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盈劭
Liu, Yin-Shao
論文名稱: 地形敏感性的比較研究-以陳有蘭溪北段小支流為例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geomorphic sensitivity-selected catchments in the northern Chenyulan basin
指導教授: 張瑞津
Chang, Jui-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地形敏感性崩塌土石流陳有蘭溪
英文關鍵詞: geomorphic sensitivity, landslide, debris flow, Chenyulan Basi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5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由於構造運動頻繁,地形陡峻,地層破碎,加上夏雨集中,山崩、土石流的發生時有所聞,災害頻仍,學術界也對此進行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則選擇從地形敏感性的角度,以南投縣陳有蘭溪北段的支流為研究對象,由數十年的時間尺度,以航照判讀的方式,透過崩塌及土石流的發生頻率,與其發生的臨界颱風雨量值,來探討各流域的地形敏感性及影響崩塌或土石流發生的自然環境因子。
    研究所獲得成果如右:在崩塌及土石流的分布上,崩塌的分布以中上游為主,其形態多為溝狀;中下游地區的崩塌則以塊狀為主。本區79%崩塌的規模大都小於1公頃、91%的土石流扇在5公頃以下,以小規模為主;崩塌復發性高,部分流域的崩塌規模有擴大的趨勢。將各流域崩塌及土石流發生頻率加以比較後,發現各流域的傳輸效能有所差異,可大致分為四類。
    影響崩塌及土石流發生的內在因子部份,以地質而言,以十八重溪板岩層的崩塌密度最高,集集地震則以關刀山砂岩層的崩塌較為顯著;構造線中以陳有蘭溪斷層支脈、苦苓腳斷層和坪林向斜與崩塌的分布較有空間上的相關性。以地形而言,本區80%以上的崩塌發生在邊坡20-50度。東南區的河流主流坡降大於50%,發生土石流的機率較高;部分河流的上游主流坡降大,中下游平緩,河道中土石易在中下游坡度平緩處停積。此外,流域中上游的緩坡及下游河道曲率較大的河段,均會減緩土石流的速度。以位置而言,崩塌地點接近下游或有崩塌分散的現象,則可增加土石流發生的可能性;若支流匯入位置為主流的深水線時,產生的土石流扇容易被主流的水流沖走,在利用航照判釋土石流的發生時,則可能有低估其發生頻率的可能。
    本區主要的外部事件為颱風,因此本研究以各流域反應颱風最小事件的等級加以劃分,得出五個等級及界檻雨量。其中高敏感的流域為豐丘溪、農富坪溪及農富坪吊橋溪,若以內茅埔測站雨量而言,崩塌及土石流發生的界檻雨量約為200㎜,次高、中、低敏感的流域發生土石流的界檻雨量需在500㎜以上,而崩塌的界檻雨量則分別為200、200-400、400-500㎜之間。
    集集地震為本研究時距中,最大的一次地震,提供觀察一次遽變事件對河道影響的機會。本研究以崩塌密度來檢視不同地形敏感性流域對集集地震的反應,發現大部分對颱風中、低敏感的流域對地震的反應反而較為明顯。可能是因累積多次颱風的侵襲,使內部因子加速弱化,抗力降低,而於大規模的地震事件反應。另外,高敏感性的流域雖有崩塌,但規模較小,可能在賀伯颱風的侵襲下,較軟弱的邊坡已崩塌而使坡面趨向暫時的穩定狀態,因此對地震的反應反而較不明顯。
    治理上的建議如下:本區崩塌有復發性高的特色,因此可依照敏感性的高低,對特定的邊坡進行整治,或土地利用上的限制,以降低其擾動程度。中上游有緩坡的流域,則需留意其土石堆積情況,以免超過其負荷。高敏感的流域因常發生土石流,且下游有民房及農田,為本研究區中最須優先治理的流域。2號、3號、4號野溪雖然其敏感性不是特別高,但因其崩塌、土石流常相伴發生,傳輸效能高。且流域內居民較多,在過去常被忽視的情況下,亦需要多加注意及治理。

    地形敏感性的比較研究-以陳有蘭溪北段小支流為例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架構………………………………………………………6 第三節 文獻回顧………………………………………………………8 第四節 研究步驟及方法………………………………………………17 第二章 自然環境背景…………………………………………………23 第一節 地形特徵………………………………………………………23 第二節 地質特性………………………………………………………27 第三節 降雨分布………………………………………………………32 第四節 小結……………………………………………………………34 第三章 崩塌及土石流的空間分布……………………………………35 第一節 分布……………………………………………………………38 第二節 規模……………………………………………………………47 第三節 頻率……………………………………………………………49 第四節 小結……………………………………………………………54 第四章 崩塌及土石流發生的內在自然因子…………………………55 第一節 地質……………………………………………………………57 第二節 地形……………………………………………………………63 第三節 位置……………………………………………………………74 第四節 小結……………………………………………………………76 第五章 