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水德
SHOEI-DER ,LI
論文名稱: 新移民女性電視觀看行為及需求滿足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補校學員為例-
The Television Viewing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Studying in The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陳雪雲
Chen, Sheue-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8
中文關鍵詞: 新移民女性電視觀看需求與滿足
英文關鍵詞: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 TV view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8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台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班新移民女性電視看需求滿足情形,探討個人背景變項、觀看行為與觀看需求滿足的關係,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有關機關與新移民女性教學工作者規劃識字教學題材及媒介素養議題課程融入教學活動之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訪問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國小補校新移民女性學員,以隨機抽樣調查45班639位學員,共取得有效樣本572份。以SPSS.10 for windows進行資料處理,利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綜合文獻探討及調查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新移民女性的電視觀看時段以「晚上18:00~22:00」最多,觀看時間為每天觀看「1~2小時(不含)」比例最多。最常觀看「新聞節目」;最喜歡觀看「連續劇」,尤其是「韓劇」;最希望電視台增加「學習語言」的節目。
    二、新移民女性電視觀看以「消極娛樂」需求滿足程度最高,「社交互動」需求滿足程度最低。
    三、不同就讀年級、就讀班別、居留時間、職業、配偶職業、原生國籍及最高學歷的新移民女性在電視觀看行為上皆有差異存在。
    四、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新移民女性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程度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不同觀看行為的新移民女性在觀看需求滿足程度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新移民女性個人背景變項之最高學歷,可有效預測其電視觀看需求滿足程度。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電視業者的建議
    (一)持續製作報導新移民女性議題的專業性新聞節目及內容多元的優質戲劇節目。
    (二)製播教學節目以提昇新移民女性語言能力。
    二、對政府單位的建議
    (一)奬勵電視業者製作新移民女性相關節目,以提供新移民女性認知原生國相關資訊,協助我們理解異國文化。
    (二)建議設立新移民電視頻道。
    三、對新移民女性相關教育單位與人員之建議
    (一)建議將電視文化納入識字教學。
    (二)建議將電視素養議題納入識字教育。
    四、給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深化研究新移民女性如何收看與解讀特定節目。
    (二)針對新移民女性「媒介素養或媒介消費」的研究。
    (三)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應加強多元文化相關理論與研究技術素養。
    (四)教育研究部門應收集和典藏新移民女性各類研究資料,以作為多元文化研究和實踐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television viewing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studying in the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and also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television exposure and media gratifications.
    An questionnaire survey based on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conducted in the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in 2006, sample of 639 female students from 45 classrooms was drawn and 572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s. Data analysis was preceded by the statistic packaging software “SPSS10.0 for Windows”.
    The description of findings is as followings:
    1. Most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watch TV at 18:00~22:00pm, about 1~2 hours per day. They usually watch the news programs, and mostly like to watch soap operas, especially the South Korea’s soap operas. Also, they wish to have the program that teaches Chinese.
    2. The main gratification dimension of TV viewing of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is entertainment; the dimens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is less satisfied.
    3. The background which includes class, age, residential year, job, husband’s job, nationality, and educ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TV exposure.
    4. The background of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has an association to TV exposure.
    5. The background of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V gratifications.
    6. The education of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is the best predictor of TV viewing and gratifications.
    The suggestions are highlighted as followings:
    Firstly, suggestions to the TV industry:
    1. The practice of journalism should be more concern to the citizenship and ordinary life of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and to make the high-quality drama program with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2. Produce the educational program in order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to learn both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Secondly,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1. In order to ease the nostalgia of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subsidy the TV industry and independent producers to make programs related to their previous nationalities.
    2. Setting up a new channel exclusively for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Thirdly,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and teachers:
    1. Propose a program of basic literacy education that the TV content will be bringing to classroom learning.
    2. Propose a program of basic literacy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media literacy in general and TV literacy in particular.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the studies in the future:
    1. Further studies can be focused on the issues, such as what the meaning of either news or entertainment programs that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can bringing up.
    2. The researcher of 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should be well equipped with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practical literacy.

