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愛明
Kan Oi Ming
論文名稱: 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學生的學習經驗對其大學學習生活之相關影響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 on Learning and Life Experience in College
指導教授: 甄曉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1
中文關鍵詞: 學習經驗大學學習生活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
英文關鍵詞: learning experiences, college life,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94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北市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歷經至今,已邁入第六年的耕耘。本研究基於就學習持久性的關懷,因而探討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畢業生在後續發展的概況,找出能影響學生後續發展之學習經驗範圍,作為日後台灣高中教育繼續發展人文社會素養培育的參考。主要研究目的有三:

    一、歸納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學習經驗之回顧。
    二、瞭解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畢業生目前大學生活之概況。
    三、探究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學習經驗對其大學學習生活產生影響。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資料蒐集的時間為2009年的5月至2010年的3月,透過半結構式的焦點團體訪談追蹤台北市建國中學以及中山女高人文社會資優班十六位畢業生在大學生活的後續發展。綜合研究發現,本研究獲得以下研究結論:

    一、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時期重要他人的影響可分為正向人生觀的追尋以及社會資本的累積。
    二、專題研究所提供的學習經驗成為日後大學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先備知識。
    三、學習接納和尊重與自己學習程度不一的同儕為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畢業生在大學生活中的一大挑戰。
    四、高中的課程設計與老師指導方式間接造成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畢業生在大學與他人互動之差異。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推廣人文社會資優班以及後續研究之相關建議。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 (HSSCHS)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aipei City for six years. Based on the concern for learning persistent,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performance in the college of those who attended the HSSCHS.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To summary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HSSCHS.
    2.To understand the college life experience of those who graduated from HSSCHS.
    3.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HSSCHS on their college learning and life experience.

    Group interview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Sixteen college students in total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SSCHS in ChienKuo High School and Zhongshan Girls High School were interview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y 2009 through March 2010.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ings:

    1.The impacts from the significant others in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SSCHS on the students include the pursuit of positive life valu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2.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from the monographic study in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SSCHS became the useful prior knowledge for coursework and life challenges in college.
    3.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the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SSCHS in the college is to learn how to accept and respect other peers with low academic performance.
    4.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ers guide in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SSCHS indirectly led to the differences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in the college learning and life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SSCHS as well a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四節 研究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回顧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實施概況.......................11 第二節 學習經驗理論與相關研究..............................34 第三節 高中學習經驗與大學生學習生活之相關性..................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的選取............................61 第二節 研究歷程..........................................64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9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倫理與省思..............................72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75 第一節 高中生涯的回顧.....................................75 第二節 大學學習生活概況..................................102 第三節 高中學習經驗與大學學習生活之開展....................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9 第一節 結論.............................................139 第二節 建議.............................................142 後記.....................................................146 參考文獻..................................................149 附錄.....................................................161

    中文部分
    于曉平(2006)。高中數理資優女生性別角色、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關
    連及角色楷模課程實驗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
    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心蕾(2005)。從多元背景學生學習與發展需求建構大學導師制實施策略─
    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
    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台北市:五南。
    王克先(1993)。學習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王秀玲(2007)。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載於甄曉蘭(主編)。課程經典導
    讀。(頁149-169)。台北市:學富。
    王財印、吳百禄、周新富(2009)。教學原理(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北一女中人社班(2009)。2009年3月13日,取自
    http://blog.yam.com/ TFGHS/article/18373426
    司琦(1993)。課程導論。五南:台北市。
    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2007)。人文禮讚-中山女高人文社會跨界創新
    團隊。未出版手稿。
    台北市立建國中學第二屆人文社會資優班成果發表會官方網站(無日期)。
    2010年1月15日,取自
    http://blog.roodo.com/ckhsc2/archives/cat_363697.html#top
    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無日期a)。建國中學人文社會資優班實施現況。
