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閔喻
YU-Min YU
論文名稱: 國小高年級學生心流經驗與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low Experience, Well-Being,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Elementary Higher Graders
指導教授: 潘裕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心流經驗幸福感
英文關鍵詞: flow experience, sense of well-be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2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45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研究國小高年級學生心流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之研究,並探討(一)高年級學生背景變項與心流經驗和幸福感的差異。探討(二)高年級學生心流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三) 高年級學生心流經驗對幸福感之預測及影響程度。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取樣新北市、臺北市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共389人為研究樣本。
    所採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學生基本資料」、「學生心流經驗量表」與「國小幸福感量表」三部分。依據調查結果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高年級學生的心流經驗在「父親的教養方式」、「家庭氣氛的不同」、「父親的教育程度不同」與「父親的職業」大部分有顯著差異,在「父子關係」、「母子關係」與「不同家中排行」則無顯著差異。在「性別」、「母親的教養方式」、「母親的教育程度不同」與「母親的職業不同」大部分未達顯著差異。
    二、高年級學生的幸福感在「不同性別」、「父子關係之不同」、「母子關係之不同」、「家庭氣氛之不同」均達顯著差異。在「不同家中排行」、「父親
    的教育程度不同」、「母親的教育程度」、「母親的教養方式」、「父親的
    職業」、「母親的職業」均無顯著差異。在「父親的教養方式」則大部分無
    顯著差異。
    三、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心流經驗與幸福感大部分達中度正相關。
    四、國小高年級學生心流經驗五項「明確的目標」、「挑戰與能力的適配」、「知行合一」、「自發性經驗」及「全神貫注」,對幸福感具有預測力
    最後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教育實務工作者、家庭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字:心流經驗、幸福感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low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high students. In this study, my intended discussions are as follows:1) how the differences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ackgrounds affect their flow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2) how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flow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are related; 3) how to predict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flow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and the scale of its effects.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use of questionary survey on data collection. Survey participants consist of 389 students from elementary higher grades students.
    The questionar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Students’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Flow Experience of Student Scale,and Well-Being of Student Scale. The data was analyzed through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Flow experience among elementary higher grades students differ in father's nurturing, family atmosphere, father's occupation and fa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whereas it is not obvious in the ranking of all siblings, father-son relationship and mother-son relationship. Moreover, it differs greatly in while it is not evidently different in gender ,mother's nurturing, mo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mother's occupation.
    2. Sense of well-being among elementary higher grades students differ in gender ,father-son relationship, mother-son relationship, and family atmosphere. And it is not evident in ranking, fa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mo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mother's nurturing, father's occupation, and mother's occupation. Besides, it is nearly the same in father's nurturing.
    3.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flow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higher grades students saw medium positive correlation.
    4. Five flow experiences among elementary higher grades students, including clear goals, matched challenge and skills, the merging of actions and awareness, the autotelic experience,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task, enable us to predict sense of well-be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is study,we made recommendations to education practitioners,familie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Keywords: flow experience, sense of well-being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 錄 v 表 目 錄 vii 圖 目 錄 x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心流經驗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幸福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心流經驗與幸福感之關聯性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3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學生的背景變項在心流經驗的差異分析 61 第二節 學生的背景變項在幸福感的差異分析 90 第三節 學生的心流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分析 104 第四節 心流經驗對幸福感之預測效果 108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21 壹、中文部分 121 貳、西文部分 128 附錄一 133

    壹、中文部分
    丁新華、王極盛(2004)。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12(1),59-66。
    王鐘和、李勤川、陽琪(A.Arkoff 著)(1988)。適應與心理衛生。臺北市:大洋。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靜惠(1998)。網路瀏覽涉入與流暢經驗之相關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瑞璇(2007)。建構取向學習、學習心流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貞雯(2005)。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成就動機與生涯成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王昕馨(2007)。閱讀環境、玩興、父母創意教養與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國民幸福指數網站。民國102 年10 月1 日,取自:http://happy_index.dgbas.gov.tw/local.htm
    呂政達(1987)。還幸福一個本來面目。本文載自「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一書。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李明哲(2007)。學習風格與神馳經驗對國小學童數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清茵(2003)。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
    佐藤學、何琦瑜、實靜蓀、陳雅慧(2013)。翻轉教育。臺北市:天下雜誌。
