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凱瀅
Kai-Ying Wu
論文名稱: 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建構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Family Education-orientated Institutions
指導教授: 周麗端
Chou, Li-T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1
中文關鍵詞: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德懷術
英文關鍵詞: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orientated institutions, evaluation indicator, Delphi Metho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以CIPP模式為架構,邀集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運用德懷術之方法,共同建構出適合評鑑家庭教育推展機構之評鑑指標。
    在家庭教育法中,將家庭教育中心、各級社會教育機構、各類型大眾傳播機構及其他與家庭教育有關之公私立機構或團體,都列為家庭推展機構或團體。本研究考量家庭教育中心係依家庭教育法成立之家庭教育專責機關,其屬性與其他家庭教育機構差異甚大,很難適用同一套評鑑指標。因此,本研究將分別針對家庭教育中心及其他家庭教育推展機構建構出適用之指標,使中央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從中選取其適用的指標內涵,運用於其所轄地區之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進而評定推展機構之執行成效,並提供推展機構作為未來辦理家庭教育相關活動時之參考。
    本研究針對家庭教育中心建構出的評鑑指標包含: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背景分析向度、家庭教育推展機構投入資源向度、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辦理活動過程向度、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辦理活動成果向度等四大評鑑向度;家庭教育政策背景分析、家庭教育推展機構之機構背景分析、家庭教育服務對象需求背景分析、家庭教育推展機構人力運用、家庭教育推展機構配套措施、家庭教育推展機構預算、家庭教育推展機構活動規劃過程、家庭教育推展機構活動執行過程、家庭教育推展機構執行成果、家庭教育推展機構服務對象滿意度等十項評鑑項目;並細分出五十九項評鑑內涵。
    本研究針對其他家庭教育推展機構建構出的評鑑指標亦包含上述之四大評鑑向度、十項評鑑項目,並細分出六十三項評鑑內涵。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應用及未來研究,提出二大項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family-oriented institutions. Constructed with the CIPP model, we have brought experts,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together in using Delphi Method to construct proper evaluation indicators to assess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law, family education center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of society, various types of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family education related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or groups, are all categorized in to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This study considers that the family education center as a family education-related institution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Family Education Law. Consequently, the family education center varies tremendously from other family education institution so that they are hardly applied to a same set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separately focus on family education centers and other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from which we draw up applicable indicators. It enables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and municipalities, county (city)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to select the contents of applicable indicators to be used in its jurisdiction areas of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to do evaluation. Furthermore, it can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implementation, and also it serves as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activities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constructed for the family education center include: dimension of background analysis for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dimension of resource-involved for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dimension of activity-process for famil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dimension of activity-achievement for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inuations. The above are of four significant dimensions. Ten items include background analysis of family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alysis of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background analysis of service object demands in family education, human power and application in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supporting measures in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budget in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activity planning process in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activit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in the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Furthermore, another 59 evaluation contents are subcategorized.

    This study aims to make the construct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the other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above four significant dimensions , ten items, and 63 sub-items of content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put forth two proposals regarding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family edu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appli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庭教育的意義、內容與發展歷程 7  第二節 家庭教育法對推展家庭教育的影響 25  第三節 評鑑指標建構相關研究 29  第四節 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現況 44  第五節 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建構 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4  第二節 德懷術專家 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4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資料處理分析 78 第四章 家庭教育中心之評鑑指標  第一節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結果分析 