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佳琳
Chia- Lin Chang
論文名稱: 課程改革的政治社會學分析—以技職一貫課程改革為例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reform on the perception of Political Sociology—the Coherent Curriculum Reform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黃政傑
Hwang, Jeng-Jy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9
中文關鍵詞: 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技職一貫課程改革課程政策合理性危機正當性危機
英文關鍵詞: curriculum reform, political sociology, the Coherent Curriculum Reform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of curriculum, crisis of rationality, crisis of legitima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2下載:1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政治社會學是研究政治社會事件整體互動「關係」及其「策略」的學科。有鑑於任何政治社會事件均係一種深受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環境變遷所影響而加以回應、調適與創生的系統表現,所以,政治社會學特別重視系統與環境互動下的整體關係,以及變遷演化下的策略運作與權威配置,主張對於政治社會事件的理解必須就其與影響因素的整體關係及其間所產生的策略運作加以分析。
    本研究透過政治社會學的角度檢視課程改革的意涵,基本上乃體認課程改革不但是一個處在社會脈絡的動態過程,也是一個由外部、內部的相關要素所組成的整體,具體進行著「輸入」與「輸出」的系統歷程,同時也具有變遷、衝突、磋商、調適、轉化的屬性與表現,因此,將本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探討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的內涵與議題,並建立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的基本分析架構;第二部分則以政治社會學的分析架構分別從「關係」與「策略」面向探討技職一貫課程改革的成因與互動情形;第三部分是對當前課程改革的反省,藉由政治社會學來檢視各項課程改革的發展。透過三個部分的分析討論,本研究提出以系統、變遷、權力、利益、政策五項議題作為課程改革的分析架構,揭示課程改革與環境變遷之互動的系統性,以及改革過程充滿權力、利益、策略的政治性,技職一貫課程改革及我國當前其他課程改革承載了國家及教育本身對正當性與合理性需求之使命,改革的系統運作中處處可見權力與利益的滲透、競爭與消長,當中不同的權力形式挾帶多元的利益關係,改革形成的政策一方面解除政治社會危機,一方面也成全了某種利益。每一段課程改革的歷史脈絡都是當時社會規則、儀式或權力、利益結構具體而微的象徵,對改革的分析,同時也是對時代歷史背景的開解。
    根據分析結果,本研究並建議課程改革應掌握自主性、釐清改革基本背景,藉以對準問題、正視並調和改革中不同利益群體及知識形式的社會意義與權力,才能真正掌握改革理想並達成目標。

    Political Sociology is a theory tha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strategy of political and sociological events. It adjusts itself to the systematic interaction, even though political and sociological event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change such as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 Political Sociology emphasiz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and environment, and also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rategy and the authority under social change. The assertion of Political Sociology is that to understand political and sociological events has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whole relationship and process of strategy.
    This study reviews the cont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from the view of Political Sociology. Curriculum reform not only exists in the social world but also in a dynamic condition. It consis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ments and meanwhile, proceeds to the process of input and output. That is to say, change, conflict, contest, negotiation, accommod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re the elements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re are three main parts in the study. The first part is to study contents and issues of curriculum reform from the aspect of Political Sociology, and to set up the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reform for analyzing. The second part i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Political Sociology to analyze the origi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herent Curriculum Reform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bases of relation and strategy. The third part is to make self-examination of present curriculum reform, and to survey the development of all curriculum reform from Political Sociology. This study brings up five issues - system, change, power, interest, and policy as the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reform for Political Sociology to analyze. Meanwhile, this study not only reveals the systematicness between curriculum reform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but also the politicization of reforming process. The mission of the Coherent Curriculum Reform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other present curriculum reforms is to help one country and its education to