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瓊足
論文名稱: 中小企業產業再結構對地方之衝擊—以和美地區紡織業為例
指導教授: 楊宗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6
中文關鍵詞: 再結構產業去工業化協力生產網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6下載:6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系碩士班
    論文名稱:中小企業產業再結構對地方之衝擊—以和美地區紡織業為例
    指導教授:楊宗惠
    研 究 生:王瓊足
    論文內容:(共一次、約九萬字,以六章分述之)
    摘 要
    英國工業革命以後,使製造業活動成為一種國際分工的現象,其中紡織工業更是現代化工業的起始產業。隨著技術的擴散,歐洲、美國及日本的棉紡織工業也逐漸興起;1960年代以後,資本家更將標準化產品轉移至工資較低廉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生產,而形成新國際分工的生產模式,1980年代則再度因工資問題而發生轉移。
    台灣紡織業的發展一直深受全球經濟體系變動的影響,1960年代以後,臺灣開始扮演新國際分工體系中「加工出口基地」的角色,1970年代已成為世界四大紡織品輸出國之一。但此時國內勞工開始出現結構性短缺,因此在中山高速公路完成之後,島內開始出現區域性分工。和美地區因具有紡織勞動的歷史背景,使其得以因擁有專業化勞動力,再度被強化成為臺灣織布業聚集的專業化生產區域,以協力網絡的彈性生產模式被整合進入國際經濟體系,生產標準化的低級工業用布為主。紡織業的發展為1970~80年代的和美地區帶來極繁榮的景象;1980年代中期以後逐漸面臨勞工短缺、資金不足、匯率變動與東南亞、大陸興起的危機,而使紡織業面臨再結構的情景。面對紡織業再結構的現象,和美地區的紡織業者除不及10家有至大陸投資外,多留在當地以以關廠或縮小生產規模、更新織機、改變生產網絡與引進外勞等方式來因應產業的再結構。其中關廠的廠商以家庭式工廠為主,其因資本額小、無力更新織機,而逐漸被淘汰﹔中小型廠商若資本額充足、企業主年輕、知識水準高、有企圖心,在資訊取得逐漸快速的情況下,多傾向於更新織機與引進外勞的方式取代勞工之短缺,而為降低生產風險,亦逐漸強化生產網絡的穩定性,產量的增加則不但不再依賴外包廠的產量代工,亦改採直接買賣的方式整合進入生產網絡。在主要生產品方面,由於臺灣化學纖維業的蓬勃發展,而獲得提升在世界紡織品中的位階,亦即在結構的困境亦為紡織業帶來升級的契機。
    和美地區在面臨主要產業再結構的同時,其本身亦發生再建構的現象:1.由於原有工業中心地價上漲而邊區移動,但為取得原有的聚集經濟效益、並考量台中港未來的發展性,仍多以和美地區為其新廠址的所在地。2.關廠或自動化程度提高使勞工面臨再就業的問題,其中年齡、技術、資本多寡與人際網絡是影響其再就業的主要原因。3.當地社區人文景觀則出現人祭網絡的再建構、廠、家分離及社區趨於靜滯的現象,更陰紡織業逐漸遠離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使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逐漸降低。

    1.緒論 1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研究區的選定 2 1.2.1.選擇研究區指標 2 1.2.2.研究區概況 3 1.3.研究架構與方法 4 1.3.1.研究架構 4 1.3.2.研究方法 7 1.4.文獻回顧 8 1.4.1.再結構理論 8 1.4.2.去工業化現象 12 2.台灣紡織工業的發展歷程 14 2.1.世界紡織工業之發展 14 2.1.1.現代棉紡織工業的興起 14 2.1.2.化學纖維的興起 16 2.1.3.新國際分工型式的全球紡織業發展 17 2.2.台灣工業與紡織工業的發展 20 2.2.1.台灣工業發展歷程與空間分布 20 2.2.2.台灣紡織工業的發展與分布 23 2.3.和美紡織業的發展歷程 29 2.3.1.「和美織仔」興起的緣由 30 2.3.2.納入國際市場的銷售期 35 2.3.3.1980年代中期以後的產業再結構期 44 3.1980年代中期以後紡織業再結構之原因探討 47 3.1.勞工短缺 49 3.1.1.勞力短缺現象 49 3.1.2.勞力短缺的緣由 53 3.2.資金不足 60 3.3.國外經濟環境的變動 64 3.3.1.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興起 64 3.3.2.匯率變動 66 4.再結構對當地紡織業的衝擊與調適 70 4.1.對外投資不盛 71 4.2.關廠及縮小規模 76 4.3.織機與產品的改變 80 4.3.1.主要產品的改變 80 4.3.2.快速更新織機 83 4.4.生產網絡的改變 89 4.5.勞力來源的變化 93 4.5.1.低技術勞工 93 4.5.2.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 97 5.紡織業再結構對當地的影響 100 5.1.離職員工再就業的狀況 100 5.1.1.再結構對原有員工的影響 100 5.1.2.影響離職員工再就業的原因 104 5.1.3.離職員工的再就業 106 5.2.舊廠房的空置與再利用 110 5.3.紡織工業區位的改變 113 5.3.1.新廠房的區位選擇 113 5.3.2.工業區位的變遷 116 5.4.社區人文環境的變遷 117 5.4.1.社會網絡的再建構 117 5.4.2.社區景觀的改變 120 6.結論 122 7.參考文獻 125 附錄………………………………………………………………...134

    外文部份:
    1. Alexander,J.W.、Hartshorn,T.A.,1988,Changing Order in Textile and Apparel Production,Economy Geography,New Jersey:Prentic-Hall。
    2. Anderson, K.,1992,New Silk Roads ~ East Asia and World Textile Market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Bluestone, B.、Harrison, B.,1987,〈The Impact of Private Disinvestment on Workers and Their Communities〉,《International Capitalism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 a Critial Analysis》,Richard Peet ed.,Boston:Allen & Unwin。
