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惠玉
Tsai, Hui-Yu
論文名稱: 「抗日」與「反共」──王藍小說中的戰爭書寫
指導教授: 陳惠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7
中文關鍵詞: 王藍抗戰文學反共文學歷史小說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8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5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的文藝界發起「抗戰文藝」運動。1940年,王藍由淪陷區前往國統區升學,將其在淪陷區抗日的經驗化為文字,從事「抗戰文學」的創作。1949年,王藍隨著國民黨政府來到台灣,在當時「反共抗俄」的國策下,響應國民黨政府倡導的「文化清潔運動」與「戰鬥文藝」,發表了許多相關的文學作品。
    1950年代,王藍以半自傳的方式,撰寫了《藍與黑》與《長夜》兩部長篇小說。王藍在這兩本長篇小說中,除了對「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進行側面的描寫外,還以知識分子的身份,對日本侵略中國的行動提出譴責,對國民黨政權在此一時期的統治進行批判,並對國民黨政權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提出解釋。
    由於王藍以其自身經歷作為文學創作的藍本,王藍的文學作品因此再現了「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時期的歷史面貌。王藍的文學作品也因此不再侷限於「抗戰文學」或「反共文學」,而是可以佐證歷史的「歷史小說」,是可以反映「流亡者」心態的「流亡文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6 一、國民黨文藝政策的演變及實踐 6 二、王藍及其文學創作相關研究 10 三、抗戰史與國共內戰史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 13 一、研究方法 13 二、史料運用 1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5 一、研究範圍 15 二、撰寫架構 15 第二章 王藍文學創作的背景及其作品 17 第一節 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從民族文藝到反共文學 17 一、1930年代的「民族文藝」 17 二、「抗戰文藝」 23 三、1950年代的「反共文學」 34 第二節 王藍的生平與文學創作 41 一、戰亂與離散:王藍的生平 41 二、尋找情緒的出口:王藍的文學創作 63 第三章 王藍小說中抗日戰爭之描述與詮釋 75 第一節 抗日戰爭之描述 75 一、中國人的悲憤:戰爭之原因背景 75 二、血淚長城:戰爭的各大戰役 88 三、戰時大學生活 103 四、抗日戰爭勝利 105 第二節 抗日民族聖戰 106 一、淪陷區 107 二、戰區 113 三、國統區 115 第四章 王藍小說中國共內戰之描述與詮釋 123 第一節 國共內戰之描述 123 一、共產黨的建立與國共合作 123 二、國共第一次分裂 127 三、國共第二次合作 139 四、國共第二次分裂 143 五、美國介入調停國共衝突 145 六、國共內戰正式爆發 150 第二節 「萬惡的共匪」 154 一、淪陷區 155 二、戰區 157 三、國統區 159 四、敵人形象的比較:日本人與共產黨 164 第三節 「未完‧待續」的結局 167 一、國共戰爭的結局 167 二、王藍長篇小說的結局 169 第五章 結論 179 參考書目 187 附錄一:王藍生平年表 199 附錄二:王藍文學作品年表 207 附錄三:王藍、張醒亞與康懇的生平對照表 217

    一、小說文本
    (一) 王藍:
    1. 長篇小說:
    (1) 《長夜》,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
    (2) 《藍與黑》,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2. 中篇小說:
    《咬緊牙根的人》,台北:中國文壇社,1955。
    3. 短篇小說集:
    (1) 《一顆永恆的星》,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2) 《女友夏蓓》,台北:中國文學出版社,1957。
    (3) 《吉屋出售》,台北:紅藍出版社,1959。
    (4) 《定情錶》,台北:紅藍出版社,1954。
    (5) 《美子的畫像》,北平:紅藍出版社,1946。
    (6) 《師生之間》,台北:紅藍出版社,1959。
    4. 報導文學:
    《太行山上》,北平:紅藍出版社,1946。
    5. 抒情長詩:
    《聖女‧戰馬‧鎗》,台北:紅藍出版社,1959。
    (二) 紀剛:
    《滾滾遼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
    (三) 徐鍾珮:
    《餘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
    (四) 姜貴:
    《旋風》,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
    (五) 潘人木:
    《蓮漪表妹》,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
    二、中文專著
    1. 《中共怎樣對待知識分子(上)──原始資料彙編之一》,香港:阿爾泰出版社,1984。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
    4.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國父年譜》,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94。
    5. 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四冊,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1。
    6. 方德萬著,胡允桓譯,《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1925~1945》,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7.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8. 王功安、毛磊主編,《國共兩黨關係通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9. 王聿均,《中蘇外交的序幕:從優林到越飛》,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10. 王宏志,《思想激流下的中國命運──魯迅與「左聯」》,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1。
    11. 王官德、劉承宗、李化成合著,《中國共產黨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12. 王怡之,《王怡之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13. 王藍,《寫甚麼?怎麼寫?》,台北:紅藍出版社,1955。
    14. 王藍等著,《可以饒恕,但不可以忘記》,台北:行政院新聞局、青年日報社,1997。
    15. 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及編輯委員會,《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8。
    16.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17.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18. 朱雙一,《台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台北:人間出版社,2011。
    19. 何金山、官鴻志、張麗伽、郭承啟等,《台北學運──1990.3.16~3.22》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20.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北伐平亂》,新北市:國史館,2005。
    21.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下》,台北:綜合月刊雜誌社,1973-4。
    22. 李何林編,《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上海:生活書店,1947。
    23. 李牧,《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24.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4。
    25.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
    26.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27. 汪淑貞,《文學引渡者: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
    28. 汪朝光,《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9. 來新夏等著,《北洋軍閥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30. 周美華,《中國抗日政策的形成──從九一八到七七》,新北市:國史館,2000。
    31.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2.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33. 胡素珊著,啟蒙編譯所譯,《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
    34. 徐復觀等著,《知識分子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0。
    35.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一)》,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9。