match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systems analysis, the suggestions are as the following: first, there should be the autonomy in curriculum reform; secon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form,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background of reform and to harmonize (reconcile)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and in forms of knowledge such as the meaning in society, the attribution of power, and the orientation of interes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界定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論文結構 第二章 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的意涵 第一節 政治社會學的內涵 第二節 由「系統」觀點分析課程改革的「關係」面向 第三節 由「關係」面向理解課程改革的內外文本 第四節 由「課程政策」檢視課程改革的「策略」問題 第五節 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的分析命題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分析架構 第一節 變遷 第二節 系統 第三節 權力 第四節 利益 第五節 政策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背景之描述 第一節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的原因與目的 第二節 課程改革之研究發展模式 第三節 課程改革團隊的組織及運作 第四節 教育部的角色 第五節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政策之雛形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關係」面向之分析 第一節 「變遷」與技職教育的危機 第二節 技職教育對變遷的「系統」運作 第三節「系統」運作下技職一貫課程的改革途徑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策略」面向之分析 第一節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之「權力」分析 第二節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權力互動下的「利益」折衝 第三節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政策」之正當化過程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當前課程改革的檢討 第一節 政治社會學分析對當前課程改革的意義 第二節 國家整體課程改革缺乏系統的整合性 第三節 在社會變遷中課程改革缺乏自主性 第四節 課程結構的轉變來自於權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第五節 利益折衝突顯課程改革市場邏輯 第六節 課程政策之正當性與合理性隱藏著權力互動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壹、中文部分:
    中央日報(2002)。中學教科書大學插一腳。中央日報,4月23日,第十版。
    中國時報(2002)。當一個部落出現六種母語。中國時報,4月23日,第二版。
    王紅宇譯(1999)。William E. Doll著,後現代課程觀。台北:桂冠。
    王浦劬等譯(1992)。David Easton著,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台北:桂冠。
    王榮富(1992)。勾勒權力/知識之系譜的雕手-傅柯,載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頁158-187) 。台北:正中。
    王鐵生譯(1993)。Graham K. Wilson著,利益團體。台北:五南。
    卯靜儒(1999)。台灣近十年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發表於中正大學主辦,第一屆教育社會學論壇,頁 Π─ΧΠ1-14。
    台灣省政府(1951)。台灣省政府公報,夏40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76)。台灣省政府公報,春31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四一O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文化。
    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與致力之比較研究。新竹師專學報,13期,頁193-208。
    朱孝利(1999)。辦一個有希望的技職教育──訪談楊朝祥司長。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 瞻(頁37-48)。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羊憶蓉(1994 )。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
    考選部(2001,6月15日)。選專字第0903301449號公文。
    行政院(2001)。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2a)。八十九年國情統計報告。2002年5月1 日,取自: http://www.dgbasey.gov.tw/dgbas03/bs7/report/title.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2b)。國情統計通報。2002年5月1日,取 自 http://www.dgbasey.gov.tw/dgbas03/bs3/analyse/new90461.htm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衛生署(2001,9月10日)。衛署藥字第0900053744號公文。
    吳永軍(1999)。課程社會學。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吳京(1996)。當前技職教育的改革。八十五學年度技職校院校長會議致詞,未出版。
    吳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美娟(2001)。Popkewitz 的知識論觀點在課程上的應用,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育學學會主辦,第三屆 課程與教學論壇,頁249-262。
    吳清基(1998)。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台北:師大書苑。
    技職一貫課程一般科目組(2001a)。九十年度技職體系一貫課程一般科目組一般科目第一次協調會議紀錄(2001 年8月13日),未出版。
    技職一貫課程一般科目組(2001b)。九十年度技職體系一貫課程一般科目組一般科目第二次協調會議紀錄(2001 年9月5日),未出版。
    技職一貫課程動力機械群(2001)。九十年度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動力機械群課程綱要草案第一次公聽會記要(2001 年7月3日),未出版。
    技職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1999)。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與統整──八十八年度期末報告。台北:教育部。
    技職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0)。技職教育體系一貫課程推動。台北:教育部。
    技職一貫課程餐旅群(2001)。九十年度技職體系一貫課程餐旅群課程綱要草案第二次公聽會紀錄(2001年7月3日) ,未出版。
