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嘉宏
論文名稱: 以自我效能、學業成就、學習環境對奈米科技概念知識融入電機電子專業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Taking Electrinics Integrated with Conceptual Knowledge of Nanotechnology
指導教授: 戴建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6
中文關鍵詞: 奈米科技KAP自我效能學業成就學習環境
英文關鍵詞: Nanotechnology, KAP, Self-efficacy, Academic Achieve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16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全球化競爭的壓力,各先進國家莫不競相投入資源於先進科技的開發,而在科技快速變動的時代,奈米科技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最為重視的科技,故本研究探討在專業科目中融入奈米科技概念的同時,其學生本身的自我效能對其學習成效兩者間關聯性,以及學業成就和學習環境這兩者因素是否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以高職生電機電子群為研究對象,獲得有效樣本為145筆。根據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將所填寫自我效能問卷及奈米科技概念知識、態度及行為量表之評測結果,透過量化分析處裡,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低自我效能群的學生其測驗成績不能夠完全代表學習的效果之影響致使在奈米科技概念知識的獲取能有效建立。
    2.高學業成就的學生對於奈米科技能夠有著高度的行為能力之表現。
    3.自我效能高者,則其學業成就則越高;自我效能低者,則其奈米科技概念知識的獲得則越高。
    4.學業成就高者,則其認為學習環境越好;學業成就高者,則其對奈米科技的行為表現越好。
    5.知識的吸收影響學習態度,知識獲得越高者,其學習態度相對的越高。
    6.態度的意願程度影響行為的表現,態度獲得越高者,其行為的表現相對的越高。
    依據本研究之分析與歸納討論,建議除了從自我效能、學業成就及學習環境等變項對於奈米科技概念知識、態度及行為有其差異性和相關性,更可從學習風格、學習效率及個人學習特色等納入探討,甚至將不同層級之學生納入研究,以便建構更適合不同層級的學生學習奈米科技知識教學模式之依據。

    Faced with fierce competition pressured by growing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scrambling to pour resources into developing new technologies. In an era characterized by rapi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ano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field of research in the 21th century. Therefore this paper examines such issues as how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ubjects are integrated with concepts pertaining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s, how a student’s self-efficacy affects his/he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whether a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affect his/her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research project was conducted o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with a total of 145 statistically valid samples collected. Using the literatureanalysis and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this study scrutinizes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results of the self-efficiency questionnaire as well as the KAP scale of nanotechnology concept knowledge. And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with low level of self- efficacy does not fully reflect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hey have obtained nanotechnology-related concepts and knowledge as expected.
    2. The students with high learning achievement generally reported high practice for learning nanotechnologies.
    3. Those with higher level of self- efficacy have generally achieved higher , while those with low self- efficacy have obtained more nanotechnology-related concepts and knowledge.
    4. The higher level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a student reaches, the better learning environment he/she reports. The higher level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 student reaches, the better performance of practice he/she for learning nanotechnology.
    5. The absorption of knowledge affects a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he better a student absorbs the knowledge, the better learning attitude he/she reports.
    6. The level of attitude affects a student’s practice: The better attitude a student has, the better practice he/she reports.
