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淵翔 Syu, Yuan-Siang |
---|---|
論文名稱: |
雲林地區糖業鐵道營業線的發展與再利用(1908~2017) The development and reuse of passenger lines of sugar railway in Yunlin area (1908~2017) |
指導教授: |
洪致文
Hung, Chih -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雲林 、糖廠 、糖業鐵道 、文化地景 、輕軌運輸 |
英文關鍵詞: | Yunlin, Sugar factory, Sugar railway, Cultural landscape, Light rail transit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197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0 下載:9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製糖產業可說是台灣近代工業化的象徵,伴隨著新式製糖廠的設立、壓蔗量的上升以及搬運面積的增加,乃有了鐵道的鋪設以及搬運的必要性。然而也因產糖季節的限制,鐵道在非製糖期間似乎成了閒置的財產,故需要額外的利用策略。自1909年起,台灣第一條糖業鐵路客運營業線開始營運,爾後漸漸地在中南部交織出複雜的鐵道路網,並在道路交通尚不發達的當時撐起了鄉村民眾的交通需求。雲林地區的糖業活動,主要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經營,於1908年鋪設第一條糖業鐵道專用線,並於1910年首條客運營業線開辦經營,時至1937年已有七條營業路線,聯絡各大小村落,在當時的區域運輸上扮演著極重要的地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46年成立並開始接管台灣地區所有的製糖產業設備,糖業鐵道也在此之後逐步完成鐵道一體化目標,台糖公司也成了台灣最大的鐵道業主,經營中南部地區各鄉鎮間的鐵道運輸業務。然而隨著交通革新,道路運輸發展與私人運具的普及,致使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於1965年之後迅速衰退與廢除,1978年虎尾糖廠的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全數結束營運,乃至1982年最後一條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北港線」(北港~嘉義間)停駛,曾經稱霸台灣中南部七十多年的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隨即告終。但在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的意識興起後,糖業鐵道的發展似乎又展現曙光,並於2001年第一條糖業鐵道觀光列車由台南烏樹林站開出。
儘管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於1982年全數停駛,但雲林地區的虎尾糖廠仍有在利用糖業鐵道運輸甘蔗,並為台灣現存的唯一一處,其保存價值不言可喻,加上2015年台灣高鐵雲林站的開通,藉由改善雲林早期的糖業鐵道線路以作為轉乘接駁高鐵雲林站與台鐵斗南站的呼聲即出。故本論文除了探討雲林地區糖業與糖業鐵道的關係、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的發展與變遷外,也進一步探討該地區糖業鐵道的活化與再利用。
Sugar industry was the first modern industry in Taiwan.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sugar factories, increment of sugar’s output, and the broadening of sugar cane field, it was necessary to build a new traffic method to convey sugar cane. As a result, sugar railways were paved. Because sugar manufactures were limited by seasons for production, it was essential to consider a win-win approach to use sugar railways during downtime seasons to increase sugar companies’ profit. In 1909, the first sugar railway with passenger service started operation. As time passed by, the railway has developed a complex network in southern Taiwan and has fulfilled the demand of transportation in countryside while the traffic was not convenient at that time. In Yunlin area, Dai Nippon Sugar Manufacturing Co., Ltd dominated the sugar fabrication, and paved the first line of sugar railway in 1908. Three years later, the first passenger line of the sugar railway started to operate. By 1937, there were 7 lines of railway for passenger services in Yunlin area. The railways of sugar factories connected numerous villages and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Taiwan Sugar Corporation (TSC)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46, took over all the sugar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Taiwan, and standardized the sugar railways. TSC became the biggest transportation company of railway in Taiwan, and engaged rural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of area covering the southern Taiwan. With the innov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transportation in 1960s, the passenger lines of the sugar railways were closed one after one and faded quickly. In 1978, all passenger services which belonged to Huwei sugar factory were all closed and then the last passenger line ‘Beigang line’ (between Beigang and Chiayi) was out of commission in 1982. The passenger lines of the sugar railways came to an end, even though they were once important in Taiwan. Nevertheless, because of 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monument reu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for the sugar industry might have a new way to go. In 2001, the first resuming train service of the sugar railway for tourism purpose drove out in Wushulin station, Tainan.
