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佳音 Kuo, Chia-Yin |
---|---|
論文名稱: |
學生輔導法立法過程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of Student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Act |
指導教授: |
王麗雲
Wang, Li-Y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6 |
中文關鍵詞: | 學生輔導法 、學生輔導 、政策制定 、立法過程 |
英文關鍵詞: | Student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Act, student guidance, policy-making,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7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是一個以學生輔導法立法過程為研究對象的個案研究,研究焦點著重在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本研究同時也是一個採用文件分析和訪談的質性研究。
本研究將立法過程分為公共議程、政府議程及決策議程三個階段,探討推動《學生輔導法》的立法背景、立法過程及演變,再分析立法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以提供教育政策決策者與立法推動者未來推動教育政策合法化之參考。
根據研究發現,在公共議程階段,為解決輔導工作缺乏社會觀念支持、專業認同產生危機、各級學校輔導體制分歧,以及輔導專業化與普及化爭論等問題,進而推動《學生輔導法》立法。在政府議程階段,由政府部門主導立法的推動。在決策議程階段,重大事件開啟政策之窗,提升學生輔導議題的受關注程度,卻也產生不理性的政策決定。至於政府內外的參與者,則透過說服與妥協、議程推進或干預、連署、質詢、結合其他提案、動員遊說、參與座談會或公聽會、尋求盟友、接受委託研究及倡議聯盟等行動策略,企圖對《學生輔導法》的條文內容產生影響。
This thesis is a case study of Student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Act (SGCA) focusing o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hrough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In this study,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n the public agenda, the government agenda and decision agenda, etc.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discuss the legislative background,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evolution of the SGCA, explor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f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t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makers and advocates of education Act.
Based on the findings, in the public agenda stage, concept to address the lack of counselling and social support, professional identity crisis, at all levels of school guidance and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and counselling speci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dispute and other issues, thus promoting legislation on SGCA. On the government agenda stage, promoting sector-led legislation by the Government. On the decision agenda stage, event opened the policy window, enhance student counseling topics focus, but also produce an irrational policy decisions. Participants within and outside the Government, through persuasion and compromise, advancing the agenda or intervention, petition, question, combined with other proposals, mobilizes lobbying, participating in seminars or public hearings, seeking allies, commissioned research and the alliance strategies, attempts to influence the content of SGCA.
中文部分
大學法(2011)。
中華民國憲法(1947)。
中央法規標準法(2004)。
王進德(2006)。我國教師會政策形成之研究─以多元潮流模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王禮福(2005)。師資培育政策轉變過程之研究─從「流浪教師現象」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王麗雲(2004)。教育研究應用:教育研究、政策與實務的銜接。臺北:心理。
王嫈慧(2012)。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角色知覺-專任輔導教師與一般教師之比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臺北市:巨流。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立法院(2014)。立法院簡介,取自:http://www.ly.gov.tw/02_introduce/introduce01.jsp。
立法院(2014)。立法院第8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3(44),83-164。
甘可心(2002)。從傅科的權力論述觀點檢視國內訓輔制度趨勢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朱志宏(1990)。公共行政。臺北:三民書局。
江芳盛(1998)。垃圾桶模式在我國教育決策分析上的應用。教育政策論壇,1(2),13-2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行政程序法(2013)。
何偲安(2005)。「師資培育法」立法過程之權力與政治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雯倩(2013)。大陸地區高等教育學歷採認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定(2000)。公共政策(全)。臺北市:中華電視。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吳定(2004)。公共政策研究宜採「階段途徑」或「反階段途徑」評議。空大學訊,328,105-110。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6)。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08)。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三版)。臺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6)。垃圾桶決定模式。教育資料與研究,144,151-152。
吳俐錦(2005)。國民小學教師生命價值觀與工作投入、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亦耕(2013)。影響國中教師轉任專任輔導人員之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市:元照。
林天祐、虞志長、張志毓、余瑞陽、邱春堂、楊士賢(1996)。教育政策行程及制訂過程之分析。初等教育學刊,5,1-40。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純雯(2006)。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建構與實際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文化。
林育鑫(2013)。新制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卓瑛(2008)。國小輔導人員個案輔導工作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范麗娟(2005)。深度訪談。載於王雅各、盧蕙馨、范麗娟、成虹飛、顧瑜君、吳天泰、蔡篤堅、魏惠娟、謝臥龍、駱慧文(合著),質性研究(頁81-123)。臺北市:心理。
高級中等教育法(2013)。
高級中學法(2010)。
徐易男(2003)。從垃圾桶模式談教育行政決定。學校行政,25,26-34。
徐昌義(2002)。垃圾桶模式在教育行政上之應用。教育社會學通訊,36,7-16。
翁興利、官有垣、施能傑、鄭麗嬌(1998)。公共政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國民教育法(2011)。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14)。
張芳全(2000)。教育政策立法。臺北:五南。
張芳全(2005)。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心理。