    2009年4月3日,取自
    http://trcgt.ck.tp.edu.tw/cir_practice_detail.aspx?id=60
    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無日期b)。中山女高人文社會資優班實施現況。
    2010年1月4日,取自
    http://trcgt.ck.tp.edu.tw/cir_practice_detail.aspx?id=60
    白瑩潔(2007)。學生的課程詮釋--以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學生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健鴻(2007)。自律學習策略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朝煌(2004)。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
    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
    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莉儀(2007)。兒童早期的英語學習經驗對國小三年級正式英語學習影響之
    研究-以台北縣某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白皮書。2008年12
    月13日,取自
    http://web1.nsc.gov.tw/public/Data/471411235271.pdf
    何秀鑾(2003)。國小兒童美語學習經驗與學生日後英語學習成果關連之研
    究。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武典(1996)。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63,1-7。
    吳哲良(譯)(2000)。J.Hartley著。學習與研究(Learning and
    Studying)。台北市:五南。
    吳裕益(1980)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背景及心理特質之比較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教育學刊,7,161-197。
    呂雅燕(2004)。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生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呂雅燕(2004)。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
    大學畢業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
    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宋沛晴(2005)。運用國中視覺藝術課程提升學生快樂學習經驗之行動研究。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明娟(2007)。美國八年研究:歷程暨參與學校之課程實驗事例分析。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昇益(2005)。國中資優生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昭瑩(2003)。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
    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珀(1998)。教學視導。教師天地,96,25-31。
    李美蘭(2004)。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以淡江大學
    社團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凝
    李緒武(1988)。社會科教學的功能與價值。載於郭為藩(主編),人文及社
    會科學展望(頁118-129)。台北市:幼獅文化。
    周桂鈴(2001)。視覺障礙學生就讀普通學校的學習經驗與需求。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淑卿(2007)。教育的想像:學校計劃的設計與評鑑。載於甄曉蘭(主
    編)。課程經典導讀。(頁397-412)。台北市:學富。
    周雪梅(1997)。國小英語學習經驗對國中英語學習表現之影響。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立婷(2007)。高中資優班性別少數學生學習經驗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載於甄曉蘭(主編)。課程經典導讀(頁
    117-135)。台北市:學富。
    林良惠(2007)。高中數理資優班畢業生之成就表現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依婷(2006)。較具及較少英文寫作學習經驗者之後設認知知識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宜貞(2008)。大學生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滿意度
    之相關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班,已出
    版,台南縣。
    林宜家(2006)。國中生歌唱學習經驗與情緒調節相關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曉芸(2001)。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中輟少年學習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大
    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樹聲(1999)。大學通識教育中科學課程其科目內容之設計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寶山(1990)。國民中學資優班畢業生教育成就之追蹤研究。教育學刊,
    9,67-96。
    邱惠群(2000)。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
    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顯忠(2000)。從小學教師涵養與智能談師資培育得失。現代教育論壇:師
    資培育之回顧與前瞻。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侯淑柔(2006)。幼兒英語學習經驗與中英文音韻覺識能力之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麗華文化。
    柯華葳(2000)。自律學習導讀。載於林心茹(譯),自律學習(頁15-
    19)。台北,
    孫燕美(1986)。社會工作學生學習經驗之評估研究-從學習動機、自我概念
    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祖靜萍(2005)。台北市松年大學學院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實踐大
    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班,已出版,台北市。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張秀潔(2002)。親近「藝術與人文」:國小師資班學生美勞學習經驗對美勞
    興趣的影響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張美玉、吳玉明(1999)。不同學習型態學生學習表現之探討。科學教育學
    刊,7(3),255-280。
    張家倩(2007)。芬蘭中等教育現況探究。教育資料集刊,34,247-260。
    張善楠(2008)。B. Derek著。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 a ca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台
    北市:天下遠見。
    張雅慧(2006)。追尋資優教育在成長歷程中的意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瑜真(2006)。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課程實施歷程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在胡幼慧編著,質性研究:理論、方法
    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台北:巨流。
    莊奇叡(2005)。不同課程結構下高中職學生學習經驗與生命教育融合感之比
    較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莊采珂(1998)。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
    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莊家銘(2007)。大學生於數位學習情境中個人因素與學習動機滿意度影響之
    研究-以玄奘大學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
    蘭。
    許添明、但昭偉、卯靜儒、陳佩英、葉珍玲、吳忠政、馬國勳、莊若梅、莊雅
    雯、劉藍芳(2008)。「邁向一流大學」關注面向與執行策略。載於彭森
    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
    許智英(2001)。國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經驗之性別分析:一個教室的個案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
    郭秀櫻(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教育研究:教研所碩士生的學習經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侑玫(2006)。打擊樂學習經驗對於低成就國中生學習態度影響之行動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郭彥廷(2007)。教師的性別實踐和學生的學習經驗-以高中課程「公民與社
    會」科為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榮瑞(2006)。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素養指標的商榷。國教新知,53
    (4),1-15。
    郭靜姿(1996)。我國資優學生輔導與追蹤之問題與改進芻議。資優教育季
    刊,60,18-24。
    郭靜晃、吳幸玲(1991)。Philip and B. Newman著。發展心理學-心理
    社會理論與實務(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 A psychosocial
