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曹筱玥 |
---|---|
論文名稱: |
以精神分析結構學的觀點規劃美術館展示設計介面 |
指導教授: | 王秀雄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4 |
中文關鍵詞: | 美術館教育 、精神分析結構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6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博物館學的概念以「人」為出發點,然而,如何運用展覽的設計,來傳達並完成如是的任務,以及,身處其中的觀眾究竟如何透過參與和觀看的過程,來達成與藝術作品溝通和自我的觀看實踐呢?這些對於觀眾與展示互動的深度思考與探索,是現今的展示理論文獻中付之闕如。
本論文之撰寫,便是設定己身為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 1821-1867)筆下的一位「都市漫遊者(The Flaneur in the city),在代表高度文明象徵的美術館中閒逛,並針對其中觀眾邊走邊看、邊逛邊學的參觀行為機制,進行系統性的調查研究;而在文獻分析與實際觀察的雙向交叉比對下,企圖想要了解的是:
一、 觀眾如何解讀美術館空間中的各種訊息?
二、 我們應如何看待觀者所回饋的凝視力量?
三、 因應遊閒者的參觀行為,作為策展人與展示空間設計師,又該如何思考、行動與決策?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論文除了援引現今的展示設計理論操作外,並嘗試以Lacan的精神分析結構學作為理論基礎,除文獻收集之外,透過個案的研究,及其所進行的觀察研究法,來紀錄下觀眾參觀的動線與時間,而後針對所選出的對象,進行深入的探討,歸納出觀眾參觀行為的普同性,藉以打破以往以「物」為主的寫實主義策展論述基調,建構一個以「觀眾」為主體的美術館展示設計模式。
論文方法包括理論與實務,核心架構依序為:(1)展示文本(text)的介面設計(2)展示設計理論與實務觀察(包含前導性研究)(3)鏡像階段與幻視空間(4)觀察研究設計(個案選取:國際現代水墨大展)(5)結果分析與建議 等五大部分。
以下則簡述本研究目的、結論與建議:
一、 本研究目的為:
(一)針對現今美術館展示設計中所運用之展示機制作一分析,評定出今後仍需努力的方向。
(二)以精神分析結構學的論述,建構展示設計文本之理論。
(三)根據精神分析結構學的展示論述,透過實際策展與調查研究,分析觀眾參觀行為,並將成果回饋於日後展示設計的具體策略之中。
二、 本研究結論為:
(一)透過精神分析結構學的理論,擴充現今展示設計理論中偏重認知的基點,導入情意與態度指標的介入。
在美術館的參觀經驗中,除了個人與藝術品進行互動之外,尚須考量到社會脈絡以及環境脈絡兩大面向;是故要順利讓展示--空間—主體三者的想像認同串接在一起時,便須鏈結拉崗的「鏡像階段」與美術館的「櫥窗展示」,讓觀眾從鏡像階段逐漸走至象徵秩序,從情意態度走向認知。
(二)建立溝通取向的展示製碼策略,應善加使用隱喻手法。
美術館展示文本的製碼原則,不應再是以物件為主的詮釋手法,而必須是從製碼者與觀眾解碼的角度一起出發,將展示文本視為兩者本體之間溝通、辯證、對話的介面;擅用精神分析結構學所強調的隱喻手法,可以使得解碼者(觀眾)有更多連結的機會,促使各項需求得以被滿足,建構溝通取向的展示設計。
(三)研究中顯示生態展示最能隱含諸多刺點,強化觀眾想像力的連結。
從研究統計的結果來作一詮釋,可以發現凹室結構的展示效果優於線形結構,而凹室結構中若融入生態展示,則優於凹室結構的隔間效果,原因在於生態展示最能隱含諸多刺點,強化觀眾想像力的連結。
三、 本研究建議為,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於未來研究的期許,二是對於策展計劃者期許。
(一)可以進行的下一: 1.持續的收集數據資料 2.針對現有資料的再分析
3.嘗試不同的展示設計:擴大範本的抽樣與選取
(二)為推動「互動式博物館經驗」繼續努力:1.在製碼的觀念部分,應將展示本身視為是一個帶有訊息意義的符號媒體 2.展示的操作部分,應要追求:(1)需具備展示訊息的描述能力(2)多層面結構的展示訊息(3)掌握載負展示訊息的材料屬性,增強符號的指涉力。
關鍵字:拉崗、都市漫遊者、策展人、精神分析結構學、鏡像階段、象徵秩序、
凹室理論、生態展示
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台北正中。
王秀雄(1993)。社教機構(美術館)美術鑑賞教育之理論與實務研究。臺灣省加強社會美術欣賞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頁145-306)。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館鑑賞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台北:生智。
吳春秀,(1996)。博物館觀眾研究—以故宮博物館玉器陳列室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
吳語心(2004) 博物館展示與電影之敘事比較:以「西仔反-清法戰爭與台灣」特展與「怒海爭鋒-極地征伐」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吳國淳(2001)。博物館學習研究之方法論探討。博物館學季刊,15(2),39。
周春桂(2003) 博物館展覽規劃實務探析---以中華文物通史展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杜聲鋒(1997)。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
林貞岑(2003)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示空間規劃設計之運作績效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系論文,台中。
林政弘、張沛華(1990)。我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探討。台北市:教育部。
林彥銘(2004) 互動式多媒體展示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雲林。