84  第二節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結果分析 102  第三節 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結果分析 118 第五章 其他家庭教育推展機構適用之評鑑指標  第一節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結果分析 127  第二節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結果分析 143  第三節 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結果分析 15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三次德懷術問卷之評鑑內涵綜合討論 165  第二節 結論 174  第三節 建議 188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192  貳、英文部分 199 附錄  附錄一 家庭教育法 201  附錄二 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 204  附錄三 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資格遴聘及培訓辦法 205  附錄四 推行家庭教育辦法 208  附錄五 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建構專家效度問卷 211  附錄六 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建構第一次專家問卷 218  附錄七 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建構第二次專家問卷 228  附錄八 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評鑑指標建構第三次專家問卷 252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婦女會總會(2011)。我們的服務。http://www.wahq.org.tw/attendant.htm
    內政部(2001)。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評鑑實施要點。http://sowf.moi.gov.tw/06/law/社區發展工作評鑑實施要點新修正-970515.htm
    內政部(2009)。98度婦女福利考核指標及評分標準表。http://soc.miaoli.gov.tw/web/ woman-welfare/date/w16.doc
    內政部(2011)。社區發展工作推動現況。http://sowf.moi.gov.tw/06/new06.htm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光明、吳和堂、吳明隆(2008)。高雄市立國民小學學校評鑑指標再建構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5,75-106。
    王全興(2009)。CIPP評鑑模式的概念與發展。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5,1-27。
    王保進(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培勳(1984)。社區媽媽教室的功能與作法。社區發展,28,21-23。
    王連生(1980)。親職教育的基本觀念之分析。師友月刊,162,9-12。
    王雅玄(1998)。德懷術(Delphi)在課程評鑑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25,43-46。
    白景文(2006)。企業大學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任晟蓀(1981)。評鑑工作之探究。臺灣教育輔導月刊,31(10),18-22。
    朱耀明 、薛雅庭(2006)。運輸科技概念指標之研究。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5),76-99。
    江文雄(1995)。工業類職業學校「學校行政」評鑑指標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池勝和(2004)。心靈改革講師團推展家庭教育策略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7)。農會考核辦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0)。99年度農業推廣機關(構)評鑑申請書。http://aoe.cpc.org. tw/99DOC/受評申請書.doc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0)。99年度農業推廣機關(構)評鑑計畫。http://aoe.cpc.org. tw/award2.htm
    吳明玨(2003)。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組織沿革及其未來展望芻議。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玨(2005)。我國家庭教育法制化後之發展。社教雙月刊,127,24-30。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吳政達、郭昭佑(1997)。概念構圖法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建構之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0,217-242。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6。
    吳綵玲(2007)。老人養護機構評鑑的制度化過程-以臺北市歷年評鑑指標變遷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呂錘卿、林生傳(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現況之研究。教育學刊,17,45-64。
    李淑娟(1998)。成人隔空教育開設家庭教育學程之需求性初探。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4,85-113。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臺北市:五南圖書。
    周麗端(2005)。家庭教育的建構與內涵。教師天地,135,12-18。
    周麗端(2007)。家庭生活教育的現況。載於家庭生活教育導論(27-43)。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天祐(2004)。教育評鑑實施過程與方法的專業化。教育資料集刊,29,27-52。
    林如萍(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庭教育學報,5,121-154。
    林和春(2001)。桃園縣國小鄉土教育資源中心運作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幸璇(2004)。社區大學教師成人教學評鑑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美和(1996)。臺灣婦女成人教育之現況與發展。社會教育學刊,25,1-18。
    林美慧(2001)。幼稚園教師晉級審查運作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振春(1992)。社會調查(三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林純真(1996)。家庭教育:官務事或家務事。成人教育,31,17-19。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淑玲(2000)。家庭教育的概念分析:從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係談起。嘉縣國教,35,6-12。
    林淑玲(2000)。家庭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1-34。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淑玲(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市:濤石文化。
    社區發展工作綱要(1991)。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 D0050077
    家庭教育法(2003)。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50
    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2004)。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 PCODE=H0080057
    徐超聖(1999)。九年一貫課程品質管理機制--淺談『學力指標』之意義。教育料與研究,26,33-39。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圖書。
    張火燦(2001)。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臺北縣,揚智文化。
    張春興(1992)。社會變遷與青少年問題:臺灣地區事實的觀察與分析。教育心理學報,25,1-12。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清濱(1996)。學校行政。臺北市:臺灣書店。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241-284。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豔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2009)。98年度教育部對各地方政府統合視導訪視紀錄表。
    教育部(2009)。98年評鑑縣市政府辦理社區大學業務評鑑手冊。
    教育部(2010)。教育部99年甄選推展家庭教育績優個人暨團體實施計畫。
    教育部社教司(2005)。生命歷程的家庭教育實施計畫(草案)。
    梅鳳珠(2005)。家庭教育方案規劃內涵之研究-以臺北縣申請學習型家庭教育方案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畢誠(1995)。中國古代家庭教育。臺北市:臺灣商務。