Although the last passenger line of the sugar railway in Taiwan closed in 1982, Huwei sugar factory has used railway to transport sugar cane till now. Since Yunlin station of Taiwan High Speed Rail (THSR) started its operation in 2015, the voices about using the existed traditional sugar railway to connect Yunlin station of THSR and Dounan station of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TRA) have raised. Therefore,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connection of sugar industry and sugar railway, in addi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ugar railways with passenger services in Yunlin area. At the end of this thesis, it will also discuss the existing sugar railways’ activation and reusage, especially the route benefits of using that railway to connect Yunlin station and Dounan station.
一、 專書
1.Barry, M. (1992). Through the Cities: The Revolution in Light Rail. Dublin: Frankfort Press.
2.Fredriksson, A. (2014). The Underground: London and New York City.. In. TKTNK One: Intersection.. New York: Barnard + Columbia.
3.Harvey, M. E. and Holly, B. P. (1981). Paradigm, philosophy and geographic thought. In. Harvey, M. E. and Holly, B. P. (Eds.), Themes in Geographic Though. London: Croom Helm.
4.Sauer, C. O.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In Leighly, J. (Ed.), Land and Life: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Ortwin Sau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平山勳(1935):《台灣糖業論》。台北:台灣通信社。
6.伊藤重郎(1939):《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史》。東京: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
7.西原熊次郎(1934):《日糖最近二十五年史》。東京: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
8.武澤贇太郎(1929):《台灣私設鐵道軌道法規類集》。台北:台灣旅行案內社。
9.武澤贇太郎(1936):《台湾鐵道旅客運賃總覧》。台北:台灣旅行案內社。
10.森重秋藏(1943):《台灣交通小史》。台北:台灣交通協會。
11.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1927):《台灣糖業概觀》。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
12.台灣總督府鐵道部(1924):《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台灣總督府鐵道部。
13.仇德哉(1979):《雲林縣志稿交通篇》。雲林:雲林縣文獻委員會。
14.古庭維、鄧志忠(2010):《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台中: 晨星出版社。
15.台灣糖業文化協會編輯委員會(2007):《台灣糖業鐵路百週年專刊》。雲林: 財團法人台灣糖業文化協會。
16.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56):《台糖十年》。台北:不詳。
