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瑈芸
Hsu, Rou-yun
論文名稱: 數字化管理的野心:近代中國的教育統計(1902-1937)
The Ambition of Mathematical Management: Education Statistics in Modern China (1902-1937)
指導教授: 連玲玲
Lien, Ling-ling
周東怡
Chou, Tong-yi
口試委員: 徐兆安
Chu, Shiuon
韓承樺
Han, Cheng-hua
口試日期: 2021/07/2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國家治理統計科學教育行政教育會教育專家
英文關鍵詞: governmentality, statistics, scienc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association, education specialist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19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關注近代中國治理機制的轉型。中國從傳統帝國轉型為現代民族國家的重大改變之一,在於政府的治理邏輯由消極維持政權運作,轉為積極發展社會各個層面,並在此過程中,產生對新治理知識與技術的需求。其中,以統計方法進行數字化管理,是現代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過去學界關於晚清、民國之人口、社會、經濟等現代知識形成的研究中,皆關注到「統計型調查」這項知識工具對知識型態的影響,相形之下,調查步驟完成後的數字分析與應用方式,則尚未成為研究重心。因此,本文即以伴隨新式學校教育系統出現的教育統計為切入點,觀察近代中國自晚清至民國1930年代數字管理機制與觀念的變化。
    近代中國的教育數字化管理技術由多層因素交織而成。本文首先討論國際統計治理競爭進入中國的歷史背景,以及晚清教育統計機制的建立及運作模式。接著敘述民國時期中央政府及學界專家辦理教育統計的方式,並分析其統計成果報告。本文透過比較北洋政府與國民政府的統計組織及人員,呈現統計行政量能提升的趨勢,此外,亦指出教育會仕紳到教育學院師生的知識份子世代變化中,學界人士愈加強調教育統計的現象。
    隨著社會對教育統計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政府與學界人士應用數字的方式,也產生質量上的改變。國民政府的全國教育統計,使用了較北洋政府更加靈活的分析策略,諸如從項目間的關聯性發現教育問題,以及設定數值標準檢視教育政策的成效。學院師生強調「科學」的統計研究,因此追求將材料整理成百分比圖表、從大量統計數據中尋找潛在的教育現象,以及使用標準化方法衡量教育效率。然而,教育研究者更加倚重統計形式,並不必然使他們更能洞悉教育現況,其目光甚至被推理數字的研究方式侷限,因此擴大了調查結果與現實間的差距,顯示出近代中國追求數字化管理的困境。

    The present thesis broadly concerns transformations in the governmentality of modern China. Within the processes of moving towards a modern state, the logic of governance shifted away from the passive maintaining of political power and its operations during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 to active attempts to develop every facet of society. Consequently, the demand for new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regarding governmentality emerged, and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statistics to carry out forms of mathematical management was an indispensable skill for modern governments. Prior academic research on demographics, society, and economic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have given prominence to the role of statistical surveys in the production of new forms of knowledge, but in contrast, the mathematical analyses and methods of their application following these surveys have received scant attention. Therefore, this thesis discusses education statistics, which emerged alongside new education system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the mechanisms and concepts of mathematical management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1930s.
    The 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modern China is comprised of several interwoven factors. To begin, the present thesis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how statistical governance entered China and was used on the global stage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strength of nations,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ions and models of operations concerning education statistic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ubsequentl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employing education statistics and related reports conducted by bo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By comparing the related organizations and personnel of the Beiyang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a trend regarding the growing capacity for statistical administration becomes readily apparent. Furthermore, seeing the generational transformations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intellectual class, namely the education associations of Chinese gentry shifting towards the academies attended by faculty and students, education statistics were increasingly stressed by scholars within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wake of heightened levels of acceptance, the use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is not merely reflected in quantity but also in quality. Considering compiled national education statistics, for example,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dopted more flexible analytical strategies than those of the Beiyang government, thereby discovering problems in education from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survey items and setting numerical standards to inspect the results of education policies. Specialists in education and those linked to academies emphasized conducting “scientific” statistical research; that is, they preferred arranging materials into percentage diagrams, discovering potential phenomena in education from large amounts of numerical data, and making use of standardized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systems. However, as education researchers became increasingly reliant on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use of these methods did not necessarily better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concerning contemporary education, but rather limited their perspectives, which ultimately widened the gap between their statistical reports and the reality that surrounded them and demonstrated the dilemma of pursuing mathematical management in modern China.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問題設定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全文安排 9 第二章 晚清教育統計的出現 11 第一節 維新思想中的統計治理觀念 11 一、數值化世界觀中的教育改革論述 11 二、新政時期統計行政的全面展開 15 第二節 新政興學中的教育調查活動 21 一、地方上的先行嘗試 21 二、勸學所的教育調查與應用 24 第三節 教育訊息的統計與傳播 30 一、全國教育統計行政 30 二、民間刊物中的教育統計 37 第四節 小結 38 第三章 民國時期政府的教育統計 40 第一節 教育統計行政的變遷 41 一、北洋政府時期 41 二、國民政府時期 47 第二節 教育統計的成果與運用 53 一、北洋政府時期 53 二、國民政府時期 59 第三節 小結 65 第四章 民國時期學界的教育統計 67 第一節 教育會仕紳的參與 67 一、教育會的角色定位 67 二、教育會的教育調查活動 71 第二節 教育學院師生的投入 74 一、美國教育調查典範的興起 74 二、中華教育改進社的教育調查活動 77 第三節 教育統計分析 86 一、普通調查 86 二、專業調查 93 第四節 小結 99 第五章 結論 101 徵引文獻 105

