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紫屏 Chen, Tzu-ping |
---|---|
論文名稱: |
清代臺灣學海書院研究 A Study on Hsueh- hai Academy in Ching Taiwan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Chou, Yu-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8 |
中文關鍵詞: | 學海書院 、台灣書院 、清代北台灣 、艋舺 |
英文關鍵詞: | Hsueh- hai Academy, Taiwan Academy, Meng- chia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31 下載:10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清代北臺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概況為基礎,透過清代臺灣相關方志、一般史料、文人作品、族譜及日治時期總督府檔案及報紙資料,輔以今人論述,旨在探討清代學海書院的興衰、建置及其影響,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 學海書院創建於道光年間,北台經濟發展有成,而社會普遍趨利若鶩、浮誇奢華、逞兇鬥狠及文教不彰的環境下,在地方官員的推動及仕紳勸捐經費、擔任職事人員的努力,屹立於艋舺達五十二年,日治以後收歸國有,歷經軍兵宿舍、國語學校臨時事務所及第二附屬學校、書房,最後成為高氏宗祠,卸去書院的角色,走下歷史的舞台。
二、 學海書院依照其成立的目的及教學的內容,可歸類為考課式書院。內部組織上,學海書院則有科層化的趨勢。經費方面,書院的產業來源可分為官撥及民捐兩大部分,不過實際收入並不穩定,常有延欠的情形。建築形式上,是一座東朝西的三進式四合院,其空間的配置展現傳統儒家教育的精神與理念。而從古匾、楹聯及各項訓示中呈現的教學內涵,比臺灣其他書院來得正面積極,以隱喻的方式作鼓勵和規勸。此外,學海書院對院中學子資助盤費,對士子的赴試,實有莫大的助益。在祭祀方面,學海書院以朱子為祭祀對象,並且撥給較多祭祀經費,足見其對精神空間的重視。
三、 學海書院所培養北台仕紳在文教、社會與政治各方面的事蹟,就整體而言,於文教方面著力甚多,遠超過在政治及社會上的表現,學海書院所設立的時間在清朝的中後期,其所培育出的士子也多半在清末以及日治初期見用於世。不僅促進活潑的社會流動,對北台文風的提昇,亦有相當貢獻。就書院與地方發展來看,在台北地區,教育發達的程度如同經濟發展一般,亦是以艋舺為中心,越往盆地邊緣則中舉人數越少。學海書院是士子相互觀摩學習、陶冶的場所,而士子是地方菁英領袖,對化民成俗更有深遠功效,民風淳厚,端賴於此。
關鍵詞 : 學海書院 台灣書院 清代北台灣 艋舺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situation in northern Taiwan in Ching Dynast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ebb and flow,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Hsueh-hai Academy by the local gazette, the official documents, the works of elites, the genealogy(tzu-p'u)in the Ching Dynasty and Archive of the Office of Governor-General and newspapers under the Japanese ruling.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Hsueh-hai Academy was founded in reign Tao- kuang when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Taiwan had some attainments, but the people scrambled for money, were indulgent in luxurious and expensive habits, acted violently but run shor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local officers set into action and elites donated to Hsueh-hai Academy. It has stood on Meng-chia for fifty-two years. Under the Japanese ruling, it has been changed to military dormitory, temporary office and Affiliated School of National Language School and traditional private school. Finally, Hsueh-hai Academy was bought by the Kao’s family as an ancestral temple.
2.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and teaching content, Hsueh-hai Academy was a Academy for prepar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Its organization tended to be bureaucratic. About the budget, its income came from official subsidy and non-governmental donations, but it’s not steady. On Campus, it was a courtyard with houses on four sides showing the Confucian spirit and ideal.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Academy was more positive, and metaphor was used to inspire and advise students. Besides, it sponsored th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Chu-tzu was worshiped at Hsueh-hai Academy, which expensed most of the budget.
3. The students of Hsueh-hai Academy had contribution on culture, education, society and politics. No matter in Ching Dynasty or under the Japanese ruling, they exerted themselves to culture and education more than other aspects. Hsueh-hai Academy not only promoted dynamic social mobility but also enhanced the rate of literacy in northern Taiwan. In Taipei,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at education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economy. The farther location from Meng-chia, the fewer of Confucian scholar passed imperial examination. Hsueh-hai Academy wa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that cultivated the elites who changed the customs and habits in northern Taiwan.
Key words: Hsueh-hai Academy, Taiwan Academy, Meng-chia.