流域對外部事件的反應-地形敏感性………………………77 第一節 對颱風反應……………………………………………………77 第二節 對地震的反應…………………………………………………86 第三節 地形敏感性……………………………………………………95 第四節 小結……………………………………………………………98 第六章 結論……………………………………………………………99 第七章 檢討與展望……………………………………………………102 參考文獻………………………………………………………………….104 附錄1………………………………………………………………………111 附錄2………………………………………………………………………127 附錄3………………………………………………………………………130 附錄4………………………………………………………………………136

    參考文獻
    1.尹承遠、翁勳政(1993) 台灣土石流之特性,工程地質技術應用研討
    會論文集,70-90。
    2.朱子豪等(2001) 應用地理資訊系統輔助山坡地潛在崩山評估模式之
    建立,第三屆海峽兩岸三地環境災害研討會論文集,49-59。
    3.何敏龍、陳榮河(1997)細料流失現象對引發山谷型及邊坡型土石流之
    影響,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9(1),1-15。
    4.吳久雄、蔡銖華、胡錦地(1989) 台灣省山坡地崩坍調查報告,台灣
    省水土保持局,139頁。
    5.吳輝龍、張文詔、吳嘉俊、徐森雄(1997) 檳榔樹冠對降雨沖蝕能量
    之影響,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28(1),33-46。
    6.吳雲瑞(1999) 土石流潛勢分析及其在台南縣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7.宋和禧(1999) 和社溪流域山崩地之分布及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8.李三畏(1984) 臺灣崩坍問題探討,地工技術雜誌,7,43-49。
    9.李錫堤等(1996) 從地形學的觀點看陳有蘭溪的賀伯風災,地工技
    術,57,17-24。
    10.杜政榮(1996) 環境保護殺手—檳榔之問題探討,空大生活科學學
    報,2,133-153。
    11.周憲德(1999)土石流潛勢判定模式之研究,國科會防災型國家計畫
    報告。
    10.林辰雄(1996) 檳榔對國內環境的影響及對策,農政與農情,291,
    22-25。
    11.林宗儀(1997) 土石流發生的地質地形誘因—以賀伯颱風災害為例,
    第一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1-6。
    12.林俊全(1999) 蘭陽溪集水區的崩山與輸沙作用特徵,中國地質學會
    88年年會會刊, 4-6。
    13.林俊全、李麗玲(1997) 山坡地潛在災害評估方法之探討,工程環境
    會刊,16,17-26。
    14.林昭遠、張力仁(2000) 地文因子對土石流發生影響之研究—以陳有
    蘭溪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1(3),227-237。
    15.林美聆、莊睦雄、洪鳳儀、盧彥旭、簡文鏜、黃紀禎、林信亨
    (1999) 陳有蘭溪流域土石流溪流地理資訊系統建立與土石流溪流特
    性分析,防災國家型科技計劃—整合型專案研究報告。
    16.林慶偉(1996) 南投縣和社地區崩塌地發育之地質影響因子,地工技
    術,57,5-16。
    17.林慶偉、賴文基、黃敏郎、謝正倫(1999) 南投縣信義鄉出水溪土石
    流之地質控制,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234-240。
    18.姜善鑫(1999) 新中橫公路沿線土石流與降雨和土地利用關係之研究
    (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19.洪如江(1979) 地工技術在台灣山崩中之應用,中國工程師學會邊坡
    穩定暨坍方研討會。
    20.洪瑞智(1999) GIS應用於土石流危險度判定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
    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
    21.范正成、吳明峰、彭光宗(1999) 豐丘土石流發生臨界降雨線之研
    究,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121-128。
    22.范正成、吳明豐、彭光宗(1999) 豐丘土石流發生臨界降雨線之研
    究,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121-128。
    23.范正成、林森榮(1997) 土石流發生之水文及地文條件應用於土石流
    預警之初步研究,第一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125-140。