    36. 秦賢次主編,《抗戰時期文學史料》,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
    37. 高蔭祖,《中華民國大事記》,台北:國立編譯館,1957。
    38.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9》,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39. 張朋園,《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來歷屆議會選舉述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
    40. 張魁堂,《張學良傳》,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41. 張學良,《雜憶隨感漫錄──張學良自傳體遺著》,台北:歷史智庫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42. 張憲文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1931~1945)》,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3. 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四篇:抗戰建國(一),台北:國立編譯館,1990。
    44. 章伯鋒主編,《北洋軍閥》第五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0。
    45. 陳三井著,《舵手與菁英:近現代中國史研究論叢》,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
    46.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47. 陳孝威,《為什麼失去大陸》,台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48. 陳建忠等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49.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
    5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51. 游紫玲主編;張炎憲總校訂,《李登輝先生與台灣民主化》,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52. 楊奎松,《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53. 楊德鈞編著,《中國抗日戰爭大畫史》,台北:北開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89。
    5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1。
    55. 葛永祥、蘇運華著,《中共叛亂史》,台北:蘇俄問題研究社,1973。
    56. 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57.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
    58.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59.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1。
    60. 蔣介石,《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7。
    61. 鄧元忠,《國民黨核心組織真相:力行社、復興社,暨所謂「藍衣社」的演變與成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62. 魯迅,《魯迅全集》第6卷,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出版社翻印,1973。
    63. 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
    64. 聶榮臻等著,《星火燎原全集》第七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
    65. 蘇雪林等著,《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
    三、西文專書
    1.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2. Odd Arne Westad. Decisive encounters: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6-195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四、學位論文
    1. 朱高影,〈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9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2. 林果顯,〈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3. 林德芳,〈王藍小說《藍與黑》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台北:淡江大學中文學學系博士論文,2009。
    5. 胡芳琪,〈一九五〇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6.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九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7. 張詩宜,〈反共文學之外的另類書寫--以五、六〇年代三位女作家為分析對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8.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〇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9. 陳逢申,〈抗戰時期重慶的社會變遷〉,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10. 樊中原,〈抗戰時期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大專院校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11. 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1928-193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12. 戴華萱,〈台灣五〇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新北市: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
    13.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〇年代反共文藝體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五、報紙
    1. 王藍,〈「定情錶」三版小記〉,《聯合報》(新北市),1955年4月3日,6版。
    2. 王藍,〈「碧海同舟」與「臥薪嘗膽」〉,《聯合報》(新北市),1956年4月9日,6版。
    3. 王藍,〈二十年之癢〉,《徵信新聞報》(台北),1963年4月2-11日,8版。
    4. 王藍,〈我們又挨過了一年──歲首說真話〉,《聯合報》(新北市),1958年1月5~6日,6版。
    5. 王藍,〈展開影劇復興運動--從現實生活中,發掘影劇題材〉,《聯合報》(新北市),1956年9月16日,8版。
    6. 莊玫,〈談國大有關藝術提案〉,《聯合報》(新北市),1954年4月5日,6版。
    六、期刊論文
    (一) 王藍的文學作品
    1. 王藍,〈文藝鬥士道藩先生〉,《文壇》,98(台北,1968.8),頁24-29。
    2. 王藍,〈我畫畫的故事-上-〉,《雄獅美術》,25(台北,1973.3),頁88-94。
    3. 王藍,〈我畫畫的故事-中-〉,《雄獅美術》,26(台北,1973.4),頁132-136。
    4. 王藍,〈我寫·我畫·我跑萬里路,《實踐》,789(台北,1989.3),頁58-65。
    5. 王藍,〈美哉河山:天津與天津人〉,《中國一周》,281(台北,1955.9),頁9。
    6. 王藍,〈硬漢張蔭梧〉,《傳記文學》,4:2(新北市,1964.2),頁30-33+37。
    7. 王藍,〈寫作的原始動力〉,《文壇》,50(台北,1964.8),頁9-11。
    8. 王藍,〈戲與我〉,《文壇季刊》,1(台北,1958.6),頁30-33。
    9. 王藍,〈繞地球一週〉,《文壇》,57-64,66-69,71-72,(台北,1965.3-10;1965.12-1966.3;1966.5-6.)。
    10. 王藍講、龔湘萍記,〈兒童文學與美術〉,《中國語文》,32:4(台北,1973.4),頁12-16。
    (二) 對王藍及其作品的描述
    1. 李明,〈讀「藍與黑」有感〉,《文藝月刊》,226(台北,1988.4),頁35-39。
    2. 李廣淮,〈王藍的故事〉,《中國一周》,792(台北,1965.6),頁14-16。
    3. 洪若青,〈永不散戲的回憶----王藍的藝術創作生涯專訪〉,《力與美》,8(台北,1990.12),頁49-53。
    4. 夏祖麗,〈「長夜」談錄----訪王藍先生〉,收錄於《長夜》(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頁299-312。
    5. 馮季眉,〈一顆永恆的星--專訪小說家王藍先生〉,《文訊》,革新75(台北,1995.3),頁100-105。
    6. 劉昌博,〈多元作家、文壇名嘴----藍與黑作者王藍〉,《中外雜誌》,445(台北,2004.3),頁148-154。
    7. 蔡文怡,〈王藍的人與畫〉,《中央月刊》,11:6(台北,1979.4),頁126-131。
    8. 應鳳凰,〈懷念奠基者:多才多藝的王藍〉,《文藝月刊》181(台北,1984.7),頁16-25。
    9. 余光中,”The Inward Journey of Wang Lan,”The Chinese Pen,31:4(Dec,2003),p.39-47.