一、史料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王松,《臺陽詩話》。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不著撰者,《臺案彙錄丙集》,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不著撰人,《天下書院總志》,臺北:成文,1974。
不著撰者,《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地輿全圖合訂本》,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文孚,《六部處分則例》。臺北縣:文海,1969。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台北市:台灣日日新報社,1937。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伊能嘉矩著,劉寧顏主編,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1991。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沈光文,《臺灣詩鈔》。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沈茂蔭纂修,《苗栗縣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沈葆禎,《福建臺灣奏摺》。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林品桐譯著,《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教育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市:臺灣省文縣委員會,2001。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市:民眾公論社,1932。
林豪,《東瀛紀事》。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林豪,《澎湖廳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周凱,《廈門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邱秀堂,《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
洪安全總編輯;沈景鴻等編輯,《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台北市:故宮博物院, 1994-1995。
洪安全總編輯,沈景鴻等編輯,《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五)》。台北市:故宮,1996。
洪英聖編著,《畫說康熙臺灣輿圖》。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年重印。
洪英聖編著,《乾隆臺灣輿圖》。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重印。
洪棄生,《割台三記》。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米刃山衣洲編,《南菜園唱和集》。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微捲資料,239AW。
米刃山衣洲編,《江瀕軒唱和詩》。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微捲資料,239AQ。
恠我氏,《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
施琅,《靖海紀事˙下》。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姚瑩,《東槎紀略》。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馬令,《南唐書》。台北市:台灣商務,1966。
夏獻綸,《臺灣輿圖》。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連雅堂,《臺灣詩乘》。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連雅堂,《雅言》。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連雅堂,《臺灣詩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高選鋒,〈高氏開閩歷代祖上世系併附萬華宗祠創建歷史〉,《渤海高氏族譜》。臺北市:高氏族譜編纂委員會,1965。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篇初集》。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淡新檔案第一篇行政》,台北市:臺灣大學, 1995。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陳金田譯,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第一卷。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陳淑均,〈補置龍山寺大士香田勒石碑記〉,碑在艋舺龍山寺內。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陳朝龍、鄭鵬雲纂集,《新竹縣采訪冊》。臺北市:國防研究院,1968。
陳維英,《偷閒錄》,收於《臺北文物》二卷二期、三卷一期、三卷四期,1953、1954,頁107-117、113-130、91-100。
陳維英撰,陳鐓厚、田大熊編,《先生陳維英太古巢聯集》。臺北市:無聊齋,1937。
曹敬,〈曹慤民先生詩文略〉,載於《臺北文獻》,十五期,頁1-24。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清史稿校註》。臺北縣:國史館,1986。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市:新興書局,1963。
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市:啟文,1963。
張本政,《清實錄臺灣史資料選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張福壽,《樹林鄉土誌》。樹林信用購販組合,1938。
鄧傳安、沈太僕,《蠡測彙鈔》。臺北市:大通,1987。
諸家,《臺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市:正中,1973。
楊家駱主編,《中法戰爭文獻彙編》,第六冊。台北市:鼎文,1973。
種村保三郎著,譚繼山譯、陳昱審訂,《臺灣小史》。台北市:武陵,1991。
歐陽修,《新唐書》。台北市:台灣商務,1966。
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臺北市:臺灣商務,1966。