    一、報紙、期刊
    《大學院公報》(南京),1928。
    《中華教育界》(上海),1920、1924、1937。
    《北洋官報》(天津),1906、1911。
    《四川官報》(成都),1904。
    《申報》(上海),1906、1911。
    《安徽教育》(安慶),1929。
    《江西教育公報》(南昌),1929。
    《江蘇省教育會月報》(上海),1918。
    《江蘇省教育會年鑑》(上海),1920、1922-1926。
    《江蘇教育公報》(南京),1918、1920。
    《江蘇教育行政月報》(南京),1914。
    《京兆公報》(北京),1917。
    《東方雜誌》(上海),1906、1910。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友會雜誌》(南京),1918。
    《政府公報》(北京),1913、1915。
    《政治官報》(北京),1909-1911。
    《時務報》(上海),1897。
    《浙江教育》(杭州),1935。
    《浙江潮》(東京),1903。
    《崑山縣學事年報》(崑山),1918。
    《教育公報》(北京),1914-1918、1922
    《教育部公報》(南京),1929、1933、1935。
    《教育研究》(上海),1913、1915。
    《教育彙刊》(南京),1921。
    《教育叢刊》(北京),1921-1922。
    《教育雜誌》(上海),1910-1911、1913、1919、1923。
    《晨報副刊:社會》(北京),1927。
    《晨報副刊》(北京),1923。
    《現代青年》(廣州),1929。
    《新教育》(上海),1919、1922-1925。
    《新聞報》(上海),1923、1925、1929。
    《福建教育行政月刊》(福州),1921。
    《廣州市市政公報》(廣州),1928。
    《廣東省政府公報》(廣州),1931。
    《學部官報》(北京),1910。

    二、書籍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北洋政府檔案》,第89冊。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10。
    中華教育改進社編,《中國教育統計概覽》。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中華教育改進社編,《京師教育概況(民國十三年-十四年)》。北京:中華教育改進社總事務所,1926。
    孔飛力(Philip Kuhn)著,陳兼、陳之宏譯,《中國現代國家的起 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
    方明主編,《陶行知全集》,第1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王卓然,《中國教育一瞥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王燕來、古韶軍輯,《民國教育統計資料續編》,第1、10、1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王燕來選編,《民國教育統計資料彙編》,第1、3、6、10、1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朱君毅,《民國時期的政府統計工作》。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8。
    朱煜,《五四新潮下的歷史教育:中華教育改進社與新學制歷史教育改革(1921-192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到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6。
    李章鵬,《現代社會調查在中國的興起》。北京:西苑出版社,2021。
    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蘇省教育會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輯,《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時中學社編輯,《統計學》。上海:時中學社,1903。
    高俊,《清末勸學所研究——以寶山縣為中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8。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
    張裕卿,《學校調查綱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1冊。上海:中華書局,1941。
    〔清〕于寶軒編,《皇朝蓄艾文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陳元暉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陳昀秀,《清末的江蘇教育總會(1905-1911)》。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陳寶泉、陶知行、胡適編,《孟祿的中國教育討論》。北京:實際教育調查社,1922。
    彭劍,《清季憲政編查館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程其保,《學務調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黃炎培,《八十年來——黃炎培自述》。上海:文匯出版社,2000。
    黃炎培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黃炎培日記》,第一卷(1911~1918)。北京:華文出版社,2008。
    葉文心,《民國知識人:歷程與圖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董寶良主編,《陶行知教育論著選》。北京:新華書店,1991。
    錢實甫,《北洋政府時期的政治制度》,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薛鴻志,《教育統計學大綱》。北京:北京高等師範編譯部,1923。
    叢小平,《師範學校與中國的現代化: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社會轉型1897~1937》。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大清帝國的衰亡》。臺北:時報出版,2017。
    關曉紅,《晚清學部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Bailey, Paul. Reform the People: 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Popular Education in Early 20th-Century China.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0.
    Ghosh, Arunabh. Making it Count: Statistics and Statecraft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Keenan, Barry.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Lam, Tong. A Passion for Facts: Social Surve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1900-194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Rawski, Evelyn.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
    Strauss, Julia C. Strong Institutions in Weak Polities: State Building in Republican China, 1927-194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Terman, E. L. The Efficiency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China.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24.
    Twiss, George Ransom.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China: A Survey of the Present Status and a Program for Progressive Improvement.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25.