    目次 第一章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0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00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013 第一節 台灣新移民女性形成的歷程及現況分析/013 第二節 台北縣國小補校新移民女性的識字教育現況/020 第三節 媒體使用與需求滿足/031 第四節 電視觀看動機與滿足之相關研究/046 第五節 女性與媒介/0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06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架構/0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0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065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072 第五節 研究進度/0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077 第一節 個人基本資料現況分析/078 第二節 「新移民女性電視觀看現況」分析/086 第三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觀看行為之相關性分析/096 第四節 電視觀看需求滿足現況分析/128 第五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相關性分析/134 第六節 電視觀看行為對觀看需求滿足之相關性分析/145 第七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觀看時間對電視觀看需求滿足預測力分析/1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9 第一節 結論/169 第二節 建議/177 參考文獻/181 ㄧ、中文部分/181 二、英文部分/188 附錄一 台北縣94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補校城市地區開班情形調查表/193 附錄二 台北縣94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補校鄉鎮地區開班情形調查表/195 附錄三 引用專家學者的文獻整理資料/196 附錄四 研究者自行整理的文獻資料/199 附錄五 台北縣外籍配偶學習識字教育課程發展與設計程序說明/205 附錄六 專家效度問卷/207 附錄七 新移民女性電視觀看行為及需求滿足之研究預試問卷/215 附錄八 新移民女性電視觀看行為及需求滿足之研究問卷大綱及題目分配/222 表 目 次 表1-1-1 臺閩地區各縣市外籍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002 表1-1-2 臺閩地區結婚人數新郎新娘國籍分類表/003 表1-1-3 臺北縣各國民小學附設補習學校94學年度第一學期外籍配偶 就學情形統計表/003 表1-1-4 臺灣民眾生活時間分配時間類別分類表/004 表1-1-5 臺灣民眾每日睡眠、工作及看電視之時間分配表/005 表1-1-6 國小補校新移民女性學員電視觀看與需求滿足之研究/009 表2-1-1 臺閩地區各縣市外籍配偶人數國籍(不含大陸、港澳地區)配 偶人數分類/015 表2-2-1 臺北縣94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補校開班情形調查表/026 表2-2-2 新移民女性(不含大陸地區)就讀本縣國小補校分區人數統計表 /027 表2-2-3 新移民女性(不含大陸地區)就讀本縣國小補校國籍別人數統計表 /028 表2-2-4 國小附設補校課表參考範例一(每週上課四天)/029 表2-2-5 國小附設補校課表參考範例二(每週上課三天)/029 表2-2-6 國小新移民女性中文識字專班課表參考範例一/030 表3-3-1 電視觀看需求滿足量表之題項內容/067 表3-3-2 問卷需求與滿足二十二題項目分析統計表/069 表3-3-3 問卷需求與滿足四個向度與整體信度關係表/069 表3-3-4 樣本之發放與回收情況/071 表3-5-1 論文撰寫進度表/075 表4-1-1 樣本回收統計表/078 表4-1-2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表/080 表4-1-3 受試者國籍與年齡之關係表/082 表4-1-4 受試者國籍與最高學歷關係表/082 表4-1-5 受試者學歷與職業之關係表/083 表4-1-6 受試者最高學歷與配偶職業之關係表/083 表4-1-7 受試者原生國籍與自身職業之關係表/084 表4-1-8 受試者原生國籍與配偶職業之關係表/084 表4-2-1 受試者家中電視機數量分佈情形/086 表4-2-2 受試者家中電視傳訊方式類別/087 表4-2-3 受試者電視觀看地點/087 表4-2-4 受試者電視觀看同伴/088 表4-2-5 受試者電視觀看情境/088 表4-2-6 受試者電視觀看選擇權/089 表4-2-7 受試者電視觀看時段/089 表4-2-8 受試者電視觀看時間/090 表4-2-9 受試者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090 表4-2-10 受試者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091 表4-2-11受試者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原因之分佈情形/092 表4-2-12 受試者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092 表4-2-13 受試者最喜歡觀看的節目名稱/093 表4-3-1 卡方分析表:不同「居住地區」在「觀看時段」之差異/096 表4-3-2 卡方分析表:不同「就讀年級」在「觀看時段」之差異/096 表4-3-3 卡方分析表:不同「就讀班別」在「觀看時段」之差異/097 表4-3-4 不同「年齡」在「觀看時段」之差異/097 表4-3-5 不同「居留時間」在「觀看時段」之差異/098 表4-3-6 不同「職業」在「觀看時段」之差異/098 表4-3-7 不同「配偶職業」在「觀看時段」之差異/099 表4-3-8 不同「原生國籍」在「觀看時段」之差異/099 表4-3-9 不同「最高學歷」在「觀看時段」之差異/100 表4-3-10 卡方分析表:不同「居住地區」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0 表4-3-11 卡方分析表:不同「就讀年級」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1 表4-3-12 卡方分析表:不同「就讀班別」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1 表4-3-13 不同「年齡」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2 表4-3-14 卡方分析表:不同「居留時間」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3 表4-3-15 不同「職業」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3 表4-3-16 不同「配偶職業」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4 表4-3-17 不同「原生國籍」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5 表4-3-18 不同「最高學歷」在「觀看時間」之差異/105 表4-3-19 卡方分析表:不同「居住地區」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 差異/106 表4-3-20 不同「就讀年級」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06 表4-3-21 卡方分析表:不同「就讀班別」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 差異/107 表4-3-22 不同「年齡」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07 表4-3-23 卡方分析表:不同「居留時間」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 差異/108 表4-3-24 不同「職業」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08 表4-3-25 