    技職一貫課程藝術群(2001)。九十年度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藝術群北區公聽會會議紀錄,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1998a)。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綜合規劃組八十七年度計畫,未出 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1998b)。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簡訊,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1999a)。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與統整八十八年度期末報告,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1999b)。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初步構想,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1999c)。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群科架構與說明,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1999d)。跨世紀技職教育體系一貫課程改方案,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0a)。技職體系一貫課程改革方案,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0b)。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群課程發展工作手冊,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1)。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綱要整合,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2a)。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學校模擬推動及配合措施規劃計畫,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2b)。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綱要彙整及網站建置計畫,未出版。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2c)。技職體系一貫課程模擬學校工作手冊,未出版。
    李宗薇(1999)。完善跨世紀的技職教育體系──訪黃政傑司長。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 與前瞻(頁37-48)。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李然堯、張碧娟(1994)。技職教育課程概述,載於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參考資料叢書11課程──我國各級學 校課程改革發展狀況。台北:教育部。
    李隆盛(2000a)。技職教育體系一貫課程的規劃與推動。載於教育部(主編),技職體一貫課程專案研究成果摘 要。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李隆盛(2000b)。科技與人力教育的提升。台北:師苑。
    李隆盛(2001)。技職一貫課程的政策分析。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辦之「第三屆課程與教學 論壇」,頁1-22,台北。
    李麗卿(1989)。國中國文教科書之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力譯(1990)。Habermas著,溝通與社會演化。台北:結構群。
    阮大年(1999)。技職教育現況探討與未來發展芻議。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頁93-96)。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林水波、張世賢(199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永豐(2002)。後期中等教育課程的改革趨勢──一一個泛歐洲的觀點。載於教育研究集刊,第四十八輯第 一期,頁35-63。
    林生傳(1978)。社會階層化及其影響教育成就的理論架構與例證,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所主編,教 育學研究。臺北:偉文。
    林生傳(1993)。中等教育階層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秀麗等譯(1999)。E.C.Cuff , W.W.Sharrock, B.W.Fancis著,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林庭瑤譯(2001)。Kate Nash著,當代政治社會學。台北:韋伯文化。
    林清江(1998)。當前技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八十六學年度技職校院校長會議致詞,未出版。
    林義男(1992)。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 告。
    林震等譯(2001)。Roskin等著,政治科學。中國大陸:華夏出版社。
    林騰蛟(1995)。我國技職教育課程之演進與發展趨勢。載於教育研究雙月刊,第四十二期,頁41-47。
    南方朔(1987)。國家、資本家、人民:八○年代台灣的「社會力場」,載於許津橋、蔡詩萍編:1986台灣年 度評論。臺北:圓神出版社。
    胡夢鯨(1991)。從教育合理性的詮釋與批判論教育的合理轉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
    胡夢鯨(1993)。臺灣地區城鄉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差異之比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袁振國主編(1996)。教育政策學。中國大陸:江蘇教育出版社。
    馬信行(1992)。臺灣地區今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馬信行(1998)。教育社會學。台北:桂冠。
    馬起華(1981)。政治社會學。台北:正中書局。
    高永遠(2001)。九年一貫課程的配套措施。取自2001年5月3日, http://teach.eje.edu.tw/data/kunda/2000521/60012.htm/ 。
    高承恕(1988)。台灣社會新興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主辦),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研 討會。
    康自立(1999)。技職校院課程基礎之規劃。教育部技職司委託研究,未出版。
    張佳琳(1993)。台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之語言政策分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 319-342﹚。台北:台灣書店。
    張佳琳(1999)。以職業證照革除文憑主義迷失──教育外部系統革新的契機。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編), 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401-408)。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張佳琳(2000)。從能力指標之建構與評量檢視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之內涵。載於國民教育40卷4期,頁 54-61。
    張佳琳(2001)。論課程管理中的詩性智慧。發表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育學會主辦,第二屆課程與教學論壇, 頁49-62。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台北:師大書苑。
