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尚文
論文名稱: 多元文化思潮之爭議及其對台灣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
指導教授: 張建成
Chang, Chien-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1
中文關鍵詞: 多元文化主義多元文化教育獨石論巨傘論多維盤錯論
英文關鍵詞: multiculturalism,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 monolith theory, the umbrella theory, the nonsynchrony mode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77下載:1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元文化主義及多元文化教育(通稱為多元文化思潮)的爭議,並提出對我國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本研究首先探究多元文化思潮的背景、理念及流派,彙整學者論點,將多元文化思潮分為獨石論及巨傘論。其次,探討獨石論多元文化思潮的爭議,包括其本質論預設、倫理相對論、群體權利限制、全球化時代的民族主義等論點。復次,探討巨傘論多元文化思潮的爭議,包括弱勢群體增生、權力資源競逐、性別與族群議題的衝突、多因並行論的限制等爭議。最後,評析我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論述及政策,並提出對我國多元文化教育未來發展之啟示。本研究之主要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多元文化思潮可分為獨石論與巨傘論。
    二、獨石論與巨傘論各有所偏。
    三、我國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傾向巨傘論。
    四、獨石論之「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爭議,凸顯多元文化教育將族群與性別議題並置的內部矛盾。
    五、政治哲學領域與教育領域的多元文化研究少有交集。
    六、慎思「多元文化教育」一詞的適切性。
    七、多元文化教育下的階級文化研究未受重視。
    八、多維盤錯論是未來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有待發展的方向。
    九、本研究對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包括多元文化的鐘擺、採納動態文化觀點、加強文化理論研究、建構族群與國家間的對話機制、正視族群議題與性別議題的衝突、思考多元文化教育一詞的適切性等論點。
    十、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建議可採取「論述分析」的研究方法。
    十一、在研究主題方面,建議可同時處理族群、性別、階級等社會動因在特定教育場域中的互動機制,探討其間多維盤錯的複雜關係。

    This thesis sheds light on the disputes over multiculturalism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riefly designated as“The Multicultural Current”,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To begin with,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rising background, the essence, and the variance of the multicultural current.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multicultural current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divergent approaches, which are the monolith theory and the umbrella theory. The succeeding chapter elucidates the controversies of the monolith theory, including the essencialist assumptions, ethical relativism, the constraints of group right, and nationalism in the epoch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contrary, next to go would be the arguments of the umbrella theory, involv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minorities, the competition for interests and power, the conflict between gender and ethnic issue,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arallelist model.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the study makes comments on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discourses, and the policies concerned,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The primary conclusions as well as suggestions of this study would be as followed:
    1. The multicultural current could be sort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monolith theory and the umbrella theory.
    2. No matter the monolith theory or the umbrella theory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leans toward the approach of the umbrella theory.
    4. The conflict between gender and ethnic issue with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 unveiled by the adversity of“Minorities within Minorities”in the controversies of the monolith theory.
    5. Concerning the researches on the multicultural current, few conne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two distinquished field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6. It’s high time for us to deliberat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acadamic term,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7. Littl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lass culture, which is supposed to belong to the domain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8. The nonsynchrony model could be the promising approach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9. The implication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prospect include the pendulum of the multicultural current, assuming the dynamic perspective on culture, promoting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theory, constructing the communicative ma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ethnic groups, facing up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gender and ethnic issue, and meditating on the adequacy of the acadamic term,“Multicultural Education.”