    4. Cheng, L.L.,1998,〝One Country,Three Systems〞:The Postwa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aiwan,發表於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Postwar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eoual: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Korean History。
    5. Brian,J.L. Berry、Edgar,C.、Conkling,D. Michael Ray,1997,The Global Economy in Transition,N.J.:Prentice Hall。
    6. Dicken P.,1998,Global Shif – Transforming the World Economy,N.Y.:The Guilford Press。
    7. Gatti, J.F.,1972,Reindustrialization: A Cure Worse Than the Disease?The Limils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8. Green, F.,1989,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UK Economy,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
    9. Hardill, I.,1987,The Regional Implications of Restructuring in the Wool Textile Industry,Aldershot:Gower Pub.。
    10. Hayter, R.,1997,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Location—The Factory, the Firm and the Production System,Burnaby:Simon Fraser University。
    11. Keats, B.W. 、Hitt, M.A.,1988,A Causal Model of Linkages Among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Macro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99,498-570。
    12. Kim, W.B.,1995,Patterns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Asian NIC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Corporate Strategy in the 1990s,Gordan L. Clark & Won Bae Kim ed.,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3. Lovering, J.,1989 ,〈The restructuring debate〉,《New Models in Geography:the Political-economy Perspective》,Richard Peet & Nigel Thrift ed. ,Londen:Unwin Hyman。
    14. Massey,D. ,1978,Capital and Locational change: the UK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industries,Review of Radical Economics,10。
    15. Massey,D.,1984,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N.Y.:Methuen。
    16. Paul, R.,Olsen,1978,The Textile Industry : An Industry Analysis Approach to Operation Management,Lexingto,Mass:Lexington Books。
    17. Romo, F.P.﹑Schwartz, M.,1995,The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of Business Decision:The Mi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Plants in New York State,1960 to 1985,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
    18. Romo, F.P.、Korman, H.、Brantley, P.、Schwartz, M.,1989,〈The Rise and Fall of Regional Political Economies : A Theory of the Core〉,《Research in Politics and Society,vol.3 :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American Industry》,M.Wallace and J. Rothschild ed. ,CT : JAI Press。
    19. Tesy, C.L.,1995,<Taiwan : Labor Shortage>,《Asian NIC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Corporate Strategy in the 1990s》,Clark, G.L. & Kim, B.W. ed.,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 Tomaney, J.,Andy Pike,James Cornford(1999),<Plant Closure and the Local Economy : The Case of Swan Hunter on Tyneside>,Regional Studies,5(33)。
    21. Wallace, M. & Rothschild, J.,1988,Plant Closings, Capital Fligh, and Worker Dislocation: The Long Shadow of Deindustrialization,Research in Politics and Society, 3。
