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憶如
Lin, Yi-Ru
論文名稱: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應用於國中體育課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行動研究TPSR體育教學
英文關鍵詞: action research, TPSR,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96下載:9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者自擔任體育教師以來,感受到學生在體育課中的道德素養越來越薄弱,尤其在教學中屢見學生越來越沒有責任感,常遇到問題即責怪他人或是表現出自私行為等。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透過個人與社會責任 (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PSR) 進行體育教學,探討TPSR行動方案的歷程,過程中遭遇的困難與因應策略,從中進行教學反思,以促進專業成長。研究參與者為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學生29名,設計22節的教學單元,透過錄影觀察、教師日誌、訪談、學習單等資料蒐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在一般的體育課實施TPSR責任模式是可行的方式,尤其以體育教師兼任導師的身分來進行教學活動,可增加教學的實施可行性,教師與學生都正向的接受此課程。過程中遭遇困境與因應策略為:1.責任概念的認知:體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感受;2.小組討論的品質不佳:藉由小組討論單縮小討論範圍、課餘時間進行事前活動檢核;3.目標設定的困難:教師製造公平正義的氛圍、修改活動規則;4.賦權方面的阻礙:藉由教師的活動檢核來解決。上述策略使困境獲得改善,TPSR對國中生有正向的影響,研究者從中也獲得專業成長。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students’ morality deteriorating, misbehaviors, and selfishness were observ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based (TPSR) physical education was implemented to improve students’ self-efficacy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he purpose was to identify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while implementing the TPSR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Participants were a class of students in eighth grade in New Taipei City, totally 22 lessons (990 minutes). Video observation, teacher’s journal diary, interviews, and worksheet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study. Triangulation was used for analyzing the collected data.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suitable to implementing TPRS-based PE course, while PE teachers also homeroom teachers, who were also in charge of the class. Students receipted positively the TPRS-based PE course. The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found in the process were included 1) experiential learning was a better way to mak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ions of responsibility; 2) the quality of group discussion did not work really well, thus worksheet could be applied during lessons; 3) the atmosphere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activity rules could be created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goal setting; 4) the solution had be done through the empowerment. TPSR not only had positive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ut also facilitated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teacher.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品德教育之理念與實務 6 第二節 體育課與品德教育的關係 9 第三節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 12 第四節 分析行動研究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4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對象 27 第四節 教學單元設計 29 第五節 資料蒐集 32 第六節 資料分析 33 第七節 研究品質 3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6 第一節 實施行動方案之歷程 36 第二節 教師所遭遇的困境與因應策略 74 第三節 教學省思與成長 8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89 參考文獻 90 中文文獻 90 英文文獻 92 附錄 94 附錄一 研究參與學生家長同意書 94 附錄二 教學活動設計 95 附錄三 學生訪談問題綱要 117 附錄四 教師日誌 118 附錄五 學生學習單 119 附錄六 學生服務學習心得 142 表 次 表1 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 8 表2 責任層級要素表 13 表3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之相關研究表 15 表4 層級與核心價值之相對應關係表 19 表5 學生人格特質描述 27 表6 體育教學單元規劃表 30 表7 資料編碼代號說明 33 表8 分類編碼表 34 表9 諮詢專家名單表 35 表10 層級一學生反應與教學省思表 45 表11 層級二學生反應與教學省思表 52 表12 層級三學生反應與教學省思表 59 表13 層級四學生反應與教學省思表 69 表14 學生改變情形一覽表 83 圖 次 圖1 行動研究歷程圖 21 圖2 研究架構圖 24 圖3 研究流程圖 26 圖4 教學行動概念圖 36

    一、中文文獻
    丁立宇 (2011a) 。品格教育的體育教學模式。學校體育,127,71-76。
    丁立宇 (2011b) 。青出於籃-品格教育融入籃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如敏(2002)。品格教育教學對國小資優學生情緒適應行為與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何琦瑜、鄭一青等(2005)。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祕密。臺北市:天下。
    吳清山、林天祐(2005)。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4,150。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培源、黃錫培、徐明和 (2007)。國小二年級品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3(2),47-82。
    李珀 (2005) 。品格教育。教師天地,135,66-71。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3-68
    李琪明 (2007)。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育部。9-54。
    李琪明 (2008) 。國中小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實徵研究。師大學報,53(3),153-178。
    周宏室、徐偉庭 (2012) 。個人與社會責任課程模式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26 (1) ,99-106。