不同「配偶職業」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09 表4-3-26 不同「原生國籍」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0 表4-3-27 不同「最高學歷」在「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0 表4-3-28 卡方分析表:不同「居住地區」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 之差異/111 表4-3-29 不同「就讀年級」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1 表4-3-30 卡方分析表:不同「就讀班別」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 之差異/112 表4-3-31 不同「年齡」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2 表4-3-32 卡方分析表:不同「居留時間」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 之差異/113 表4-3-33 不同「職業」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4 表4-3-34 不同「配偶職業」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4 表4-3-35 不同「原生國籍」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5 表4-3-36 不同「最高學歷」在「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5 表4-3-37 卡方分析表:不同「居住地區」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6 表4-3-38 不同「就讀年級」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別」之差異 /117 表4-3-39 卡方分析表:不同「就讀班別」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7 表4-3-40 不同「年齡」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8 表4-3-41 不同「居留時間」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之差異 /118 表4-3-42 不同「職業」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9 表4-3-43 不同「配偶職業」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19 表4-3-44 不同「原生國籍」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20 表4-3-45 不同「最高學歷」在「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類型」之差異/120 表4-4-1 受試者整體之「觀看需求滿足」分佈情形(N=572)/128 表4-4-2 受試者之「消極娛樂」需求滿足分佈情形(N=572)/129 表4-4-3 受試者之「社會認知」需求滿足分佈情形(N=572)/130 表4-4-4 受試者之「社交互動」需求滿足分佈情形(N=572)/130 表4-4-5 受試者之「學習事物」需求滿足分佈情形(N=572) /131 表4-4-6 受試者之「觀看需求滿足」細項分佈情形(N=572) /132 表4-5-1 不同「居住地區」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t考驗/134 表4-5-2 不同「就讀年級」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35 表4-5-3 不同「就讀班別」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t考驗/135 表4-5-4 不同「年齡」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36 表4-5-5 不同「居留時間」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37 表4-5-6 不同「配偶職業」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38 表4-5-7 不同「配偶職業」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39 表4-5-8 不同「原生國籍」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40 表4-5-9 不同「學歷」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41 表4-6-1 不同「電視數量」與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45 表4-6-2 不同「電視機訊號接收類別」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 /146 表4-6-3 不同「觀看電視地點」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47 表4-6-4 不同「觀看同伴」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48 表4-6-5 不同「觀看情境」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49 表4-6-6 不同「觀看電視選擇權」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50 表4-6-7 不同「觀看電視時段」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51 表4-6-8 不同「觀看電視時間」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52 表4-6-9 不同「最常觀看的節目類型」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53 表4-6-10 不同「最喜歡觀看的節目類型」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數分析/154 表4-6-11 不同「最希望電視台增加的節目」在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變異 數分析/155 表4-7-1 個人背景與觀看行為變項對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其線性診斷結果(N=572) /161 表4-7-2 個人背景變項對電視觀看時間之一般性多元迴歸分析表/161 表4-7-3 個人背景變項對電視觀看時間之多元逐度迴歸分析表/162 表4-7-4 個人背景變項對電視觀看需求滿足影響之一般性多元迴歸分析表/163 表4-7-5 個人背景變項對電視觀看需求滿足多元逐步迴歸分析表/164 表4-7-6 個人背景變項與觀看電視時間對電視觀看需求滿足影響之一般 性線性迴歸分析表/164 表4-7-7 個人背景變項與觀看時間對電視觀看需求滿足之多元逐步迴歸 分析表/165

    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分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
    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頁99-127。
    王光宗(2004)。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良芬(2005)。臺北縣外籍配偶家庭及社區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雅芬(2005)。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雅玲(2005)。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雅萍(2004)。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念萱、林鶴玲(2004)。本地歷來傳播研究中性別研究分析。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頁752-809。北市:巨流。