林彩柚(譯)(1997)。George, E. Hein 著。建構主義者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博物館學季刊,11(4),27。
林正儀(2004) 台灣歷史博物館規劃理念與展示架構研究:意識形態變遷與台灣文化形構探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淑惠(2003) 從意識形態與文化霸權解析歷史建築展示之研究---以台南州廳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
林雅雯(1996)。拉崗之主體理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幼蒸譯,(1991)。Barthes, Roland.著。寫作的零度。台北︰時報。
施明發(200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於博物館教育的啟示。博物館學季刊,15(2),25。
徐純譯(2001)。McLean, K. 著。如何為民眾規劃博物館的展覽。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陸定邦(1997)。展示策略與方法之分析。博物館學季,11(2),11。
高慧芬(2001)。以展示為基礎的博物管教育活動規劃及其評量設計。博物館學季刊,15(2),94。
翁翎月(2003) 台灣家具展示情境空間探討---以敘述性設計思維的運用。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雲林。
許功明、劉幸真(1996)。臺灣南島民族展示觀眾研究-大學生篇。博物館學季刊,10(4),79。
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見郎。台北:聯文。
張婉真(2001)。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博物館學季刊。15(3),13。
張雅萍(譯)(2001)。Hollows,J & Jancovic, M 編。螢幕理論: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
張蕙敏(2004) 自然史博物館的特展建構:以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為基礎的探討。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南投。
陳美蓉(2002)。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黃于珊(2001) 博物館展示環境與參觀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
黃明月(1997)。博物館與自我學習導向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1(4),31。
黃恆正(譯) (1988)。星野克美著。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黃曉芸(2002) 博物館展示空間參觀者參觀路徑與參觀行為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雲林。
董之林(譯)(1994)。Holub, R. C. 著。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
賀雯萱(2004) 從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概念探討台北縣平溪鄉菁桐村礦業景觀路徑經驗之展示架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
楊中信(1997)。以溝通模式為架構之系統性展示手法理論。博物館學季刊,11(2),23。
靳知勤(2001)。科學博物館教育與大眾科學素養之提昇。新世紀的對話—科學桂冠與科教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4-161)。台中:科博館。
靳知勤、劉冠任(1998)。以STS理念推展科學教育-非制式教育環境中的可行策略博物。博物館學季刊,12(3),91。
楊翎(1998)。展示思維與媒材科技-以當代博物館人類學展示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2(1),51。
鄭英(譯)(1988)。心理學與展示設計小記。博物館學季刊,2(2),59-62。
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
趙小菁(2004) 從符號學製碼的觀點探討博物館展示設計之研究。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畢恆達(2003)。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出版。
劉和義譯(1988)。Herbert D. Their著。發展有效展示以擴充博物館的角色。博物館學季刊,2(1),5。
劉幸真(1996),博物館展示區內觀眾參觀行為之探討。博物館學季刊,10(4),69。
魏麗嫥(2004) 碎形理論應用在博物館展示設計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蔡秀枝(1999)。波特萊爾與現代都市。刊載於馮品佳主編(1999)重劃疆界:外國文學研究在台灣。台北:書林。
英文部份
AAM. (1992). Excellence and equity: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dimension of museums.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
AAM. (1998). Paying attention: visitors and museum exhibitions,.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
Ambrose, T. & Paine, C.(1993). Museum Basics. London: Roueledge .
