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鳳秋 |
---|---|
論文名稱: |
一個教師的兒童環境教育讀書會之行動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順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6 |
中文關鍵詞: | 環境教育 、兒童讀書會 、行動研究 、繪本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4 下載:5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解決教師在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困境為起點,透過兒童讀書會,以繪本為主要教材進行環境教育,探討在讀書會歷程中,學生在「環境覺知」、「環境知識概念」、「環境倫理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的學習情況,與研究期間教師的反思與收穫。
研究方法採用參與式行動研究,與兩位老師協同合作,以19位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11週的兒童讀書會。閱讀、討論環境教育內涵的繪本,透過行動研究的探究循環,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蒐集質性資料,包括讀書會現場錄影錄音、檢討會議記錄、研究札記、協同教師之省思札記、學生札記與學生學習單、學生與協同老師的訪談…等,輔以學生平時的作品與班級導師平日的觀察記錄。
初始以運用繪本作為行動探究的核心,隨著研究的推展,逐漸察覺到環境教育的問題與教育的問題乃一體的兩面,研究關心的面向也逐漸轉移至如何經營一個以學生為本位、讓學生快樂學習的讀書會。
研究最後,發現學生不僅在環境敏感度、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技能、對環境友善的行為上有所增長,在環境責任感與內控觀上也有進步,可見讀書會是個成功的嘗試。此外,對研究者而言,因為實踐教育行動研究,因之養成了對話與反思的習慣,以及學習如何協同合作,增強身為老師的信心與勇氣,這是作為一個教師意義非凡的里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看到了個人教育價值觀的盲點,並察覺內在潛隱的教育價值觀,可以說透過這個研究,才看見真實的自己,並且察覺自己位於怎樣的社會位置中,而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中,身為教師的我,又是如何被影響與潛移默化。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淑貞(2003)。FUN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台北:心理。
方隆彰(2003)。讀書會結知己。台北:爾雅。
方潔玫譯(1994)。Cornell J. 原著。共享自然的喜悅。台北:張老師文化。
王佩蓮(2002)。環境教育課程的理論與實務。市師環教,10-32。
王昭湄(2001)。以兒童文學為起點結合全語言與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芬(1999)。不一樣的教室-如何推展班級讀書會。台北:天衛文化。
王順美(2004)。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師大學報,49(1),159-170。
王順美(2001)。 綠色學校與環境教育。載於張子超(主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179-198頁)。台北:師大書苑。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22,38-45。
王靈康譯(2001)。Matthews G.B. 原著。童年哲學。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台灣閱讀協會編著(2001)。童書久久。台北:上誼。
台灣閱讀協會編著(2004)。童書久久II。台北:上誼。
何琦瑜主編、許芳菊等著(2006)。家庭教育-贏的起點。台北:天下雜誌。
何淑津(2000a)。讀書會的春天。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6(6),58-64。
何淑津(2000b)。讀書會的方案設計。書之旅,(6)3,19-22。
何華仁(1996)。自然觀察與兒童讀物插畫。載於施政廷(主編),認識兒童讀物插畫(124-135頁)。台北:天衛文化。
吳明隆(2001)編著。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2)。McNiff J. 、Lomax P. & Whitehead J. 原著。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台北:濤石。
李平譯(2004)。Armstrong T. 原著。經營多元智慧(增訂版)。台北:遠流。
李偉文(2004)。我的野人朋友:16個守護自然的遊俠故事。台北:野人。
李慕華譯(2000)。James G. H.等原著。反思教學:成為一位探究的教育者。台北:心理。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David C. E. &Dennis H. Y. 原著。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台北:五南。
周儒編譯(2003)。Meredith J. 等原著。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台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周儒(2000)。行動研究與教師環境教育能力之發展。台灣教育,589,22-28。
周儒(1998a)。推動環境教育的關鍵-教師環境教育能力的提升。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73,62-69。
周儒(1998b)。環境教育的神話與迷思。廣州師院學報,(20)5,18-20。
孟祥森譯(2004)。西雅圖的天空: 印地安酋長的心靈宣言(增訂一版)。台北:雙月書房。
幸佳慧(1998)。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探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良(1998)。童書裡的花園。載於鄭明進(編著),圖畫書的美妙世界。台北:國立藝術教育館。
林美琴(1999)。兒童讀書會DIY,台北:天衛文化。
林真美著、阿緞繪圖(1999)。在繪本花園裡。台北:遠流。
林真美(1996)。圖畫書-幼兒的閱讀之窗。載於施政廷(主編),認識兒童讀物插畫(124-135頁)。台北:天衛文化。
林真美譯(2005)。柳田邦男、松居直、河合隼雄原著。繪本之力。台北:遠流。
林素卿(2001)。學校行動研究在九年一貫課程統整與實施上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49-74頁)。台北:揚智。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意雪(1999)。兒童文學與兒童讀書會。兒童文學學刊,2,261-284。
吳明隆編著(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 : 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邱天助(1998)。讀書會備忘錄。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邱天助(1997)。讀書會專業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邱詩揚(1990)。台北市國中教師環境教育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宏昌譯(2000)。Carter F. 原著。少年小樹之歌。台北:小知堂文化。
洪蘭(2004)。歡樂學習理所當然。台北:天下文化。
洪蘭譯(2004)。Seligman M. 原著。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台北:遠流。
