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梅君
Mei-chun Hung
論文名稱: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臺北市國中生視力保健行為意向
Using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ntion of Vision Health Care Among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陳政友
Chen, Cheng-Y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國中生計畫行為理論視力保健行為意向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vision health care, behavioral inten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7下載:17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運用Ajzen的計畫行為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來探討臺北市國中學生視力保健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以台北市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七至九年級學生為母群體,以系統抽樣法抽出18個班,每年級各6班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採結構式問卷,先依開放式引導問卷篩選出顯著信念,再編製成正式問卷。有效問卷共550份。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對從事體重控制的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呈正相關;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呈正相關;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呈正相關。
    二、約四成的研究對象在未來兩個月內有進行視力保健之意向;研究對象對進行視力保健的態度、主觀規範可以有效地解釋行為意向21.6%,加上知覺行為控制後,此三變項的總變異量達27.4%,顯著增加了5.8%,其中態度對視力保健意向的影響性最大。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支持計畫行為理論的假設,並發現計畫行為理論應用在視力保健意向上,優於理性行動論。擬定視力保健計畫、介入策略時,可將各行為信念的影響納入參考,更可有效促進進行視力保健之意向,切合視力保健的需求。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beliefs and related factors regarding intention of vision health care by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By using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the respon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7-9 graders of all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n the school year of 2007. By utilizing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 respon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18 classes in Taipei City. The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for the study. Totally, 55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attitudes of respondents towards vision health care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 of behavioral beliefs multiplied by evaluations of outcomes (ΣBi*Ei). Also, the subjective norm of respondents’ vision health care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 of normative beliefs multiplied by motivations to comply(ΣNBj*MCj). The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of respondents’ vision health care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ontrol beliefs.
    2. Around 42.2% of the respondents showed the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 vision health care in the next two months. The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explained 21.6% of variance of the intention of vision health care; the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added 5.8% explanation power. Thus, the explanation power of these three variables accounted for 27.4%. Among them, attitudes affected the vision health care intention most.
    Gener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of TPB and revealed that TPB was a little better than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on predicting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vision health care. In the future, the influences of behavioral beliefs regarding the intention of vision health care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can be included in the vision health care programs for the sake of upgrading the subjects’ intention of vision health ca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7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近視的成因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13 第二節 臺灣學生與臺北市學生視力概況之比較……… 25 第三節 視力保健的相關研究…………………………… 32 第四節 計畫行為理論及其應用…………………………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研究步驟………………………………………… 60 第五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69 第二節 研究對象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 與其構成信念之關係…………………………… 8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視力保健行為意向及其影響因素…… 95 第四節 研究模式之適切性………………………………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結論………………………………………………105 第二節 建議………………………………………………106 參考文獻………………………………………………………………111 ㄧ、中文部份………………………………………………111 二、英文部分………………………………………………124 附錄……………………………………………………………………129 附錄一 問卷效度考驗專家名單…………………………129 附錄二 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臺北市國中班級 概況一覽表………………………………………130 附錄三 開放式問卷………………………………………132 附錄四 影響臺北市國中生視力保健行為意向 相關因素調查問卷………………………………133 附錄五 請施測教師配合說明之注意事項………………139