    方嘉鴻(2003)。外籍新娘婚姻暴力求助行為及其保護措施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任 玉(1972)。家庭主婦收看電視連續劇動機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力平譯(1993)。大眾傳播學理論,第2版,台北:五南,譯自 M. L. DeFleur and S. Ball-Rokeach,pp. 180-183。
    杜麗芳(1984)。台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新聞與氣象報告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君順(2003)。民眾政治參與與新聞性談話節目收視動機、行為關聯性研究--以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金銓(1996)。大眾傳播理論,三民書局。
    李玫臻(2003)。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桂松(2004)。跨海建構的父權文化:宜蘭地區東南亞外籍媳婦於家庭
    中的權力關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淑珍(1993)。大學生收看體育運動節目的動機與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萍、李瑞金(2002)。台北市外籍配偶社會適應之研究-以越南籍配偶為例。社教雙月刊,119,頁4-20。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
    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呂姿雯(2004)。女性雜誌讀者的閱讀行為、愛情態度及其解讀型態之研
    究一以女性雜誌中兩性互動論述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車 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雲林科技大學技
    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素娥(2005)。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文英(1996)。「媒體使用與需求滿足理論之發展」,廣播與電視,第2卷,第4期,1996年7月,頁45-81。
    沈倖如(2003)。天堂之梯?--台越跨國商品化婚姻中的權力與抵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菁(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翠珍(2004)。台灣媒體教育的實驗與反思。台灣教育,629期,頁28-39。
    吳淑裕(2004)。非本國婦女婚姻暴力特質與警察處理經驗之研究-以雲
    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防治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舒靜(2004)。台灣外籍新娘分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世昆(1997)。台北市大學生收看體育節目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銘傳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頁315-366。北市:師大書苑。
    林雅婷(2005)。外籍配偶子女幼兒園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琡雯(2000)。在臺東南亞外籍配偶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學季刊,29,頁197-219。
    邱琡雯(2002)。從多元文化主義觀點談嘉義縣外籍配偶的識字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75,頁11-19。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頁17。北市:時英。
    周秀潔(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教師的覺知與應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伊玲(2004)。外籍新娘婚姻願景轉變之研究-以在台的「越南新娘」為例。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段、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4期。頁10-21。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期,頁45-90。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9。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雪真(2004)。越南新娘在台之生活調適。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
    張莉萍(1999)。台北市民眾對有線電視財經節目使用滿足與回型態之相關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鈺珮(2003)。文化差異下跨國婚姻的迷魅以花蓮縣吉安鄉越南新娘的
    生命經驗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黃正治(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富順(1994)。老化與健康。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黃富順主編,頁82-83。北市:五南。
    陳芸芸譯(2000)。電視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原書:Nichols A., 1996,Television and Society. Polity Press)
    陳佩瑜(2002)。台灣想像與越南新娘:跨越女性的現實與差異,以埔里鎮越南新娘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陳若欽(2004)。文化適應與自我認同-以台灣的越南新娘為例。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庭芸(2001)。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
    之比較。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雪雲(2004)。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頁305-346。北市:巨流。
    陳雪霞(2003)。台北市觀眾收看電視烹飪節目的動機與滿足之研究。中
    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
    陳湖源(2003)。外籍新娘識字教育探討。載於教育部社會司(編),九 十二年全國外籍新娘成人教育研討會手冊,頁75-78。
    陳嘉誠(2001)。台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秀珠(2003)。台北縣國小補校人員對外籍新娘基本教育課程規劃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進忠(1996)。台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詠梅(2002)。台灣印尼籍跨國婚姻婦女之健康關注。高雄醫學大學護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台北市:群學。
    葉孟宗(2004)。跨國婚姻家庭之外籍配偶其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正宏(1995)。人口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初版三刷。
    廖若渝(2000)。2000年台灣地區電視收視行為大調查(上),《廣電人》,67:6-9。
    廖雅婷(2003)。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嘉