洪藝芬、陳司敏、羅玉卿(2004)。繪本主題教學資源手冊(第二版)。台北:心理。
唐勤譯(2004)。Edward H. 原著。明星高中Live Show。台北:天下文化。
徐素霞(1996)。插畫-獨立而完整的藝術。雄師美術,302,11-17。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臺灣的觀察。美育,91,11-18。
高博詮(2003)。建構教學的理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12,91-103。
張子超(2005)。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的涵義與架構。教育研究月刊,139,5-16。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張子超(主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129-155頁)。台北:師大書苑。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 : 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弘明(1989)。國小教師環境教育障礙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碧如(2003)。說故事、看故事、討論故事-故事繪本的特色與應用。兒童福利,5,169-180。
張碧如(2002)。插嘴法與兒童哲學思考-以一次說故事的經驗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44,65-71。
張芬芬(2001)。研究者必須客觀嗎:行動研究的知識論與幾個關鍵問題。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1-32頁)。台北:揚智。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7。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曹俊彥(1993)。圖畫‧故事‧書。美育,91,19-31。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1。
許世璋(2003a)。影響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1(2),121-139。
許世璋(2003b)。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介入研究:著重於環境行動、內控觀、環境責任感的成效分析。環境教育研究(1)1,139-172。
郭重吉(2002)。建構論:科學哲學的省思。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2-11頁)。台北:正中書局。
郭麗玲(1991)。在畫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20-33。
陳佩正(2000)。從「心」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心理。
陳佩正(2001a)。推動健康概念的學校-多元智慧的運用。學生輔導,77,18-27。
陳佩正(2001b)。國內環境教育總體檢與建議。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主編),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新世紀環境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45-50頁)。台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陳佩正譯(2002)。Giselle O. M. 原著。成為更好的老師 : 8個教學創新構想的實踐。台北:遠流。
陳佩正(2003)。臨床視導與學校願景-和一所國小的「生根」計畫。國民教育,44(1),70-79。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海泓(2001)。Booktalks:增進學生閱讀和討論的有效班級閱讀教學。載於郭聰貴(主編),兒童閱讀教育(1-28頁)。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陳惠邦(2001)。關於教育行動研究的一些迷思。載於陳惠邦、李麗霞(著),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283-291頁)。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2003)。教育行動研究(增訂一版):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2004)。行動研究在台灣教育場域中的發展與反思。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433-451頁)。台北:心理。
陶繁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傅士哲譯(2005)。Bain K. 原著。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台北:大塊文化。
傅林統(1998)。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台北:富春。
湯谷清譯(2000)。Boask S. V. 原著。發現科學-愛護環境。()。台北: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黃政傑(1994)。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迺毓(1999)。心靈轉彎處。台北:宇宙光。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1994)。童書非童書。台北:宇宙光。
黃迺毓(2003)。童書是童書。台北:宇宙光。
黃朝恩(1995)。環境議題分析與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7,20-33。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再版)。台北:心理。
黃錦樟、葉建源編譯(2000)。Fullan M. & Hargreaves A. 原著。學校與改革-人本主義取向。台北:稻田。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楊茂秀(1999)。兒童繪本讀書會。文化視窗,18,36-39。
楊茂秀譯(1979)。Lipman M. 原著。哲學教室。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楊振富譯(2002)。Senge P. 原著。學習型學校 : 第五項修練教育篇。台北:天下文化。
瑟玟‧卡莉絲‧鈴木(2004)。世界因你而改變-12歲女孩的傳奇演講。(blade譯)。台北:圓神。
熊召弟(2001)。環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理念與實務。國民教育,7(12),7-12。
熊同鑫(2004)。行動研究在教育現場的實踐的一些想法。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510-534頁)。台北市:心理。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曾志華(2002)。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116-146頁)。台北:正中書局。
種樹救水源監督委員會(2000)。眾樹歌唱-環境教育輔助教材。台北:周儒、陳佩正主編。
劉潔心、晏函文(1997)。師範院校環境教育介入研究-著重師院學生負責任環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成效分析。八十六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49-70。高雄:高雄師範大學。
劉滌昭譯(1995)。松居直原著。幸福的種子。台北市:台灣英文雜誌社。
蔡宜容譯(2001)。Chamber A. 原著。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小魯。
