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玲蘭
LEE, Lin-Lan
論文名稱: 比較不同年齡及地區對於時間銀行概念及認同度之差異
Comparison of the concept and acceptance of time-bank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regions
指導教授: 相子元
Shiang, Tzyy-Yuang
口試委員: 相子元
Shiang, Tzyy-Yuang
周建智
Chou, Chien-Chih
翁梓林
Wong, Tzu-Lin
口試日期: 2024/07/2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 in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時間銀行參與者熟齡志工高齡長者
英文關鍵詞: Time-bank participants, Mature volunteers, Elderly individuals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主題分析現象分析世代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90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0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時間銀行」的核心概念是用自己的知識及技能,提供他人協助,將所付出的時間儲存於「時間銀行」之中,待日後需要時,提領兌換自己需要的服務。而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面對未來超高齡社會的問題,高齡長者的長期照護與安養議題已成為眾人不可忽視的問題,儘管近年來有不少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陸續發起推動「時間銀行」,學術研究也明顯增加,但一般民眾對於「時間銀行」仍相當陌生。方法:本研究依據過去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相關文獻設計問卷「台灣時間銀行現狀之認知與認同」,並採用Likert五點尺度量表,蒐集20歲以上的成年人對於「時間銀行」概念及認同度,包含不同社團、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發出調查。結果:研究結果發現,不論居住地區對於「時間銀行」概念及認同度皆無差異;不同年齡層之間,隨年齡越高,對於「時間銀行」概念及認同度分數皆較高。結論:「時間銀行」概念,在台灣並無地區性差異,原因包含人口密度集中、社區資源豐富、城鄉經濟平衡、科技進步網路發達、教育普及到社會文化及價值觀相似等,而中老年族群對於「時間銀行」制度、政府的政策支持的期盼明顯高於青年族群。

    The core concept of "time-bank" is to use one's ow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assist others,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redeeming services needed in the future. Taiwan is one of the fastest-aging countries globally, and in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super-aged society, issues related to long-term care and the well-being of elderly individuals have become unavoidable. Despite various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itiating the promotion of time-bank in recent years, and a notable increase in academic research, the general public remains relatively unfamiliar with the concept of time-bank. Methodology: This study designs a questionnaire titled "Percep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ime-bank in Taiwan" based on previous literature with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Using a Likert five-point scale, the study collects data from adults over the age of 20 regard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the concept of time-bank, encompassing various communities, regions, social strata, and age groups. Resul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and acceptance of time-bank across different residential areas. However,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 scores for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time-bank increase with age. Conclusion: The concept of time-bank shows no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aiwan,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factors such as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bundant community resources, balanced urban-rural econom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widespread internet access, and similar social culture and values.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exhibit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ectations for the time-bank system and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compared to younger group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假設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時間銀行」緣起與宗旨精神 4 第二節 台灣人口結構與社會現狀 6 第三節 「時間銀行」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 7 第四節 「時間銀行」目前的困境 9 第五節 解決「時間銀行」困境的對策 1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1 第二節 問卷設計 11 第三節 調查方式 15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5 第五節 統計方法 15 第肆章 研究結果 17 第一節 不同居住地對於「時間銀行」概念及認同度之差異 17 第二節 不同年齡層對於「時間銀行」概念及認同度之差異 25 第伍章 討論 34 第一節 不同居住地對於「時間銀行」概念與認同 34 第二節 不同年齡層對於「時間銀行」概念與認同度之差異(問卷一) 34 第三節 對於「時間銀行」制度的認同調查(問卷二) 37 第陸章 討論與建議 39 第一節 結論 39 第二節 建議 40 參考文獻 43 附錄一 不同年齡層對「時間銀行」概念及認同度之差異事後比較 46