蔣師轍,《臺遊日記》。臺北市:大通,1987。
蔣師轍、薛紹元,《清光緒臺灣通志》。臺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大通,1987。
劉銘傳,《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臺北市:大通,1987。
劉銘傳,《劉狀肅公奏議》。臺北市:大通,1987。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大通,1987。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市:國防研究院,1968。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市:大通,1987。
臺北廳總務課編,《臺北廳志》。臺北市:成文,198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通志》。臺北市:大通,198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教育碑記》。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課編,《臺灣教育志稿》。東京都:大空社,1998。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第七編附錄,〈揚文會記事〉,頁1-39,1896。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揚文會策議》。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微捲資料,239AAJ。
臺灣新民報社,《臺灣人士鑑》。臺北:編者,1937。
臺灣雜誌社,《臺灣實業家名鑑》。台北:台灣雜誌社,1912。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2。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法軍侵臺檔》。臺北市:大通,1987。
《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市:大通,1987。
《清德宗實錄選輯(一)》。臺北市:大通,1987。
《詩報》,基隆:詩報社,1940-1942。
《藻香文藝》,藻香文藝社,1931。
《臺北縣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900。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臺北:五南,1994-1995。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大通,1987。
《臺灣總督府檔案》公文類纂查詢系統。
《臺灣總督府報》,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902-1906。
二、今人論著
(一)專書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79。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
王明義總編撰;王志鴻,邱淑錦編纂,《三峽鎮志》。台北縣:三峽鎮公所,1993。
王啟宗,《台灣的書院》。臺北市:文建會,1999。
王崇峻,《明代書院講學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1992。
王國璠,《板橋林本源家傳》。臺北市:林本源祭祀公業,1984。
王國璠,《臺灣抗日史》。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
王鎮華,《書院教育與建築--臺灣書院實例之研究》。臺北:故鄉出版社,1986。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陳蒼杰、沈永嘉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
臺北市:福祿壽,1999。
江淑美,《清代臺灣客家子弟教育研究(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2002。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市:武陵,1987。
沙學浚,〈地形與人文景觀類型〉,《地理學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李乾朗,《鳳山鳳儀書院調查研究》。高雄:高雄縣政府,1996。
官志隆,《宋代書院教育與教材教法》。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2002。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1986。
吳幸玲,《一個現代都市中的老舊社區--艋舺舊街市景觀的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1999。
林文龍,《臺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市:常民文化,1999。
林文龍編,《臺灣詩錄拾遺》。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市:自立晚報出版部,1993。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晚清臺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8。
林興仁,〈臺北縣古今地名釋要〉,《臺北縣文獻叢輯(一)》。臺北縣:臺北縣文
獻委員會,1953-1956。
周杏芬,《朱熹與書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1994。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2001。
東嘉生,〈清代臺灣的貿易與外國資本〉,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
卓克華,《清代臺灣的商戰集團》。臺北市:臺原,1990。
姜道章,〈臺灣淡水之經濟與貿易〉,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俞惠滿,《元代福建書院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1995。
馬肇選,《臺灣書院小史》。彰化:臺灣省立彰化社會教育館,1977。
高全議,《學海書院與萬華高氏大宗祠之歷史淵源》。台北:萬華高氏大宗祠管理委員會印。
高松壽口述,章君穀執筆,《過庭錄》。臺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71。
高烶深,《安平高氏族譜誌略》。不詳,1951。