    一、中文部份
    王老得、謝春雄、劉貴雲、高翠霞、黃蔚綱(1985)。台北市學童視力保健之調查與對策。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
    王亦榮(1991)。國民小學學生視力狀況與生活習慣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133-180。
    王國川(1999)。青少年無照騎車行為之探討—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運輸學刊,11(2),87-108。
    王國川(1999)。探討青少年搭機車戴安全帽之行為意向—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運輸計劃,28(2),321-351。
    王國川(1999)。青少年直接穿越馬路行為之決定因素探討。中華道路,38(2),12-31。
    王滿堂(2005)。眼屈光學。臺北:藝軒圖書出版社。
    王菊霞(2002)。台北市高中生參與服務性休閒活動意向之研究—以師大附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閔慧(2004)。中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外食時自備餐具行為意向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皮友華(2004)。優秀運動選手使用運動禁藥之行為意向及影響變項─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田翠琳整理(2001)。加強學童視力保健座談會。健康世界,301,21-27。
    江秀雪(譯)(2003)。亞洲近視人口比例高。學前教育,26(8),40。
    邱家範(2000)。高雄市家戶資源回收行為整合模式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昌明(1995)。大學生捐血行為的研究—計畫行為論的應用。衛生教育論文集刊,8,1-14
    呂昌明、王淑芳、楊昭慧(2001)。大學生減重意向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6,35-43。
    李世凱(2006)。臺灣中部地區藥物成癮者戒毒意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中縣。
    李叔佩、陳政友、賴香如、張英二、楊志良、林隆光(1992)。學生視力保健實驗研究(一~四年綜合報告)。中等教育,43(4),5~20。
    李杰炫(2000)。青少年戒菸意向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以臺中縣、市專科吸菸學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柏慧(2004)。成人從事健走行為意向之研究-以台中市北屯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碧霞(1998)。臺北市某高中男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向和行為之研究。醫學研究,18(6),390-399。
    李蕙姬(2001)。屈光度遺傳率之擴充式雙胞胎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蘭、黃琪璘、王幼金、紀雪雲、楊志良(1989)。台北市國中一年級學生近視現況及相關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分析。中華衛誌,9(4),210~221。
    余宗龍(2004)。大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淡江大學學生為例。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秀惠(2005)。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杏林(2006)。消費者至藥局購買保健食品意向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中縣。
    林怡貞(2004)。花蓮某高職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飲酒意向差異之研究。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隆光、施永豐、洪伯廷、柯良時(1989)。台北市仁愛國中學生眼屈折狀態之縱系列研究。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刊,28,66~73。
    林隆光(1985)。台灣地區學童有關近視的流行病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隆光(1990)。二000年學童視力工作之願景。健康世界,290,92-95。
    林隆光(1992)。學童的近視問題。台灣醫界,36(10),p890。
    林隆光(1996)。近視病因發展史。台灣醫界,40(7),13-14。
    林隆光(1997)。學童視力保健。臺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林隆光、施永豐、陳建仁、蕭朱杏、李隆安、張景薇、蔡忠斌、郭耀文、林桂美、黃玲瓏(2000)。台灣地區六至十八歲學童眼屈光狀態之流行病學研究。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林隆光、施永豐、蕭朱杏、蔡紫薰、吳淑芬、陳家玉、謝蔭珮(2006)。台灣地區六至十八歲屈光狀況之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衛生署。未發表。
    林輔瑾(1996)。專科學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向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苗迺芳(1996)。教育介入對學生視力保健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影響。衛生教育雜誌,16,20~31。
    范彥壕(2005)。應用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國中學生騎腳踏車戴安全帽之行為意向。立德管理學院工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南縣。
    范凱 (2004)。廢棄光碟片回收行為之研究-以嘉義市消費者為例。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淑娥(2005)。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台中地區春暉社學生推行愛滋病防治工作行為意向之研究。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柯惠珍(1998)。台北市國中學生家中資源回收行為意向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永豐(1996)。近視的藥物治療。台灣醫界,40(7),15-21。
    施永豐、王一中(1999)。近視化眼軸增長之機轉。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施永豐、蕭朱杏、江亭萱(2005)。國內外屈光問題相關研究文獻探討-近視流行病學及防治篩檢文獻回顧計劃。臺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實證回顧計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眼科。
    施永豐(2006)。近視的成因與治療。臺大醫院眼科部-醫師專欄。http://med.mc.ntu.edu.tw/~opth/columns/shih_yf_06.html
    高翠霞(1986)。國小學童視力程度與其生理、心理特質關係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懷德(2004)。臨床護理人員下背痛預防行為之探討-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臺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徐蓓蒂(1997)。五專學生每日飲用牛奶意向及行為之研究—以醒吾商專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貺怡(1995)。臺北縣公立高工機械群男學生實習課戴耳罩之行為意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連惟歆(2001)。全台近視族大調查。常春月刊,215,32-36。
