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雅婷
Chang, Ya-Ting
論文名稱: 金庸小說英雄人物特質探析——以《射鵰英雄傳》為例
指導教授: 郭乃禎
Guo, Nai-J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5
中文關鍵詞: 金庸《射鵰英雄傳》英雄特質人物特質俠之大者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01.2019.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8下載:7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金庸先生(西元1924~2018)博學多才,在武俠小說界夙負盛名,創作 風格不但獨樹一幟,而且擅於結合歷史文化,在特定時空背景下,創造具有殊 持風格的武俠世界,與古龍、梁羽生皆堪稱當代巨擘。他曾在《鹿鼎記.新序》中把所創作的小說以對聯展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其中「射」即指《射鵰英雄傳》,為射鵰三部曲之首,本書在南宋寧宗朝廷積弱,權臣貪腐,外患屢侵,國難當頭的基礎上,抗金名將岳飛「盡忠報國」,眾強爭奪《武穆兵書》的前題下,形塑俠客「郭靖」。使一介凡夫俗子晉升為民族英雄,過程不但激勵人心,而且還蒙作者賦予「英雄」的稱號,這是金庸在其它小說中未曾封賜的「殊榮」,金庸認可的英雄條件,究屬何種特質,值得深入探索。

    本文透過文本分析法與文獻研究法,以文本《射鵰英雄傳》出發,探討在
    郭靖如何成為英雄,討論小說中英雄的特質與英雄模式的建立,嘗試從各方面
    確立武俠文學提供給廣大社會的價值與影響。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6 一、 專著研究 8 二、 論文研究 10 三、 會議論文與期刊論文 11 第三節 論文架構 11 第二章 金庸生平與創作背景 15 第一節 生平概述 15 第二節 創作生涯 16 一、 投入媒體 17 二、 創立明報 19 三、 功成名就 21 第三節 小結 23 第三章 《射鵰英雄傳》郭靖的英雄路 25 第一節 何謂英雄 26 一、 「英」字的涵義 26 二、 「雄」字的涵義 28 三、 「英雄」指涉的類型 29 四、 「英雄」出現的時機 30 五、 誰是真英雄 32 第二節 英雄旅程概念 41 第三節 英雄旅程模式之鋪成 44 第四節 英雄旅程模式之衝突 56 第五節 英雄旅程模式之解決 64 第六節 小結 68 第四章 《射鵰英雄傳》靖康之路 71 第一節 「靖康」之承襲後塑 74 一、 先天承襲 76 二、 後天形塑 94 第二節 「靖康」相對二元論 105 一、 靖康之武藝試探 106 二、 靖康之武 武德 110 三、 靖康之情義兩難 114 第三節 小結 120 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 120 二、 英雄不怕出身低 121 三、 人一己百勤補拙 121 四、 善惡分明終有報 122 第五章 《射鵰英雄傳》的情感世界 123 第一節 臨大節而不可奪—家國之愛永垂不朽 123 一、 以《武穆遺書》為線索,投射忠義的主題 124 二、 以人物背景為線索,映襯忠義的主題 127 三、 以武林幫派的集團,突顯忠義的主題 129 第二節 共患難而不相棄—真摯之愛永恆不變 134 一、 真金不怕火煉,真情不畏考驗 135 二、 危機巧轉企機,英雄不怕難關 138 三、 情愛化為推手,犧牲造就不凡 145 四、 癡情人守執心,苦甜各自不同 161 第三節 言既諾而不忍負—俠義之愛永存不悔 174 一、 義結金蘭,兩肋插刀 175 二、 單親情厚,呵護備至 181 三、 師恩浩蕩,諄誨無已 184 第四節 小結 187 一、 忠貞不二的愛國特色 188 二、 摯愛不渝的愛情特色 195 三、 重義輕生的俠客特色 196 四、 死生不移的親情特色 197 第六章 《射鵰英雄傳》武功大觀 199 第一節 內外兼修的武術特質 199 一、 郭靖內功 202 二、 郭靖外功 209 三、 旁及武功 223 第二節 武林五絕之武功 229 一、 東邪 229 二、 西毒 232 三、 南帝 234 四、 北丐 235 五、 中神通 238 第三節 武林組織與武器 240 一、 丐幫組織 240 二、 武器大觀 244 第四節 小結 251 一、 從道家取義,演繹成系統套路的招法功力 251 二、 從道藏取經,豐衍成武術世界的深厚根源 252 三、 從經書取象,揮掌成至陽至剛的降龍本領 253 四、 從自然取材,構築成門派武藝的風格特色 253 第七章 《射鵰英雄傳》的詩文情采 255 第一節 忠愛眷戀之詩篇 255 一、 國家忠愛詩篇 257 二、 存亡顛覆詩篇 262 三、 社會諷喻詩篇 267 第二節 情愛之詩篇 269 一、 歐陽克之浪子情愛 269 二、 黃蓉女之濃厚情愛 272 三、 黃藥師之喪子之情 273 第三節 江湖武功之詩篇 275 一、 俠義江湖 275 二、 詩詞武功 278 第四節 小結 287 第八章 結論 297 第一節 研究內容回顧 297 第二節 武俠小說的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 299 參考書目 303 一、 研究文本 303 二、 古籍 303 三、 近人論著 304 四、 網路資料 315

    一、 研究文本
    金庸《射鵰英雄傳》(一)至(四)冊,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6年三版。
    金庸《神鵰俠侶》 (一)至(四)冊,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三版。
    金庸《碧血劍》(一)至(四)冊,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二、 古籍
    春秋.老子:《道德經》(個人出版:朔雪寒出版社,2014年)
    春秋.莊子:《莊子全書》(臺北:華志文化出版,2013年)
    春秋.左丘明:《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春秋.《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戰國.荀子:《荀子集解考證》(臺北:世界書局,2007年)
    戰國.《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戰國.《荀子.非相》(個人出版:朔雪寒出版社,2014年)
    漢朝.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漢朝.司馬遷:《史記會注考證:高祖本紀》(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
    三國.劉劭:《人物志.英雄》(深圳:海乾坤文化公司,2017年)
    西晉.陳壽:《三國志》(個人出版:朔雪寒出版,2014年)
