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鄧伊棋
Teng, Yi-Chi
論文名稱: 地方永續發展教育對高中生地方感之形塑—以南投高中環境解說隊為例
The Influ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ense of Place:A High School Interpretation Camp in Nantou city, Taiwan
指導教授: 蔡慧敏
Tsai, Huei-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地方永續發展教育地方本位教育地方感環境解說
英文關鍵詞: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Place-based education, The sense of place,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22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2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每個地方所擁有的經濟、環境、社會文化都不同,所以追求永續發展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利用教育的途徑讓學生了解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本研究為探討「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的課程發展歷程以及對高中生地方感的影響,透過收集與分析南投市的經濟、環境、社會文化三大永續發展的資源以及「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來設計營隊課程,培訓南投高中的環境解說隊,在課程中與地方團隊與政府合作,以南投市景點作為教學場域,讓學生以此場域進行實際的解說活動提升學生對於地方的情感。本研究以自願參加環境解說隊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的營隊活動,並透過前後測問卷、學生心得與開放問題、小組作業、教師訪談以及研究者觀察札記,來探討地方永續發展教育對學生地方感的影響。
    研究方法採用質化與量化混合的方式進行分析,用以了解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歷程為何,以及學生參與融入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的營隊課程後對地方感有什麼影響。在分析結果後能發現學校要發展地方永續發展教育必須跟地方合作,並設計因地制宜的課程內容,才能培養學生的地方感以及地方永續發展意識。而透過融入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的解說營隊課程,能讓學生更加認識地方,提升對地方的情感,並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身走訪景點,了解地方發展上的議題。學生也開始思考能為地方做些什麼,希望透過自已的力量把這份美好讓大家知道。

    The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re different from place to place, so the way to pursu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lso different. But the same thing i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importance of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its impact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place. Through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the three main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ata of Nantou City, to designing a high school interpretation camp.
    In the course, we cooperate with the local team and government, and using the scenic spots of Nantou City as the teaching field, to let students enhance their sense of place as an interpreter.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object are students who volunte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team. Through the pre- and post-test questionnaires, student experience, group assignments, teacher interviews, and researcher observation note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ense of place.
    The research method uses a mixed approach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learning path of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what impact students’ sense of place.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nd see, if school want to develop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have to cooperate with the local groups and design curriculum content tailored to local conditions. Through the interpretive camp courses with the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students can learn more about place, enhance their sense of place, an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visit scenic spots and learn about local development issues. Driving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what they can do for the place, and let everyone know about the beauty of Nantou City with their own strength.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界定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PBE) 6 第二節 地方永續發展教育 11 第三節 地方感(The sense of place) 15 第四節 環境解說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2 第二節 研究情境與對象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樣本描述 51 第二節 以地方永續發展教育為基礎的解說營隊課程發展 52 第三節 營隊課程活動隊學生地方感之影響 6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91 引用文獻 94 附錄一 地方感前後測問卷 99 附錄二 營隊活動照片 104 附錄三 Kahoot地方認知王題目(32題) 108 附錄四 營隊課程學習單 112

    一、 中文文獻部分
    方偉達(2019)。環境教育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Creswell, T)。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美智(2013)。導覽解說對學童生態保育態度、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王順美(2016)。臺灣永續發展教育現況探討及行動策略之芻議。環境教育研究,12(1),111-139 。
    江碧貞(1998)。國小學童地方感之探討-國小鄉土地理教育架構下的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慧雯(2011)。用綠色生活地圖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生地方感之形塑_以關渡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慧雯(2011)。運用綠色生活地圖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生地方感之形塑–以關渡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97-130。
    吳岡旆(2017)。偏鄉特色遊學的環境教育意涵與地方感形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忠宏(1999)。解說專業之建立。臺灣林業,25 (6 ),41-47。
    吳忠宏(譯)(2000)。Larry Beck、Ted Cable著。21世紀的解說趨勢:解說自然與文化的15項指導原則。臺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吳清山(2018)。教育名詞-地方本位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4。取自:https://pulse.naer.edu.tw/
    岑天晴(2018)。高中選修地理課程中的地方感研究—中正高中地理玩家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永展(2005)。社區永續發展指標:以台北市士林區名山里為例。研考雙月刊,29(5),79-91。
    李政賢(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詩珊(2014)。地方本位教育對地方依戀之影響-以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慧年(2004)。義務解說員的活動涉入、地方依附和資源知識之相關性-以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二格山定點自然觀察小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姚宗威(2017)。地方本位課程中原住民學生學習投入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姚宗威(2017)。地方本位課程中原住民學生學習投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洪如玉(2010)。全球化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另類思考:地方本位教育。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5,73-82。
    洪如玉(2013)。地方教育學探究:Sobel、Theobald 與Smith 的觀點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 16 (1),115-13。
    洪如玉(2016)。從地方教育學觀點探討跨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19(2),83-102。
    洪萱芳、顏瓊芬、張妤萍、洪韶君(2016)。以偏鄉國小為場域之地方本位環境教育課程省思。科學教育學刊,24(3),299-331。
    張右昇(2015)。服務學習融入環境教育課程之研究以一所偏遠小學導覽解說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芳梅(2002)。臺東高中職生對地方特產之認知--一個臺東鄉土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珍悅、徐勝一(2010a)。永續發展教育脈絡探討:「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十年計劃」之回顧。地理研究,52,1-26。
    張珍悅、徐勝一(2010b)。永續發展教育之研究–以台灣國中生對地理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間相關性分析為例。華岡地理學報,26,17-30。
    張智遠(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前鎮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雅慧(2016)。國中、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施測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張繼文(2005)。社區概念、地方感與視覺文化教育。國教天地,159,91-95。
