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有耀
論文名稱: 後現代主義之電腦疊文風格在視覺設計上之創作研究與應用
指導教授: 康台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後現代視覺設計電腦疊文風格高斯模糊溶化字體
英文關鍵詞: Postmodern visual design, computer overlap character style, Gaussianblur, dissolved character typ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綜觀一個設計的流行與延續,視覺的思考及風格的特色,皆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潮流;然而,面對社會訴求及文化的特質,他是多元的;也正因為如此,如今的設計已不再是過去大家所熟知的設計風格,而是一個諸多面向的設計;或許,這正是現今的設計正遭逢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因而產生不同的風格特色。或許,也正因為如此,後現代主義的思潮,更助燃了設計在視覺文化的一種新思維與風貌。
    在後現代視覺設計裡的風格繁多,但本研究僅以「電腦疊文風格」為主要研究,並從相關文獻中去探討、歸納並整合,深入了解後現代主義之電腦疊文風格之設計,並依其所相關之形式、屬性及所運用之手法加以彙整,並且進一步將所研究之電腦疊文風格的美感要素,透過數位的延伸運用,在視覺設計裡,衍生出更多的相關設計。
    本研究共計五章,第一章緒論,所論述的包含研究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並依研究方法與限制,擬定研究架構與流程。
    第二章則是文獻探討,藉由後現代主義文獻,瞭解其相關的設計風格與派別,以及在疊圖疊文部份裏,圖與文字元素的如何利用,包括:文字的字體美學與圖像的種類與表現、溶化字型與高斯模糊字型的特色等。其目的乃在於探討電腦疊文風格形態之表現方式以及圖像、文字在視覺設計上的應用與價值,是否能為日後設計時,提供設計者參考之依據。
    第三章則是對電腦疊文風格運用在視覺設計上之研究,並透過現有之案例,對疊圖與疊文、色彩應用、表現技法等,進行相關分析。
    第四章則是敘述本研究之創作理念、過程及表現方法,並且分解本創作時,所運用之相關元素及方法。
    第五章為本文結論與建議,並對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的建議與展望。

    Abstract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the popularity and extension of a design, the contemplation of vi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yle can all reflect the trend of time. However, facing with the social appe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it is diversified. Because of this, the design nowadays is no longer the design style that everybody is familiar in the past and instead it is a design of many directions or may be the design of today is encount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modernism thereby gen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yles. May be because of this,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modernism will even ignite a kind of new thinking and appearance in visual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visual design, the styles are too many. However this research is only based on 「Computer Overlap character Style」as the main research and will conduct study, summarization and integration from related documents. By gaining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n the design of computer overlap character style of the post modernism, collective arrangement is conducted on its related form, attribute and method used. In addition, further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the computer overlap character style.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digital extension, more related design can be derived.
    This research has a total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is preface that discussion will includ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 and research purpose and then the research structure and flow are drawn up based on research method and limitation.
    Chapter 2 is document study. Through documents on post modernism, an understanding can be gained on its related design style and schools and how to utilize picture and character element in the overlap picture and overlap character including: aesthetics of script and the category and performance of picture, dissolved character type and characteristic including Gaussian blur character form etc. Its purpose is to conduct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method of computer overlap character form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picture and character in visual design whether it can serve as a basis of reference for designers during their design in the future.
    Chapter 3 is a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overlap character style in visual design and relevant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overlap pictures and overlap characters, color applications and performance techniques etc. through present case examples.
    Chapter 4 is a description on the creative work philosophy, course and performanc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In addition, what is the related element and method utilized during decomposition of this creative work?
    Chapter 5 is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of this essay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are presented to subsequent researchers.