張硯凱(2011)。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之研究:多元流程模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玉芬(2001)。國小高年級學童之人格特質、壓力因應策略對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教育基本法(2013)。
教育部(2014)。【教育部新聞稿】立法院三讀通過「《學生輔導法》」。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25436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49)。臺北市:三民。
許朝貴(2001)。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以教育基本法制定為例。教育政策論壇,4(1),168-19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恆鈞、張世賢(譯)(1998)。Tehezkel Dror著。政策科學的設計(Design for Policy sciences)。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恆鈞、劉邵祥(2007)。由政策選擇觀點談政策變遷。T&D飛訊,56,1-19。
陳儒晰(譯)(2004)。L. Cohen, L. Manion, K. Morrison著。訪談。載於徐振邦(主編),教育研究法(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頁419-459)。臺北市:韋伯文化。
陳建誌(2013)。國中專任輔導教師情緒智能、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東益、鍾道明(2005)。高鐵財務融資爭議與議程設定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1,281-309。
曾雅真(2007)。從議程設定論國際經貿規範之法制化:以「市場擾亂」概念的發展與演化為例。問題與研究,46(3),85-124。
游于萱(2013)。高中職輔導教師接受焦點解決督導訓練方案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一舵(2013)。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臺北市:心理。
楊桂杰(1999)。我國教育立法歷程及其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國賜(1993)。序。載於陳益興(主編),楊國賜(校訂),我國主要法規釋論(頁1-2)。臺北:五南。
鄭曉楓(2001)。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及攻擊行為影響效果研究信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魯炳炎(2009a)。政策企業家於政策行銷過程的角色扮演。文官制度季刊,1(3),125-158。
魯炳炎(2009b)。從多元流程觀點談蘇花高興建決策之議程設定與政策選擇。東吳政治學報,27(4),171-240。
魯炳炎(2009c)。政策企業家化解政策衝突之研究。文官制度季刊,2(3),151-181。
魯炳炎、張永明(2006)。政策倡議聯盟架構之研究:以國道五號蘇花高速公路為例,政治科學論叢,30,131-164。
蔡宜緁(2013)。國小輔導人員專業化研究(1991-2013): 歷史制度論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高等教育。
謝卓君(2002)。教育基本法制定過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蕭全政等(譯)(2003)。行政學的世界(原作者:Nicholas Henry)。台北:韋伯文化,591。
顏國樑(2002)。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的過程、影響因素及其啟示。新竹師院學報,15,1-36。
顏國樑(2003)。我國地方教育政策立法過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教學報,15,289-328。
顏國樑(2014)。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文化。
魏鏞、朱志宏、詹中原、黃德福(1991)。公共政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西文部分
Birkland, T. A.(1997). After disaster: Agenda setting, public policy, and focusing event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Cobb, R. W., Elder, C. D.(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hen, M. D., March, J. G., & Olsen, J. P.(1972).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1-25.
Dye, T. R.(1987).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6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ye, T. R., & Zeigler, H.(1981). The irony of democracy (5th ed.). Monterry, CA: Prentice-Hall.
Jones, C. Q.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 th ed.). MA: Duxbury Press.
Kingdon, J. W.(1984).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Boston: Little, Brown.
Kingdon, J. W.(2003).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Michael, B., & Natascha, F.(2003). Explaining public management policy change: German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5(1), 7-28.
Michael, M., & Vergari, S.(1996). Advocacy coalitions, policy entrepreneurs, and policy chang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4(3), 420-435.
Rick, T., & Zahariadis, N.(2002). A multiple streams model of U. S. foreign aid policy.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0, 4.
Robert, F. D., & Jerome, S. L. J.(2006). “wicked problems,”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ve theory: lessons from the GM food regulatory arena. Administrative & Society, 38(3), 309-335.
Sabatier, P. A., & Jenkins-Smith, H. C.(1999).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In Sabatier P. A.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pp. 117-166).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Sabatier, P. A.(1999). The need for better theories. In P. A. 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theories (pp. 3-17).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Sabatier, P. A. & Jenkins-Smith, H. C. (Eds)(1993). 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 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ah, P.(2006). The “Mouse That Roared”: Agenda setting in Canadian pesticides politic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4(2), 171-195.
Zahariadis, N., & Allen, C.(1995). Ideas, networks, and policy streams: Privatization in Britain and Germany. Policy Studies Review, 14, 71-98.
Zahariadis, N.(1994). Garbage cans and the hiring proces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27, 98-99.
Zahariadis, N.(1998). Comparing three lenses of policy choic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6(3), 434-449.
Zahariadis, N.(1999). Ambiguity, time, and multiple streams. In P. A. Sabatier(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pp. 73-93).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Zahariadis, N.(2003).Ambiguity and choice in public policy: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in modern democracie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