    南朝宋.劉劭:《新編人物志》(臺北:臺灣古籍,200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元.陶宗儀:《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施耐庵:《水滸傳》(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0年)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

    三、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三毛:《諸子百家看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王敬三:《倚天既出誰與爭峰:名人名家讀金庸(下)》(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年)
    王先霈、程克夷、周迪蓀、劉森輝:《小說大辭典》(上海:長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
    王光漢:《易經的奧妙:從儒學到江湖術士的思維》(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王怡仁:《彩筆金庸改射鵰》(香港:心一堂出版社,2013年)
    王廣西:《中國武術文化》(臺北:知書房出版集團,2002年)
    王敬山:《華山論劍》(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年)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 社,1991年)
    九把刀:《功夫》(臺北:蓋亞出版公司,2013年)
    九把刀:《打噴嚏》(臺北:春天出版社,2014年)
    方志遠:《一代文豪蘇東坡》(日本:新潮社出版,2010年)
    孔慶東、蔣泥:《醉眼看金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一版)
    孔慶東:《溫柔的嘹亮》北大醉俠演講錄 (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
    孔慶東:《金庸評傳》(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孔慶東:《金庸評傳》(河南: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古利:《大讀老子》(臺北:商鼎數位出版,2014年)
    向光忠:《建宏新編成語辭典》(臺北:建宏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
    曲義偉:《中國禁史》(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02年)
    艾伯華(Wolfram Eberhard):《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9年)
    朱國權:《雲南彝族傳統體育文化》(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沈登恩:《諸子百家看金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沈登恩、羅龍治:《諸子百家看金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池子華、朱琳:《流民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4年)
    冷夏:《金庸傳》(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李繼凱《墨舞之中見精神:文人墨客與書法文化》(獨立作家-新銳文創出版 社,2014年)
    李衛疆《跟著金庸闖江湖:揭開武俠世界的神秘面紗》(台北:大喜文化出版 社,2015年)
    何心:《老子新考:宇宙之道》(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
    何志華、朱國藩:《唐宋類書徵引莊子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
    金庸:《連城訣.後記》(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金庸:《神鵰俠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金庸:《飛狐外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出版社,2003年)
    林燿德、孟樊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年)
    林香伶:《以詩為劍:唐代遊俠詩歌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林麗君:《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Guo ji xue shu yan tao hui lun wen ji》(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吳昊:《香港電影民俗學》(香港:次文化堂出版社,1993年)
    吳慶餘:《蒙古戰鬥體育的硏究》(臺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易劍東:《武俠文化》(臺北:揚智出版社,2000年)
    約瑟夫‧坎貝爾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出版社,1997年)
    范伯群、孔慶東:《大眾文學的十五堂課》(臺北:知識風出版社,2010年)
    胡傳吉:《中國小說的情與罪》(臺北:秀威出版社,2011年)
    威廉‧亨利‧哈德遜:《英雄與英雄崇拜》(臺北:阿爾泰出版社,1978年)
    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著,周素蘭譯:《親密關係的轉變——現在社會的 性、愛、欲》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Love &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
    唐經武:《中國兵學陣法史》(臺北:偉正書局,1985年)