    10. As to the advice on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is recommended.
    11. Regarding the research subject, it’s recomm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ity of nonsynchrony relationship among dynamics by coping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race, gender, and class simultaneously in the specific educational context.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7 第三節 名詞釋義………………………………………………………..10 第二章 多元文化思潮之意涵……………………………………………….13 第一節 多元文化思潮的興起背景……………………………………..13 第二節 多元文化思潮的理念…………………………………………..20 第三節 多元文化思潮的流派…………………………………………..26 第四節 獨石論與巨傘論………………………………………………..55 第三章 獨石論式多元文化思潮之爭議…………………………………….61 第一節 本質論預設的侷限……………………………………………..61 第二節 多元文化社會的弔詭…………………………………………..69 第三節 國家分化與多元文化公民權…………………………………..77 第四節 全球化時代的民族主義………………………………………..86 第四章 巨傘論式多元文化思潮之爭議…………………………………….93 第一節 弱勢群體增生…………………………………………………..93 第二節 權力資源的群體競逐…………………………………………..99 第三節 性別與族群議題的衝突……………………………………....104 第四節 階級議題的失勢………………………………………………114 第五節 多因併行論的限制……………………………………………117 第五章 我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之評析…………………………………...135 第一節 政治哲學領域的多元文化思潮研究…………………………135 第二節 我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之概覽………………………………139 第三節 我國多元文化教育論述之評析………………………………148 第四節 多元文化思潮之爭議對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18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87 第一節 結論……………………………………………………………187 第二節 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193 參考書目…………………………………………………………………….195 附錄一: 多元文化教育專書分析列表…………………….…………….…207 附錄二: 多元文化教育碩博士論文分析列表……………………………211 圖 表 目 次 圖1: 多因併行之二維系統………………………………………………125 圖2: 以性別主導脈絡為例之多維盤錯示意圖…………………………126 表1: C. Taylor、W. Kymlicka、B. Parekh、I. M. Young 四者多元文化論之比較…………………………………………43 表2: Bennett(2001)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類別……….…….…….…50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丁雪茵(1997)。族群認同與同儕關係:多元文化教育或是多元分化教育。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5-217)。台北市:編者。
    尤命(2006年6月13日)。再談原住民族母語認證。Hohaiyan電子報。2006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hohaiyan.net.tw/index.php?inc=epaper_detail&autoID=1150164328&page=2
    王玉崙(2002)。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希(2000)。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和侷限性。美國研究,2,頁45-80。
    以撒克.阿復(2001)。原住民族教育權的形成與教育改革的實踐,人本教育札記,2001年九月號,頁28-31。
    瓦歷斯.尤幹(1994)。體檢台灣「山胞教育」—台灣原住民教育體制的一些觀念問題。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91-200)。台北市:編者。
    瓦歷斯.尤幹(2000)。番刀出鞘。台北縣:稻鄉。
    石雅玫(1999)。花蓮地區國小教師議題中心教學信念及多元文化議題調查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江宜樺(1998)。麥克.瓦瑟論多元族群社會的國家認同。載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頁411-440)。台北市:中研院社科所。
    江宜樺(2004,10月25日)。人權有國界嗎。中國時報,「時報科學與人文」。
    江雪齡(1999)。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主編)(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
    余育欣(2005)。泰勒(Charles Taylor)承認政治論對台灣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8)。穆莉淡Mulidan: 部落手札。台北市:女書文化。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體制的發展:民族學苑的規劃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吳淑慧(2005)。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景雲(2004)。高等教育原住民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雅玲(2006年,11月)。由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理論與模式論多元文化師資培育課程。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之「社會變遷與課程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吳雅惠(1999)。教師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其運作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呂仁華(2000)。公民教育與族群容忍-少數族群可否拒絕自由民主的公民教育。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枝益(1999)。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原住民內涵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文富(1999)。臺灣原住民教育改革的分析-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季順(2005)。原住民族教育一條鞭體制之建構。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李瑛(1999)。原住民族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劃。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編),原住民族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59-179)。台北市:編者。
    李瑛(2000)。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族教育-教育決策倫理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7(4),pp.349-361。
    李憲榮(1997)。加拿大族群政治和政策。載於台北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223-239)。台北市:前衛。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7-70)。台北市:台灣書店。
    沈坤宏(1996)。國小六年級學童世界觀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市。
    汪明輝(1999)。台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2006年3月1日,取自http://www.geo.ntnu.edu.tw/geoweb/perildical/ntnu/rshrpt/no31/g_n_rsh31_2000-6.htm#_ftn2
    汪素娥(2004)。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周平(2004)。承認、分配與權力的正義--一個多元文化的取徑。教育社會學通訊,57,頁9-18。