    10. Peng Ko,”Remembering Wang Lan,”The Chinese Pen,31:4(Dec,2003),p.4-30.
    (三) 其他
    1. 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頁67-84。
    2. 王德威,〈蓮漪表妹——兼論三〇到五〇年代的政治小說〉,收錄於《評論十家》(台北:爾雅出版社,1993),頁140-169。
    3. 古遠清,〈台灣「反共文學」的興起與逝去〉,《傳記文學》,100:3(台北,2012.03),頁42-48。
    4. 朱西甯,〈論反共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9(台北,1977.9),頁2-9。
    5. 吳翎君,〈1923年北京政府廢除《中日民四條約》之法理訴求〉,《新史學》,19:3(台北,2008.9),頁151-186。
    6. 李金洲,〈張蔭梧將軍事略〉,《傳記文學》,122(新北市,1972.7),頁31-35。
    7. 馬森,〈西潮的中斷——抗戰時期的新文學〉,《聯合文學》,189(台北,2000.7),頁122-126。
    8. 曹忻,〈誰有青年,誰有將來──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爭取青年的努力與挫折〉,《兩岸發展史研究》,6(桃園,2008.12),頁71-108。
    9.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台灣文學館研究學報》,2(台南,2006.4),頁59-94。
    10. 陳秀美,〈五〇年代的穆中南與文壇〉,空大人文學報,11(新北市,2002.12),頁39-61。
    11.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17:7(台北,2001.5),頁148-160。
    12. 陳建忠,〈流亡者的歷史見證與自我救贖──由「歷史文學」與「流亡文學」的角度重讀台灣反共小說〉,《文史台灣學報》,2(台北,2010.12),頁9-44。
    13. 馮啟宏,〈戰爭與文化:近十年抗戰時期文化史的研究回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3(台北,2006.9),頁193-226。
    14. 黃自進,〈抗戰結束前後蔣介石的對日態度:「以德報怨」真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5(台北,2004.9),頁143-194。
    15. 楊奎松,〈抗戰期間國共兩黨的敵後游擊戰〉,《抗日戰爭研究》,60(北京,2006.04),頁1-32。
    16. 趙建民,〈一九三五至一九四五年之國共和談:過程、爭議與中共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8(下)(台北,1994.3),頁17-43。
    17.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收錄於《評論十家》(台北:爾雅出版社,1993),頁29-50。
    18. 齊邦媛,〈四十年來的台灣文學——從灰濛凝重到恣肆揮灑〉,《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頁11-27。
    19. 劉紹唐,〈民國人物小傳(五十九)〉,《傳記文學》,206(台北,1979.7),頁142-148。
    20. 劉敬坤、鄧春陽、曹先志等,〈中國近代租界考略〉,《近代中國》,136(台北,2000.4),頁6-22。
    21. 蔡行濤,〈抗戰時期的三民主義青年團〉,《台北工專學報》,21(台北,1988.3),頁577-591。
    22. 蔣永敬,〈三民主義青年團與抗戰建國〉,《近代中國》,92(台北,1992.12),頁51-67。
    23. 鄭彥棻,〈抗戰期間的三民主義青年團〉,《藝文誌》,166(台北,1979.7),頁28-32。
    24. 應鳳凰,〈文壇社與穆中南〉,《文訊》,19(台北,1985.8),頁268-291。
    25. 簡弘毅,〈撐開反共的大傘──五〇年代國家文藝政策與文藝體制初探〉,《水筆仔》,12(新竹,2001.4),頁7-19。
    七、網路資源
    1. 「國民大會歷次會議實錄」
    http://lis.ly.gov.tw/lgcgi/ttsweb?@@71C473C6B469939087A0。2016年8月26日。
    2. 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
    http://www.ccfd.org.tw/ccef001/web/。2016年8月26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