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宜勳 |
---|---|
論文名稱: |
開放空間學校學生校園環境知覺與行為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張子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4 |
中文關鍵詞: | 環境知覺 、環境行為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23 下載:7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學校教育採開放空間的理念,是希望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只侷限於教室中,教室之外才是更寬廣的學習場域,藉由在校園環境中探索找尋自我發展無限的可能。研究指出「開放空間型態」的校園確能為教育帶來相當大的變革,但「開放空間型態」的校園是否能對於學生的「環境知覺」有一致的幫助呢?
本研究以臺北市第一批採開放空間型態規劃的三所學校作為研究場域,各校以隨機方式抽取六年級三個班級共231名學生進行自編「校園環境知覺(校園環境感受、環境視覺感受、校園探索性和校園擁擠度)及環境行為(生態管理、消費者行為、說服與參與行為)問卷」調查,用以探究學生對校園的環境知覺以及學生的環境行為傾向;並隨機抽取三校六年級學生共160名進行「校園環境互動情況調查」問卷的填答,了解學生所認知的校園環境以及學生所喜愛校園環境類型的原因。將「學生對校園的環境知覺及環境行為調查問卷」資料以敘述統計、皮爾森相關係數進行整理分析,再輔以「學生校園環境互動情況調查」問卷的內容進行彙整討論。
綜合本研究發現,可歸納出如下的結論:
(一)整體的校園環境規劃是影響學生環境知覺差異的最大主因。經由分析發現影響學生對校園的環境知覺程度由高至低依次為學生對校園環境的感受、校園環境的視覺、校園的擁擠度和校園的探索性。
(二)學生所採取各類的環境行為頻率不高,學生較常採取環境行為的類別是生態管理與消費者行為,較少採取的是說服行為與參與行為。
(三)學生的環境知覺與環境行為之間有顯著的相關性,學生的環境知覺與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中的情意變項、技能變項和個性因素均有顯著的相關,但與認知變項並無顯著關聯性。
本研究依據以上研究的結果給予學校、教育主管當局和未來研究的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書籍】
Gredler B. Margaret著 (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吳幸宜譯)。臺北:心理。
王文科 (1983)。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臺北:五南。
王文科 (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錦堂譯 (1987)。環境心理學。臺北:茂榮圖書公司。
王錦堂 (1994)。環境設計應用行為學。臺北:東華書局。
王萬青 (1995)。開放教育新策略。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加藤幸次著 (1996)。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蘇南芬等譯)。臺北:胡氏出版社。
危芷芬譯 (1996)。環境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李美枝 (1986)。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出版社。
林進材 (2000)。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建平 (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明清 (1997)。學校實施開放教育的原則。臺北:漢文書店。
吳清山、林天祐 (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伯璋、盧美貴 (1994)。開放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李綢 (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臺北:心理。
教育部 (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黃政傑 (1991)。教育理念革新。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 (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漢文書店。
黃意舒 (1998)。兒童行為觀察法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湯志民 (1999)。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春興、楊國樞 (1984)。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張春興 (1985)。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楊冠政 (1997)。環境教育。臺北:明文書局。
鄧運林 (1994)。現代開放教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鄧運林 (1997)。開放教育新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鍾聖校 (1990)。認知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蕭秀玲等譯 (1991)。環境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漢寶德 (1985)。環境心理學-建築之行為因素。臺北:境與象出版社。
關華山 (1980)。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學的研究。臺北:漢偉出版社。
戴文青 (1995)。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期刊】
上野淳 (1993)。開放空間與個別化、個性化學習。空間雜誌,52期,p.106-108。
加藤幸次 (1993)。開放的學習空間。空間雜誌,52期。
加籐幸次著,蘇南芬、林信甫譯 (2000)。一所沒有牆壁的學校:開放教育之路。臺北:建築情報季刊,p.65-83。
李素馨 (1995)。環境知覺和環境美質評估。規劃與設計學報,1(4),p.54-74。
林山太 (1995)。高中校園規劃的理念與實務:以新店高中為例。教育研究雙月刊,46期,p.35-45。
林淑美 (1995)。日本學校建築—開放空間的設計理念。開放教育與學校建築研討手冊暨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教育局。
林新沛、蔡英媛 (1997)。環境觀念與環境行為。應用心理學報,第6期,p.1-22。
吳明修 (1995)。開放教學環境之規劃設計。開放教育與學校建築研討會手冊暨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畢恆達 (1989)。環境心理學研究資料引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四卷,第一期,p.117~118。
畢恆達 (1996)。學校教育與校園環境。教育研究雙月刊,52期,p.18-25。
陳琦媛 (2001)。學校開放空間設計對教學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健康、新生和永安國民小學為例。e世紀的校園新貌。臺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陳思利、葉國樑 (2002)。環境行為與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國中學生為例。環境教育學刊,1期,p.13-30。