    周志杰(譯)(2004)。Montserrat Guibernau著。無國家的民族: 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台北市:韋伯文化。
    官孟璋(2002)。原住民班級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調適-以花蓮海星中學「原住民音樂與文化專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子斌(2000)。媒體識讀與多元文化課程----以日本偶像劇為課程設計素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花蓮縣。
    林子斌(2004)。具有差異性的英國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研究,117,132-142。
    林火旺(1998a)。公民身份:認同和差異。載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頁377-409)。台北市:中研院社科所。
    林火旺(1998b)。族群差異與社會主義。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21,頁249-270。
    林永豐(2000)。英國的多元文化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147-198)。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玉鳳(1999)。原住民地區教師國語教學建構歷程之行動研究--以多元智慧出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兆衛(2001)。台北都會區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君穎(1997)。小學社會科多元文化之族群關係課程設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春香(2003)。我是誰?原住民女性教師Nikar的生命故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善垣(2005)。台灣客家婦女「族群女性觀」與社會的對話:一心客家歌謠合唱團的個案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未出版。
    花孟璟、黃忠榮(2006年4月26日)。賽德克族正名:我們才是正統 太魯閣族批分化。自由電子報。2006年3月1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apr/26/today-life10.htm
    邱莉雯(2004)。東部原漢雙族裔成人認同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邱貴芬(1998)。(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臺灣女作家。台北市:元尊文化。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柯雅華(2005)。高中階段青少年流行音樂的階級與性別差異-文化消費與生產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如玉(2001)。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考:一個調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嘗試。國立編譯館通訊,14(1),33-40。
    洪佳慧(2006)。職前教師多元文化教育觀的發展與教育實踐之敘說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洪泉湖等(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市:五南。
    紀駿傑(2002)。邁向自治之路--加拿大原住民的經驗與臺灣省思(演講記錄),陳金燕紀錄整理。原住民教育季刊,26,4-16。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台北市:巨流。
    孫治本(譯)(1999)。Ulirich Beck著。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市:台灣商務。
    孫瑞穗(2006)。在多元文化的和平炊煙中反思:尋找多元治理的空間。e人籟辯論月刊,2006年12月號。2006年12月3日取自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2501033
    徐玫綺(1998)。弱勢族群與學校教育-長庚護專的原住民少女。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浦忠勇(2001)。升學母語條款二度剝削原住民學生。南方電子報。2006年2月28日,取自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south/241.shtml
    馬昀甄(2005)。昨日今昔—女性原住民社運者的生命展演與身份認同。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馬賴.谷麥、桂宏誠(2003)。建立原住民族文官體制的理念:我們自己會治理的更好。國家政策論壇季刊,民國92年春季號,頁173-180。
    高德義(2001)。從殖民、同化到自決:全球原住民族的危機與轉機。原住民教育季刊,23,4-26。
    高譜鎮(2003)。從政治哲學論述探討多元族群國家認同的形塑。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亦正(2005)。社會科多元文化課程分析研究:以國小教科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如慧(2001)。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佳琳(1993)。臺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學富。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103-127。
    張建成(主編)(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秋芬(2005)。看「我」、聽「我」—新移民女性的自我概念與族群認同。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市。
    張茂桂(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載於台北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37-71)。台北市:前衛。
    張茂桂(2002a)。台灣是多元文化國家?!。文化研究月報,13。2005年11月18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3/journal_park86.htm#b1
    張茂桂(2002b)。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在台灣的形成與難題。載於薛天棟(主編),台灣的未來(頁223-273)。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張家蓉(1999)。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之態度----從族群面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培倫(2001)。族群差異權利之道德證成-秦力克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之可能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源泉(2000)。多元文化教育之合理性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嘉育(1996)。多元文化教育的兩難困境。載於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主編),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4)。花蓮縣:花蓮師院。
    教育部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實錄。台北市:編者。
    教育部(2004)。教育部擬訂「建立外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中程計畫」,教育部電子報No.020,2005年11月3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20/important.htm#im01。
    教育部(2005)。外籍配偶識字教材,教育部社教博識網,2005年11月30日取自http://wise.edu.tw/epaper/template/epaper-detail.asp?id=132。
    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9月20日)。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暨取得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說明。教育部電子報。2006年10月28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950920/950920c.htm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第一階段議題研討結論報告。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06年3月9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8354001/2003/discuss/202.htm