    三、論文
    牛力,〈江蘇省教育會與東南大學權力格局的興替(1914-1927)〉,《史林》,2019年4期。上海,頁124-136。
    江勇振,〈Tong Lam, A Passion for Facts: Social Surve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1900-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9期。臺北,2013.3,頁173-199。
    何樹遠,〈在激進與保守之間:中華教育改進社與1920年代的三次學潮〉,收入鄭大華、鄒小站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激進與保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頁321-347。
    汪正晟,〈中央政治學校公共行政教育的困境與出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2期。臺北,2018.12,頁37-82。
    汪婉,〈晚清直隸的查學和視學制度——兼與日本比較〉,《近代史研究》,2010年4期。北京,2010.7,頁34-51。
    沙培德,〈「利於君,利於民」:晚清官員對立憲之議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2期。臺北,2003.12,頁47-71。
    車泰根,〈數:帝國的算術和近代世界〉,《亞洲概念史研究》,第2輯。北京,2018.3,頁237-251。
    周東怡,〈清末《奏定高等小學堂章程》與《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的修訂〉,《臺灣師大歷史學報》,60期。臺北,2018.12,頁79-118。
    林易澄,〈「中國經濟」的誕生:經濟治理、知識生產與公共想像(1906-1992)〉。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8.2。
    孫慧敏,〈「新式學校」觀念的形成及影響〉,收入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2007,頁81-103。
    高田幸男著、甘慧杰譯,〈清末地方社會教育行政機構的形成——蘇、浙、皖三省各廳、州、縣教育機構的狀況〉,《史林》,1996年3期。上海,頁115-120。
    高俊,〈清末地方教育會論述——以寶山縣為個案〉,《史林》,2015年2 期。上海,頁123-128。
    張朋園,〈勞著「清代教育及大眾識字能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期。臺北,1980.7,頁455-462。
    畢苑,〈從教育調查看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教員形象——兼論教育調查與 中國現代教育之建立〉,收入黃興濤、夏明芳主編,《清末民國社會調 查與現代社會科學興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頁271- 304。
    連玲玲,〈關於婦女的「事實」:民國時期社會調查的性別分析〉,《近代中 國婦女史研究》,34期。臺北,2019.12,頁69-128。
    劉惠璇,〈中華教育改進社與教育獨立運動(一九二一-一九二七)〉。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86.6。
    韓承樺,〈當「社會」變成一門「知識」:近代中國社會學的形成及發展 (1890-194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7.7 。
    羅志田,〈帝制面臨的挑戰:新政的制度困境和倫理轉換〉,收入王建朗、 黃克武主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晚清卷(上)》。北京:社會科學 文獻出版社,2016,頁505-548。
    Chu, Shiuon. “Ambiguous Objectivity: The Standardized Test Movement (1920-1937) and the Remaking of Chinese Examination Discourse.” Twentieth-Century China 44:3, October 2019, pp. 345-361.
    Strauss, Julia C. “The Evolution of Republican Government.” The China Quarterly 150, 1997, pp. 329-351.
    Tillman, Margret. “The Authority of Age: Institutions for Childhood Development in China,1895-1910.”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7:1, January 2012, pp. 32-60.

    四、網路資料
    〈教育行業國有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達7.75萬元〉,《中國新聞網》,2017年9月1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901/8319753.shtml(2021年7月7日檢索)。
    〈教育部:教師年平均工資達7.55萬元!老師,您拖後腿了嗎?〉,《每日頭條》,2017年9月12日。https://kknews.cc/zhtw/education/8b6oo3e.html(2021年7月7日檢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