    目 錄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Ⅲ 目錄 …………………………………………………………… Ⅴ 圖目錄 ………………………………………………………… Ⅷ 表目錄 ………………………………………………………… ⅩⅢ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研究目的 ……………………………………………………… 2 1.3研究範圍與限制 …………………………………………… 2 1.4研究流程與架構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後現代主義論 ………………………………………………… 5 2.1.1後現代主義概說 …………………………………………… 6 2.1.2後現代視覺設計的思潮 …………………………………… 11 2.1.3後現代視覺設計的風格派別 ……………………………… 13 2.1.4後現代設計的符號 ………………………………………… 23 2.2電腦疊文風格的特色 ………………………………………… 24 2.2.1編排美學 …………………………………………………… 25 2.2.2文字的字體美學 …………………………………………… 28 2.2.3圖像的種類與表現 ………………………………………… 32 2.2.4文字與圖像的相關性 ……………………………………… 34 2.2.5溶化字型之特色 …………………………………………… 37 2.2.6高斯模糊字型的特色 ……………………………………… 38 2.2.7創新文字的視覺語言 ……………………………………… 38 第三章 電腦疊文風格運用在視覺設計之研究 3.1疊像與疊文在視覺上的關係 ………………………………… 40 3.2色彩在視覺設計上的應用 …………………………………… 41 3.3電腦軟體的應用與特色 ……………………………………… 42 3.4電腦疊文風格在視覺設計上案例分析 ……………………… 43 3.4.1案例分析一 ………………………………………………… 43 3.2.2案例分析二 ………………………………………………… 43 3.4.3案例分析三 ………………………………………………… 44 3.4.4案例分析四 ………………………………………………… 45 3.4.5案例分析五 ………………………………………………… 45 3.4.6案例分析六 ………………………………………………… 46 3.4.7案例分析七 ………………………………………………… 47 3.4.8案例分析八 ………………………………………………… 47 3.4.9案例分析九 ………………………………………………… 48 3.4.10案例分析十 ………………………………………………… 49 3.4.11案例分析十一 ……………………………………………… 49 3.4.12案例分析十二 ……………………………………………… 50 第四章 創作作品與內容 4.1創作理念 ………………………………………………………… 51 4.2創作過程與方法 ………………………………………………… 52 4.3設計創作作品說明與分析 ……………………………………… 52 4.3.1創作主題一:「E點靈」海報 ………………………………… 52 4.3.2創作主題二:舞出生命的悸慟 ……………………………… 57 4.3.3創作主題三:網路傳輸、順暢無比 ………………………… 63 4.3.4創作主題四:能量˙成長 …………………………………… 69 4.3.5創作主題五:傳達 …………………………………………… 74 4.3.6創作主題六:網路世界˙無遠弗屆 ………………………… 78 4.4周邊應用設計創作作品 ………………………………………… 83 4.5展出陳列現況 …………………………………………………… 86 4.6口試及發表現況 …………………………………………………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 87 5.2後續研究與建議 ………………………………………………… 88 參考書目 ……………………………………………………………… 89 圖 目 錄 圖 1-1 創作流程與架構 ……………………………………… 4 圖 2-1 凡比爾/加州公共電台海報 …………………………… 21 圖 2-3 格里夫斯建築設展覽海報 …………………………… 22 圖 2-4 巴爾設計展覽海報 …………………………………… 16 圖 2-5 貝多芬音樂節海報 …………………………………… 16 圖 2-6 佩拉文/書籍封面 …………………………………… 18 圖 2-7 13屆維也納分離派展覽海報 ………………………… 18 圖 2-8 里特羅懷舊設計風格書籍設計 ……………………… 18 圖 2-9 以文字為主題的海報設計 …………………………… 24 圖 2-10 以文字立體為主題的編輯設計 ……………………… 24 圖 2-11 以文字為主題的編輯設計 …………………………… 24 圖 2-12 編排範例 ……………………………………………… 25 圖 2-13 編排範例 ……………………………………………… 26 圖 2-14 編排範例 ……………………………………………… 26 圖 2-15 編排範例 ……………………………………………… 26 圖 2-16 編排範例 ……………………………………………… 27 圖 2-17 編排範例 ……………………………………………… 27 圖 2-18 編排範例 ……………………………………………… 28 圖 2-19 編排範例 ……………………………………………… 28 圖 2-20 編排範例 ……………………………………………… 28 圖 2-21 編排範例 ……………………………………………… 28 圖 2-22 編排範例 ……………………………………………… 28 圖 2-23 秀麗柔美的文字 ……………………………………… 29 圖 2-24 秀麗柔美的文字 ……………………………………… 29 圖 2-25 秀麗柔美的文字 ……………………………………… 29 圖 2-26 秀麗柔美的文字 ……………………………………… 29 圖 2-27 穩重挺拔的文字 ……………………………………… 30 圖 2-28 穩重挺拔的文字 ……………………………………… 30 圖 2-29 穩重挺拔的文字 ……………………………………… 30 圖 2-30 活潑有趣的文字 ……………………………………… 30 圖 2-31 活潑有趣的文字 ……………………………………… 30 圖 2-32 活潑有趣的文字 ……………………………………… 30 圖 2-33 蒼勁古樸的文字 ……………………………………… 30 圖 2-34 蒼勁古樸的文字 ……………………………………… 30 圖 2-35 蒼勁古樸的文字 ……………………………………… 30 圖 2-36 文字的可識性 ………………………………………… 31 圖 2-37 