    莊明貞(199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225-250)。台北:台灣書店。
    莊明貞(1997)。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與兩性平等教室的建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5-305)。臺北市:編者。
    莊采珂(1998)。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莊勝義(2000,6月)。教育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教育運動的基本訴求及其正當性之比較。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所主辦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花蓮縣。
    許倪偉(2005)。國小教師與外籍配偶親師合作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淑燕(2000)。解構積極性差別待遇教育措施-文化主體性的反思。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論文集 : 第四屆教育社會學論壇(頁471-489)。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郭傳信(2006年10月15日)。印度婦女多命運乖舛,動輒橫遭殺身之禍。中央通訊社。2006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15/n1488039.htm
    陳江松(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對多元文化教育知覺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伶豔(1999)。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怡潔(2004)。中產階級國中生對家長課業管教的回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傑(2004)。美國種族/族群問題與多元文化教育。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枝烈(1994)。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科課程設計之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市:復文。
    陳信仁(2007年1月13日)。要求正名 維護族群主體性。自由時報電子報。2006年3月1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an/13/today-center4.htm
    陳美如(1995)。臺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如(1999)。多元文化課程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舜伶(2002)。原住民族運動中「權利法制化」進路的困局-兼論建構中的台灣原住民族自治。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毓麟(2006)。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團體權利。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慧真(2006年,11月27日)。平埔族青年誤殺山羌將服刑 聯盟籲總統特赦。中央通訊社。2006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cna.com.tw/ciplist.php?date=1164640849&class=6J
    章玉琴(1997)。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單文經(2000)。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與教育作法。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199-225)。台北市:師大書苑。
    彭雅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實踐的斷裂-以互助國小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美惠(2000)。多元文化女性主義-理論觀點與教育實踐。載於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5-38)。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 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市:女書文化。
    童琬芬(2001)。青少年漫畫閱讀文化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玉茹(2002)。教師專業發展之實踐--多元文化教師成長團體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淑君(1999)。社會階級與青少年性別世界之建構--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雅平(2006)。以多元文化理論探討我國原住民教育政策之論述與實踐。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學聖(2001)。當代自由主義公民資格觀的轉變之研究-對於多元文化論挑戰之回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淑朱(2005)。我們都是一家人—關懷新臺灣之子的教育,教育部電子報No.020,2005年11月3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154/storymain.htm。
    楊淑玲(2001)。破殼而出十四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楊逢泰(1976)。民族自決的理論和實際。台北市:正中書局。
    楊傳蓮(1999)。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素養指標建構初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台北:正中書局。
    詹念峰(2001)。語言、階級、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瑪達拉.達努巴克(2004)。是原住民,也是同志:排灣男同志Dakanow的生命之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剛、侯念祖(1995)。認同政治的代罪羔羊-父權體制及論述下的眷村女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9,頁125-163。
    劉蔚之(199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俗民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蔚之(1993)。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之研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71-100)。台北市:台灣書店。
    劉曉萍(1999)。原住民人才培育的多元觀點--從一位神學院院長的學習歷程談起。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未出版,花蓮縣。
    劉錦秀、江裕真譯(2006)。大前研一著。M型社會。台北市:商周。
    歐嬌慧(2004)。文化回應教學在國小英語課程的實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蔣嘉媛(1997)。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評估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宜倩(2005)。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之原住民族群內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慧君(2003)。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紅風(譯)(2004)。W. Kymlicka著。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公民權。台北市:左岸文化。
    澳洲欲廢除「多元文化主義」(2006年,11月7日)。星島日報。2006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haoyah.com/news/content.asp?currentindex=70501
    蕭高彥(1998)。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載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頁487-509)。台北市:中研院社科所。
    蕭高彥、蘇文流(主編)(1998)。多元主義。台北市:中研院社科所。