17.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台糖三十年發展史》。台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18.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台糖四十年》。台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19.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台灣糖業前期發展史》。台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20.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台糖五十年》。台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21.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台糖六十週年慶紀念專刊》。台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22.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台糖七十週年紀念專刊》。台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23.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2):《101年運輸政策白皮書-綠運輸》。台北:交通部。
24.吳福祥(2007):《台灣鐵路發展紀要》。台北:台灣軌道工程學會。
25.李克聰(2013):《大眾運輸學》。台北:華泰出版社。
26.沈文台(2003):《霧里斗南》。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27.沈文台(2005):《糖都虎尾:一個因糖而興,因糖而盛的市街》。雲林:大崙腳文教工作學會。
28.沈文台(2005):《馬鳴褒忠》。雲林:雲林縣文化局。
29.辛廣偉(2000):《台灣出版史》。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30.辛德勇(譯)(2014):《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原著作者菊地利夫)
31.林明德(譯)(201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原著作者矢內原忠雄)
32.洪致文(2001):《珍藏世紀台灣鐵道地方鐵道篇》。台北:時報文化。
33.洪致文、古庭維(2015):《百年輪轉.台灣鐵道》。台北:台灣博物館。
34.財團法人台灣糖業文化協會(2004):《台灣的糖業鐵道圖說集》。台北: 武智紀念糖業協會。
35.財團法人台灣糖業文化協會(2006):《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歷史圖說集》。台北: 武智紀念糖業協會。
36.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8):《台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37.張有恆(2013):《現代運輸學》。台北:華泰出版社。
38.許乃懿(2003):《台灣糖鐵攬勝》。新北:人人出版。
39.陳席卿、鄭淑琴(2011):《雲林懷舊老照片》。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40.程大學主編(2000):《西螺鎮誌》。雲林:西螺鎮公所。
41.雲林縣虎尾巴文化協會(2006):《虎尾鎮開發史》。雲林:虎尾鎮公所。
42.雲林縣政府(1997):《雲林縣發展史(下)》。雲林:雲林縣政府。
43.雲林縣政府(2009):《大糖盛事-活力糖都:雲林縣三大糖廠(虎尾、北港、斗六)再生計畫》。雲林:雲林縣政府。
44.黃德峰(譯)(2006):《台灣鐵道讀本》。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原著作者渡部慶之進)
45.楊彥麒(2003):《虎尾的大代誌》。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46.楊鵬飛(1994):《台灣區鐵道古今站名辭典》。台北:不詳。
47.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6):《捷運路網規劃實務》。台北:台北市捷運工程局。
48.謝明勳(2015):《從臨港線到水岸輕軌:高雄港市鐵道與產業120年軌跡》。高雄:高市史博館。
49.鍾維力(2015):〈雲林高鐵通車對在地發展的影響〉,收錄於《雲林經濟發展藍皮書》。新北:博誌文化。
50.蘇昭旭(2009):《世界捷運與輕軌圖鑑》。新北:人人出版。
二、 期刊
1.Darby, H. C. (1953). On the Relations of Geography and Histroy. Transactions and Paper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1-11.