    許明欽(2006)。我國高級職業學校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美瑞(2001)。家庭生活教育的本質。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生活教育,1-28。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昭佑(2000)。概念構圖法在評鑑指標建構上之應用-以國民中學校務評鑑指標建構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2),173-203。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陳亮妘(2002)。國民中小學體育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啟榮(2003)。以全面品質管理建構教育行政機關評鑑指標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瑞榮(1995)。工業職業學校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鎰明(2003)。我國大專體育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淑華(1995)。我國家庭教育服務工作現況與發展。載於臺灣地區家庭教育中心主編,各國家庭教育服務工作之研究-中、日、港、德、英、美之比較,13-40。臺北市。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臺北市:心理。
    游家政(1994)。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家政(1996)。得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黃光雄(2005)。系統的評鑑:理論與實務的自我教學指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俊傑(1986)。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4)。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政傑、李隆盛(1996)。技職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郁芬(2004)。運用平衡計分卡建構學校績效評量指標。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臺北市:五南圖書。
    黃國娣(2008)。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評鑑指標之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富順(2001)。家庭教育法草案的研訂與內容。師友月刊,411,5-10。
    黃曙東譯(2005)。CIPP評鑑模式。蘇錦麗審訂,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馨慧(1993a)。臺灣地區婦女團體辦理婦女教育之探討。家政教育,12(3),22-39。
    黃馨慧(1993b)。臺灣農政體系家政推廣教育活動內容之演變。中華家政,22,39-43。
    黃馨慧(2002)。臺灣家庭教育實施內涵與其變遷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1-28。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佳穎(2009)。社區大學社區參與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國賜(1992)。我國婦女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變遷社會中的婦女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4-18。臺北市:臺灣師大家政教育系。
    楊國賜(1998)。臺灣地區家庭教育的現況與展望。第一屆家庭生活教育研會專輯-重尋家庭美境。教育部社教司:東海大學幸福家庭研究推廣中發行。
    趙守博(1984)。臺灣省推行社區媽媽教室之現況及未來之展望。社區發展,29,24-27。
    劉書芳(1990)。我國家庭教育的現況分析及其改進途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慧玲(2004)。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蔡淑昭(1977)。農村生活與家政推廣。新家政學,489-491。臺北市:華欣文化。
    蔡錫濤(2000)。訓練的評鑑。載於李隆盛、黃同圳(主編),人力資源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為元、廖榮利(1985)。蛻變中的臺灣婦女。臺北市:臺大人口研究中心。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圖書。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資訊研究,5(3),14-28。
    謝哲智(2006)。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教學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潮儀(1983)。德爾斐(Delphi)專家學者問卷法之應用--以臺北都會區為例。法商學報,18,109-132。
    簡茂發、李琪明(2001)。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臺北市:學富文化。
    魏惠娟(1997)。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的系統分析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羅虞村(1998)。我國家庭教育的發展現況與展望。家庭教育雙月刊,1,29-40。
    蘇錦麗(1995)。大學學門評鑑試辦計畫成效評估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貳、英文部分
    Buss , A.R. (2001). A delphi study of educational telecollaborative projects: Identifying critical elements and obstacl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4(3), 235-248.
    Faherty, V. (1979). 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sults of a delphi survey.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 15(1), 12-19.
    Goldstein, I. L. (1993).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3rd ed.). Monterey, CA: Brooks/Cole.
    Linstone, H. A., Turoff, M. (1975).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http://is.njit.edu/pubs/delphibook/
    Murry, J. W., & Hammons, J. O.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8(4), 423-436.
    Nuttall, D. L. (1994). Choosing indicators. In OECD (Ed.) Making Education Count: Developing and using International Indicators. Paris: OECD.
    O’neill G. P. (1988).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3, 162-185.
    OECD. (1992). 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Paris: Author.
    Phillips, J. J. (1997). Handbook of training evaluation. Houston: Gulf.
    Plomp, T., Huijsman, H. & Hluyfhout. E. (1992). Monitoring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itor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2, 66.
    Powell, C. (2003). The delphi technique: Myths and realitie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1(4), 376–382.
    Scheerens, J. (1992).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 In OECD (Ed.), 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Paris: OECD.
    Scriven, M. (1981). Evaluation thesaurus. CA: Edge Press.
    Stufflebeam, D. L. (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G. Madaus, M. Scriven, & D. Stufflebeam (Eds.), Evaluation models. Boston, MA: Kluwer-Nijhoff.
    Stufflebeam, D. L. (2003). Institutionalizing evaluation in school. In T. Kellaghan, D. L. Stufflebeam & L. A. Wingate(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p. 775-806).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FLE content areas. http://www.ncfr.org/ sites/default/files/downloads/news/FLE2011.pd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What is family life education? http://www.ncfr. org/ cfle-certification/what-family-life-educ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