    Through analysis, inductive reasoning and discuss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mo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 and/or relation among self- efficacy, academic achieve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or any other variable in a student’s concepts, knowledge, learning attitude and practice for learning nanotechnology. It can also be approached for researchers to include the discussions of a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learning efficiency, personal distinctive qualities, or to construct on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levels, in order to create appropriate teaching models for all students who receive nanotechnology lesson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重要名詞定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奈米科技概念知識 10 第二節 KAP評量 13 第三節 自我效能 17 第四節 融入式課程 22 第五節 學業成就與學習成效 26 第六節 學習環境與學習成效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32 第三節 研究程序 3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6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3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1 第一節 研究樣本背景資料分析 41 第二節 差異性分析 44 第三節 相關性分析 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4 參考文獻 56 附錄一 教材單元主題一覽表 68 附錄二 自我效能問卷 69 附錄三 奈米科技概念知識、態度及行為量表 70 附錄四 認知負荷量表 77 附錄五 教材範例 80

    一、中文部分
    丁慕玉(2009)。電腦合作學習對學微積分的影響。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1),27-39。
    王玉珍(2007)。國中直升高中學生的生活適應探究:阻礙與因應。教育心理學報,39(2),195-216。
    王柏崴、黃禎貞、唐孝蘭、葉國樑、曾治乾(2009)。台北市國中學生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某國中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7(3),255-274。
    江慧珣(2003)。多媒體式護理指導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知識、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成效。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DMC0563008。
    行政院主計處(1988)。中華民國政府統計名詞定義。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何仕仁、黃台珠、吳裕益(2007)。科學自我效能量表之發展。科學教育學刊,15(6),613-626。
    何鎮揚、陳雅玲、廖家榮合著(2004)。奈米科技交響曲:化學篇。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余民寧(1986)。考試焦慮、成就動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心理出版社。
    余綺芳(2008)。探討運用“混成式教學/學習”來實施非英文系大一英文課程之補救教學。東吳外語學報,26,1-29。
    吳秀娟、潘裕豐(2007)。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就的影響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7(2),71-101。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二版)。台北:五南書局。
    吳淑菁 (2008)。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7NKNU5332098。
    吳鵬兆、張子超(2001)。偏遠地區高中學生環境行為研究─以花蓮縣玉里高中為例。論文發表於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呂勝瑛(2006)。台灣的人力資本及其競爭力分析。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5(1),7-17。
    呂明真、黃柏彰(2009)。西班牙科技教育現況與問題探討。生活科技教育,42(6),81-95。
    李子建、黃顯華(2002)。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李尹暘、林曉佩、林君怡(2007)。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2),46-52。
    李宇宙、李明濱、呂碧鴻、侯勝茂、謝博生(1998)。醫學系甄選入學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團體適應。醫學教育,2(1),36-42。
    李宗薇(1993)。教學媒體與教育工學。台北:師大書苑。
    李明相(2006)。屏東縣國小學童綠色消費知識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5NPTT1576001。
    李倩淑、陳政友(2009)。基隆市國中學生急救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爲意向之探討。學校衛生,54,69-89。
    李堅萍(2008)。自我效能激發策略提昇陶藝技能學習成效的實驗研究。藝術學報:表演類(革新版),83,37-57。
    李淑清(2001)。家庭因素對家庭綠色消費傾向影響之研究-以鳳山市家計單位為對象。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0ISU00457080。
    李新民、周俊良(2007)。南部地區學前特殊教育人員自我效能與工作表現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5,31-56。
    李燕美(2004)。服務學習方案在大學服務性社團中實施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玉貴(2001)。青少年及青年食品綠色消費認知、態度及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良惠(2009)。資優教育對高中數理資優班畢業生的成就影響之探究。特殊教育學報,30,29-50。
    林宗賢(2002)。體適能教學及文宣海報的介入對學生體適能知識、態度和運動行為效果之研究。藝術學報,71,211-226。
    林清山(1980)。心理學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台北:東華書局。
    林澤民(2009)。體育課興趣選項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研究以輔英科技大學學生為例。運動傳播學刊,2,24-35。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書局。
    孫志麟(1993)。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惠琳(2004)。建構取向生命教育融入國文課程教學影響之探討-以技職校院五專部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3NHU05672033。
    馬玲玲、曾月霞(2003)。高中職學生接受心肺復甦術課程之學習成效。學校衛生,43,42-55。
    馬遠榮(2002)。奈米科技。台北:商周出版。
    高逢時(2005)。奈米科技。科學發展,386,68-71。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晉昌、黃學堂( 2008)。高職學生不同學習風格對數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2(1),37-57。