    張建成(1993)。教育擴展中臺灣土著的教育成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發表。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張清溪、吳惠林(1996)。教育應以經濟發展為目的?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張華青等譯(1995)。Lipset著,一致與衝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震威(1994)。市民社會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樹倫(1998)。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建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1993)。國小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中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高中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a)。一九九七年九月三日教育部第三四O次部務會報記要,未出版。
    教育部(1997b)。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二日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專案第一次小組會議紀錄,未 出版。
    教育部(1997c)。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七日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專案第一次起草小組會議紀錄, 未出版。
    教育部(1997d)。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三日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專案第二次小組會議紀錄,未 出版。
    教育部(1997e)。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四日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專案第三次小組會議紀錄,未出 版。
    教育部(1998a)。一九九八年一月九日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專案第一次委員會議紀錄,未出版。
    教育部(1998b)。一九九八年三月五日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規劃專案第四次小組會議紀錄,未出版 。
    教育部(1998c)。教育部八十七會計年度推展全國技職課程發展工作規劃綱要,未出版。
    教育部(1998d)。促進技職教育多元化與精緻化中程計畫,未出版。
    教育部(1999a)。各類課程發展中心(小組)配合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之工作要項與流程之細部規劃,未出 版。
    教育部(1999b)。研擬如何籌組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各群課程發展委員會議記錄,未出版。
    教育部(1999c)。有關群科架構之會簽公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0a)。八十九年度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第三次聯席會會議紀錄﹙2000年12月4日﹚,未出版。
    教育部(2000b)。技職教育白皮書──追求卓越的技職教育。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a)。九十年度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第一次聯席會會議紀錄﹙2001年7月17日﹚,未出版。
    教育部(2001b)。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四屆第五會期教育部業務報告,未出版。
    教育部(2001c)。二OO一年教育改革之檢討改進會議結論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d)。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各群課程發展委員會召集人工作協調會議記錄,未出版。
    教育部(2002a)。高中課程修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資料,未出版。
    教育部(2002b)。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一會期第十三次會議「教科書開放審定本後衍生問題之 檢討與改進」摘要紀錄,未出版。
    教育部(2002c)。高中課程北區公聽會紀錄,未出版。
    教育部(2002d)。立法院第五屆第一會期「教科書開放審定本後衍生問題之檢討與改進」專案報告,未出版 。
    教育部(2002e)。國家語言推動成果專案報告,未出版。
    教育部(2002f)。二00二年五月二日高中課程修訂座談會議紀錄,未出版。
    教育部技職司(1998a)。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工作簡報,未出版。
    教育部技職司(1998b)。內部會簽公文。未出版。
    教育部技職司(2000a)。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各群課程發展委員會召集人工作協調會議紀錄,未出版。
    教育部技職司(2000b)。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專案研究成果摘要,未出版。
    教育部技職司(2001)。技職一貫課程規劃報告,未出版。
    教育部技職司(2002)。技職司九十一年度工作報告,未出版。
    曹國維譯(2000)。Oliver, R.W.著,生物科技大未來----全面揭露生物物質時代的新經濟法則。台北﹕美商麥格 羅o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許嘉猷(1983)。出身與成就:臺灣地區的實證研究,載於江玉龍‧陳寬政主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臺北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265-299。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三民。
    郭為藩(1993)。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台北:幼獅。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陳奇祿(1992)。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秉璋(1984)。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俊源(1999)。我國經濟發展中之技職教育,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 257-268)。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陳奎熹(1982)。教育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陳根德(2001)。立法院第四屆第六會期第一次會議書面質詢4-6-1-103。
    陳德華(2001)。我國技職教育發展的前景。九十學年度校長會議致詞稿,未出版。
    陳學明譯(1994)。Habermas著,合法性危機。台北:時報文化。
    陳麗欣(1993)。臺灣地區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中等教育階段不同類型學校學生組成結 構之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等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台北: 行政院教改會。