文字的視覺美感 ……………………………………… 32 圖 2-38 文字的視覺美感 ……………………………………… 32 圖 2-39 文字的個性 …………………………………………… 39 圖 2-40 文字圖像化 …………………………………………… 32 圖 2-41 文字圖像化 …………………………………………… 34 圖 2-42 圖像處理 ……………………………………………… 35 圖 2-43 圖像處理 ……………………………………………… 35 圖 2-44 圖像處理 ……………………………………………… 35 圖 2-45 Logo ………………………………………………… 35 圖 2-46 CalArts Spring Dance海報 …………………… 36 圖 2-47 CalArts Spring Dance海報 …………………… 36 圖 2-48 勸戒殺牛歌的文字 …………………………………… 36 圖 2-49 字母拼組成人形 ……………………………………… 36 圖 2-50 中國民俗之夜海報 …………………………………… 37 圖 2-51 影像作為文字之本體 ………………………………… 37 圖 2-52 文字幾何化 …………………………………………… 37 圖 2-53 文字幾何化 …………………………………………… 37 圖 2-54 文字幾何化 …………………………………………… 37 圖 2-55 結冰字 ………………………………………………… 38 圖 2-56 火焰字 ………………………………………………… 38 圖 2-57 地板上的水滴字 ……………………………………… 38 圖 2-58 如魚得水 ……………………………………………… 39 圖 2-59 愁眉苦臉 ……………………………………………… 39 圖 2-60 冷眼旁觀 ……………………………………………… 39 圖 2-61 滾瓜爛熟 ……………………………………………… 39 圖 3-1 案例分析海報一 ……………………………………… 43 圖 3-2 案例分析海報二 ……………………………………… 43 圖 3-3 案例分析海報三 ……………………………………… 44 圖 3-4 案例分析海報四 ……………………………………… 45 圖 3-5 案例分析海報五 ……………………………………… 45 圖 3-6 案例分析海報六 ……………………………………… 46 圖 3-7 案例分析海報七 ……………………………………… 47 圖 3-8 案例分析海報八 ……………………………………… 47 圖 3-9 案例分析海報九 ……………………………………… 48 圖 3-10 案例分析海報十 ……………………………………… 49 圖 3-11 案例分析海報十一 …………………………………… 49 圖 3-12 案例分析海報十二 …………………………………… 50 圖 4-1 創作主題一 …………………………………………… 54 圖 4-2 創作主題一 …………………………………………… 54 圖 4-3 創作主題一 …………………………………………… 54 圖 4-4 創作主題一 …………………………………………… 55 圖 4-5 創作主題一 …………………………………………… 55 圖 4-6 創作主題二 …………………………………………… 58 圖 4-7 創作主題二 …………………………………………… 59 圖 4-8 創作主題二 …………………………………………… 59 圖 4-9 創作主題二 …………………………………………… 60 圖 4-10 創作主題二 …………………………………………… 61 圖 4-11 創作主題三 …………………………………………… 64 圖 4-12 創作主題三 …………………………………………… 65 圖 4-13 創作主題三 …………………………………………… 65 圖 4-14 創作主題三 …………………………………………… 66 圖 4-15 創作主題三 …………………………………………… 67 圖 4-16 創作主題三 …………………………………………… 67 圖 4-17 創作主題四 …………………………………………… 70 圖 4-18 創作主題四 …………………………………………… 71 圖 4-19 創作主題四 …………………………………………… 71 圖 4-20 創作主題四 …………………………………………… 72 圖 4-21 創作主題四 …………………………………………… 72 圖 4-22 創作主題五 …………………………………………… 75 圖 4-23 創作主題五 …………………………………………… 75 圖 4-24 創作主題五 …………………………………………… 76 圖 4-25 創作主題五 …………………………………………… 76 圖 4-26 創作主題六 …………………………………………… 79 圖 4-27 創作主題六 …………………………………………… 80 圖 4-28 創作主題六 …………………………………………… 80 圖 4-29 創作主題六 …………………………………………… 81 圖 4-30 相關周邊商品 ………………………………………… 83 圖 4-31 相關周邊商品 ………………………………………… 83 圖 4-32 相關周邊商品 ………………………………………… 84 圖 4-33 相關周邊商品 ………………………………………… 84 圖 4-34 相關周邊商品 ………………………………………… 85 圖 4-35 相關周邊商品 ………………………………………… 85 圖 4-36 展出陳列現況 ………………………………………… 86 圖 4-37 口試及發表現況 ……………………………………… 86 表 目 錄 表 1-1 研究及創作流程 ……………………………………… 4 表 2-2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比較 ………………………… 9 表 3-1 軟體功能特色概述 ……………………………………… 42 表 4-1 設計元素解析 …………………………………………… 53 表 4-2 設計元素解析 …………………………………………… 57 表 4-3 設計元素解析 …………………………………………… 63 表 4-4 設計元素解析 …………………………………………… 69 表 4-5 設計元素解析 …………………………………………… 74 表 4-6 設計元素解析 …………………………………………… 78

    參考文獻
    書籍
    1.王受之 著,1997,世界現代設計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2.呂清夫 著,1996,後現代的造形思考,高雄市,傑出文化出版公司。