    教育部體育司(1999)。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臺北:教育部。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PHYSICAL/EDU7663001/health/eyesight/eyes/eyesplan.htm
    教育部體育司(2004)。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檢討報告。臺北:教育部。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PHYSICAL/EDU7663001/health/eyesight/files/940304180438.doc
    教育部 (2006)。94學年度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裸視視力不良統計。臺北:教育部。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sts4-3.htm?TYPE=1&UNITID=93&CATEGORYID=0&FILEID=112834
    陳文甲、王惠珠、李穎勳、吳孟憲、陳育芬、許俊傑、陳正貴(1999)。高雄地區九所高中職二年級學生近視狀況與環境因素之研究。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雜誌,38(1),63-73。
    陳政友(1994)。學生近視問題探討。學校衛生,24,18-25。
    陳政友(2001)。學生近視問題探討。九十年度加強學童視力保健種子醫師研習會議手冊,35-39。
    陳政友、黃松元、林隆光、王國川、劉婉柔(2002):學童視力保健之效果實驗研究。學校衛生,41,1~19。
    陳瑩睿(1998)。某專科學生機車超速駕駛意向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仁(1997)。近視之流行病學。台灣醫界,40(7),14-15。
    陳麗美和吳德敏(1989)。台北市某兩所國中一年級學生視力狀況與視力保健及行為相關性研究。公共衛生,16(1),45-56。
    陳協勝、吳濟華、朱斌妤(2002)。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3),31-66。
    許明木(1992)。學童近視原因之探討(Ⅱ)。台灣醫界,35(11),45-46。
    許哲彰(1999)。國小教師從事規律運動意向、行為之預測及影響之探討-驗證計劃行為理論。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莫皓帆(2004)。環境議題教學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以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所學(職)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文毅(2004)。廢乾電池資源回收行為之探討-某縣環保局員工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敏澤(2002)。台南市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近視預防的知識態度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永源、嚴雅音、王瑞霞(1984):高雄市學生近視有關因素之初步探討。公共衛生,11(2),201~226。
    張保身(2003)。搶救視力大作戰。臺北:元氣齋出版社。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楊國樞、黃榮村、林隆光、徐嘉宏(1985):學生近視問題的行為因素。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楊瑞珍、熊鯤苓(2000)。台北市某國中一年級學生視力不良狀況及相關因素初探。醫護科技學刊,2(2),123~135。
    趙延祥(2004)。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行人違規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趙運植(200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某單位士官兵的愛滋相關知識與保險套使用行為意向。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惠元(1996)。某國小學生家長節約用電行為意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惠雯(2004)。中部地區環保有功中小學環境教育內容、成因及成效之探討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郭秀株(1995)。某國小學生家長節約用水行為意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雪娥、吳金盛、吳麗佳、游瑞珠、彭月香、梁珮婷、吳麗貞、黃麗珠、陳怡如、李怡德、葉芳秀(2003)視力保健課程實施對學童知識態度行為影響之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政策規劃方案教育研究中心叢書(10)
    葉國樑(1996a)。臺北市國中學生垃圾分類行為意向研究。衛生教育雜誌,16,1-19。
    葉國樑(1996b)。鹿谷地區國中學生紙張回收行為意向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9,81-95。
    鄭夙婷(2002)。台南市幼稚園教師近視預防保健信念及教學行為調查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廖倩誼、陳正誠(1995)。我國學童視力不良相關文獻回顧。學校衛生,26,23-32。
    臺北市教育局(2006)。94學年度臺北市學生視力概況。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2_content.asp?SEQ=5783
    臺北市教育局(2007)。95學年度臺北市政府所轄各級學校概況(96.03.15)。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2_content.asp?SEQ=6746
    劉乃昀(2006)。台北市家長對學童採取近視防治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婉柔(2004)。國小學童學習壓力及用眼行為與近視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武甫、李尚儒(1987)。20屈光度以上高度近視成因及狀態之研究。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刊,26,93-98。
    蔡佳伶(1994)。某工專日間部騎機車男生戴安全帽之行為意向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怡靜(2006)。以計劃行為理論及階段行為改變模式探討海軍官兵之戒菸行為。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賴翠琪(2001)。台北縣某國中肥胖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惠玲(1994)。某工專日間部騎機車男生戴安全帽之行為意向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有誌(2004)。中部地區環保模範社區發展因素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蘇玉嬋(2003) 。台中縣某國中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惠文(2006)。台北縣某國中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米秀(1993)。某工專夜間部吸菸男生之戒菸意向、戒菸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顧進榮(1988):小學一年級學生之近視與七歲以前過度近作業關係之研究。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刊,27,6~9。
    二、英文部分
    Ajzen, I. & Fishbein, M.(1980).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 Prentic-Hall, Inc.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Kuhl, J. and Beckmann, J.,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11-39.
