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景婷 Ching-Ting Tsai |
---|---|
論文名稱: |
我國研究型大學指標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dicator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王如哲
Wang, Ru-Jer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4 |
中文關鍵詞: | 研究型大學 、指標 |
英文關鍵詞: | research university, indicato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7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中,研究型大學係指擁有研究所教育、豐富的圖書及實驗設備、領導各學門研究的師資陣容以及高素質的研究生,並且能透過多方管道爭取經費之大學校院;且應達到研究型大學指標判定結果在水準以上的校院。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結果依據「輸入—過程—輸出」模式初擬指標,並採德懷術研究法進行研究,根據文獻探討及德懷術實徵研究結果,提出研究結論及相關建議。
In the study, the ” research university” means the university which own graduate school education, rich book collection, experimental equipment, the teachers of leading each department of studies, high quality graduate students, and to get expense through diversified ways. Research university should reach the stander which research university indicators. The study through the conclusion of discussions and according”input-process-output” pattern to identify indicators, and research by Delphi technique. Finally, to base 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and Delphi technique experiment,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壹、中文文獻
王如哲(2005)。國際間大學學術排名的現況、反思及展望。2005年7月15日,取自www.epa.ncnu.edu.tw/activity/speech/941/1123/
王保進(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保進(2002)。國家層級大學教育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載於「高等教育政策與研究」研討會手冊。臺北:臺灣大學教務處教育學程中心。
王保進(2005)。波隆那宣言後歐洲國家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之發展。載於「大學評鑑、進退場機制與提昇國際競爭力」學術研討會手冊。臺北: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王麗雲(2000)。研究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載於「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高雄:麗文。
王麗雲(譯)(2003)。P. G. Altbach, R. O. Berdahl, P. J. Gumport, (1999) 著。碩博士教育與研究—互賴於緊張。載於二十一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臺北:高等教育。
行政院(2003a)。「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報告書。臺北:行政院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委員會。
行政院(2003b)。高等教育宏觀計畫執行方案研擬計畫報告書。臺北:行政院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委員會。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政達(1998)。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呂木琳(2004)。我國高等教育的願景與競爭力。載於淡江大學舉辦之「大學卓越政策之檢討與展望」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李芊慧(2003)。台灣一般大學校院分類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建興、楊淑妃(2004)。台灣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趨勢之展望。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心理。
林玉体(1997)。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玉体編(2002)。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臺北:高等教育。
侯永琪、陳樂群(2002)。美國高等教育定位功能之研究: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表。教育研究月刊,103,62-80頁。
姜麗娟(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學角色與功能兼對國內「研究型大學」迷思之反省。中正教育研究,1(2),63-82頁。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馬信行(1997)。大學指標評鑑適切性之評析。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101-155頁。
馬信行(1998)。教育科學研究法。臺北:五南。
馬湘萍(2000)。高等教育功能之變遷及機構分類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美蓮(1996)。我國大學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載於簡茂發、李琪明(主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臺北:學富。
教育部(2002)。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2004年8月20日,取自於http://www.hight.edu.tw/
教育部高教司(2005)。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2006年3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simpletext/index.htm
淡江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004)。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趨勢、科技、治理。臺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郭昭祐(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頁257-285。
郭為藩(2004)。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臺北:高等教育。
陳伯璋、侯永琪(2004)。我國大學學術聲譽與學門排名研究實施之比較:資料蒐集之檢討與反省。載於「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手冊。臺北: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辦。
彭森明(2004)。成為一流國際大學:美國名校的啟示。載於「大學卓越政策之檢討與展望」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游家政(1993)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湯堯(譯)(2003)。P.G. Altbach,, R. O. Berdahl,, P. J. Gumport, (1999)著。聯邦政府與高等教育。載於二十一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臺北:高等教育。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3):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炳煌、侯永琪、陳樂群(2002)。以「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表」研究我國大專校院之分類。臺北: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宜真(1998)。傳播科技人才能力需求與學程設計原則:修正式德菲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楊思偉、王如哲(2004)。比較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國賜、王如哲(2003)。對國際間高等教育分類意見之調查研究。載於「大學校院品質指標建立之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
楊國賜、王如哲(2004)。國際間高等教育分類及其政策啟示。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心理。
葉坤靈(2005)。美國高等教育之重要發展階段輿論題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念才(2005)。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現狀與未來。載於「大學評鑑、進退場機制與提昇國際競爭力」學術研討會手冊。臺北: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劉念才、程瑩、劉莉、趙文華(2002)。我國名牌大學離世界一流有多遠。載於海峽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前瞻」議程暨論文集,新竹: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揚智。
戴曉霞(2002)。臺灣高等教育的定位與困境。載於海峽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前瞻」議程暨論文集,新竹: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戴曉霞(2006)。世界一流大學之卓越與創新。臺北:高等教育。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簡茂發、李琪明(2001)。我國教育指標系統之發展與建構。載於作者(主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頁372-462,臺北:學富。
貳、西文文獻
Duderstadt, James (2000). The universit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Gover, J., Huray, P. G. (1998).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US: Sandis National Laboratories.
Graham, G. (2002). University-The recovery of an idea.UK: Imprint academic.
Graham, H. D., Diamond, N. (1997). The rise of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elites and challengers in the postwar era. Londo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Jarvis, P. (2001). The changing natur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corporate universities.
Keohane, N. O. (1994). The mission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Cole, R. J., Barber, E. G., & Graubard, S. R. (Eds).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a time of discontent. London: John Hopkins Univ.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2002).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reas and the role of 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ies. Retrieved Aug31, 2004 from http://www.leru.org/publications.htm.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2003). 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ies as engines for the ‘Europe of knowledge’. Retrieved Aug31, 2004 from http://www.leru.org/publications.htm.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2004). Unlocking Europe’s intellectual potential-universities and a European common mark for research. Retrieved Aug31, 2004 from http://www.leru.org/publications.htm.
Leiden University (2002). Retrieved Aug31, 2004 from http://www.leiden.edu/
Lombardi, J. V., Craig, D. D., Capaldi, E. D., Gater, D. S., Mendonça, S. L. (2000). The top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Florida: The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Lombardi, J. V., Craig, D. D., Capaldi, E. D., Gater, D. S., Mendonça, S. L. (2001). The top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Florida: The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Lombardi, J. V., Craig, D. D., Capaldi, E. D., Gater, D. S., Mendonça, S. L. (2002). The top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Florida: The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Lombardi, J. V., Craig, D. D., Capaldi, E. D., Gater, D. S., Mendonça, S. L. (2003). The top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Florida: The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Muller, Steven(ED) (1996). Universiti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K: British Library.
Stigler, S. M. (1994). Competition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Cole, R. J., Barber, E. G., & Graubard, S. R. (Eds).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a time of discontent. London: John Hopkins Univ.
Sutton, F. X. (1994). The distinction and durability of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y. In Cole, R. J., Barber, E. G., & Graubard, S. R. (Eds).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a time of discontent. London: John Hopkins Univ.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2001). 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2000edition. California: The Author.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2005) . Retrieved July2, 2005from http://www.thes.co.uk/worldrank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