    義縣外籍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
    班論文,未出版。
    趙庭輝(1999)。廣電科技、家戶空間與家庭時間的論辯—英國媒體文化研究的理論性觀點。廣播與電視,13,123-148。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秀珠(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識字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其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雅雯(2000)。南洋到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瑞城、曠湘霞(1983)。台灣地區成人收看電視節目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新聞局專題研究。
    潘家慶(1989)。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報告。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嵐蘭(2005)。閱聽人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謝文全(1995)。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台北:巨流。
    鍾和安(1994)。美國成人教育的實施與趨勢。成人教育,21,6-13。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釋自淳(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2005)。http://www.moigov.tw/W3/stat/。2005/10/20。
    行政院內政部警政署出入境管理局(2005)。http://www.mac.gov.tw/ass Ip/900720.htm。2005/10/20。
    行政院主計處(2004)社會發展趨勢調查。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3213&CtNode=3504
    行政院經濟部統計處(2004)。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2004/10/01。
    松井矢依(2001)〈全球化時代中在亞洲國際移民的女性化〉。《http://www.geocities.com/aplu1960/globalization2-2.htm》。2001/10/20。

    二、英文部分
    Appleyard, R.(1989)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is France: OECD.
    Atkins, R. A. & Elwood, H.(1978).TV news is first choice of high school. Journalism Quarterly, 55, 596-599.
    Ang, I. (1996).Living room war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ltedge.
    Berelson, B. (1949). What “missing the newspaper” means. In P. F. Lazarsfeld & F. N. Stanton (Ed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48-1949 (pp. 111-129). NY: Harper.
    Bilandzic, H. and P. Rossler (2004). Life according to television, implications of genre-specific cultivation effects: The gratification/cultivation model. Communications, 29, 295-326.
    Blumler, J. G, & G. Katz (1974). (Eds.). The uses of Current perspectives (pp.255-273). Beverly Hills, CA: Sage.
    Christ, W. G. and N. J. Medoff (1984). Affective state and the selective exposure to and use of televis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8(1), 51-63.
    Compesi, R. J. (1980). Gratification of daytime TV serial viewers. Journalism Quarterly, 57, 155-158.
    Descartes, L. & Kottak, C. P. (2000). Media and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CEEL(Center for the Ethnography of Everyday Life)Working Paper 007-00<http://ceel.psc.isr.umich.edu/pubs/index.html>
    Descartes, L. & Kottak, C. P. (2001). Media in the middle: Work, family, and media use in a middle class Midwestern town. CEEL (Center for the Ethnography of Everyday Life) Working Paper 023-01
    <http://ceel.psc.isr.umich.edu/pubs/index.html>
    Egan, L. M. (1978). Children viewing pattern for TV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55, 337-341.
    Egan, L. M. (1981). An exploration of viewing motives and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television spor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Electronic Media, 35, 233-243.
    Elliot, W. R. and Quattlebaum, C. P. (1979). Similarities in patterns of media use:A Cluster analysis of media gratifications. Western Journal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43, 61-72.
    LaRose, R. and M. S. Eastin (2004).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internet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oward a new model of media attendanc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8(3), 358-377.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Fiske, J. (1989). Reading the popular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Flemming, D. B. and Weber, L.(1982). Teenage news knowledge a media use.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4(1), 22-26.
    Grantz, W. and Wenner, L. A. (1991). Men, women and sports: Audience experiences and effec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Electronic Media, 35, 233-243.