    張純子(2010)。生命教育實踐關懷倫理學:一位幼兒教師的個案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4,55-78。
    張琇珺(1999)。國小學童 之學業成績社會比較與自尊、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88NPTTC328006。
    莊石瑛(2003)。英文寫作自我效能、目標導向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探討。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2NPUST677006。
    許碧珊(2008)。發展即時動態學習負荷計量機制以建構適性化數位學習狀態診斷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穎琦(2009)。台灣與中國高中科技教育課程之比較。生活科技教育,42(5),43-57。
    郭生玉(1975)。父母期望水準不切實際時對子女成就動機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8,61-79。
    郭東瀛(2002)。台灣產業應用奈米技術的借鏡(上)。工業材料,185,78-92。
    郭秋勳、劉敏卉(2009)。課外閱讀對高職學生國文科學習成效之影響。明道學術論壇,5(2),143-157。
    陳仁慧、陳明聰(2003)。全方位課程設計理論及其在融合教育情境的應用。屏師特殊教育,7,63-70。
    陳正昌(2002)。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台北:精華書局。
    陳立真(2008)。影響餐旅系學生校外實習適應舆學習成效因素之分析研究-以澎湖科技大學餐旅系爲例。高雄餐旅學報,10(1),41-64。
    陳志嘉、鄧佳茜(2007)。從科技系統角度詮釋奈米世界的奧秘。生活科技教育,40(6),25-37。
    陳姍(2010)。關於多媒體教學的思考。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3),70-71。
    陳明溥、莊良寶(1999)。全球資訊網學習環境中學習活動型態與學習成效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山大學舉辦之「1999年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高雄市。
    陳紫婕(2006)。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中生生命態度.道德觀念與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4NKNU0332028。
    陳嘉璐、呂昆懋(2009)。 芬蘭中小學科技教育內涵。生活科技教育,42(6),51-64。
    陳寶玉(2002)。宜蘭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於兒童性侵害防治知識、態度、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1NTNU0483043。
    曾國鴻、陳沅(2005)。國小師生對奈米科技之熟悉度、學習需求及其融入課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3(1),101-120。
    曾櫻花、馮瑞鶯、曾莉淑(2009)。青少女的性知識、態度與行為-比較護理及非護理大專生的差異。護理雜誌,56(2),53-61。
    馮兆康、潘麗卿、陳敏郎(2007)。不同入學管道學生之學習成效分析-以某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為例。醫務管理期刊,8(1),85-103。
    黃光雄(1996)。教育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簡茂發(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志燻、余鑑(2007)。科技教育的研究與展望-從教學環境的角度探討。生活科技教育,40(8),25-44。
    黃建晃(2005)。網路教學輔助教室學習實施模式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高一數學為例。生活科技教育,38(6),3-29。
    黃美凰、羅希哲、鄭仁吉(2005)。電腦多媒體輔助學習對保母人員技能檢定成效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8,61-77。
    黃美惠(2001)。中部地區高中(職)生之營養知識、態度、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089CSMC0513001。
    黃麗淑 (2003)。國小三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閩南語課程教學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2NSYS5331001 。
    楊冠政(1991)。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序。環境教育季刊,9,3-19。
    楊國賜(2010)。重視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臺灣教育,661,34-39。
    葉國樑、黃禎貞、陳佩英(2005)。台北市大安區國中生永續發展行為意圖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5,21-44。
    廖婉茹(2006)。奈米科技與生活。台北:五南圖書。
    廖達珊、胡苓芝、潘彥宏、孫蘭芳(2004)。奈米科技交響曲:生物篇。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趙沐深(2008)。認知型態與合作學習STAD的教學設計應用在電路學課程的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2(2),15-33。
    劉鼎昱(2007)。網路學習環境之互動性對大學課程學習成效之影響。嘉南學報(人文類),33,429-446。
    潘文福(2004)。奈米科技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領域主題規劃。生活科技教育,37 (2),20-25。
    潘慧玲(2001)。九年一貫課程中兩性教育議題的融入與轉化。載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蔣立琦、郭雅雯、林綽娟(2004)。自我效能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1(2),67-72。
    鄭文安(2000)。生命教育融入國小自然科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種植」和「養殖」主題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89NTPTC611039。
    鄭明韋(1998)。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賴月雲(2005)。台南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4NTNT5204020。
    賴靜惠、梁麗珍(2006)。統計學課程學習歷程中自我效能與目標取向在學習策略之交互作用。績效與策略研究,3(1),120-139。
    戴文雄、張永福、陳穎謙、陳清檳(2009)。實用技能學程學生人格特質、自我效能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3(1),1-24。
    薛雅明、徐玉瓊(2005)。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學習者控制在超媒體互動環境之應用研究。嘉南學報(人文類),31,345-360。
    謝珮珊(2002)。食品綠色消費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縣某高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1NTNU0483021。
    簡明旭、蔡長添(2001)。國中學生對垃圾問題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科學教育,11,160-179。
    顏佩如(2008)。全球教育課程實踐:國小課程發展與課程融入。台北:冠學文化。
    羅珮華(2003)。從「第三次國際科學與數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TIMSS1999)」結果探討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生特質的關係:七個國家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092NTNU0231016。

    二、英文部分
    Ahmed, W., & Jackson, M. J. (Ed.). (2009). Emerging Nanotechnologies for Manufacturing. Amsterdam Elsevier.