    approach)。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玉珍(2007)。臺灣女童的「國民學校學習經驗」研究(1941-1949)。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印(1988)。我國國民小學前三屆資優班畢業生之追蹤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昭儀(1996)。「良師引導」對國中數理資優生的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素瑜(2007)。高職導師班級經營風格與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以榖保家商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陳淑瓊(2007)。大學新生成功轉化相關因素研究-以一所公立大學為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靜怡(2007)。國中學生對國語文課程詮釋之研究--以一所鄉村學校為
    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靜芳(2000)。國中生英語學習經驗、英語焦慮與英語文理解能力之關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韻宇(2007)。大學畢業生學校學習經驗對其就業力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麗娟(1994)。我國國民補習學校班級氣氛及其與成人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單文經(2001)。教學引論。台北市:學富。
    甄曉蘭(2007)。如何編制課程。載於甄曉蘭(主編)。課程經典導讀。(頁
    19-38)。台北市:學富。
    彭瓊慧(2001)。我國資優教育研究之回顧與後設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淑芳(1998)。準諮商員諮商輔導學習經驗之分析研究-以彰化師大為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曾麗妏(2007)。教師期望與幼兒經驗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
    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月嬋(1998)。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玉(1999)。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
    中國訓育學會八十八年度年會論文。台北:中興法商學院。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
    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黃政傑(1998)。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淑凰(2005)。臺灣地區高中生早期英語學習經驗及其後續英語學業成就之
    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富順(2000)。成人的經驗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學習
    革命(頁1-31)。台北:師大書苑。
    黃嘉莉(2008)。The story of eight-year study。未出版手稿。
    黃德祥、李介至(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彰
    化師大輔導學報,23,163-195。
    黃繼仁(2008)。The Eight-Year Study revisited: Lessons from
    the past for the present。未出版手稿。
    楊仕裕(2005)。大學生認知發展、靈性發展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天
    主教輔仁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捷(2006)。美國進步主義教育之「八年研究」述評。河南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46(3),171-175。
    楊龍立、潘麗珠(2005)。課程組織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高等教育。
    楊麗秀(2003)。四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以一所國立科
    技大學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已出版,
    雲林縣。
    葉於棋(2004)。教育研究所研究生學習經驗與相關問題陳顯之探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範在職進修
    碩士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屏東。
    趙月華(2005)。國小學童幼兒時期英語學習經驗與國語學習之相關研究--
    以台北市文山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遠流。
    劉良華(2008)。美國八年研究。2009年2月7日,取自
    http://www.jeast.net/student/
    lirong/archives/2008/5530.html
    劉若蘭(2004)。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
    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焜輝(1974)。學業輔導應有的認識及其實施。測驗與輔導,2(2),84-
    85。
    潘慧玲(1998)。檢視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教育研究集刊,41,1-15。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台北市:心理。
    蔡家宇(2001)。「學習型家庭方案」參與者的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碧夆(2007)。升學氛圍下國中學生的課程觀: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又嘉(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室層次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研究。國
    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如吟(2003)。高一舞蹈資優班學生生涯決定及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青青(2001)。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惠文(2004)。台灣大學社會資本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以淡江大學為
    例。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北。
    盧美貴(1990)。班級氣氛與學習。載於吳清山等著:班級經營。台北:心
    理。
    盧雪梅(編譯)(1991)。教學理論-學習心理學的取向。台北市:心理。
    竇希皓(2005)。大學社團領導人心裡社會發展之探究-以服務性社團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家瀅(2006)。大學女學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載於學生
    事務與社團輔導(131-174)。
    蘇孫鑫(2007)。高中生資優生生涯發展、生涯決定因素之探索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西文部分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llen, J. K. (2004) The tentions of creating a good first-
    year experience program:The Alpha Seminar. Journal of
    NASPA, 8(6), 1-30.
    Askham, P. (2008). Context and identity: exploring adult
    learners' experi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32(1), 85-97.
    Andrade, M. S. (2009). The effects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on 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life.
    International Mult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3(1), 16-34.
    Bloom, B. S. (1982).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learning. United States: McGraw-Hill.
    Brock, L. L., T. K. Nishida, et al. (2008).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social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responsive classroom" approach.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6(2), 129-149.
    Bamberger, Y. and T. Tal (2008). Multiple outcomes of class
    visits to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the students'view.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17(3): 274-
    284.
    Blankson, J. and L. Kyei-Blankson (2008).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a blended course: integrating
    synchronous online discussion and face-to-face
    instruction. 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 19
    (3), 421-438.
    Chanberlin, D., Chamberlin, E., Drought, N. E., & Scott, W.