    曾靜悅(1995)。台灣地區學校反共教育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志傑(1998)。社會自主性如何可能?──以盧曼的系統理論拓深台灣社會自我描述的初步構想,載於當代 ,第136期,頁36-53。
    黃一鳴譯(1997)。Duverger Maurice著,政治社會學:政治學要素。台北:五南。
    黃乃熒(1999)。教育組織文化,載於王如哲等著,教育行政,頁223-250,高雄:麗文書局。
    黃昆輝(1978)。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報考者與錄取者家庭社經背景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集刊,第20輯,頁89-110。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政傑(1988)。教育理想的追求。台北:心理。
    黃政傑(1990)。台灣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教育政策論壇,3(1),26-53頁。
    黃政傑(1994a)。國中小鄉土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展望。發表於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頁893-916。
    黃政傑(1994b)。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a)。台灣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載於教育政策論壇,第三卷,第一期,頁26-53。
    黃政傑(1999b)。永續的課程改革經營,「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研討會專題演講,國立高雄 師大。
    黃政傑(1999c)。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台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1990)。開放社會的課程設計與教科用書制度。論文發表於中國教育學會主辦「開放社會的教育政策 」專題研討會。
    黃炳煌(1997)。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
    黃炳煌(1999)。各類技職課程發展中心功能之檢討與改進。教育部技職司委託研究。
    黃毅志(1992)。結構變遷與地位取得之關係:以教育擴充為例。載於中國社會學社主編﹕中國社會學刊,第 16期,頁89-105。
    楊 渡(1987)。民間的力量──臺灣社會的現代啟示錄。臺北:聯經出版社。
    楊 瑩(1988)。臺灣地區教育擴展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楊 瑩(1993)。臺灣地區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高級中等教育或以上階段不同類型學校 學生組成結構之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楊思偉、溫明麗合譯(1997)。課程、政治──現代教育改革與國定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1995)。理性的冒險,生命的行動與主體性的失落與拯救 ──人類圖像的歷史變遷與教育改革的展望 。論文發表於「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
    楊深坑(2000)。迎向新世紀的教育改革-方法論之省察與國際改革趨勢之比較分析。教育研究集刊,第四十 四輯,pp.1-34。
    經濟部工業局(2001,10月19日)。工(90)電字第0903204770號公文。
    葉啟政(1991)。制度化的社會邏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劉承輝譯(1991)。教育改革的限度。重慶:重慶出版社。
    劉清田(1999)。技職校院的定位、目標與功能之規劃。教育部技職司委託研究,未出版。
    歐用生(1985)。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麗文。
    歐用生(1987)。課程與教學。台北:文景。
    歐用生(1989a)。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苑。
    歐用生(1989b)。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1992)。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心理。
    歐用生(1997)。當前課程改革的檢討。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頁3-23﹚。台北:師大書苑 。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師苑。
    蔡文輝(1991)。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蔡伸章譯(1991)。近代的社會變遷。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宗珍(1997)。合法性與正當性的辨證,追尋卡爾.史密特一九三二年的思想軌跡。載於當代,第124期,頁 18-31。
    蔡淑鈴‧文崇一(1986)。性別與社會流動:臺灣之實徵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0期,頁 121-147。
    駐韓代表處文化組(2001),「韓國至二OO五年培育四十萬名高級科技人才」報告文件,未出版。
    魯顯貴(1998)。盧曼系統理論的功能概述,載於當代,第136期,頁23-35。
    盧政春(1992)。當代社會學系統理論大師──尼可拉斯.魯曼。載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頁 232-269),台北:正中。
    蕭新煌(1987)。斷奶期的新社會──座談、對話看臺灣。臺北:久大文化公司。
    蕭新煌(1988)。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論文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主辦),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研討會 。
    蕭錫錡(1999)。技職教育體系類科發展之規劃。台北:教育部。
    賴宗賢(1999)。共識與共識理論危機的當代論諍,載於思與言,第37卷第3期,頁119-140。
    賴春金(2001)。高職幼保科「群」歸何處?中央日報,11月7日,第十一版。
    聯合報(2002a)。教科書的政治經濟學。4月25日社論,第二版。
    聯合報(2002b)。教科書九月前統一議定上限。4月16日,第十五版。
    聯合報(2002c)。教科書的政治經濟學。4月25日,第二版。
    謝小芩﹙1992)。性別與教育機會:以二所北市國中為例。載於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集﹕人文及社會科學, 第 53期,頁133-153。
    謝小芩、張晉芬、黃淑玲(1996)。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謝文全(1990)。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謝高橋(1991)。臺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 究所。
    醫護類課程中心(2000)。「技職體系一貫課程之規劃」專案嬰幼兒保育課程規劃會議紀錄,未出版。
    醫護類課程中心(2001)。一貫課程「護理與保育群」幼保類科相關事項之說明,未出版。
    顏澤賢(1993)。現代系統理論。台北:遠流。
    顏澤賢、張鐵明(1991)。教育系統論。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
    饒達欽(1998)。技職校院課程問題檢討與改進。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饒達欽、劉昌煥、鄭永福(1996)。我國當前高職、專科、技術學院課程與教材改革報告書。行政院教育改革審 議委員會。
    貳、英文部分
    Apple, M. W. (1993). Official knowledge-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N.Y. :Routledge.