    24.徐鐵良(1987) 地質與工程,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5.張石角(1987) 山坡地潛在災害之預測及其在環境影響評估之應用,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18(2),95-102。
    26.張石角(1993) 山坡地調查規劃、評估及其崩坍預測與治理,國立臺
    灣大學地理學系。
    27.張石角(1998) 雪霸國家公園地質災害敏感地區之調查與防範研究
    (大雪山地區),國家公園學報,8(2),100-121。
    28.張東炯、謝正倫(1996) 東部蘭陽地區土石流現場調查與分析,中華
    水土保持學報,27(2),139-150。
    29.張瑞津(1997) 陳有蘭溪流域的地形環境與自然災害之關係,中國地
    理學會會刊,25,43-64。
    30.張瑞津等(2000) 陳有蘭溪四個小流域之地形災害與其控因的比較研
    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72頁。
    31.連惠邦(1997) 土石流定量判別指標,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8
    (2),129-136。
    32.陳宏宇(1995) 花蓮銅門村土石流初始機制之地質特性,國立台灣大
    學地理學報,19,33-49。
    33.陳宏宇(1996) 南投風災地區的地質環境,水與土通訊,29,4-6。
    34.陳俊山(1998) 大禹嶺與其遷村用地崩塌問題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陳秋份、林慶偉、陳禮仁(1999) 土石流危險溪流危險度評估方法之
    研究,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153-163。
    36.陳紫娥(1997) 南投縣水里鄉二廍、三廍土石流災害地學環境之比較
    研究,第一屆土石流研討會,7-25。
    37.陳榮河(1999) 土石流之發生機制,地工技術,74,21-28。
    38.游繁結(1997) 賀伯颱風造成之土石流案例研討,現代營建,18
    (5),9-19。
    39.游繁結、陳重光(1987) 豐丘土石流災害之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
    報,18(1),76-92。
    40.黃朝恩(1992) 人類與自然災害,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41.詹錢登(1994) 土石流危險度之評估與預測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25(2),95-102。
    42.廖軒吾(2000) 集集地震引發之崩塌,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所碩士
    論文。
    43.廖偉民、周憲德、林銘郎(1999) 棄土區滑動引發土石流之案例分
    析,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261-277。
    44.劉格非(1997) 土石流發生之原因及破壞機制(上)--土石流及其防治
    研討會,現代營建,18(4),133-159。
    45.潘國梁(1993) 應用環境地質學,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46.謝正倫(2000) 防範震後土石流二次災害,營建知訊,208,27-41。
    47.謝正倫、陳禮仁(1993) 土石流潛在溪流之危險度的評估方法,中華
    水土保持學報,24(1),13-20。
    48.謝有忠(1999) 陳有蘭溪流域土石流發育之地質控制,國立成功大學
    地球科學系碩士論文。
    49.簡碧梧(1995) 臺灣的崩塌地災害,工程環境會刊,6,23-47。
    50.Batalla, R.J., Sala, M.(1995) Effective discharge for
    bedload transport in a subhumid Mediterranean sandy gravel-
    bed river (Arbucies, North-East Spain), In Hickin, E.J.
    (eds.), River Geomorphology, Wiley, 93-103.
    51.Benda, L.(1997) Stochastic forcing of sediment supply to
    channel networks from landsliding and debris flow,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33(12), 2849-2863.
    52.Bovis, M.J. and Jakob M.(1999) The role of debris supply
    conditions in predicting debris flow activity,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4,1039-1054.
