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玫伶 |
---|---|
論文名稱: |
微解離:現代人的隱逸與多重面貌─林玫伶創作論述 |
指導教授: | 程代勒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2 |
中文關鍵詞: | 解離症 、隱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6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隱逸思維和文明病徵的觀點出發,觀察到焦慮和無力感是這個時代普遍存在人們身上的狀態,這種面對外在文明社會所襲來的壓力,導致人們被標籤、命名、分段、迷失,在同一個主體身上被迫分裂成多元性格的樣貌。主體為了存在與適應,需要包裝自身,對不同的外界環境去作回應,而當今社會又屬於變遷迅速的科技時代,人們在社會當中遊走,在土地上遷徙,容易產生焦慮和失落,科技的發展也讓人們混淆現實和虛擬的界限。「我是誰?」變成我們所處的這個文明社會當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當人們對外界產生不信任感的同時,主體祈求回歸自我,重視心靈當中與自我的對話。本創作研究從中國古代的隱逸思維作為出發點,探討現代人居於都市當中的隱逸性格,觀察種種荒謬的社會現狀,透過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轉變,反思體現於現代人心靈上的變異和恐慌,用人們在社會當中所感受到的不安、焦慮,從個人的寂寞到群體的茫然,強調觀察與現實世界相對應的心靈倒影,與現代人追求圖像中的隱逸的必要性。
筆者用「微解離」一詞來描述文明社會的現代人在變遷的環境當中飄移、增生、分裂、失調的狀態,解離症包括對於人對自身的精神或外在環境的認知崩解,用來形容個人自我統合產生錯亂和失調,例如認同混亂、多重人格、失實症、失憶症等,起因來自於主體為了抵拒社會壓力而產生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微」則作為現代人追求快速簡便的形容,例如微電影、微小說等,在原本的事物前方加了微字,貼切的點出了時間和空間接受到壓縮的現代人所追求的一種社會當中的小確幸,一種大時代當下的微小幸福。解離症為一精神疾病,而微解離則擴大形容身處文明社會當中的現代人,這種在社會中扮演著多重角色,身在人群當中卻感到寂寞的焦慮感,是筆者此研究探討的主題。
關鍵字:解離症、隱逸
一、中文書目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市:文史哲,1998。
史作檉,《水墨十講:哲學觀畫》,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1。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臺北市:元山書局,1982。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臺北市:時報文化,1985。
李浴,《中國美術史綱》,臺北市:華正,2006。
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李渝美術評論文集》,臺北市:雄獅美術,2001。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
唐君毅,《心物與人生》,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4。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
許江主編,《人文藝術》,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
陳傳席、劉慶華,《精神的折射─中國山水畫與隱逸文化》,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8。
葛魯嘉、陳若莉,《文化困境與內心掙扎:荷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0。
劉昌元,《尼采》,臺北市:聯經,2004。
二、翻譯書目
弗里德里西.席勒著,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臺北:淑馨出版,1999。
佛洛伊德著,孫名之譯,《夢的解析》,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06。
洛西可夫著,蔡承志譯,《大腦操縱》,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8。
麥克魯漢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6。
荷妮著,葉頌壽譯,《焦慮的現代人》,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75。
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榮格著,吳康、丁傳林、趙善華譯,《心理類型》,高雄市:基礎文化創意,2007。
榮格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