    Apple, M. W. (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Apple, M. W. (2000).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al reform. 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 會主辦,第二屆課程與教學論壇,頁6-12。
    Baldwin, E. E. (1987). Theory vs. ideology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8(1). 16-19.
    Ball, S. J. (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Barton, L. & Walker, S. (Eds.) (1981). School, teachers, and teaching. London: Falmer.
    Barton, L. & Walker, S. (Eds.) (1984). Social, crisi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N.H.: Croom Helm Ltd.
    Barton, L. , Meighan, R., & Walker, S. (Eds.) (1980). Schooling, ide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London: Falmer.
    Bates, R. J. (1980).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1(1),67-79.
    Beane,J. A. et al.(1986).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Boston: Allyn & Bacon.
    Bernstein (1977).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Toward a theory of education transmission.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lume, S. S.(1974).Toward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science. N.Y.:Free Press.
    Bottomore, T.(1979). Political sociology. London: 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
    Bourdieu, P.(1992).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Polity Perss.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economic life. N.Y. ﹕Basic Book.
    Broadfoot, P. (1985). Changing patterns of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in England and France. Comparative Education, 21(3), 273-286.
    Bullough, R. V. ,& Goldstein, S. L. (1984). Technical curriculum form and American elementary-school art edu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6(2), 143-154.
    Chasin, B. H. & Chasin, G.(1974). Power and ideology-A marxist approach to political sociology. Cambridges chenkman Publishing company.
    Chubb, J. E. & Moe, T. M. (1998). Politics, market and American's school.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Coser,L.ed. (1966). Political sociology. N.Y.: Harper & Row.
    Dahl, R.A. (1956). A 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Dale, R. (1981). From expectations to outcomes in education systems. Interchange , 12(2-3) , 68-85.
    Dalton, T.H. (1988). The challenge of curriculum innovation,N.Y.:The Falmer Press.
    Dowse, R.E. &Hughes, J.A. (1972). Political sociology. London:John Wiley & Sons Ltd.
    Elomre, R. & Sykes, G. (1992). Curriculum policy. In Jackson, P. W.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N. Y.: Ma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pp.185-213.
    Ewert, G. D. (1991). Habermas and educatio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Haberma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61(3),pp.345-378.
    Foucault, M (1977).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Ponald F. Bouchard. N.Y.: Cornell University.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trans. R.Hurley. N. Y. :Pantheon Books.
    Giroux ,H.A.& Mclaron, P. (1992). Writing from the margins: Geographies of identity, pedagogy and power. Journal Education, Volumn174,No.1.
    Giroux, H. A. (1981). Toward a new sociology of curriculum.In Giroux ,H.A.,Penna, A. N.& Pinar, W.F.(eds).Curricuculum and Instruction: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pp.98-108. Berkeley: 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Goertz, M.E. (1989). Education politics for the new century: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Politics of education association Yearbook 1989.p.1-9. Taylor & Francis.