    22. Walter, I.,1984,The Global Textile Industry,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23. Wattes, H.D.,Kirham, J.D.,1999,<Plant Closures by Multi-locational Firms :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Regional Studies,5(33)。
    24. Zucker,S. et al,1982,The Re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N.Y.:McGraw-Hill。
    中文部份
    1. Erich W. Zimmermann著,蕭錚、張國彥合譯,1964,世界資源與工業(上冊),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2. .Γ.薩烏什金著,毛漢英、張成宣、朱德祥、王國清譯,1987,經濟地理學—歷史、理論、方法和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
    3. 三橋規宏﹑池田吉紀﹑內田茂男﹑岡田任弘原著,日本文摘編譯中心譯,1986,日本經濟入門,台北:故鄉出版社。
    4. 于宗先,1984,工業升級與投資環境,于宗先﹑劉克智編,台灣的工業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5. 于宗先,1998,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出路,台北:五南圖書。
    6. 小林英夫著,何義麟譯,1993,1930年代後半期以後的台灣「工業化」政策,台灣史料研究,創刊號。
    7. 中華民國台閩地區各行業工廠名錄,經濟部統計課。
    8. 日本經濟新聞社原著,陳合良﹑康彩華﹑洪順良譯,1979,日本之產業~昭和時代之回顧,台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9. 日據時期台灣統計書,台灣總督官房統計課。
    10. 王克敬,1887,台灣民間產業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11. 王俊森,1982,組織網絡結構分析—以臺灣紡織業為例,高雄:中山管理所碩論。
    12. 王連常福等,1991,現代經濟問題研究,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3. 史光華,1955,經濟地理—工業之部,台北:三民書局。
    14. 台閩地區工商業普查,台灣省工商業普查執行小組。
    15. 台灣省文獻會,1998,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工業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6.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1946,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17. 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88,彰化縣綜合發展計畫—資料蒐集與調查,台北: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
    18. 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89,彰化縣綜合發展計畫—規劃分析報告,台北: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
    19.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編,1952,台灣的民營工業,台北: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20. 台灣區織布工業同業工會,1985,中華民國織布工業發展概況,台灣區織布工業同業工會。
    21. 左永康,1992,紡織與成衣機械工業,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編。
    22. 企業行動研究群,李嘉進譯,1996,日本企業的適應力,台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3. 朱雲鵬,1989,1980年至86年間台灣所得分配變動趨勢之分析,台灣社會現象之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24. 朱嗣德,1986,區位理論,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地政學系。
    25.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92,中華民國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11,台北: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26. 吳忠吉,1994,台灣勞資關係,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台北:台北時報。
    27. 吳連賞,1990,台灣地區工業發展的過程及其環境結構的變遷,台北:文化地學研究所博論。
    28. 吳惠林,1990,台灣地區的勞力短缺問題研究,人口變遷與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9. 吳惠林、張清溪,1991,台灣地區勞力短缺與外籍勞工問題,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30. 李宗哲,1994,從網絡觀點探析中小企業之對外投資,第一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經濟部。
    31. 李誠,1995,台灣地區勞動市場功能的實證研究,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32. 李穗玲,1989,台灣地區工業空間發展變遷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33. 李薰楓,1979,台灣紡織工業之計量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8(2)。
    34. 李薰楓,1983,台灣地區製造業區位變遷的計量研究,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5. 沈曾圻﹑詹火生﹑衛民,1995,技術變動對人力需求之影響,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36. 谷浦孝雄,1995,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灣的工業化,台北:人間出版社。