    何名娟(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學,2,143-180
    林怡珊(2010)。北區三類成人教育機構學習者之主動學習與心流經驗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秀燕(2013)。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親職壓力與教養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芝帆(2009)。國中學生課業失敗之父母教養行為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歸因與親子關係、課業自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砡琝(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義涵(2013)。國中資優學生數學學習心流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連煌(2000)。「浮流」:內在動機的泉源。初等教育學刊,8,47-77。
    吳明龍 (2010)。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政峰、陳姿伶(2002)。影響兒童才藝費用因素之探討-以臺灣地區為例。國教輔導,41(6),16-22。
    吳承珊(2000)。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淑敏(2003)。婦女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學刊,20,119-140
    邱皓政(201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臺北市:五南。
    邱富琇(2004)。兒童之親子溝通、壓力因應方式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巧(2006)。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社交技巧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徐珮旂(2010)。國中生父母教養態度、友誼品質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桇羿(2012)。網路教學平臺使用效能對學生的心流經驗與學習經驗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世界快樂地圖(2006)。全球幸福感排行丹麥居冠。中國時報,2006年7月29日A10版。
    教育部(2009)。99年度友善校園工作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臺灣「心貧兒」現象觀察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5 日。網址:
    http://www.children.org.Fw/daFabase_reporF.php?offseF=25
    胡春嬌(2002)。從心流理論探討國小學童電腦遊戲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韋政通(1986)。報的概念古今談。中國人的世間遊戲-人情與世故。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張麗華(2012)。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張嘉芬(1997)。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風格、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素媚(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張平(2005)。幸福的最大障礙是比較。中國青年雜誌。2011年3月22日,取自
    http://news.sina.com.cn/c/2005-11-04/17218212506.shtml
    郭肇元(2003)。休閒心流經驗、休閒體驗與身心健康之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曾筱婕(2010)。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國中生幸福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韻如(2008)。國小教師教學神馳經驗之量表建立與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信二 (2000)。論亞里斯多德「幸福」觀念在古希臘倫理學脈絡中之意義。文明探索,21,49-76。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予偏差行為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瀗瑱(2007)。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學習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德祥(2006)。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偉華。
    黃瓊妙(2000)。臺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縣。
    黃智慧(1991)。般若菩提心。臺北市:耀文。
    黃俊博(2008)。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黃怡禎(2008)。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班級氣氛與幸福感之比較研究─ ─ 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偉睿(2001)。網際網路之流暢經驗初探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慶峰(2000)。從心流(flow)理論探討線上遊戲參與者之網路使用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美芝(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靜惠(2010)。臺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德嫺(2007)。父母管教方式與同儕團體特質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香利(2006)。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逸玲(2009)。國小學童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彥瑋(2006)。國小美術班學生興趣、心流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家華(2006)。國小競技體操選手訓練歷程的心流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珮茹(2002)。消費者購物動機、涉入與心流經驗關係之研究─以百貨公司女性消費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楊純青(2004)。成人線上學習之人際互動與神馳經驗對其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騏嘉(2008)。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瑛慧(2006)。父母教養態度對幼兒解決問題能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騏嘉(2007)。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宜音、張志學、彭泗清等(譯)(1997)。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臺北市:遠流。
    楊的祥(2003)。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7-28。
    蔡亞蓉(2004)。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職業自我概念與生涯成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蔡蕙如(2011)。高職室內設計科教師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生心流經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宇庭(2013)。探討兒童運用體感互動科技於心流經驗與創造力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廖純雅(2006)。嘉義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廖梓辰(2001)。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屏東縣。
    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
    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謝雅如(2011)。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謝亞儒(2009)。國小學童之母親國籍與其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及幸福感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賴正珮(2004)。國小兒童其父母管教方式、非理性信念及A 型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錢憲和(1993)。達爾文、達爾文主義與進化論。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學報,12(2),227-236。
    顏綵思(2004)。國中小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顏映馨(1998)。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鍾麗儀(2012)。父母教養態度、親子互動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鍾仁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母親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蕭淑穗(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自我概念、偶像崇拜行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魏渭堂(2007)。親職教育。臺北市:新文京開發。
    羅華貞(2008)。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譚宇權(1992)。老子哲學評論。臺北市:文津。
    貳、西文部分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edge.