    Ajzen, I., & Madden, T. 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453-474.
    Ajzen, I. (1988).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Ajzan, I. & Driver, B. L. (1991).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 185-204.
    Angel, J. and Wissmann, D.A.(1980). The Epidemiology of Myopia. American of retia Epidemiology, 3(2), 221-225.
    Banker AS, Freeman WR.(2001)Retinal detachment. Ophthalmol Clin North Am, 14, 695-704.
    Chen, C. J., Cohen, B. H. & Diamond, E. L.(1985). The Epidemiology of Myopia. Genetic and environme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in Chinese twin children. Ophthalmic Paediatrics and Genetics.6(1/2),113-119.
    David, T., Smye, S., James, T., & Dabbs, T.(1997). Time-dependent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eye wall tissue of the human eye. Med. Eng. Phys., 19(2), 131~139.
    Edwards, M. H.(1996). Do variations in normal nutrition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Optometry & Vision Science,73 (10),638-643.
    Eong, K. G., Tay, T. H. & Lim, M. K.(1993). Education and myopia In 110, 236 young Singaporean males. Sing Medical Journal, 34, 489-492.
    Goldschmidt, E .(1968). On the etiology of myopia : An epidemiologic study. Acta Ophthalmol, 98(supp1), 1-172.
    Grosvenor T(1970). Refractive state,intelligence test scores, and academic ability. Am J Optom Arch Am Acad Optom, 47, 355-361
    Grosvenor T(1987).A review and a suggest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myopia on the basis of age-related prevalence and age of onset. Am J Optom Physiol Opt, 64, 545-554.
    Gwiazda,J., Grice, K., Held, R., McLellan,J., & Thorn, F.(2000). Astigmat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in children. Vision Research, 40(2000), 1019~1026.
    Hollingshead AB(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New Haven Connecticut.
    Karlsson, J.(1975). Evidence for recessive inheridance of myopia. Clinic Genet, 7, 197-202.
    Kelly, F. S.(1980). Myopia or Expansion Glaucoma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yopia, Copenhagen.
    Krejcie, RV. & Morgan, DW. (1970). Determ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Lin, S. Y., Shin, Y. F., Lin, J. C., Lin, L. K., Hung, P. T. & Hou, P. K.(1998). Famil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high myopia. Tzu Chi Med,10 (1), 19-27.
    Morgan, MW.(1960).Relationship of refractive error to bookishness and androgyny.Am J Optom,37,171.
    Sorsby, A.,Sheridan, M & Leary, GA.(1970).Refraction and its components in twins.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Report 303,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London,UK.
    Yap, M., WU, M., Lin, Z. M., Lee, F. L. & Wang, S. H.(1993). Role of heredity in the genesis of myopipga. Ophthal Phhysiol Optometry., 13, 316-319.
    Whitmore, WG.(1992). Congenital and developmental myopia. Eye., 6,361-365.
    Young, F. A.(1970).Refractive Errors, Reading performance, and School Achievemant among Eskimo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Optometry & Archives of American Academy of Optometry, 47 (5), 384-39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