    37. 周添成、吳惠林,1990,台灣產業結構轉變與產業空洞化,自由中國之工業,74(4)。
    38. 周憲文,1958,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9. 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1992,台灣中部區域產業發展調查研究報告,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系。
    40. 林文勇,1992,織布工業,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41. 林邦充,1969,台灣棉紡織工業發展之研,台銀季刊,20﹙2﹚。
    42. 林忠正,1991,台灣勞動市場的最近發展,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43. 林俊佑,1995,我國引進外籍勞工之研究—以紡織業個案為例,台北:政大勞工所碩論。
    44. 林郁欽,1986,台灣主要工業地帶區位變遷極其特性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37﹙1﹚。
    45. 林唐裕,1992,台灣紡織工業產業結構、地位與政府政策成效之分析,台灣銀行季刊,43(2)。
    46. 林舒柔,1997,台灣對大陸投資及其影響之估計—以紡織業與成衣業為例,台北: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論。
    47. 林德福,1999,極化、不均發展的中台區域:從新國際分工到全球化跨國區域分工的中台區域發展變遷,兩岸人口、城市與區域研究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48. 林澤因,1973,台灣之都市區域與工業區位,銀來出版社。
    49. 邱茂英,1976,臺灣農村工業化之研究,臺灣工業發展論文集。
    50. 柯明昌,1993,台灣紡織業赴大陸投資經營策略之研究,台北:中興企業管理研究所碩論。
    51. 柏蘭芝,1993,經濟再結構中的婦女就業變遷與地域空間轉化—台北縣成衣業關廠女工再就業的個案研究,台北:台大城鄉所碩論。
    52. 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社。
    53. 胡台麗,1978,消逝中的農業社區,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4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54. 胡台麗,1986,台灣農村小工業發展的特質及其經濟文化基礎,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55. 胡振洲,1982,新經濟地理,台北:環球圖書。
    56. 唐裕如,1952,台灣紡織工業專輯。
    57. 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生活的調查報告,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58. 夏鑄九,1988,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台灣彰化平原的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59. 孫金蘭,1993,我國外勞引進與問題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6(2)。
    60. 孫義崇,1988,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61. 徐育珠﹑侯繼明,1975,台灣地區人力運用問題之研究,經濟叢刊之八十八,台北: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
    62. 紡拓會,1992,全球紡織工業專題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紡織業外銷拓展會。
    63. 高希均、林祖嘉,1993,產業真的空洞化了嗎?,遠見雜誌,84。
    64. 高承恕,1994,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生活基礎,第一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經濟部。
    65. 張果為,1967,台灣經濟發展(上冊),台北:正中書局。
    66. 張治平,1992,棉紡工業,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67. 張茂修,1982,台灣紡織工業織發展,台灣銀行季刊,33﹙4﹚。
    68. 張清溪,1995,八○年代後其勞工短缺與相關的勞動市場問題,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69. 張淑華,1993,台灣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效益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論。
    70. 張璠,1991,台灣地區製造業結構變遷對製造業區位影響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論。
    71. 梁國樹,1978,台灣輸出擴張的就業與分配效果,台灣所得分配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72. 許文志,1995,邁向21世紀台灣中小企業經營策略,台北:楊智出版社。
    73. 郭崑謨、黃營杉,1995,中小企業之特質、現代化策略與經營績效,中小企業經營現代化之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
    74.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出版社。
    75. 陳介英,1997,工業化中的傳統化—和美紡織業的研究,地方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
    76. 陳成財,1997,和美織仔溯源,織布會刊,2。
    77. 陳政平,1994,台灣赴大陸投資對台灣產業之影響—以電子業、機械業、紡織業、成衣業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論。