    Greenberg, B. S. (1974). Gratification of television view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 for British children. In E. Katz, & J. G. Blumler,(Eds.).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Hinerman, S. (1992). I’ll be here with you: Fans, fantasy and the figure of Elvis.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107-134).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obson, D. (1996). Housewives and the mass media. In H. Raehr & A. Gray (Eds.), Turning it on: A reader in women and media .(pp.113-117).London Arnold.
    Hunter, C. S. J. & Harman, D. (1979). Adult illite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port to the Ford Found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Katz, E., J. G. Blumler & M. Gurevitch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 G. Blumler &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p. 19-32). Beverly Hills, CA: Sage.
    Katz, E., G. Blumler. and M. Gurevitch (200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7(4), 509-523.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 Row.
    Moores,S.(1993). Interpreting audience London:Sage.
    LaRose, R. and Eastin, M. S. (2004).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internet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oward a new model of media attendanc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8(3), 358-377.
    Lichtenstein, A. and Rosenfeld, L. B. (1983). Uses and misuses of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An Explication of media func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0(1), 97-110.
    Liesbet Van Zoonen(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Lommetti, G. E., Reeves, B. and Bybee, C. R. (1977). Investigating the assumptions of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3), 321-338.
    McLeod, S. M., & L. Becker (1981).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In D. D. Nimmo & K. R. Sanders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p.67-99).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Kinlag, J. B. (1975). Som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migration, health status and the use of health services. Journal Chronic Disease, 28:579-592.
    McQuail, D. (1984). 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Reflection 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s, 1(2), 177-193.
    McQuail, D., Blumler, J. G. & Brown, J, R.(1972).The television audience: A revised perspective. In D. McQuail(Ed.).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pp.136-165). Penguin book Ltd.
    Morley, D. (1986). Family television. London: Comedia.
    Ogan, C. (2001).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s: Turkish migrants in Amsterdam and their use of media. Oxford: Lexington Books.
    Palmgreen, P., Wenner, L. A. and Rayburn, J. D. (1980). Relations between gratifications sought and obtained: A study of television new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7, 161-192
    Palmgreen, P., L. A. Wenner and K. E. Rosengren (1985).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The past ten years. In K. E. Rosengren, L. A. Wenner, & P. Palmgreen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Radway, J.(1985).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and variable literacies: The functions of romance reading. In M. Gurevitch & M. R. Levy (Eds.).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1, 337-363.
    Rayburn, J. D., Palmgreen, P. & Acker, T. (1984). Media gratification and choosing a morning news program. Journalism Quarterly, 61,149-156.
    Rosengren, K. E. (1974)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paradigm outlined.” In J. G. Blumler &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pp.29-77.
    Rosengren, K. E., Wenner, L. A. and Palmgreen, P. (1985)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 Beverly Hills, CA: Sage.
    Rowan, J. (1998).Maslow amended.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8(1), pp. 81- 92.
    Rubin, A. M. (1977).Television usage, attitude and viewing behavior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ism Broadcasting, 21(3), 589-596.
    Rubin, A. M. (1979).Television uses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1), 109-120.
    Rubin, A. M. (1981).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60 minutes viewing motivation Journalism Quarterly, 158, 529-534.
    Rubin, A. M. (1984).Ritualized and instrumental use of televis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3), 67-77.
    Ruggiero, T. E. (2000).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3(1): 3-37.
    Scribner, S. & Cole, M. (1981).The psychology of lite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iter, E., Borchers, E., Kreutzner, G. and Warth. E. (1989). Do not treat us like we are stupid and naïve: towards an ethnography of soap opera viewers, ( pp.223-247). London: Routledge.
    Sharot, A. J. (1994). Measuring television audiences in the UK. In Kents (Ed.)
    Measuring media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
    Tuijnman, A. C. (1996). Recurrent education. In A. C. Tuijnman (Ed.)
    Van Zoonen, Liesbet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Weaver, D. G., Wilhoit, C. & Bock, H.D.(1980).Personal need and media use in the northerlands and the Unite States. Gazette, 26, 171-194.
    Wenner, L.A. (1982). Using gratifications sought and obtained in program dependency: A study of network evening news programs and 60 minutes.Cummunication Reserch, 9(4), 539-560.
    Windahl, S. (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C. G. Wilhoit, and H. D. Bo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Beverly Hills, CA: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