chesebrough, D. E. (1998). Museum partnership: Insights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Museum News, 77(6), 55-53.
    CMNC (1984). Commission of museum for a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 C: AAM.
    Copjec, J. (1994). Read my desire: Lacan against the historicists. The MIT Press.
    Deleuze, G. (1983).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H. Tomlinson (Tran.)(1983).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Eagleton, T. (1983).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Falk,J.,& Dierking,L.D.(1992). The museum experience. Washington,D.C: Whalesback Books.
    Fink B. (1995). The Lacanian subject: Between language and jouissance.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1, Willian Street, Princeton, New Jersey.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oian, C. R. (2001). Performing the museum.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3), 234-248.
    Geore E. Hein. (1998). Learning in the Museum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Grasso, H. & Morrison, H. (1992). Collaboration: Toward a more holistic design process,118-123. Museum and Their Visitors. Landon: Routledge.
    Grosz, E. (1995). Space, time, and perversion: Essays on the politics of bodies. New York: Routledge.
    Gurian, E. H. (1981). Museums' relationship to education. In ICOM/CECA(eds.), Museum and Education. Copenhagen: ICOM/CECA.
    Guilfoil, J. K. (1999). Built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art education. Reston: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G.W.Maxim(1990) The Sourcebook,Toronto:Merrill.
    Hein, G. E..(1998). Educational theory. Learning in the museums(PP.14-40). By
    Routledge in London and New York.
    Hooper-Greenhill, E.(1991). Museum and gallery educ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Hooper-Greenhill, E. (1994). Museum and their visitors. London: Routledge.
    ICOM/CECA. (1982). Museum and education. Copenhengan: ICOM/ CECA.
    Kristeva(1977)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s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acan, J. (1991).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In A. J. Miller & S. Tomaselli (Eds&Trans.),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Ⅱ.. London: Nort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4-1955).
    Lemaire, A.(1993) Jacques Lacan. Trans. David Macey. London: Routledge.
    Morrison, A.R.,(1995) Stimulus-elicited behavior, Behav. Neurosci., 109:972-979.
    Rivi`ere, G. H. (1985). The Ecomuseums : An evolutive definition. Museum education, 37(4), 182-3.
    Sarup, M. (1992). Jacques Lacan. New York: Harvester Wheastsheaf.
    Screven, C. G.. (1986). Exhibitions and information centers: Som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Curator, 29(2), 109-137.
    Serrell, B. (1998). Paying attention: visitors and museum exhibitions,. Amerci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Stapp, C. B. (1984). Defining museum literacy. Roundtable Reports, 9(1), 3-4.
    Zeller, T. (1985). Museum education and school art: Different ends and different means. Art Education, 38(3), 6-1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