黃世孟 (1995)。空間無間學習環境之開放教育。教師天地,p.36-40。
黃世孟 (1996)。營造空間無間學習環境之開放教育。教師天地,81期,p.36-40。
黃世孟 (1996)。開放教育學習環境之國民小學建築計劃課題。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建築學報」,19期,p.85-100。
黃世孟 (2000)。學校建築研究:黃世孟學校建築論文集。臺北:建築情報季刊。
黃乾全、王懋雯 (1998)。師範學院學生環境行為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黃耀榮 (1993)。國民小學建築使用現況問題與未來發展課題分析。空間雜誌,52期,p.110-114。
湯志民 (1994)。現有學校建築設施的開放空間設計。教育研究雙月刊。40期,p.12-26。
湯志民 (1996)。開放空間的教育環境規劃。臺北:教育通訊
湯志民 (1996)。開放空間的教育環境。教育研究雙月刊。52期,p.8-10。
張子超 (2000)。國民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32期,p.31-34。
張子超 (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期,p.12-21。
張俊彥、張蓉真 (1999)。校園綠美化對學童之學習效益。科學農業,47期,p.61-71。
周美惠 (1994)。環境設計對兒童行為發展之影響。空間雜誌,47期,p.47-55
楊冠政 (1990)。環境價值教育的理論基礎。環境教育,第八期,p.3-14。
楊冠政 (1992)。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類別與組織。環境教育,第十五期,p.10-24。
楊冠政、汪靜明、陳佩正 (1995)。我國的環境教育經驗。環境教育,第二十四期,p.54-57。
靳知勤 (1984)。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環境教育,第二十一期,p.47-59。
靳知勤 (1984)。從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間的關係論環境教育目標之達成。環境教育,第二十三期,p.31-39。
喻肇青 (2001)。向孩子學習:一個「人與空間」關係的環境教育行動研究。藝術教育研究。
謝慧娟 (1997)。學校做為學童的生活場所。學校環境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臺北市
【學術論文】
王懋雯 (1990)。師範學院學生對環境教育之知識、態度及需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懋雯 (1997)。師範學院學生環境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東祐 (2001)。國小學童環境行為之探討-以花蓮地區國小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沈廣城 (2002)。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生復 (2001)。引導國小學生環境行為的建構模式探討。國立臺北師範學數理教育研究所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育達 (2003)。開放式小學教學活動與空間互動性之建築計畫研究-以台北市開放式小學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佩舒 (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態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淑宜 (2003)。台北市施行「開放教育」之國民小學校園空間之研究–以大安區新生、龍安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吳易凌 (2001)。從新校園運動探討教學空間規劃與環境教學之研究—以台中縣土牛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雅蘭 (2004)。國小低年級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童環境知覺之分析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鵬兆 (2001)。偏遠與都市地區高級中學學生環境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俐玲 (1998)。國小六年級學生對野生動物保育的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洪淑玲 (2002)。九年一貫課程之國小普通教室使用問題探討-以臺北市第二類型試辦學校低年級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亞鈴 (2002)。國小「自然科」學習環境知覺與自我效能之關係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志欣 (2003)。環境議題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思利 (2002)。環境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敬中 (2004)。花蓮縣政府人員之環境知識、環境典範及環境行為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陳秋澕 (1998)。國小學童環保行為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琦媛 (2001)。學校開放空間設計對教學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朝凱 (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家儒 (2003)。校園音環境教育介入對國小學生音環境覺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張蓉真 (1996)。國小校園對學童學習效益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湯志民 (199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劃、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世安 (2004)。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模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彭淑玲 (1997)。國小學童班級學習環境之覺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蘇素美 (1988)。國中學生刺激尋求動機、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薛方杰(2003)。國民小學班群教室多元彈性規劃與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西文部分
Bell,P.A.,Fisher,J.D.,Baum,A.,&Greene,T.E. (1990).Environmental psychology(3nd ed.).Fort Worth: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
Chawla, L. (1998).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9 (3):11-21.
