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欣樺
Yu, Hsin-Hua
論文名稱: 應用設計思考於國中家人關係課程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Applying Design Thinking to Junior High School Family Relations Curriculum
指導教授: 魏秀珍
Wei, Hsiu-Chen
口試委員: 邱佳慧
Chiu, chia-hui
葉明芬
Yip, Ming-Fun
魏秀珍
Wei, Hsiu-Chen
口試日期: 2022/09/0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設計思考國中生家人關係課程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Design think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relationship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76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設計思考於國中階段家人關係課程之實施歷程。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所任教之國一學生為對象,而整套「與家人有約」主題課程共五個單元活動,分別為:同是一家人(1節)、What’s「愛」(1節)、從「心」靠近你(2節)、發現幸福(1節)以及愛的行動家(2節),共進行七節課的教學。資料分析的工具包括學生學習單回饋、同儕教師觀課紀錄及教師省思日誌等進行課程檢核與調整。

    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主要有以下發現與結論,簡列如下:
    一、成功發展出應用設計思考於國中階段之家人關係課程設計
    (一)設計思考步驟能系統性地應用於各單元之重要概念中
    (二)設計思考之理念精神適用於增進家人關係課程之特色
    (三)設計思考步驟策略可作為家人關係與互動概念具象化之工具

    二、應用設計思考於家人關係課程之實施狀況良好
    (一)教師教學方法多元,課程內容連結生活經驗,助於提升學生學習意願
    (二)學生將所學落實於日常生活中運用,提升家人關係與互動
    (三)教師團隊合作有助於設計思考教學實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四)透過行動研究的歷程使設計思考各步驟應用於課程中更臻完整

    最後依據結論,針對教師教學實務及未來研究分別提出建議。

    The study asim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design thinking 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curriculum at the middle school stage. This study used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3 junior high school freshman classes. The whole set of "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family" theme course consists of five units of activities, with a total of seven lessons. Data analysis tools include student worksheet feedback, peer-teacher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teacher reflection logs for course, etc., to check and adjustment.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1. Successfully developed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family relations by applying design thinking in middle school
    (1) Course key concepts and design thinking steps can be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d into each unit.
    (2) The spiritual concept of design thinking i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relations curriculum.
    (3) Design Thinking Strategies as a Tool to Visualize Concept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
    2. Applied Design Thinking is in good condition when implemented in the Family Relations Curriculum
    (1)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is linked to life experience, which helps to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to learn.
    (2) 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to your daily life to improve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
    (3) Teamwork of teachers is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sign thinking teaching and promotes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4) Through the course of action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thinking steps to the curriculum is more complet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設計思考 7 壹、設計思考意涵與步驟 7 貳、設計思考教學的精神特色 9 參、設計思考的教育應用情形 11 第二節 家人關係課程 17 壹、家人關係對青少年的重要 17 貳、108課綱之家人關係相關課程內涵 2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歷程 2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8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策略 3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3 第一節 關於「與家人有約」這門課 33 壹、課程設計 33 貳、實施歷程 48 參、綜合討論 49 第二節 「與家人有約」課程實施檢視 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2 附錄 105 附錄一 108課綱家人關係相關主題內容 105 附錄二 課程教案 109 附錄三 課程學習單 119 附錄四 課程回饋單 126 附錄五 教師觀課紀錄表 128 附錄六 教學日誌 130

    中文部分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華民國103年11月28日,臺教授國部字第1030135678A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活動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王琤惠(2011)。學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與父母關係之影響-以親子關係課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宥婷(2013)。高中家人關係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佳琪、宋世祥(2019)。設計思考融入職前師資培育課程之實施與成效:以適性教學為例,教育科學期刊,64(4),145-173。
    朱春林(2019)。跨域協同教學與設計思考之行動研究:以高等教育課程為例。雙溪教育論壇,8,23-48
    李坤崇(201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邱淑芬(2017)。設計思考教學課程對國中學生情緒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邱奕儒、謝婉華(2020)。設計思考融入農村議題之課程設計與反思-以「創意農村大作戰」通識課程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6,141-167。
    何宜庭(2020)。服務學習導入設計思考的過程與成效-以中原大學廣告行銷服務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林偉文(2011)。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培育-以「設計思考」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53-74。
    林舜晨(2013)。設計思考的應用-以探討高中生參與工作坊的經驗知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廷諭、鄭夢慈(2016)。融入設計思考於嚴肅教育遊戲的設計歷程及對科技學科教學知識的影響:以職前教師為例。數位學習科技期刊,8(1),74-94。
    林姿吟(2021)。應用設計思考發展素養導向課程之行動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台北市。
    沈翠蓮(2018)。創意問題解決在通識實作教學的經驗反思。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3,1-24。
    周宜芳(譯)(2019)。設計思考全攻略(原作者:L.Leifer ,M.Lewrick & P.Link)。臺北:天下雜誌。
    周曉虹(1990)。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
    周麗端、唐先梅、陳美姿、易君常、黃庭偉、張雅淳(202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 I, 主題軸一:家庭的組成、發展與變化。臺北市:教育部。
    周麗端、唐先梅、邱奕嫺、黃韻瑜(202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 II, 主題軸二:家人關係與互動。臺北市:教育部。
    桂冠(2019年5月2日)。親子溝通大調查「僅15%孩子覺得被父母了解」。天下雜誌。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4993。
    張華甄(2012)。淺談青少年與家人的親密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36),6-15。
    黃麗鳳、陳雅鈴、Hartmut Wedekind(2020)。運用設計思考提升職前幼教師科學遊戲設計能力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8(1),99-118。
    楊秋華(2014)。學齡前幼兒語言能力與親子互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鄧芬姬(2008)。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新陸書局。
    劉曉樺(2011)。教育大未來-我們需要的關鍵能力。台北:如果出版社。
    劉文琪(2019)。設計思考導入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鍾椿涼(2014)。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對提升國中生知覺家人關係的效果-以家人關係課程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英文部分
    Adlam, R(1997). Action research as a process of illumination: coming to a new awareness in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5(2), 211-229.
    Brown, T.(2008). Design think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6(6),84-92.
    Brown, T. (2009). 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e-books.
    Beligatamulla, G., Rieger, J., Franz, J., &Strickfaden, M.(2019).Making pedagogic sense of design thinking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contexe. Open Education Studies,1(1),91-105.
    Carroll, M., Goldman, S., Britos, L., Koh, J., Royalty, A., & Hornstein, M. (2010). Destination,imagination and the fires within: Design thinking in a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9(1), 37-53.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Edens, K. M. (2000). Preparing problem solv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8(2), 55-60.
    Henriksen, D., Richardson, C., & Methta, R.(2017).Design Thinking:A Cre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Practice.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6,140-153.
    Johansson‐Sköldberg, U., Woodilla, J., &; Çetinkaya, M. (2013). Design Thinking: Past, Present and Possible Futur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Oh, E. K., & Nah, K. (2014). Design thinking proces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ci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Korea Design Knowledge, 32, 31-44.
    Pande, M.,&Bharathi,S. V. (2020).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Design Thinking-A Constrectivism Learning Approach to Design Thinking.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36,100637.
    Simon, H.A.(1969).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MIT press.
    Wolniak,R.(2017).The Design Thinking method and its stages. Systemy Wspomagania w Inżynierii Produkcji,6.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7/09/2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