    于佳慧 (2022)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參與意願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現代商業,0(23):47-48。
    王玥、毛佳欣 (2022)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的應運與路徑以「五社聯動」社區創新治理為背景。遼寧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2):75-83。
    王潤奇 (2019) 。時間銀行:社區協作經濟的發展路徑探討。青年探索,220(2):27-36。
    江季蓁、洪瑄曼 (2022) 。社區創新與地方永續-以輔英科技大學時間銀行為例。護理雜誌,69(3):7-12。
    李咨毅 (2019) 。民眾對於時間銀行的認知與接受度。銘傳大學醫療資訊與管理學系健康產業管理。
    李英秋 (2012) 。時間銀行志工參與動機與終身學習五大支柱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
    呂子苑 (2019) 。共享經濟視角下我國「時間銀行」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對策研究。現代管理科學,(11)。
    巫澤人 (2020) 。養老「時間銀行」:志願服務信息化平台建設展望。勞動保障世界 (保障論壇),39-42。
    林宥妘 (2012) 。臺灣地區志工時間銀行整合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林昭文、葉明岱、楊祥鈺 (2018) 。專屬高齡者的志願服務-以新北市佈老時間銀行為例。衛生福利部社區發展季刊,(163):14-26。
    林佩娜、劉旺華、陳卓立、潘道勤、吳怡菁 (2020) 。時間銀行模式研究述評與展望。改革與開放,536(11):1-9。
    林慧慈 (2018) 。時間銀行在現代社區發展的意義與實踐。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高和榮 (2019) 。互助:時間銀行養老的基礎與挑戰。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探索與爭鳴,(8):13-16。
    陳友華 (2019) 。時間銀行的性質與運營問題。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探索與爭鳴,(8):21-24。
    陳松林、樊婷婷、高麗傑 (2021)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發展問題與對策。安徽建築大學學報,29(6):88-92。
    陳功 (2019) 。中國特色:時間銀行的本土化創新。探索與爭鳴,(8):9-12。
    陳信如、陳卓君、葛文祥、江季蓁、黃芷苓、林宥妍 (2022) 。用「時間」換「服務」,時間銀行如何促成社會互助?。旭時報。https://sunrisemedium.com/p/195/time-bank
    郭美懿、林暐鈞、彭蕙珍、黃靖文、鄭鴻達 (2023) 。幸福熟齡專題 高年級HAPPY GO!缺工台灣的人才新礦藏。今周刊幸福熟齡。https://api-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312290007
    郭美懿 (2023) 。暌違28年高齡勞參率破10%!65歲以上熟齡族追求經濟獨立,退休後穩定就業3個月可領3萬元。今周刊幸福熟齡。https://api-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312290007
    夏玨瀅 (2020) 。對我國設立養老互助時間銀行的可行性探索。中國商論,(2):228-229。
    孫玉梅 (2021) 。臺灣退休高齡人力資源活躍老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張菊華 (1999) 。建立老人居家服務志工人力時間銀行制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張亦孜 (2009) 。互惠與分享之關聯性研究-探討非營利組織之志工加入時間銀行的意願。致理技術學院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
    張麗英 (2022) 。時間貨幣導入區塊鏈方法之探索性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景軍、趙芮 (2015) 。互助養老:來自“愛心時間銀行”的啟示。思想戰線,(4):72-77。
    曾國華 (2020) 。長照小革命/科技和人性時間銀行的溫哲學。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47575
    黃靖文 (2023) 。國人 55 歲就想退!國發會「擰毛巾」擠出高齡人力,學者:勞參率輸日韓是「這原因」。今周刊幸福熟齡。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308290015
    楊帆、曹艷春 (2019) 。基於社會交換理論的我國時間銀行養老服務模式影響因素分析。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4):381-387。
    楊婉琪 (2019) 。探討民眾參與長照志工服務採用時間銀行機制之行為意向的研究。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長期照護組。
    趙定東、黃炤羿 (2018) 。社區營造中的時間銀行:優勢、困境與改進策略-以蘭溪市蘭江街道為例。社會工作與管理,20(2):71-91。
    劉宏鈺 (2014) 。活躍老化的在地實踐:兩岸時間銀行經驗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衛生福利部 (2019) 。長期照顧的整體政策藍圖。衛生福利部長照專區。
    鐘方敏 (2023)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理論框架下互助養老發展研究-基於時間銀行路徑分析。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老齡化研究,10(2):152-16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