2.Hadlaw, J. (2003). The London Underground Map: Imagining Modern Time and Space. Design Issues, 19(1): 25-35.
3.Schwanen, T. (2016). Geographies of transport I: Reinventing a field?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40(1):126-137.
4.石井禎二(1933):〈私設鐵道營業線めぐり(九)〉,《台灣鐵道》,257:6-11。
5.王怡芳(2001):〈日治時期虎尾市街的興起與成長〉,《台灣文獻》,52(2):385-442。
6.王偉(2000):〈世界各國新建機場捷運及輕軌運輸系統之介紹與比較分析〉,《捷運技術半年刊》,22:29-46。
7.王祥騮、張雅琪(2002):〈從執行面展望輕軌運輸系統的推動〉,《台鐵資料》,301:17-32。
8.冬青(1952):〈漫談客運業務的發展〉,《台糖通訊》,10(15):24。
9.但香蓀(1979):〈提高責任感克服困難問題〉,《台糖通訊》,71(11):385-442。
10.李方宸(2003):〈台灣私設鐵路與糖業鐵路(1910-1945)〉,《台灣風物》,53(3):73-103。
11.李方宸(2004):〈台灣西部第二縱貫鐵路系統初探-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鐵路南北平行預備線之展築與首次全程試運轉〉,《台灣風物》,54(4):99-132。
12.李學詒(1956):〈十年來糖鐵的進展〉,《台糖通訊》,18(13):15-23。
13.李學詒(1957):〈糖鐵現況及其致力之方向〉,《台糖通訊》,20(1):33-36。
14.李學詒(1959):〈糖鐵一年來工作之檢討與展望〉,《台糖通訊》,24(1):30-40。
15.李學詒(1960):〈一年來鐵道工作之檢討〉,《台糖通訊》,28(1):23-29。
16.李學詒(1962):〈五十年度鐵道重要工作檢討〉,《台糖通訊》,30(1):24-30。
17.林鎰秀(2012):〈輕軌系統的演進及引進台灣都市之適用性〉,《軌道經營與管理》,12:80-103。
18.施雅軒(2000):〈地理學的歷史取向〉,《地理學報》,27:71-84。
19.洪致文(1996):〈台灣糖業鐵道來時路〉,《鐵道情報》,85:6-12。
20.范銳(1957):〈漫談鐵路公共關係〉,《台糖通訊》,20(2):14-16。
21.郁英彪(1972):〈運輸工作的方向〉,《台糖通訊》,51(10):7-12。
22.郁英彪(1974):〈今後糖業的發展有賴於運輸的配合〉,《台糖通訊》,55(10):8-12。
23.郁英彪(1975):〈運輸工作應在整體規劃方面繼續努力〉,《台糖通訊》,57(3):8-12。
24.祝蓀(1951):〈鐵道行車安全之推進與事故之防止〉,《台糖通訊》,8(15):3-4。
25.袁夢鴻(1952):〈一年來鐵道室工作之回顧與前瞻〉,《台糖通訊》,10(1):14-18。
26.袁夢鴻(1952):〈台糖鐵道四零-四一年期之運輸及其成本檢討和工作報告〉,《台糖通訊》,11(2):5-7。
27.袁夢鴻(1953):〈一年來鐵道工作之回顧與前瞻〉,《台糖通訊》,12(1):17-20。
28.袁夢鴻(1954):〈鐵路室一年來工作之回顧與前瞻〉,《台糖通訊》,14(1):23-27。
29.袁夢鴻(1955):〈鐵道室一年來工作之回顧與前瞻〉,《台糖通訊》,16(1):28-34。
30.張素玢(2016):〈濁水溪下游的開荒拓野與製糖產業的發展(1900-1930)〉,《師大台灣史學報》,9:99-138。
31.張聖坤(1996):〈糖鐵不會消失,只是逐漸凋零-糖鐵的現況與未來〉,《鐵道情報》,85:1-5。
32.章志松(1970):〈新年談運輸工作〉,《台糖通訊》,46(1):14-15。
33.章志松(1971):〈運輸工作的展望〉,《台糖通訊》,48(1):29-32。
34.章志松(1976):〈發揮力量做好運輸機動化〉,《台糖通訊》,59(5):20-23。
35.章志松(1978):〈我們運輸面臨的問題與目前重點工作〉,《台糖通訊》,63(9):7。
36.章志松(1979):〈為穩步求變做好準備〉,《台糖通訊》,65(11):20-22。
37.許永和(2006):〈糖鐵北港營業線踏查〉,《雲林文獻》,48:101-112。
38.陳永存、施媺媺、吳嘉昌、林仁生(2012):〈高雄環狀輕軌的特色-採用台鐵東西臨港線〉,《土木水利》,39(3):68-71。
39.陳家豪(2013):〈日治時期在台日資與民營鐵道業之改革〉,《台灣學研究》,16:101-150。
40.陳素雲(2002):〈糖鐵嘉北線與北港鐵橋〉,《台灣月刊》,239:64-68。
41.陳清文(1947):〈台灣運輸業之史的研究〉,《台灣銀行季刊》,1(2):63-77。
42.陳鴻基(1980):〈因應能源節約運輸應有的努力〉,《台糖通訊》,67(12):12-16。
43.陳鴻耀(1967):〈糖鐵一年來業務重要措施與今後計畫簡述〉,《台糖通訊》,40(1):17-21。
44.無名氏(1952):〈斗六消息〉,《台糖通訊》,10(9):9。
45.無名氏(1952):〈斗六廠崙南營業線通車〉,《台糖通訊》,10(11):14。
46.無名氏(1952):〈今日虎糖〉,《台糖通訊》,11(18):4-6。