蔡美華譯(2003)。Mills G. E. 原著。行動研究法。台北:學富。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惠卿、許毅璿總編輯(2003)。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基礎篇。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蔡進雄(2005)。中小學教師領導理論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39,92-101。
談兒童讀書會。2005年4月14日,攫取自http://forum.yam.org.tw/women/backinfo/story/cclub/club3.htm
蕭昭君(2004)。國內教育行動研究解放了什麼?-一個師資培育者的閱讀與困惑。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496-507頁)。台北:心理。
蕭昭君譯(1997)。Kenneth G. W. & Bennett D. 原著。全是贏家的學校。台北:天下文化。
賴雅芬(1997)。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顧瑜君(2002)。增能進修模式初探:以學校為中心的課程發展做為教師專業成長之可能性。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時代師資培育的變革-知識本位的專業(33-64頁)。高雄:復文。
顧瑜君(2004)。行動研究的孤寂之路。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496-507頁)。台北:心理。
貳、英文部分
Butzow,C. M.&Butzow ,J. W.(1999). Exploring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children′s literature . Englewood,Colorado : Teacher Ideals Press.
Breiting, S., & Mogensen, F. (1999). Action competenc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9 (3), 349-353.
Bishop, K. N. & Scott, W. A. H. (1998) . Deconstructing action competence: developing a case for a more scientifically-attentiv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7, 225-236.
Bardwell,L.(1991). Success stories : Imagery.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3(1),5-10.
Ellis,B.“Fox”(1997). Learning from the Land : Teaching Ecology Through Stories and Activities. Englewood,Colorado : Teacher Ideals Press.
Emmons K. M.(1997).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ction : Reflection and revision through practical experience .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9(1),34-44.
Hicks, D. & Bord, A.(2001). Learning about global issues : why most educators only make things worse?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7(4), 413-425.
Hicks, D. (1998). Stories of hope: A response to the ‘ psychology of despai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2), 165-176.
Hungerford, H. R., & Vlo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Hungerford, H. R., Peyton, R. B., & Wilke, R. J.(1980). 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3), 42-47.
Jensen, B. B. & Nielsen K. (2003).Action-orient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larifying the concept of action.環境教育研究,1(1),173-193.
Jesen, B. B., & Schnack, K. (1997). The action competence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3(2), 163-178.
Katzenmeyer, M & Moller, G.(2001). Awakening the Sleeping Giant : Helping Teachers Develop as Leaders .California : Corwin press.
Kiesberg,D. A.(1999).A Sense of Place : Teaching Children about the Environment with Picture Books. Englewood,Colorado : Teacher Ideals Press.
Kemmis,S. (1988).Action Research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Australia:Deakin University.
Knapp C. (1983) A curriculum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Values Education.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4(3),22-26.
Lutts, R. H.(1985).Place,home,and story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7(1),37-41.
Mathis,J. B(2002).Picture book text sets : A nove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me. The Clearing House , 75(3),127-131.
Marriott.S(2002).Red in Tooth and Claw ? Images of Nature in Modern Picture Books.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33(3),175-183.
Young, R. D.&Monroe, M. C.(1996).Some Fundamentals of Engaging Stori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2),171-187.
UNESCO(2002).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Sustainable Future : A Multimedia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
UNESCO(1978).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inal Report,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Paris ,France .UNESCO ED/MD/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