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乃聖
論文名稱: 國中生乘法公式結構之察覺與概念心像
指導教授: 謝豐瑞
Hsieh, Feng-J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2頁
中文關鍵詞: 乘法公式察覺概念心像文字符號數系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6下載:15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探討國中學生對於數學式子中乘法公式結構的察覺現象以及對於乘法公式的概念心像。在乘法公式的概念心像方面,分成「主動擷取」與「被動擷取」的概念心像兩部分;在乘法公式結構的察覺現象方面,將數學式子分成「形似類型」與「隱含類型」兩大類,並與式子中物件的形式以及公式的其他因素搭配,探討學生察覺數學式子中乘法公式結構上的現象。
    本研究是描述性的研究。研究樣本是台北縣兩所國中國二共24班的933位學生,學生的程度近於全國學力測驗的平均。本研究以含有開放性與封閉性題目的問卷進行資料的收集;以量的方法分析封閉性題目的數據,以歸納分析法分析開放性題目的資料。
    本研究部分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乘法公式的概念心像方面:
    1.在恆等式的概念心像上,認為和的平方公式中之a、b可以用任意數代入之學生佔施測人數的46.0%;但對於實際數值或符號(如 、 與x、x等等),這些學生中只有19.6%(施測人數的9.1%)認為其可被代入公式中的a、b。
    2.認為和的平方公式可以左右互換的學生或是認為和的平方公式不一定是課本所列的形式的學生都超過施測人數的60%以上。
    二.在乘法公式數學式子的察覺現象方面:
    1. 在數字型式的乘法公式中,多數「形似類型」的察覺成功率是「隱含類型」的2~4倍,有些差異甚至高達約49%(約4.7倍)。
    2. 隱含乘法公式結構中運算符號的數學式子之察覺成功率比未隱含運算符號的數學式子低很多。
    3. 對於數字型式的式子,不論具有哪一個乘法公式結構,當式子中有隱含運算符號時,即使是和課本型式相同的式子,學生察覺成功率都大約在4成以下。
    4. 對於隱含乘法公式結構的式子,在混合型、整係數型、分式型、三個文字符號型中,不同乘法公式之間的察覺成功率在統計上均不具顯著差異。但在平方型中,和的平方公式之察覺成功率顯著低於平方差公式─由左至右的察覺成功率。
    5. 對乘法公式概念心像不同的學生,在察覺乘法公式數學式子的題數上具有顯著差異。
    關鍵字:乘法公式、概念心像、察覺、文字符號、數系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界定………………………………………………………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文字符號的概念…………………………………………….… 7 第二節 概念與概念心像………………………………….…………... 13 第三節 乘法公式的相關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19 第二節 研究樣本………………………………………....…………… 2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2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過程………………………………………...…… 38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 41 第一節 資料分析與類別簡介………………………………...……… 41 第二節 乘法公式的概念心像……………………………………...… 48 第三節 數學式子中乘法公式結構之察覺現象……………………...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2 第一節 結論…………………………………………………………... 142 第二節 建議…………………………………………………………... 14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50 英文部分………………………………………………….…… 152 附錄 附錄一 研究工具與施測說明……………………………..…….. ……... 154 附錄二 乘法公式察覺現象初始研究工具架構.………………………... 160 附錄三 察覺現象比較分析列表…………………………………………. 166 附錄四 主動擷取概念心像統計分析報表………………………………. 168 附錄五 形似與隱含的差異統計分析報表………………………………. 170 附錄六 乘法公式的差異統計分析報表…………………………………. 182 附錄七 公式方向的差異統計分析報表………………………………….. 186 附錄八 乘法公式概念心像的察覺題數統計分析報表………………….. 188 附錄九 問卷[三]察覺成功率排序統計表……………………………….. 201 附錄十 學生察覺乘法公式數學式子的錯誤現象…………….……….… 203 附錄十一 學生答題情形分類與人數統計表…………….……………….… 204 表 次 表3-1 問卷樣本人數分配表……………………………………….……………. 21 表3-2 乘法公式數學式子形似類型察覺現象的研究工具架構……………….. 31 表3-3 乘法公式數學式子隱含類型察覺現象的研究工具架構……………….. 32 表3-4 問卷[三]數學式子題號與問卷的對照表………………………………… 33 表3-5 乘法公式察覺現象研究工具的隱含內容分析……………..…………… 34 表4-1 問卷[一]各題分類類別概述……………………………………………... 44 表4-2 問卷[二]各類題型分類類別概述………………………………………… 45 表4-3 問卷[三]各種回答情形的分類類別概述………………………………… 46 表4-4 學生在乘法公式單元中對於恆等式的概念心像……………………….. 49 表4-5 文字符號是否可代換乘法公式中的a、b……………………………… 51 表4-6 不同數系的數是否可代換乘法公式中的a、b………………….……... 53 表4-7 代換的文字符號中有一個是零…………………………………………... 55 表4-8 代換的文字符號是重覆的物件…………………………………………… 56 表4-9 學生對於恆等式的概念心像和實際例子之間的比較…………………… 59 表4-10-1 左式和右式互換後是否仍是和的平方公式(Ⅰ)…………………… 65 表4-10-2 左式和右式互換後是否仍是和的平方公式(Ⅱ)…………………… 65 表4-10-3 左式和右式互換後是否仍是和的平方公式(Ⅲ)………………….... 66 表4-11 和的平方公式的左右互換後是否相同………………………….……… 68 表4-12 和的平方公式左右互換呈現出的現象…………………………………. 71 表4-13 學生對於乘法公式的辨識情形…………………………………………. 74 表4-14 學生對於不同形式和的平方公式答題情形……………………………. 78 表4-15 數學老師對不同形式和的平方公式的回答…………………….……… 80 表4-16 學生對於乘法公式這個名詞的回答情形…………………………….… 83 表4-17 乘法公式概念的名稱和內涵的連結情形…………………………….… 85 表4-18 學生最先主動擷取的乘法公式之概念心像………………………….… 88 表4-19 和的平方公式形似類型與隱含類型的比較……………………………. 