    尚憶薇、周婉茹(2012) 。體驗式團隊建立活動方案融入體育課程提升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6(3),371 -377
    林世斌 (2005)。品格教育融入書法教學之經驗談-以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國教輔導,44(5),56-63。
    林新發、王秀玲(2004)。品格的核心意涵及國民中小學實施品格教育之策略。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171-193。
    林華韋 (2011) 。運動與品德教育。學校體育雙月刊,127,20-22。
    林耀盛(2011)。休閒的積極意涵-運動文化與品格教育。學校體育雙月刊,127,12-15。
    林安迪 (2010) 。裁判工作融入體育教學。學校體育雙月刊,116,96-102。
    洪琇惠(2009)。走過青春叛逆的少年兄-運動對品格行為轉變之生命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11)。落實品格教育從核心價值談起。財團法人千代文教基金會。
    徐偉庭、周宏室、陳文長 (2012) 。中學生體育課責任概念之探究。課程與教學,15 (3) ,165-180。
    徐興權(2011)。運動教育模式對國小學童個人與社會責任及比賽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遠流。
    許義雄(譯)(2001)。體育、體適能及運動入門。臺南:復文。(原著:席登托普Siedentop, Daryl)。
    曹江南(2005)。體育與道德教育。學校體育,15(2),115-119。
    陳柏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南宏圖書公司。
    陳柏璋(2009)。品格教育再出發。台灣教育,655,2-5。
    教育部(2009)。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11年10月10日,取自品德教育資訊網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教育部(2010)。99終身學習行動年。教育部。
    張效齊(2009)。中部四縣市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實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張翡珊(2011)。一位國中老師品德教育施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瀞文(2011)。體育課該教會孩子什麼?親子天下,28,146-149。
    隆.克拉克(2004)。優秀是教出來的。雅言文化。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35-43。
    黃巧妏(2010)。球類遊戲教學融入品格教育之行動方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臺東縣。
    黃木蘭(2004)。給孩子最美好的生日禮物。師友月刊,445,13-17。
    黃意舒(2008)。兒童行為觀察及省思。心理出版社。
    黃敦晴、李岳霞譯(2011)。全局式學習:七大原則提升學習效率。臺北市:天下。
    黃藿(2007)。品格教育與社會正義的哲學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75,1-13。
    楊明翰(2011)。TPSR融入體育教學對高中生個人、社會責任與利社會行為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師大書苑。
    廖智倩 (2002) 。體育教師對行動研究應有的認識與作法。中華體育,16(2),71-78。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鄭一青(2004)。強調四大核心價值。載於何琦瑜(主編),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頁86-91)。臺北市:天下雜誌。
    鄭石岩(2004)。中小學生道德發展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61,7-13。
    鄭秀玲(2005)。品格教育所蘊含的運動道德。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427-436。
    二、英文文獻
    Altricher, H., Posch, P., & Somekh, B. (1993).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 NY: Routledge.
    Balderson, D.W., & Martin, M. (2011). The efficacy of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del in a physical education setting. PHEnex Journal, 3 (3), 1-15.
    Beaudoin, S. (2012). Using responsibility-based strategies to empower in-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teachers to learn and implement TPSR. AGORA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14 (2), 161-177.
    Carr, W., & Kemmis, S. (1983).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Philadelphia, PA: The Falmer Press, Taylor & Francis Inc.
    Cecchini, J. A., Montero, J., Alonso, A., Izquierdo, M., & Contreras, O. (2007). Effects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fair play in sports and self-control in school-aged youths. 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7, 203-211.
    Compagnone, N. (1995).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o rural elementary youth: Going beyond the urban at-risk boundarie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6 (6), 58-63.
    Gordon, B. (2010).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model in a New Zeal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9 (1), 21-37.
    Hellison, D. (2011).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 (3rd ed.). Australia: Human Kinetics.
    Hellison, D. (2003).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Lickona, T. (2003). 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 Ten essential virtur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 (1), 1-3.
    Li, W., Wright, P. M., Rukavina, P., & Pickering, M. (2008). Measur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urba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7, 167-178.
    Pascual, C., Escartí, A., Llopis, R., Gutiérrez, M., Marín, D., & Wright, P. M. (2011). Implementation fidelity of a program designed to promote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82 (3), 499-511.
    Wright, P., & Burton, S. (2008).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 of a responsibility-based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integrated into an intact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7 (2), 138-15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