    53.Brunsden, D. & Thornes, J. B. (1979) Landscape sensitivity
    and chang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4, 463-484.
    54.Brunsden, D. (1993) Barriers to geomorphological change, In
    Thomas, D.S.G. & Allison, R.J. (eds.) Landscape sensitivity,
    Wiley, England 7-12.
    55.Brunsden, D. (1990) Tablets of stone: towards the Ten
    Commandments of geomorphology, Zeitschrift fur
    geomorphologie, Suppl., 79,1-37.
    56.Caine, N.(1980) The Rainfall Intensity-Duration Control of
    Shallow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s, Geografiska Annaler,
    62,23-27.
    57.Chen, H.(2000) The geo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of two
    debris flows and their triggering mechanisms,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environment, 58, 297-308.
    58.De Boer, D.H. (1992) Hierarchies and spatial scale in
    process geomorphology: a review, Geomorphology, 4, 303-318.
    59.Deganutti, A.M. and Marchi, L.(2000) Rainfall and debris-
    flow occurrence in the Moscardo basin (Italian Alps) ,
    Debris-Flow Hazards
    60.Downs, P.W., Gregory, K.J.(1993) The sensitivity of river
    channels in the landscape system, In Thomas, D.S.G. &
    Allison, R.J. (eds.), Landscape sensitivity, Wiley, England,
    15-30.
    61.Evans, R.(1993) Sensitivity of the British landscape to
    erosion, In Thomas, D.S.G. & Allison, R.J. (eds.), Landscape
    sensitivity, Wiley, England, 89-120.
    62.Gerrard, A.J.W.(1993) Landscape sensitivity and change on
    Dartmoor, In Thomas, D.S.G. & Allison, R.J. (eds.) Landscape
    sensitivity, Wiley, England, 49-64.
    63.Harvey, A.M. (2001) Coupling between hillslopes and channels
    in upland fluvial systems: implications for landscape
    sensitivity, illustrated from the Howgill Fells, northwest
    England, Catena, 42, 225-250.
    64.Marutani, T., Kasai, M., Reid, L.M., Trustrum, N. A.(1999)
    Influence of storm-related sediment storage on the sediment
    delivery from tributary catchments in the upper Waipaoa
    River, New Zealand,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4, 881-896.
    65.Okunish, K., Sonoda, M. and Yokoyama, K.(1999) Geomorph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Transaction Japanese geomorphological union, 20(3), 351-368.
    66.Reid, L.M., Dunne, T. (1996) Rapid evaluation of sediment
    budgets, Catena Verl., Reiskirchen, Germany.
    67.Schumm,S.A.(1979) Geomorphic threshold:the concept and its
    applica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0,113-134.
    68.Schumm,S.A.(1985) Explanation and extrapolation in
    geomorphology, seven reasons for geologic uncertainty,
    Transaction Japanese geomorphological union, 6, 1-18.
    69.Tang, C. and Grunert, J.(1999) Inventory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1996 Lijiang earthquake, Yunnan Province,
    China, Transaction Japanese geomorphological union, 20(3),
    335-349.
    70.Th.W.J. Van Asch, J. Buma, L.P.H. Van Beek (1999) A view on
    some hydrological triggering systems in landslides,
    Geomorphology, 30, 25-32.
    71.Thomas, D.S.G. & Allison, R.J. (1993) The sensitivity of
    landscapes, In Thomas, D.S.G. & Allison, R.J. (eds.)
    Landscape sensitivity, Wiley, England, 1-5.
    72.Thomas, M.F. (2001) Landscape sensitivity in time and space-
    an introduction, Catena, 42,83-98.
    73.Trustrum, N.A., Gomez, B., Page, M.J., Reid, L.M., Hicks, M.
    (1999) Sediment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utput: the
    relative role of large magnitude events in steepland
    catchments, Zeitschrift fur Geomorphologie, 115, 71-86.
    74.Werritty, A. (1997) Short-term changes in channel stability,
    In Thorne, C.R. & Newson, M.D. (eds.), Applied fluvial
    geomorphology for river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47-6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