    78. 陳添枝、陳一萍,1993,對外投資對台灣產業發展之影響,跨赴大陸投資障礙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
    79. 陳博志,台灣的產業結構變遷,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80. 陳麗瑛、陳小紅、范錦明、黃智聰、戴立安,1993,兩岸工業結構變動及未來產業互動趨勢之研究,台北:中華經濟研究所。
    81. 陸大道,1991,區位論及區域研究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
    82. 彭作奎﹑李延禧,1987,台灣農村工業化與工業結構之變遷,台灣經濟,103。
    83. 彭靜恩,1987,勞工移動與工資結構—以台灣製造業為例證研究,台北:文大經濟研究所碩論。
    84. 華勒斯坦著,郭方譯,1998,近代世界體系﹙第三冊﹚,台北:桂冠出版社。
    85. 馮淑真,1995,無路可逃~家與工作之間:以河下里已婚紡織業女工的生活為分析,台中:東海社會所碩論。
    86. 黃東之1956,台灣之紡織工業,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7. 黃金生,1986,台灣工業外包制之實證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台北:東吳經濟研究所。
    88. 黃炯明,1992,「和美織仔」的源起,彰化人,17。
    89. 黃開基主編,1978,和美鎮志,彰化:彰化縣和美鎮鎮志編輯委員會。
    90. 黃麗珠,1995,台灣紡織工業的發展歷程與特性,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18。
    91. 黃麗珠,1997,台灣紡織工業在國際分工中的調適與轉型(Ⅰ),台北:國科會。
    92. 楊雅惠、陳元保、陳坤銘、杜英儀,1997,當期製造業資金問題與對策,台北:中華經濟研究所。
    93.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984,中小企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94. 經濟部生產自動化執行小組,1989,生產自動化引起之社會問題對策考察團考察報告,台北:經濟部生產自動化執行小組。
    95. 彰化縣政府,1998,彰化縣統計要覽專刊,彰化:彰化縣政府。
    96. 彰化縣政府,彰化縣統計要覽,彰化:彰化縣政府。
    97. 劉克智,1980,台灣家庭發展過程中所得不均的決定因素,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第二次社會指標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98. 劉克智,1984,台灣婦女勞動力與工業發展之關係,台灣的工業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99. 劉邦立,1992,彰化和美地區棉紡織工業社區,社會與經濟,54。
    100. 劉邦福,1977,產品循環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台灣銀行季刊,28(2)。
    101. 劉泰英、吳榮義,1989,從日本經驗看新台幣高價位下科技發展與產業結構,台北:台灣經濟研究所。
    102. 劉祥熹,1999,台灣地區棉紡工業之產業組織分析,公平交易季刊,7(1)。
    103. 劉進慶著,陳豔紅譯,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經濟,台北:故鄉出版社。
    104. 蔡宏進,1981,戰後台灣工業發展的空間分布及人口移動的趨勢,台北市銀月刊,12﹙6﹚。
    105. 蔡宏進,1986,台灣的社區變遷,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06. 蔡宏進,1993,鄉村發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東大圖書。
    107. 蔡瑞娟,1983,台灣紡織業的成長與循環,台北:台大經濟所碩論。
    108. 鄧超,1981,論我國經濟發展與工業升級,台北:華欣文化事業。
    109. 賴金文,1991,台灣地區的製造業發展及其對環境影響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10. 戴肇洋、林唐裕、任克敏,1993,中小企業紡織、塑膠及其他類產業發展實例研究,台北:渤海堂。
    111. 謝成哲,「和美織仔」源流,手稿。
    112. 謝國雄,1989,外包制度—比較歷史的回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
    113. 謝國雄,1989,黑手變頭家—臺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2)。
    114. 謝國雄,1991,網絡式生產組織:臺灣外銷工業中的外包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
    115. 謝國雄,1992,隱形工廠:臺灣的外包點與家庭代工,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3。
    116. 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1983,人力政策的形成與實施,台北:聯經出版社。
    117. 顏吉利,1994,促進中小企業產業升級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18. 顏尚琴,1987,就業﹑投資與台灣紡織工業的個案研究,台北: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論。
    119. 顏武雄,1990,認識產業七十九年版,台北:合作金庫調查研究室。
    報章雜誌:
    1. 王屹,1998,皇帝龍 將在本業精益求精,工商時報,14版,6月24日。
    2. 不著撰者,1991,和美紡織業 春去春又回,中國時報,14版,6月19日。
    3. 林則宏,1998,自身能力配合大陸、東南亞低廉生產成本,仍大有可為,工商時報,14版,9月1日。
    4. 梁世煌,1999,紡織業「貼補家用」 另謀生財之道,自由時報,18版,11月13日。
    5. 劉吉玲,1998,產業集體外移 透過國際分工降低成本,工商時報,14版,8月27日。
    6. 劉吉玲,1998,景氣蕭條 織布重鎮不再忙碌如昔,工商時報,14版,10月24日。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