    蕭鳳玉(2004)。六位女性漢族教師在原住民學校的生活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賴秀智(1998)。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現況探討,課程與教學,1(2),95-118。
    謝小芩(2000)。台灣的性別教育:回顧與前瞻。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103-121)。台北市:師大書苑。
    簡成熙(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證、爭議與實踐:從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起。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頁81-132)。台北市:五南。
    簡鴻模(2003年11月20日)。Alang Nkhala(中原部落)生命史調查研究。輔仁大學原住民服務中心相關研究。2006年3月1日,取自http://www.indigen.fju.edu.tw/article/article09.asp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譚光鼎(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與問題:台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檢討。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論文集 : 第四屆教育社會學論壇(頁453-470)。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譚光鼎、浦忠成(1998)。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教育政策組)。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蘇永明(2000)。垂直多元與水平多元的思考模式。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頁133-179)。台北:五南。
    蘇吉勝(2006)。應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於異文化跨校班際交流之探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英文部分
    Banks, J. A.(1988).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1997). Multicultural Edu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 A.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 Perspectives(3rd ed.)(pp.3-31).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200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 A.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 Perspectives(5th ed.)(pp.3-30).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rry, B. (2001). Culture and equality: an egalitarian critique of multiculturalis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uman, Z. (1999). Culture as praxi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enhabib, B. (1999). ‘Nous’et‘les Autres’: The politics of complex cultural dialogue in a global civilization. In C. Joppke & S. Lukes (Eds.), Multicultural Questions (pp. 44-6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nett, C. (2001). Genres of research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1(2), pp. 171-217.
    Bennett, C. (2003).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lum, L.(1998). Recognition, value, and equality: A critique of Charles Taylor’s and Nancy Fraser’s account of multiculturalism. In C. Willett (ed.). Theorizing multiculturalism: A guide to the current debate (pp. 73-99). Oxford: Blackwell.
    Carens, J. H. (2000). Culture,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A contextual exploration of justice as evenhanded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ssel, I.(2001). What can multiculturalism tell us about difference? The reception of multiculturalim discourse in France and Argentina. In Carl A. Grant & L. L. Joy (Eds.). Global construction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realities(pp. 93-114).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Eisenberg, A. & Spinner-Halev, J. (2005). Minorities within minorities: equality, rights, and divers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isenberg, A.(2006). Educ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ris Young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38(1), pp. 7-23.
    Feinberg, J. (1998). The child’s right to an open future. In P. H. Hirst & P. White (Ed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 in the analytic tradition (v. 4) (pp. 250-270). New York: Routledg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0)
    Fraser, N. (1998). From redistribution to recognition? Dilemmas of justice in a“Post-Socialist”age. In C. Willett (ed.), Theorizing multiculturalism: A guide to the current debate (pp. 19-49). Oxford: Blackwell.
    Gibson, M. A. (1976).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Some Concepts and Assumpti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7, 7-18.
    Giddens A.(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London: Polity Press.
    Glazer, N (1997). 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ts now.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lnick, D. M. & Chinn, P. C. (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4th ed.).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Grant, C. A. & Lei, J. L. (2001). Global construction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realities.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arris, J. (1982). A Paradox of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6 (2), 223–233.
    Hartman D. & Gertis, J. (2005). Dealing with diversity: Mapping multiculturalism in sociological terms. Sociological Theory, 23(2), pp. 218-240.