Baudelaire, C. (1983). Les Fleurs du Mal. (R. Howard, Trans.). Boston: David R. Godin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57).
Benjamin, W. (1973).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H, Zohn. Trans.). London: NLB.
Beverly, S. (ed.)(1993). Building museum & School partnerships. Harrisburg, Pa.: Pennsylvania Federation of Museums and Historical Organizations.
Burcaw, G. E. (1997).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London:AltaMira Press, A
Division of Sage Publications Inc.
Camhi, L. (1993). Stealing femininity: Department store kleptomania as Sexual Disorder.” Differences, 5(1), 26-50.
Caston, E. B. (1989). A model for teaching in a museum setting . in Berry, N. & Mayer, S.(Eds.) Museum Education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Clark, C. (1996). A report: Survey on art museum / school coiiaborations. Denton, Tx: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National Center for Art Museum/ School Collaboration.
Chesebrough, D. E. (1998). Museum partnership: Insights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Museum News, 77(6), 55-53.
CMNC (1984). Commission of museum for a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 C: AAM.
Copjec, J. (1994). Read my desire: Lacan against the historicists. The MIT Press.
Deleuze, G. (1983).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H. Tomlinson (Tran.)(1983).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Eagleton, T. (1983).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Falk,J.,& Dierking,L.D.(1992). The museum experience. Washington,D.C: Whalesback Books.
Fink B. (1995). The Lacanian subject: Between language and jouissance.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1, Willian Street, Princeton, New Jersey.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oian, C. R. (2001). Performing the museum.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3), 234-248.
Geore E. Hein. (1998). Learning in the Museum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Grasso, H. & Morrison, H. (1992). Collaboration: Toward a more holistic design process,118-123. Museum and Their Visitors. Landon: Routledge.
Grosz, E. (1995). Space, time, and perversion: Essays on the politics of bodies. New York: Routledge.
Gurian, E. H. (1981). Museums' relationship to education. In ICOM/CECA(eds.), Museum and Education. Copenhagen: ICOM/CECA.
Guilfoil, J. K. (1999). Built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art education. Reston: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G.W.Maxim(1990) The Sourcebook,Toronto:Merrill.
Hein, G. E..(1998). Educational theory. Learning in the museums(PP.14-40). By
Routledge in London and New York.
Hooper-Greenhill, E.(1991). Museum and gallery educ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Hooper-Greenhill, E. (1994). Museum and their visitors. London: Routledge.
ICOM/CECA. (1982). Museum and education. Copenhengan: ICOM/ CECA.
Kristeva(1977)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s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acan, J. (1991).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In A. J. Miller & S. Tomaselli (Eds&Trans.),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Ⅱ.. London: Nort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4-1955).
Lemaire, A.(1993) Jacques Lacan. Trans. David Macey. London: Routledge.
Morrison, A.R.,(1995) Stimulus-elicited behavior, Behav. Neurosci., 109:972-979.
Rivi`ere, G. H. (1985). The Ecomuseums : An evolutive definition. Museum education, 37(4), 182-3.
Sarup, M. (1992). Jacques Lacan. New York: Harvester Wheastsheaf.
Screven, C. G.. (1986). Exhibitions and information centers: Som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Curator, 29(2), 109-137.
Serrell, B. (1998). Paying attention: visitors and museum exhibitions,. Amerci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Stapp, C. B. (1984). Defining museum literacy. Roundtable Reports, 9(1), 3-4.
Zeller, T. (1985). Museum education and school art: Different ends and different means. Art Education, 38(3),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