    徐敏:《孔子智慧講堂:儒家之仁•義•禮•智•信》(臺北:崧博大佳網出版社,2018年)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倪匡:《我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朔雪寒:《孫子兵法論正:孫子兵法終極考證》(個人出版:朔雪寒出版社, 2014年)
    孫宜學:《千古文壇俠聖夢—金庸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04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陳夢雷、蔣廷錫:《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藝術典》(香港:中華書局,1985 年)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408
    陳元勝:《詩經辨讀》(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墨:《金庸小說人物談》(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1年)
    陳墨:《金庸小說總評》(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4年)
    陳墨:《金庸武學的奧秘》(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墨:《金庸小說人物談》(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1年)
    陳墨:《情愛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
    陳墨:《金庸小說之武學》(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
    陳墨:《孤獨之俠—金庸小說總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陳岸峰:《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香港:中華書局有 限公司,2016年)
    馬持盈:《詩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高永建:《乞丐》(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曹正文:《中國俠文化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年)
    隋曉明《儒家的智慧》(北京:南文博雅出版社,2014年)
    悉德‧菲爾德著,曾西霸譯:《實用電影編劇技巧》(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08年)
    黃益庸,衣殿臣:《歷代愛情詩》(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年)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彭華、趙敬立:《漫談金庸》(臺北: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張建智:《儒俠金庸傳》(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6年)
    張金泉註譯:《張載文選》(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傅隆基:《羅貫中話三國:英雄豪傑》(臺北:亞太圖書出版,1995年)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臺北:天衛文化出版社, 1999年)
    張其凡:《宋太宗》(臺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涉澤榮一:《一次讀完論語的104個經典智慧》(臺北:華立文化出版社,2006 年)
    湯瑪斯.卡萊爾著,李約翰譯:《英雄與英雄崇拜》(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年)
    馮毅新:《詩經密碼四》(臺北:百香果出版社,2012年)
    楊晉龍〈《孟子》在司馬翎武俠小說中的應用及其意義〉,
    淡江大學中國文系 主編《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楊徵翔:《戰國策語用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3年)
    雷原、齊懷峰、馬玉娟:《論語導讀》(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2年)
    餘子等:《諸子百家看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溫洪隆註譯:《新譯戰國策》(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葉洪生、林保淳:《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葉原宏:《道德經論正》(個人出版:朔雪寒出版社,2016年)
    葉洪生:《葉洪生論劍──武俠小說談藝錄》(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葉洪生、林保淳《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05 年)
    敬文東:《流氓世界的誕生:金庸作品中的四重世界》(臺北:秀威出版社, 2009年)
    吳宏一、葉慶炳:《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公司,1979 年)
    殷偉,殷斐然:《劍:中華千古文人的俠客之夢》(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8年)
    愛.摩.福斯特著,蘇炳文譯:《小說面面觀》(廣東:花城出版社,1984年)
    寧宗一:《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香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鄭廣明:《宋史十講》(臺北:中華書局出版,2008年)