    Andrews, F. M., & Robinson, J. P. (1991). Measu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J. P.
    Robinson, P.R. Shaver & L. S. Wrights man (Eds.),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pp.61-114). 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
    Bandura, A. (1971). Analysis of modeling processes. In A. Bandura(Ed.), Psychological modeling : conflicting theories( pp.78-96).Chicago: Aldine Atherton.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4(1), 1-103.
    Becker, W. C. (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 In M. L. Hoffman., & L. W. Hoffman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
    1(pp. 169-208). New York:Russell Stage Foundation.
    Conger, R., Ge, X., Elder, G., Lorenz, F., & Simons, R. (1994). Economic stress,coercive family process, and developmental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65(2), 541-561.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the work and gam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Eds.). (1988).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NY: Harper Collins.
    Csikszentmihalyi, M. (1993). The evolving self. New York,NY: Harper Collins.
    Csikzentmihalyi, M., Rathunde, K., & Whalen, S.(1993).Talented teenagers: the root of success and failure. New York,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New York,NY: Harper Collins.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f we are so rich, why aren't we hap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821-827.
    Daniel, T. L. (1998).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paternal and maternal parenting
    styles in a Chinese context.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2, 527-537.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542-575.
    Diener, E. & Lucas, R.E. (1999).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213-223.
    Diener, E., & Eid, M.(2004). Global judgme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ituational
    variabil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5, 245-278.
    DeNeve, K. M., & Cooper, H. (1998). The happy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37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bjective 251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4,
    197-229.
    Erikson, E. H.(1969). Psychosocial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NY:
    Norton.
    Freud, S. (1925/1961). Some psych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sences. London: Hogarth.
    Headey, B., & Wearing, A. (1990).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 731-739.
    Jackson, S. A. (1996).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w experience in elite athlet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7(1), 76-90.
    Lu, L., & Lin, Y. C. (2003).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elf-concept: Chinese and
    Japanese adolescents. Fu Jen Studi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37, 43-62.
    Maslow, A.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NY: Ban Nostrand
    Reinhold.
    Maslow, A.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NY: Harper & Row.
    Mcloyd, V. C., Jayaratne, T. E., Ceballo, R., & Borquez, J. (1994). Unemployment
    and work interruption among African-American single mothers: Effects on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socioemotion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65
    , 562-589.
    Mistry, R. S., Vandewater E. A., Huston A. C., & McLoyd V. C.(2002). Economic
    well-being and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The role of family process in an
    ethnically diverse low-income sample. Child Development, 73(3), 935-951.
    Mead, D. E. (1976). 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 Prove, UT. Brigham University.
    Novak, Thomas P., Hoffman, Donna L. and Yung, Yiu-Fai (1997) Model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low Experience Among Web Users , Project 2000, Ove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49.1997
    Omodei, M. M., & Wearing, A. J. (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762-767.
    Rim, Y. (1993). Valus, happiness and family structure variab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5(5), 595-598.
    Ryff, C. D., & Singer B. (1998). The contours of positive human health. Psychological
    Inquiry, 9(1), 1-28.
    Pumroy, D. K. (1966). Maryland Parent Attitude Survey: 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64, 73-78.
    Steinberg, L., Mounts, N. S., Lamborn, S. D., & Dornbusch, S.M.(1991).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across varied ecological nich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1), 19-36.
    Maccoby,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4,
    pp.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heldon, K. M., & Bettencourt, B. A. (2002). Psychological need-satisfac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ithin social group.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 25-4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