    3.楊裕富、林萬福 著,2002,後現代設計藝術,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陸蓉之 著,2003,「破」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5.Otto G. Ocvirk、Robert E. Stinson、Philip R. Wigg、Robert O. Bone、David L. Cayton 等著,江怡瑩 譯,2004,藝術原理與應用,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6.李天來 著,1998,新視覺設計---文字應用設計,台北市,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7.楊勝雄 著,2002,編排設計,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8.漢生科技有限公司 著,1997,電腦設計與出版實務,台北市,漢生科技有限公司。
    9.原著 Richard Appignanesi ,校訂 吳潛誠,編譯 黃訓慶,民85,後現代主義,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陳奇相 著,民91,歐洲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11.黃瑞祺 主編,萬胥亭等 著,2003年2月,現代性 後現代性 全球化,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12.詹明信 著,唐小兵 譯,民90增訂三版,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市,合志文化出版。
    13.原著 Steven Connor,唐維敏 譯,民88,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15.張國清 著,2000,後現代情境,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6.老硪 著,1996,後現代建築,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7.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唐山出版公司。 
    18.John Fiske 著 張錦華等 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
    19.楊裕富 著,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台北,亞太圖書出版。
    20.Sut Jhally 著 馮建三 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出版。
    21.Arthur Asa Berger著 黃新生譯,1994,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出版。
    22.星野克美等著 黃恆正譯,1991,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
    流出版。
    23.楊裕富,2002,建築、設計、後現代論評,田園城市文化出版,
    台北。
    24.Richard Hollis著,1999,平面設計發展史,龍溪出版社,台北。
    25.曹小歐、2002,國外後現代設計,江蘇美術出版社。
    26.梅格斯著 柴常佩譯,1994,二十世紀視覺傳達設計史,湖北
    美術出版社。

    學位論文
    1.王月秀,2005,後現代的不確定性於數位影像設計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2.王水蓮,91,台灣後現代窺現象之表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3.林冠君,2004,建構多元文明-透過電腦圖像合成及後現代思維之水彩創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4.林麗輝,2003,後現代藝術的寓言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雜誌、期刊
    1.代碼—現代人的新種語言 藝術家雜誌2003.10
    2.台灣藝術 新潮藝術雜誌 2000.10
    3.台灣美術期刊52—科技與藝術專輯 Journal of Taiwan Museum of Art 國立台灣美術館
    4.蔡啟清,2003,文字編排的基礎功夫,設計印象雜誌第八期,
    P24-27。
    5.陳振旺,2003,現代標誌設計的新思維,設計印象雜誌第八期,P30-32。
    6.Lewis Blackwell,2001,David Carson專訪,藝術與設計雜誌
    第24期,P76-91。
    7.朱云,2001,David Carson的啟示,藝術與設計雜誌第24期,
    P40-41。

    網路資料
    1.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ff/coo010.html
    2.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tsuiyh/go/depo01011.html
    3.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tsuiyh/go/depo01009.html
    4.http://home.educities.edu.tw/tsuiyh/go/depo01013.html
    5.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1701404
    6.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tsuiyh/go/depo01020.html
    7.http://140.125.151.167/ypo/study3.htm
    8.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tsuiyh/go/depo01005.html
    9.http://www.taipeihello.com/post/vr.asp?id=55427&srt=p
    10.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ff/gra64.html
    11.http://life.fhl.net/Culture/postm.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