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莫韻蓉 |
---|---|
論文名稱: |
以即時形成性評量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同分母分數減法單元之學習成效 Real-time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on the Effect of Learning Like-Denominators Subtraction |
指導教授: |
張國恩
Chang, Kuo-En 宋曜廷 Sung, Yao-T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資訊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1 |
中文關鍵詞: | 同分母減法 、形成性評量 、電腦輔助教學 |
英文關鍵詞: | CAI, formative assessment, like-denominators subtra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9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分數的學習分布於小學二年級至六年級的課程中,可見分數的學習對學生非常重要。然而從過去的研究中卻發現,部份學生到了高年級甚至是中學,仍然無法了解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計算。為使學生得到完整的分數概念,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困難,適時給予補救教學。因此,本研究採用行動載具結合無線網路環境,以同分母分數減法的單元為內容,依據順序理論實作一即時形成性評量,再針對其迷思概念施予電腦輔助教學。
本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其中47人為實驗組,44人為控制組,共91人。採準實驗設計,自變項為電腦輔助教學,依變項為同分母分數減法後測成績,進行單因子單變量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即時形成性評量後電腦輔助教學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生同分母分數減法的學習成效顯著優於傳統教學,問卷分析顯示即時形成性評量後電腦輔助教學可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習效果更加提升。
ㄧ、中文部份
宋曜廷、張國恩(民 94)。行動載具在教學與學習的應用:近十年研究的批判整合。2005學習、教學與評量國際研討會。2005年6月11-12日。台比。
宋曜廷、張國恩、侯惠澤(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台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1(1),31-62。
吳昭容(民94)。單元八:分數概念與加減計算。載於臺灣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組(主編),我可以學得更好:學習輔導與診斷手冊,中年級版(234-272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碧珍(民 79):從圖形表徵與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新竹師院學報,4,頁295-347。
洪素敏(民 92)。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迷思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謙楣(民 95)。行動載具在支援高中國文科教室教學情境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姿吟(民 96)。整合行動載具之線上形成性評量對國小同分母分數減法單元之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伶伶(民94)。多媒體動畫融入國小六年級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以分數之加、減、乘法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苓(民 91)。「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評量。教育科學期刊,1(2),3-24。
湯錦雲(民 90)。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壬孝(民 77):國中小學生分數概念的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77-0111-S003-09A)。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蔡怡玉(民 94)。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信川(民 95)。運用行動載具輔助空間幾何學習。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哲仁(民 90)。 動態電腦幾何教學建構之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學報,19,199-211。
二、外文部份
Bart, W. M. & Krus, D. J. (1973). An ordering-theoretic method to determine hierarchies among item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3, 291-300.
Behr, M. J., Lesh, R., Post, T. R. & Silver, E. A. (1983). Rational number concepts. In Lesh, R. & Landan M. (Eds.). Acquistion of mathematics concepts, research processes.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Behr, M. J., Wachsmuth, I., Post T. R. & Lesh, R. (1984). Order and equivalence of rational numbers: A clinical teaching experiment.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5(5), 323-341.
Bergeron, M, J., & Herscovics, H. (1987). UnitFractions of a continuous whole. Paper presend at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Bruner, J. S.(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Dylan, W. (1999).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part 1: rich questioning. Equals: mathematics and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5(2), 15-18.
Dylan, W.. (1999).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part 2: feedback. Equals: mathematics and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5(3), 8-11.
Dylan, W. (2000).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part 3: the learner’s role. Equals: mathematics and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6(1), 19-22.
Joyner, A. (2003). No strings attached: Wireless networks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nytime, anywhere access.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90(9), 50-52.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672943)
Mevarech, Z. R. & Yisrael, R.(2000)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on Disadvantaged Pupils’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9(1), 217-225
Perkins, S. A. (1988). The effect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MEAP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 toward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in grades four and seven.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7).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02. 1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