47.無名氏(1952):〈鐵路安全設施的加強〉,《台糖通訊》,23(9):1。
48.無名氏(1971):〈現階段的運輸機動化〉,《台糖通訊》,48(16):1。
49.無名氏(1975):〈配合業務公司訂頒道路運輸原料規則〉,《台糖通訊》,57(8):1。
50.無名氏(1982):〈北港糖廠鐵道 嘉義營業線奉命停駛〉,《台糖通訊》,71(10):10。
51.無名氏(2005):〈糖廠鐵橋歷史簡介〉,《大崙腳季刊》,25:1。
52.馮堯松(2001):〈從香港輕鐵看台灣輕軌運輸系統之引進〉,《捷運技術半年刊》,24:17-40。
53.黃文榮(2016):〈《台灣日日新報》中的糖廠經營與地方社會-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台灣工場為例(1906-1936)〉,《雲林文獻》,57:25-50。
54.溫蓓章、王淑美(1999):〈推動街走式輕軌運輸系統之適法課題初探〉,《都市交通季刊》,4:88-100。
55.運輸處(1978):〈一年來運輸沿革與發展〉,《台糖通訊》,62(1):21-25。
56.樓乃基(1986):〈輕軌電車之路權與設站〉,《台灣公路工程》,12(10):32-39。
57.蔣尚霖(2015):〈台灣新式製糖業的嚆矢-論橋仔頭製糖所之創始〉,《卦山史話》,6:141-191。
58.鄭魁香、翁士雁(2002):〈台灣輕軌運輸系統的發展回顧〉,《軌道科技》,1:54-73。
59.鄭螢憶(2014):〈日治時期的進香旅遊:以北港朝天宮為例〉,《台灣學通訊》,79:28-29。
三、 學位論文
1.李方宸(2001):《台灣糖業鐵路經營之研究(1946-198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2.莊天賜(2010):《臨時台灣糖務局與台灣新製糖業之發展(1902-191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3.陳文瑾(2000):《日據初期台灣糖業與交通運輸關係探究(1896-1918年)》。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4.陳家豪(2012):《近代台灣人資本與企業經營:以交通業為探討中心(1895-1954)》。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5.黃儒伯(2015):《濁水溪下游的糖業鐵道之興衰(1907-197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四、 其他
1.中國時報(1958):《汽油車傾覆 十七人受傷》。
2.中華民國交通部(1982):《中華民國交通統計月報》。
3.中華民國交通部(2003):《交授管一字第0920096709號》。
4.中華民國交通部(2003):《交授管一字第0920097485號》。
5.中華民國交通部(2003):《交授管一字第0920100513號》。
6.中華民國交通部(20032):《交授管一字第0930097264號》。
7.中華民國交通部(2017):《行政院第3541次會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建設》。
8.交通部交通研究所(1962-1983):《中華民國五十年~七十年交通年鑑》。
9.雲林縣政府(2014):《城鎮風貌形塑整體計畫:雲林新門戶形塑-虎尾新舊城鎮整合計畫》。
10.雲林縣政府(2017):《雲林虎尾糖鐵觀光列車計畫》。
11.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12):《明治四十四年台灣現住人口統計》。
12.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21):《大正九年台灣現住人口統計》。
13.台灣總督府報(1909):《明治第2654號》。
14.台灣總督府報(1909):《明治第2706號》。
15.台灣總督府報(1909):《明治第2845號》。
16.台灣總督府報(1910):《明治第2883號》。
17.台灣總督府報(1911):《明治第3244號》。
18.台灣總督府報(1911):《明治第3312號》。
19.台灣總督府報(1911):《明治第3314號》。
20.台灣總督府報(1912):《明治第3443號》。
21.台灣總督府報(1912):《明治第3612號》。
22.台灣總督府報(1913):《大正第226號》。
23.台灣總督府報(1913):《大正第330號》。
24.台灣總督府報(1914):《大正第484號》。
25.台灣總督府報(1927):《昭和第124號》。
26.台灣總督府鐵道部(1904):《鐵道部第八年報》。
27.台灣總督府鐵道部(1906-1941):《鐵道部第十~第四十三年報》。
28.臨時台灣糖務局(1907):《臨時台灣糖務局第六年報》。
29.中國時報(1958):《汽油車傾覆 十七人受傷》。
30.雲林縣政府新聞稿(2017):《打造雲林亮點 李縣長積極爭取中央4-8年地方前瞻基礎建設經費》。
31.台灣日日新報(1907):《大日本製糖之工廠》。
32.台灣日日新報(1927):《日糖鐵道 三線營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