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新上
Chen, Hsin-Shang
論文名稱: 日據時期臺灣陶瓷發展狀況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s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Ruling Period
指導教授: 吳讓農
Wu, Rang-N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畢業學年度: 85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陶器石陶器瓷器一元配方二元配方多元配方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日據時期臺灣陶瓷發展狀況為主,以北投、鶯歌、苗栗、臺中和南投等地為主
    要範圍,在內容方面以陶瓷技術的觀點,探討日據時期陶瓷產品與製陶技術發展的實際狀
    況,包括坯土的處理、成形的技術、裝飾的技法、釉藥的使用、窯爐的形式與產品的種類
    等。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鑑識學研究法、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和藝術社會學研究法
    等,其中又以田野調查法為主要方法。本研究的發現有以下幾點:一.臺灣陶瓷發展階段
    可分為瓦器發展時期、陶器發展時期、石陶器發展時期和瓷器發展時期等四大時期。日據
    時期屬於石陶器發展時期。二.日據時期臺灣製陶的地區遍及全省各地,但主要地區為北
    投、鶯歌、苗栗、沙鹿、大甲東和南投等地,各地的發展都有其特色及其重要意義。三.
    就技術發展狀況而言,陶瓷坯土大致都是就地取材,採一元配方,不加其他原料。成形技
    術方面,日據時期是臺灣陶瓷由傳統手工生產走向現代機械生產的轉型關鍵時期。傳統的
    成形技術包括轆轤成形法、土條盤築法、陶板接合法和模型壓坯法等,其淵源主要來自中
    國福建的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新式的機械成形技術包括鏇坯成形法、擠出成形法、鑄
    漿成形法和機械壓模法等,主要來自日本。日本人亦引進日式傳統的手動轆轤和腳動轆轤
    。在釉藥的發展上,日據時期主要使用低溫釉藥,包括鉛釉、錳釉、玻璃釉、硼砂釉、樂
    燒釉和土石釉等,用於陶器上。中溫釉藥有灰釉和長石釉兩種,用於石陶器上。產品的發
    展方面,就用途分,主要包括日用陶瓷、信仰陶瓷、裝飾陶瓷、建築陶瓷和工業陶瓷等;
    就品質分,主要為陶器和石陶器,而瓷器尚在萌芽時期,未有大量生產。在裝飾技法方面
    ,陶器主要的裝飾技法包括:鏤空、鑲嵌、雕刻、印花、貼花和化粧土等;石陶器的主要
    裝飾技法為色釉與釉下彩繪,釉上彩繪尚少專業生產。在窯爐發展方面,日據時期臺灣窯
    場主要的傳統窯爐為包仔窯、蛇窯和目仔窯,新式窯爐有四角窯。其中包仔窯和蛇窯由中
    國大陸引進,而目仔窯和四角窯則由日本人引進。包仔窯為最早的窯爐,後來用於燒製陶
    瓦;蛇窯是日據時期傳統窯場主要使用的窯爐;目仔窯主要在苗栗用於燒製石陶器;四角
    窯主要在北投用於燒製碗盤、瓷磚和耐火磚。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