    Bandura, A. (1978). The self system in reciprocal determin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33, 344-358.
    Bandura, A. (1993).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8, 117-148.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 Company.
    Becker, J. M. (1969). An Examination of Objectives, Needs and Prior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Report of the U.S. Office of Education on Project 6-2408.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Bethesda, Maryland.
    Bong, M. (2001).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task-value in predicting college students’ course performance and future enrollment intention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6, 553-570.
    Brand, B. R. & Wilkins, J. L. M. (2007). Using self-efficacy as a construct for evaluati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methods courses.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8(2), 297-317.
    Cronbach, L.J.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ka, 16, 297-334.
    Hubbard, S. M., & Hayashi, S. W. (2003). Use of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to drive a federal agency’s program evaluation.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6, 49-56.
    Islam, N., & Miyazaki, K. (2009).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Understanding hidden dynamics of nanoscience fusion trajector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76(1), 128-140.
    Karnell, A. P., Cupp, P. K., Zimmerman, R. S., Feist-Price, S., & Bennie, T. (2006). Efficacy of an American alcohol and hiv prevention curriculum adapted for use in south Africa: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in five township schools.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18(4), 295-310.
    Kumiko, M., & Nazrul, I. (2007). Nanotechnology systems of innovation—An analysis of industry and academia research activities. Technovation, 11(27), 661-675.
    Lbrahim, G. (1995).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the three pillars of excellence and wisdom: a place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 Eastern Mediterranean Health Journal, 1(1): 8-16.
    Nazrul, I., & Kumiko, M. (2009).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Understanding hidden dynamics of nanoscience fusion trajectories .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76), 128-140.
    Paas, F. G. W. C., & van Merriënboer, J. J. G. (1993). The efficiency of instructional conditions: An approach to combine mental effort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Human Factors, 35, 737-747.
    Paas, F. G. W. C., & van Merriënboer, J. J. G. (1994). Instructional control of cognitive load in the training of complex cognitive task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6, 51-71.
    Pajares, F., & Graham, L. (1999). Self-Efficacy, Motivation Constructs and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of Enter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4, 124-139.
    Romig Jr., A. D., Baker, A. B., Johannes, J., Zipperian, T., Eijkel, K., Kirchhoff, B., Mani, H. S., Rao, C. N. R. & Walsh, S. (2007). An introduction to nanotechnology policy: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for emerging and established economies, Technol. Forecasting Social Change, 74, 1634-1642.
    Scholz, U., Gutierrez, D. B., Sud, S., & Schwarzer, R. (2002). Is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 universal construct? Psychometric findings from 25 countr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8(3), 242-251.
    Tomanek, P. (2006). Nanotechnology and Nanophotonics interactive course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Photonics Technologies for 7th Framework Program, 12-14 October, 2006 in Mroclaw.
    Tyler, R.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Zhang, J. X., & Schwarzer, R. (1995).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Psychologia, 38, 174-181.
    Zitt, M., & Bassecoulard, E. (2006). Delineating complex scientific fields by an hybrid lexical-citation method: an application to nanoscience. Information Process Management, 42, 1513-153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