    滕志賢註譯:《新譯詩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潘亞暾:《金庸梁羽生通俗小說欣賞》(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劉志偉:《「英雄」文化與魏晉文學》(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玉娥:《詩經與周代社會》(蒙古: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燕萍,鄭滋斌:《語文縱橫──文.思.意》(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韓雲波:《中國俠文化:積澱與承傳》(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韓昭:《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三十年》(臺北:秀威出版社,2009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錢坤、張化斌:《中國古代兵法兵器知識縱覽》(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錢彩:《說岳全傳》(台北:三民出版社,2000年)
    練美成:《古人古事探源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薛瑾,文禮波:《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2015年)
    魯迅:《現代轉型的精神維度》(獨立作家-秀威出版社,2015年)
    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顔崑陽:《唐詩的故鄉》(臺北:古鄉出版社,1981年) 413
    瞿吟禎:《編織式創意記敘文寫作教學》(臺北:秀威出版社,2012年)
    龔鵬程:《大俠》(臺北:錦冠出版社,1987年)
    蕭之尊、戴翼軍、陳爾訓:《中國武俠小說大觀》(雲南:雲南人民出版, 1993年)
    龐樸:《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肇淛:《五雜俎》(個人出版:朔雪寒出版社,2014年)
    嚴家炎:《一探金庸俠骨柔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羅曼.羅蘭著,傅雷譯:《巨人三傳》(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9年)
    龔鵬程:《大俠—俠的精神文化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7年)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臺北:台灣學生出版社,2003年)
    Christopher Vogler,蔡鵑如譯:《作家之路—從英雄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 (臺北:商周出版社,2013年)
    魏源:《魏源詩文選註》(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二) 單篇論文
    王春桂:〈八十年代大陸通俗文學興盛之鋒將──武俠小說熱〉收錄於《俠與中 國文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林翠芬記錄整理:〈金庸談武俠小說〉收錄於(《明報月刊》第 30 卷第 1 期,1995年)
    胡萬川:〈中國江流兒故事〉收錄於(《漢學研究》8卷1期1990年)
    劉淑青:〈大眾文化語境中「英雄」的崛起及審美趨向〉收錄於(《山東社會科學》,2008 年第七期,總第155期)
    葉洪生:〈論當代的成人童話世界—透視台灣武俠小說創作的發展與流變〉發表於台北青年作協主辦的「當代台灣通俗文學研討會」
    嚴家炎:〈金庸談讀書及小說、電影創作--金庸答問錄〉收錄於(《明報月刊》,第33卷第12期,1998年)
    嚴家炎:《〈論金庸武俠小說的生活化趨向〉收錄於(《現代中文文學評 論》,第4期1995年)
    嚴家炎:〈金庸談讀書及小說、電影創作--金庸答問錄〉收錄於(《明報月刊》第33卷第12期,1998年)
    《歷史月刊,第188-191期》(歷史月刊雜誌社,2003年)加州大學:《文訊》第37-39期(文藝資料硏究及服務中心,1988年)
    李奭學:《人妖之間——從張鷟的〈遊仙窟〉看白先勇的〈孽子〉》收錄於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中央研究院)第15卷第4期2006年3月。

    (三) 學位論文
    宋沁潞:《金庸小說語言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楊金翠:《神話—原型批評視野下的金庸小說》(貴州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6年)
    陳燕玲:《從黃蓉論金庸女性主義書寫》(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 文,2009年)
    彭德育:《射鵰英雄傳之俠客形像塑造—以郭靖為例》(臺北:銘傳大學應用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李克陽:《金庸武俠小說的民族意識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博士論文,2010年)
    黃碧瑩:《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丐幫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 文,2010年)

    四、 網路資料
    九陰真經口訣:《九陰真經》在唐朝就有,作者不祥。「九陽神據王重陽所流傳下來的《九陰真經》整理而成」。網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檢索 日期:2017.6.28
    逍遥游拳法:在金庸網站中介紹。網址:http: //www.jinyongwang.com/data/125.html,檢索日期:2016.10.28
    金庸筆下多才多藝的黃蓉到底會多少種武功?在壹讀網站分類『文化』中資訊,網址:https://read01.com/Mj6k5M.html#.WpoxsbE8U6V,檢索日期:2017.10.28
    打狗棒法:在維基百科網路。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打狗棒法,檢索日期:2016.11.28
    洪七公:BAIDU百科,網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洪七公,檢索日 期:2016.12.28
    洪七公: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洪七公,檢索日期: 2016.12.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