93 表4-20 差的平方公式形似類型與隱含類型的比較……………………………. 95 表4-21 平方差公式─由左至右形似類型與隱含類型的比較…………………. 97 表4-22 平方差公式─由右至左形似類型與隱含類型的比較…………………. 99 表4-23 形似類型與隱含類型察覺成功率差異的綜合比較………………….. 102 表4-24 形似類型數字形式的察覺成功率…………………………………..… 105 表4-25 隱含類型數字形式的察覺成功率…………………………………..… 107 表4-26 數字形式察覺成功率的綜合比較…………………………………..… 110 表4-27 和的平方公式中數字形式與文字形式的察覺成功率……………..… 112 表4-28 平方差公式─由左至右中數字形式與文字形式的察覺成功率…….. 114 表4-28 平方差公式─由左至右中數字形式與文字形式的察覺成功率…….. 117 表4-29 數字形式與文字形式察覺成功率綜合比較………………………….. 119 表4-30 形似類型中不同乘法公式間察覺成功率的比較……………………... 121 表4-31 隱含類型數字形式中不同乘法公式間察覺成功率的比較…………... 122 表4-32 隱含類型文字形式中不同乘法公式間察覺成功率的比較…………… 124 表4-33 不同乘法公式間察覺成功率的綜合比較……………………………... 126 表4-34 形似類型由左至右與由右至左的察覺成功率………………………... 128 表4-35 隱含類型數字形式由左至右與由右至左的察覺成功率……………... 129 表4-36 隱含類型文字形式由左至右與由右至左的察覺成功率……………... 131 表4-37 由左至右與由右至左的察覺成功率的比較…………………………... 133 表4-38 主動擷取概念心像與察覺題數………………………………………… 136 表4-39 恆等式概念心像與察覺題數…………………………………………… 138 表4-40 左右互換的概念心像與察覺題數……………………………………… 139 表4-41 公式形式的概念心像與察覺題數……………………………………… 140 圖 次 圖2-1 圓錐形的概念模型……………………………………………………….. 14 圖2-2 容易形成概念的例子示意圖…………………………………………….. 14 圖3-1 研究步驟流程圖………………………………………………………….. 40

    中文部分:
    1. Booth.L.R演講,王秀密整理(民76):代數的診斷教學。科學教育月刊,第100期,頁33-41。
    2. L. S Vygotsky(1989):思維與語言(李維譯)。Thought and Language。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3. Michael Quinn Patton(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4. Richard E. Mayer(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林清山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5. Richard R. Skemp(1985):數學學習心理學(林義雄、陳澤民譯)。台北:九章出版社。
    6. 方鳳娟(民90):國中生對乘法公式從幾何呈現轉化到代數描述的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7. 王文中(民88):統計學與Excel資料分析之實習應用。台北:博碩文化。
    8. 王文科(民8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9. 江佳惠(民89):以幾何面積為類比物教授國一代數乘法公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10. 林清山譯(民80):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出版社。
    11. 林碧珍(民74):數學概念的形成與學習。國教世紀,21卷2期,頁1-4。
    12. 洪萬生(民80):孔子與數學-一個人文的懷想。台北:明文書局。
    13. 袁媛(民82):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文字符號概念與代數文字題的解題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所論文。
    14. 國立編譯館主編(民87):國民中學數學第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15. 國立編譯館主編(民87):國民中學數學第二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16. 國立編譯館主編(民88):國民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三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17. 國立編譯館主編(民88):國民中學數學第三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18. 國立編譯館主編(民88):國民中學數學第四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19. 張勝和(民84):乘法公式理解之研究以國中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20. 張景中(1995):數學與哲學。台北:九章出版社。
    21. 張景媛(民83):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教育心理學報,27,175-200。
    22. 張鳳燕(民80):教導心理學微觀─從概念學習談國小數學教育。師友月刊,第284期,頁24-29。
    23. 郭汾派、林光賢、林福來(民78):國中生文字符號概念的發展。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NSC76-0111-S003-08、NSC77-0111-S003-05A。
    24. 陳盈言(民89):國二學生變數概念的成熟度對其函數概念發展的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論文。
    25. 黃光雄、簡茂發(民80):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26. 廖學專(民91):初探國中生等號概念之心像。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論文。
    27. 蕭文強(1991):為什麼要學習數學。台北:九章出版社。
    28. 謝佳叡(民90):國中生配方法學習歷程中之數學思維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論文。
    英文部份:
    1. Booth, L. R. (1988). Children’s difficulties in beginning algebra. In A. F. Coxford & A. P. Shulte (Eds.), The ideas of algebra (pp. 20-32).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 Collis K. F. (1975).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Reasoning.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3. Kuchemann, D. (1978).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numberical variables. Mathematics in school, 7(4), pp. 23-26.
    4. Kuchemann, D. (1981). Algebra. In K. M. Hart, M. L. Brown, D. E. Kuchemann, D. Keslake, G. Ruddock, & M. McCartney. (Ed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 11-16 (pp. 102-119). London: John Murray.
    5. Sfard, A. (1987).Two conceptions of mathematical notions: operational and structural . In J. C. Bergeron, N. Herscovics, & C. Kieran (Eds.),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 3, pp. 162-169). Montreal, Canada: PME.
    6. Sfard, A. (1991).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ions: reflections on processe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 pp. 1-36.
    7. Sfard, A. (1992). Operational origins of mathematical objects and the quandary of reification-the case of function. In G. Harel, & E. Dubinsky (Eds.),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Aspects of epistemology and pedagogy (MAA Notes, Vol. 25, pp. 59-84). Washington, DC: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8. Vinner, S. (1983).Concept definition, concept image and the notion of fun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 pp. 293-305.
    9. Vinner, S. (1992). The function concept as a prototype for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G. Harel, & E. Dubinsky (Eds.),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Aspects of epistemology and pedagogy (MAA Notes, Vol. 25, pp. 195-213). Washington, DC: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0. Vinner, S., & Dreyfus, T. (1989).Image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4), pp. 356-366.
    11. Wagner, S. (1977). Conservation of equation and fun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formal operational though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City.
    12. Wagner, S. (1981).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mathematical variables. In C. Comiti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of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 2, pp. 165-170). Grenoble, France: PME.
    13. Wagner, S. (1981).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mathematical variables. In C. Comiti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of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 2, pp. 165-170). Grenoble, France: PME.
    14. Wagner, S. (1983). What are these things called variables?Mathematics Teacher, 76, pp. 474-479.
    15. Pines,A.L.(1980).A model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The formative role of summative evaluaion an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individualized industruction(12th, Windsor, Canada).
    16. Hershkowitz, R. (1990).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learning geometry.In P. Nesher , & J. Kilpatrick (Eds.), Mathematics and Cognition: A research Synthesis by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 70-95).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Kieran,C.(1992).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school algebra.I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Learning by Grows,D.A.:Macmillan, pp.390-419 .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