高銘貴,《渤海高氏族譜》。不詳,1992。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北縣文化,1998。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徐裕健,《臺北市三級古蹟士林慈諴宮店查研究與修復建議》。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993。
徐裕健,《臺北市三級古蹟芝山岩隘門及惠濟宮修護規劃建議》。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992。
時報文教基金會,《淡水河之歌》。http://www.chinatimes.org.tw/tamsui/tamsui_2h.htm,最近下載時間2004/5/28。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許雪姬、謝浩合纂,〈臺北市第一屆耆老會談研究專題〉,《臺北市耆老會談專輯》。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
許雪姬,〈臺灣末代舉人高選鋒〉,《臺北文獻》,直字100期,頁1-24,1992。
程大學,《臺灣開發史》。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8。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81。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臺北市: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1。
陳在立、孔立、鄧孔昭等著,《清代臺灣史研究》,臺北市:漢鑫圖書縮影,1992。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未出版,1999。
陳旻志,《中國書院教育哲學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1995。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1990。
陳浩然,《登瀛文瀾度臺始祖族譜》。不詳,1988。
陳期纘,《西源陳氏家譜》。不詳,1976。
陳漢光編,《臺灣詩錄》。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陳翰珍編,《世界陳氏宗親大族譜》。臺北市:世界陳氏大族發行所出版,1983。
盛清沂、吳基瑞,《板橋市志》。臺北縣:板橋市公所,1988。
盛清沂等編纂,《臺北縣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
黃武達編撰,〈臺北盆地及其周邊地區實測地形圖 1895 地圖解說〉,《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一)》。臺北縣:臺灣都市史研究室,1996。
黃秋月,《從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探究傳統書院學習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1999。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張斐怡,《元代江南書院的發展》,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1997。
張勝彥,《清代臺灣書院制度》,知識寶庫節目內容,收於http ://home.kimo.com.tw/twnation2001/hc02001.htm ,最新下載時間2004/4/25。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1978。
費孝通等,《皇權與神權》。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楊熙,《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1983。
葉憲峻,《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2002。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1980。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師大中教輔委會,1996。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賢德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文學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宦績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臺南縣志稿》,臺南縣:臺南縣文獻委員會,195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臺中市:編者,197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8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地理及歷史》。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二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十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
劉子民,《漳州過臺灣》。臺北市:前景出版,1995。
劉伯驥,《廣東書院制度》。臺北市: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臺北市:文津,1995。
簡鈺珣,《清代臺灣地區進士及舉人研究》,國科會大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台北,2001。
蕭昌銅、盛清沂,《中和鄉志》。臺北市:中和鄉志編纂委員會,1960。
(二)期刊論文
文崇一,〈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三十九期,頁35,1976。
王一剛,〈臺北三郊與臺灣的郊行〉,《臺北文物》,六卷一期,頁20-21,1957。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臺北文獻》,直字三十七期,頁72,1977。
王國璠,〈淡北詩論〉(上),《臺北文獻》,直字十一、十二期合刊,頁225,1954。
古月,〈艋舺三大廟門〉,《臺北文物》,二卷一期,頁50-51,1953,。
古月,〈日據時期北臺列紳傳(一)〉,《臺北文物》,四卷一期,頁74-77,1954。
古月,〈日據時期北臺列紳傳(二)、(三)〉,《臺北文物》,五卷二、三期、五卷四期,頁66-70,頁28-35,1955。
尹章義、陳宗仁,〈青潭大溪畔的陌生人--新店漢人移墾史研究〉,〈北縣文化〉,57期,頁14,1998。
尹章義,〈臺北築城考〉,《臺北文獻》,直字六十六期,頁1-21,1983。
李世偉,〈日治時期臺灣的儒教運動(上)〉,《臺北文獻》,直字一二十期,頁93-115,1997。