Cotterell, J. L. (1984). Effects of school architectural design on student and teacher anxie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6(4), 455-479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D.Stokols (1978) Environment psychology .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9.
Emmons, K. M. (1997).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ction: reflection and revision through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9(1), 34-44.
Firlik, Russell.(1997).Smaller places for special people?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George, P. S. (1975). Ten years of open space school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Gainesville, FL: Florida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unci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10-431
Gifford, R. (1987).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7 Wells Avenue, Newton, Massachusetts : Allyn and Bacon.
Golledge,R.G. (1991). Cognit ion of physical and built environments. In T. Garling & G.W. Evans (Eds.), Environment, Cognition, and Action. New York: Oxford niversity Press.
Harter, S. A. (1981). A new-report scale of intrinsic versus extrinsic orientation in the classroom: Motivational and informational compon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 300-312.
Ittelson,W.H. (1976).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d contemporary perceptual theory.In H.Proshansky,W.Ittelson,&L.rivlin(Eds.),Environmental psychology:People and their physical settings(2nded).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
Ittelson,W.H.(1978).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d urban experience.Environment andBehavior,10(2),193—213 Karmen,A.(1989).Crime Victims.CA:
Jensen, B.B.(2002).Knowledge, Action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Vol. 8, No. 3, 2002
Kennedy, Mike,(2002). Creating udeal facilities.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Jan2002, Vol. 74 Issue 5, p30, 3p, 2c
Lilley, H. E. (1986). Student control as a planning and design factoring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Jerusalem,Israel: the Edusystems 2000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Educations facilities, Values & Cont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2-338
Malone, Karen; Tranter, Paul J.(2003). School grounds as sites for learning: making the most of environmental opportuniti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Aug2003, Vol. 9 Issue 3, p283, 21p
Moore, G. T. (1987).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research in North America : History,developments, and unresolved issues. In D. Stokols,&I. Altman(Eds.),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pp.1359-1410).New York:A Wiley-Interescience Publication, John Wiley & Sons.
Moos, R.H. & Trickett, E. J. (1973).Social environment of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classroo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65,1,93-102.
Moos, R. H.(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Jossey-Bass, San Francis.
Robinson, Susan L.(1999).Maximising the use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space. Perspectives: Policy &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Jan1999, Vol. 3 Issue 1, 5 charts, 1bw
Sebba, R. (1986). Architecture as determining the Chikd’s Place in its School, Jerusalem, Israel: the Edusystems 2000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Educational Facilitier. 284-367.Values & Contents.
Skamp, Keith.& Bergmann, Iris.(2001).Facilitating learnscape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and Use: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self-reported practic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Nov2001, Vol. 7 Issue 4, p333, 26p
Titman, Wendy.(1994).Special places; special people: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School Grounds.
【網路資料】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http:// homeland. Org. tw. /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 http:// www. snes. tp. edu. tw. /
臺北市松山區健康國民小學 http:// www. jkes. tp. edu. tw. /
臺北市中山區永安國民小學 http:// www. yaes. tp. edu.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