    Goodlad,J.I.,et al.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N.Y.:McGraw Hill.
    Grazia,A.d.trans. (1949). Roberto michels' first lectur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abermas, J. (1975). Legitimation crisis. trans.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I.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s of society. trans.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Hamilton, R. F. & Wright, J. (1975). New direction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The Bobbs- Merrill Company.
    Hass, G. (1987). Curriculum planning: a new approach (5th ed.).Boston: Allyn & Bacon.
    Heathers, G. (1974). Education to meet the psychological requirements for living in the futur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5(2).108-12.
    Hoyle, E. (1969). How does the curriculum change ? Part I: Aproposal for inquirie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I,No.2,pp.132-41.
    Kliebard, H. (1988). Dewey and the Herbartians: the genesis of a theory of curriculum. In W. Pinar (Eds.),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 (66-79). Scottsdale, A. Z.: Gorsuch Scarisbrick.
    Kourretaris, G. A. (1997). Political sociology: structure and process. Boston: Allyu & Bacon.
    Luhmann, N. (1984). Social system.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Marvick, D. ed. (1977). Harold P. Lasswell on political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ssell, D. (1994). Achieveing consensus: setting the agenda for state curriculum reform. In Elmore,R.& Fuhrman S.H.(eds).The governance of curriculum. pp.89-108. Virginia: Alexandria.
    Oliva, P. F. (1988).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Illionis:So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1988).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N.J:Prentice-Hall.
    Orum, A. M. (1989).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the social anatomy of the body politic,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inar, W. F., Reynolds, W. M.,Slattery, P. & Tanbman, P.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Y.: Peter Lang.
    Popkewitz, T. S. (1999). Struggling for the soul: the politics of school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opkewitz, T. S. (1998). Knowledge, power and curriculum: revisiting a TRSE argu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6(1),83-101.
    Popkewitz, T. S. (2000). Curriculum as a problem of knowledge, governing, and the soci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soul. In B. M. Franklin (ed.).Curriculum and consequence :Herbert M Kliebard and the promise of schooling.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opkewitz. T. S. (1991).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N.Y.: Teacher College.
    Posner, G. J. (1992).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N.Y.: McGraw-Hill.
    Pusey, M. (1980). The legitimation of state educational system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Sociology,16(2), 45-52.
    Rusell, B. (1966). Power, a new social analysis.
    Rush, M. (1992). Politics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Prentie Hall.
    Saylor, J. G. et al.(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4th ed)N.Y.:Hl ot,Rine hart & Winston.
    Schubert, W. H. (1986). Curriculum .N.Y.: Macmillan.
    Simmie, J. (1981). Power, property and corporatism -the political sociology of planning.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Smith, B. O.et al.(1957). Foundation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Y.: Harcourt Brace Joranorich.
    Sroufe, G. E. (1994). Politics of education at the federal level in politics of education association yearbook. p.75-88. Taylor & Francis Ltd.
    Weber, 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ed by G. Roth and C. Wittich.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iler, H. N. (1982). Education, public confidence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modern state-Do we have a crisis? Phi Delta Kappan,64(1),9-14.
    Weiler, H. N. (1983). Legalization, expertise, and participation strategies of compensatory- legitimation in education policy.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27(2),259-277.
    Weiler, H. N. (198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14(4). 467-477.
    Weiner, R. R. (1981). Cultural marxism and plolitical sociolog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Whitty, G. & Young, M. (1977). Introduction to explorations in the politics of school knowledge. Driffield Nafferton Books.
    Whitty, G., Power, S. & Halpin, D. (1998). 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 the school,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lis, G. (1981). Phenomenological inquiry: Life-world perceptions. In E. Short (Eds.), Form of curriculum inquiry(173-186).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Young M. (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Macmillan.
    Young, M. (1998). 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 from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a critical theory of learning. London: Falmer Press.
    Young, M. (1999). Improv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ns- european comparisons of developments in the late 1990's. Revised version of paper first presented to the SPESNET Workshop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Flensburg, German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