李世偉,〈日治時期臺灣的儒教運動(下)〉,《臺北文獻》,直字一二十一期,頁56-82,1997。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內地化的解釋〉,《歷史月刊》,一零七期,頁58-66,1996。
李騰嶽,〈趙一山先生與劍樓吟社〉,《臺北文物》,四卷四期,頁61-64,1985。
吳槐,〈龍峒聞見雜錄〉,《臺北文物》,二卷二期,頁56,1953。
吳逸生,〈劉得三、黃贊鈞詩文選〉,《臺北文物》,十卷一期,頁48-49,1962。
吳春暉,〈艋舺的古社團〉,《臺北文物》,八卷三期,頁96-98,1989。
周宗賢,〈大龍峒陳悅記小史〉,《臺北文獻》,直字一零五期,頁29-38,1993。
林萬傳、蔣秀純,〈耆老個別訪問記〉,《臺北文獻》,直字七十二期,頁32,1985。
林萬傳,〈大安區耆老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獻》,八十九期,頁8-11,1989。
林萬傳,〈雙園區耆老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獻》,直字九十三期,頁5,1990。
林萬傳,〈大稻埕耆老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獻》,直字九十九期,頁29-30,1992。
林滿紅,〈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食貨雜誌》,九卷四期,頁151-152,1976。
邱敏勇,〈大稻埕舉人陳霞林事蹟考〉,《臺北文獻》,直字八十七期,頁189-204,1988。
卓克華,〈臺灣寺廟對地方貢獻〉,《臺北文獻》,三十八期,頁187-197,1978。
卓克華,〈清代士林潘家之發展兼及臺北仕紳交往之網絡關係(上)〉,《北縣文化》,74期,82-112,2002。
卓克華,〈清代士林潘家之發展兼及臺北仕紳交往之網絡關係(下)〉,《北縣文化》,74期,86-105,2002。
卓克華,〈士林市場歷史沿革考略〉,《臺北文獻》,直字一三九期,頁121-127,2002。
洪啟宗口述,卞鳳奎記錄,〈萬華洪氏家族與臺北發展的關係〉,《臺北文獻》,直字一四一期,頁184-187,2002。
唐羽,〈清代基隆河流域移墾史之探討(上)〉,《台北文獻》,直字九十期,頁33-65,1990。
唐羽,〈清乾隆間新莊街之興起與興直埔之開發〉,《北縣文化》,五十期,頁61
1996。
高傳祺,〈蘆洲百年來土地利用變遷與其都市化過程之研究〉,《北縣文化》,五十期,頁20-22,1996。
高傳祺,〈水返腳街的空間發展歷程〉,《北縣文化》,六十七期,頁14-15,2000。
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一)〉,《中國語文》,五四七期,頁104-114,2002。
陳忠華,〈閩人移植臺灣史略〉,《臺北文獻》,一至四期,頁74,75,1953。
陳培漢,〈先曾祖叔維英公事蹟〉,《臺北文物》,二卷二期,頁89,1953。
陳漢光,〈臺灣方志中之選舉表〉,《臺北文物》,六卷一期,頁114-135,1957。
陳鏡波,〈松山滄桑小史〉,《臺北文物》,三卷一期,頁34-35,1954。
陳耀遠,〈光緒癸巳科童子試追憶〉,《臺北文獻》,直字一三0期,頁75-86,1999。
陳鐓厚,〈觀潮齋詩集序〉,《臺北文獻》,十七期,頁1,1972。
許雪姬,〈臺灣末代舉人高選鋒〉,《臺北文獻》,一百期,頁1-24,1992。
問樵,〈一首「漳泉拼」的民謠〉,《臺北文物》,二卷一期,頁16,1953。
郭芬芝述,王一剛記,〈臺北懷古談〉,《臺北文物》,五卷一期,頁46-47,1956。
郭海鳴,〈稻江選士錄〉,《臺北文物》,二卷二期,頁97,1953。
郭嘉雄,〈清代臺灣書院沿革初稿〉,《臺灣文獻》,三十八卷二期,頁165-216,1987。
張勝彥,〈清代臺灣書院制度初探〉,《食貨月刊》,六卷三期,1976。
黃文虎,〈艋舺舊文人回憶錄〉,《臺北文物》,二卷一期,頁36,1953。
黃啟木,〈分類械鬥與艋舺〉,《臺北文物》,二卷一期,頁56,1953。
黃秀政,〈書院與臺灣社會〉,《臺灣文獻》,三十一卷三期,頁13-29,1980。
黃得時,〈大龍峒之沿革〉,《臺北文物》,二卷二期,頁41-42,1953。
黃純青,〈晴園老人述舊(二)〉,《臺北文物》,八卷四期,頁124,1959。
黃師樵,〈文壇耆宿陳祚年遺藝彙編〉,《臺北文獻》,二十八期,23-58,1974。
黃師樵,〈聚奎吟社〉,《臺北文物》,四卷四期,頁69-70,1985。
黃新憲,〈閩臺書院的歷史淵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二期(總六十八期),頁66-77,2000。
曾文欣,〈張德寶與漳泉拼〉,《臺北文物》,二卷一期,頁42,1953。
曾品滄,〈清代汐止地區的拓墾與地主菁英階層的發展〉,《國史館館刊》,27期,頁50-52,1998。
葉大沛,〈曹士桂《宦海日記》述略〉,《臺灣文獻》,四十七卷四期,頁191,1966。
詹瑋,〈文山地區義勇軍〉,《臺北文獻》,直字一三八期,頁189-217,2001。
楊護源〈北市書院初探—以學海書院為中心〉,《臺北文獻》,直字一二八期,頁87-106,1999。
劉克明等,〈詩社特輯〉,《臺北文物》,四卷四期,頁31-81,1985。
劉曉東,〈紫薇郎探說〉,《臺北文獻》,直字六十六期,頁66-76,1985。
劉遠智,〈臺灣詩社的淵源與流衍〉,《臺北文獻》,五九、六十期,頁281-295,1982。
劉龍岡,〈艋舺之古碑外一筆〉,《臺北文物》,二卷一期,頁59,1953。
劉龍岡,〈稻江人物小志〉,《臺北文物》,二卷三期,頁103,1953。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艋舺耆老座談委員會〉,《臺北文物》,二卷一期,頁5,195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曹謹公在臺史蹟〉,《中原文獻》,二卷二期,頁2,1970。
廖漢臣,〈艋舺沿革志〉,《臺北文物》,二卷一期,頁16,1953。
廖漢臣,〈巢名太古尋遺跡〉,《臺北文物》,二卷二期,頁95-100,1953。
廖漢臣,〈唐景崧與牡丹吟社〉,《臺北文物》,四卷四期,頁27-31,1985。
榮峰,〈北市科第表〉,《臺北文物》,九卷一期,頁24-39,1960。
蔡采秀,〈海山地區與三峽的開發〉,《北縣文化》,五十五期,頁77-84,1998。
潘光楷,〈芝蘭新街移建及其他〉,《臺灣風物》,四卷五期,頁20,1954。
駱子珊,〈高山文社〉,《臺北文物》,四卷四期,頁59-61,1955。
賴子清,〈清代北臺之考選(上)〉,《臺北文獻》,直字九、十期,頁166-182,1954。
賴子清,〈清代北臺之考選(下)〉,《臺北文獻》,直字十一、十二期,頁43-61,1954。
賴子清,〈瀛社〉,《臺北文物》,四卷四期,頁33-34,1955。
賴子清,〈臺灣科甲藝文集--北臺篇(上)、(中)〉,《臺北文物》,六卷三期,頁66-76、六卷四期,頁119-129,1957。
賴子清,〈北市科舉提名錄〉,《臺北文物》,六卷一期,頁29-36,1957。
賴子清,〈臺灣科甲藝文集--北臺篇(下)〉,《臺北文物》,七卷一期,頁73-81,1958。
賴子清,〈古今北臺詩社〉,《臺北文獻》,七十四期,頁171-188,1985。
鍾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上)〉,《臺北文獻》,直字七十八期,頁242,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