    許世璋、高思明(譯)(2007)。 Freeman Tilden著。解說我們的襲產。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梁鴻彬(1999)。政治變遷的地方模式--民進黨在宜蘭執政的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縣。
    莊春萍、張建新(2011)。地方認同:環境心理學視角下的分析。心理科學進展,19,1387-1396。
    莊瑞續(2003)。探索地方永續發展議題與願景之研究─以金門島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莫順榮、王宗坤(2018)。談 12 年國教課綱地方學課程的推動經驗。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69-172。
    郭麗娟(2003)。國小六年級學生植物解說能力培訓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吉文(2009)。地方本位科學課程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成就與地方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炳輝( 2007)。導覽解說實務。新北市:華立圖書。
    陳瑞慶(2003)。鄉情藏綠蔭 老樹寫童年:南投市珍貴樹木及特色行道樹。南投縣:南投市公所
    傅千珊(2011)。臺南市小小解說員之養成與成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曾育慧、江東亮(2017)。全球發展新紀元:從千禧年發展目標到永續發展目標。台灣衛誌,36(1),1-5。
    曾鈺文(2018)。探討地方本位戶外課程對活動涉入及地方依附之影響─以瀛彰宜跨校地理人文營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美雯(2002)。臺南縣鹽份地帶遊憩解說與遊客意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明賢(1999)。解說教育。台北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倍華(2008)。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與地方感影響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欣誠(2017)。探討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發展脈絡。環境教育研究,13(2),67-109 。
    潘桂成(譯)(1998)。Tuan, Y.-F.著。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蔡小慧(2002)。臺南市小吃之地方感詮釋與地理實察路線設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縣。
    蔡美戀(2002)。鄉鎮層級都市永續發展指標系統架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縣。
    蔡慧敏(2003a)。地方永續指標的探討。永續臺灣簡訊。5(3),54-86。
    蔡慧敏(2003b)。地方永續發展的評量與反饋。永續臺灣簡訊。5(4),18-33。
    謝百傑(2017)。小城市之發展策略與區域治理:以南投市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謝志偉、王慧玉(2010)。混合方法研究導論。臺北市:心理。
    鍾育容(2014)。我們不是異鄉客:非在地人的地方依附與地方認同形塑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
    聶筱秋、胡中凡、唐筱雯、葉冠伶譯(2003)。環境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
    顏佩怡(2018)。鄉土教學活動對國中學生形塑地方感與文化資產概念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蘇傳桔(2007)。實施「景點解說方案課程」對國中生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屏東縣琉球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二、 英文文獻部分
    Campbell DT, Stanley JC (1963).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research. 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
    Galliano, S. J., & Loeffler G. M. (1999). Place assessment: How people define ecosystem.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Portl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PNW-GTR-462.
    Jorgensen, B. S., & Stedman, R. C. (2001). Sense of place as an attitude: Lakeshore ow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proper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233-248
    Knapp, C. E. (2005). The “I-Thou” relationship, place-based education, and Aldo Leopold.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7(3), 277-285.
    Lalli, M. (1992). Urban related identity: theory, 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find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2, 285-303.
    Mahaffey, B. D. (1969). Natur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machine age. Nature Study, 23(2):1.
    Moore, R. L., & Graefe, A. R. (1994). Attachment to recreation settings: 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 Leisure Sciences, 16, 1-8.
    Paul,T.(1997).Teaching the commons: Place, pride and the renewal of community.Routledge
    Proshansky, H. M. (1978). 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0(2), 147-169.
    Richardson, L. (1994).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 Denzin & Lincoln, Y.(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Thousand Oaks, CA: Sage, 516-529.
    Rowles, G. D. (1983). Place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Old Age: Observations from Appalach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4), 299-313.
    Roseland, M.(2000).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Economic, and Social Objectives, Progress in Planning, 54 (2000), 73-132.
    Semken, S. & Freeman, C. R. (2008). Sense of place in the practice and assessment of place-based science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92, 1042-1057.
    Smith, G. A. (2002). 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 Phi Delta Kappan, 83(8), 584-594.
    Sobel, D. (1996). Beyond Ecophobia:Reclaiming the Heart in Nature Education. MA: Orion Society.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 communities. Great Barrington, MA: Orion Society.
    Stedman, R. C. (2002).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place - predicting behavior from place-based cognitions, attitude, and ident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4(5),561-581.
    Tilden, F,(1957).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3rd edition.
    Tuan, Y. F.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ceton Hall.
    Tuan, Yi-fu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5) .Transitioning from the MDGs to the SDGs。
    United Nations Di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2).Agenda 21: Earth Summit: The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f Action from Rio.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Vaske, Jerry J. & Katherine C. Kobrin.(2001). 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2(4), 16-21.
    Ward, C. W. & Wilkinson, A. E. (2006), Conducting meaningful interpretation: A field guide for success.Golden, CO: Fulcrum.
    Williams, D. R., & Vaske, J. J. (2003).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 Forest Science, 49, 830-840.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三、 其他部分
    richard.tw (Hank)(2008年09月14日)。南投神社(2008.9.10)【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blog.xuite.net/richard.tw/twblog
    TAIWANAIRBLOG(2012年1月15日)。南投神社殘影【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3500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15)。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說明。取自:https://nsdn.epa.gov.tw/files/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文翻譯.pdf
    南投市公所(2002)。南投市志 。南投縣:南投市公所編印。
    南投市公所(2018)。古早南投堡。取自:http://www.ntc.gov.tw/content/index.asp?m=1&m1=4&m2=15
    南投高中(2019)。校史沿革。取自:http://www.ntsh.ntct.edu.tw/
    教育部(1998)。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許政榆(2019)。復旦高中藻礁導覽志工隊 護海洋生態,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762994
    劉曉欣(2018)。免費!鹿港高中學生 假日在這些景點導覽,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I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9010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