    Hewitt, R.(2005).White backlash and the poli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ppke, C,& Lukes, S.(1999). Introduction: Multicultural Questions. In C. Joppke & S. Lukes (Eds.), Multicultural Ques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2001).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 Belle, T. J. & Ward, C. R. (1994). Multiculturalism and education: 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schools and societ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asood, S. (2006, October 23). Use of rape as revenge persists across Pakistan. The New York Times, p. A3.
    McCarthy, C. (1997). Nonsynchrony and social difference: An alternative to current radical accounts of race and schooling. In A.H. Halsey (ed.), Education :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C. (1998). The uses of culture : Education and the limits of ethnic affili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Modood, T. (2001). Their liberalism and our multiculturalism? .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2), pp. 245-257.
    Niemonen, J.(1999). Deconstructing cultural pluralism. Sociological Spectrum, 19(4), pp. 401-420.
    Nieto, S. (1996). Affirming diversity :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2nd ed.). New York: Longman.
    Okin, S. M. (1998). Femin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Some tensions. Ethics, 108, pp. 661–684.
    Okin, S. M. (1999). Is multiculturalism bad for women?. In C. M. Howard & M. C. Nussbaum (Eds.), Is multiculturalism bad for women?(pp.7-24).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Okin, S. M. (2005). Multiculturalism and feminism: No simple questions, no simple answers’. In A. Eisenberg and J Spinner-Halev (Eds.). Minorities within Minorities: Equality, Rights and Diversity, pp. 67–8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tner, S. B. (1996). Making gender : the politics and erotics of culture. Boston: Beacon Press.
    Parekh, B.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 Macmillan.
    Pratte, R. (198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our normative arguments. Educational Theory, 33(1), pp.21-32.
    Reitman, O.(2005). Multiculturalism and feminism: Incompatibility, compatibility, or synonymity? .Ethnicities, 5(2), pp.216-247.
    Sarup, M.(1986). The politics of multiracial education. Boston: Routledge.
    Schlesinger Jr. , A. M.(1995). 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 Reflection o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In J. Arthur & A. Shapiro (Eds.), Campus wars: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p. 226-234). Colo.: Westview Press.
    Shachar, A. (1999). The paradox of multicultural vulnerability. In C. Joppke & S. Lukes (Eds.), Multicultural Questions (pp. 87-111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leeter, C. E. & Grant, C. A. (1999).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3rd ed.).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Sleeter, C. E.(1997, May).Gender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uilding bridg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s, Taiwan, Taipei.
    Soutphommasane, T. (2005). Grounding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From minority rights to civic pluralism.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26(4), pp. 401-416.
    Spinner-Halev, J.(1999).Cultural pluralism and partial citizenship. In C. Joppke & S. Lukes (Eds.), Multicultural Questions (pp. 65-86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mir, Y. (1999). Against collective rights. In C. Joppke & S. Lukes (Eds.), Multicultural Questions (pp. 158-180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 Gutma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p. 25-73).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ebble, A. J. (2003). Does inclusion requir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51, pp.197-214.
    Tempelman, S.(1999).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Multiculturalism and exclusion. Political Studies, XLVII, pp. 17-31.
    Timm, J. T. (1996). Four perspectives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alif.: Wadsworth.
    Vangelisti, A. L.(1997). Gender differences, similarities, and interdependencies: Some problems with the different cultures perspective. Personal Relationships,4, pp. 243-253.
    Washburn, D. E. (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ocial foundations analysi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1 887)
    Watkins, W. H.(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oward a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inquiry. Educational Theory, 44(1), pp. 99-116.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Young, I. M. (1997). A multicultural continuum: A critique of Will Kymlicka’s ethic-nation dichotomy. Constellations, 4(1), pp. 48-53.
    Young, I. M. (1998). Unruly categories: A critique of Nancy Fraser’s dual systems theory. In C. Willett (ed.), Theorizing multiculturalism: A guide to the current debate (pp. 50-67). Oxford: Blackwell.
    Young, I. M. (2000).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