    E. (1942). Adventure in American education (vol. IV).
    Did they succeed in colleg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Chickering, A. W.,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ition). New York:, United State: Jossey-
    Bass.
    Domizi, D. P. (2008). Student perceptions about their
    informal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a first-year
    residential learning community. Journal of The First-
    Year Experience & Students in Transition 20(1), 97-110.
    Dorman, J. P. (2008). Using student perceptions to compare
    actual and preferred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Queensland
    schools. Educational Studies, 34(4), 299-308.
    Erikson, F., & Shultz, J. (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left behind act on nonassessed subjects. Clearing House
    80.(6), 287-291.
    Entwisle, D. R., & Alexander, K. L., & Olson, L. S. (2007).
    Early schooling: the handicap of being poor and mal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0(2), 114-138.
    Gilbert, J., S. Morton, et al. (2007). e-Learning: the
    student experienc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8(4), 560-573.
    Gu, Q. (2009). Maturity and interculturality: Chinese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UK higher edu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4(1), 37-52.
    Ganeson, K. and L. C. Ehrich (2009). Transition into high
    schools: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41(1), 60-78.
    Good, T.L. & Brophy, J. E. (2008). Looking in Classrooms
    (10th ed). United States: Pearson Education Inc.
    Hargreaves, D. 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arrison, M. E. & Whalley, W. B. (2008). Undertaking a
    dissertation from start to finish: The process and
    product.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32
    (3), 401-418.
    Ivinson, G. & Murphy, P.(2006).Boys don’t write rom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ocial gender
    identities in English classroom. In M. Arnot & M. Mac an Ghaill(eds.),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gender and
    education (pp. 163-179).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Klein, M. F., & Goodlad, J. I. (1978). A study of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eighteen selected
    countr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6 093).
    Klein, M. F. (1991).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 —
    making issues in centralizing the curriculum. NY: Albany.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Phail, C. J., M. Robinson, et al. (2008). The cohort
    leadership development model: Student perspectives.
    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32
    (4), 362-374.
    Nderu-Boddington, E. (2008). Arts education and student's
    perception. 2009年2月9日,取自http://www.eric.ed.gov/ERICDocs/data/ericdocs2sql/content_storage_01/0000019b/80/41/9a/1b.pdf
    Pace, C. (1984).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atton, M.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ederson, P. V. (2007). What is Measured is treasured: The
    impact of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n nonassessed
    subjects. Clearing House, 80(6), 287-291.
    Rajuan, M., D. Beijaard, et al. (2008). What do student
    teachers learn?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in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New Educator, 4(2), 133-151.
    Ross, V. and. Chan, E (2008). Multicultural education:Raj's
    story using a curricular conceptual lens of the
    particular.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 24(7),
    1705-1716.
    Struyven, K., Dochy, F., et al. (2008). Students' likes and
    dislikes regarding student-activating and lecture-based
    educational settings: consequences for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ent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3(3), 295-317.
    Struyven, K., Dochy, F. et al. (2008). Students'experiences
    with contras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added value
    of students' perceptions.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11(2), 83-109.
    So, H.-J. and. Brush, T. A (2008).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ocial presence and satisfaction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critical factors. Computers & Education, 51(1), 318-336.
    Stone, C. (2008). Listening to individual voices and
    stories--The mature-age student experienc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dult Learning, 48(2), 263-290.
    Smith-Sebasto, N. J. and Obenchain, V. L (2009).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 at the New Jersey School of Conserv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40(2), 50-62.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 89-125.
    Terenzini, P. T., Pascrella, E. T., and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Watson, L. W. (1996).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student
    learning: A model for administr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Planning and changing: 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Journal.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p. 465-485). New York: Macmillan.
    Wang, M. C., Haertel, G. D &Walberg. H. J. (1997). What
    helps students learn? Spotlight on student success. LSS
    (the Laboratory for Student Success), 209, 59-75.
    Watson, L. W. (1994). An analysis of black and white
    student’ perception, involvement, and educational gains
    in private historically black and white liberal arts
    institu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
    Woods, P.(1983).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 An
    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London: Roltledge & Kegan Paul
    (Chap. 5)
    Worthman, C. (2008). The positioning of adult learners:
    Appropriating learner experience on the continuum of
    empowerment to emancip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7(4), 443-462.
    Xu, S., Connelly, F. M.et al. (2007). Immigrant students'
    experience of schooling: A narrative inquiry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9(4), 399-422
    Zimmerman, B.J., Bonner, S., & R.Kovach ,R. (1996). Beyond
    achievement to self-efficac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