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郁婷
Hus Yu Ting
論文名稱: 桃園縣高中體育班發展現況與問題之探討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PEAPC in Taoyuan County
指導教授: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高中體育班專業課程多元入學管道
英文關鍵詞: PEAPC(of seniorhigh),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channels of multi-admiss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4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桃園縣高中體育班發展現況與問題之探討
    摘要
    研究生 徐郁婷
    指導教授 林靜萍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高中體育班之發展現況與困境,研究範圍包括體育班課程的規劃與實施、體育班學生的入學管道及體育班師資任用情形。採質性研究取向,針對體育班相關之體育組長、教師、導師、專長訓練教練及學生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所得資料以持續比較法加以分析,討論後獲得以下結論:
    ㄧ、各學校在學科時數分配無法兼顧學生藝能科目的學習,影響學生全人格教育的學習;術科教師在專業課程訓練時數部分,依專長運動項目安排授課時數,超出訓練時數係屬奉獻。
    二、各學校秉持基層扎根,培育桃園縣內運動人才;高中多元入學管道雖多元且公平,但卻缺乏彈性,針對體育成績優異之選手,同時報考賭運氣,較易產生落榜之可能性。
    三、體育班專業師資之聘用配合各校體育教師甄選,以具備校內發展運動項目為優先考量,並講求運動教練之專業背景與訓練科學化;校內師資不足部分則以外聘方式聘任,亦講求師資專業化。
    針對以上發現,提出建議,以供教師、學校、行政單位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字:高中體育班、專業課程、多元入學管道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PEAPC in Taoyuan County

    Autho:Yu-Ting, Hus
    Thesis Advisor: Ching-Ping, Lin.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at prob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es (PEAPC) in Taoyuan County.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source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employment of the PEAPC were discus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was adopted in the study. Data collected from semi-structure interviews with PE section chiefs, teachers, homeroom teachers, coaches and students of the PEAPC.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data. Three conclusions were acquired as follows. To every PEAPC, art-and-skill subjects cannot be allocated in its classroom schedule. Holistic character education was affected. Athletic teachers were arranged to teach according to their specialties. They asked for no pay when the training hours were beyond their teaching ones. To every school with PEAPC, the rule of grounding and cultivating athletics of Taoyuan County was hold. The channels of multi-admiss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equal but lack of flexibilities. To those excellent athletics, they cannot but apply for schools with luck. So they are not prone to pass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s.
    Teachers of PEAPC are in the employ of the selection of every school. Those who are able to support the priority of the school will be selected first.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the coaches and their scientific approach of training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imultaneously. Vacancies will be filled with part-time professional coaches.
    Suggestions are made from the above findings in reference to teachers, school authorities and the coming researchers.

    Keywords: PEAPC (of senior high),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channels of multi-admission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謝誌……………………………………………………………………III 目次……………………………………………………………………IV 附錄……………………………………………………………………VI 表次……………………………………………………………………VI 圖次……………………………………………………………………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6 第三節 研究問題……………………………………………………06 第四節 研究範圍……………………………………………………07 第五節 研究限制……………………………………………………07 第六節 名詞釋義……………………………………………………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育資優教育的意涵………………………………………09 第二節 體育資優教育之發展………………………………………13 第三節 高中體育班入學管道………………………………………17 第四節 高中體育班之師資…………………………………………28 第五節 高中體育班之課程…………………………………………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40 第二節 研究工具……………………………………………………41 第三節 研究對象……………………………………………………43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4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體育班專業課程之安排……………………………………50 第二節 體育班入學概況……………………………………………57 第三節 體育班專業師資之聘用……………………………………61 第四節 體育班專長訓練場地及學校行政支援……………………71 第五節 體育班學生學科學習現況…………………………………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3 第二節 建議…………………………………………………………8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90 英文部分………………………………………………………………95 附錄 附錄一:訪談大綱(體育組長)……………………………………97 附錄二:訪談大綱(專長訓練教練)………………………………98 附錄三:訪談大綱(體育班導師)…………………………………99 附錄四:訪談大綱(體育教師)……………………………………100 附錄五:訪談大綱(體育班學生)…………………………………101 附錄六:研究邀請函…………………………………………………102 附錄七:訪談同意函…………………………………………………103 附錄八:訪談手札……………………………………………………104 附錄九:檢核函………………………………………………………105 表次 表2-4:運動教練分級表……………………………………………32 表3-3:訪談對象ㄧ覽表表…………………………………………43 表4-1:體育班專業課程實施………………………………………52 圖次 圖2-1:體育班甄選入學流程圖……………………………………26 圖3-1:研究流程圖…………………………………………………47

    一、中文部份
    96全中運(2006)。96全中運。2007年6月12日取自網站:96http://sport96.tnc.edu.tw/。
    丁亞雯(1998)。改變考試入學的歷史-高中多元入學方案。高中教育,2,
    22-27。
    于曉平(2002)。從台北市申請入學高中辦法探討資優教育的發展。資優教育季刊,82,1-8。
    中等教育司資訊網(2006)。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2006年10月1日取自網站:http://me.moe.edu.tw/95junior/。
    毛連塭(1995)。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譯)(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淑棻(2004)。資優教育課程的迷失與建議。特教園丁,13-18。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江界山(1997)。從國際級運動教練的養成談我國教練培訓制度的改進。國民體育季刊,26(4),45-5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建立運動選手選才制度。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吳武典(2006)。師資培育的正思與迷思。台灣教育,2-6。
    吳武雄(2001)。多元入學方案下資優教育何去何從-問題與對策。資優教
    育季刊,79,1-3。
    吳萬福(1992)。運動教練的任務、類型及內容。體育與運動,81,32-38。
    吳萬福(1998)。體育教師與教練必備的心智訓練法。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李坤培(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的省思。學校體育,109-114。
    李坤培(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脈絡與課程規劃之研究。台大體育學報,61-86。
    李坤培(2006)。高中體育班實施成效評估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頁,33-46。
    李東實(2003)。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俊志、林東興(1998)。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之探討。台灣體育,33-38。
    周宏室(1992)。我國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的養成及未來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1(2),26-34。
    周宏室(2004)。運動教育學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武育勇(1984)。運動員的生活管理。國民體育季刊,18(4),34-38。
    洪連成(2004)。中等以上學校運動績優升學輔導辦法第二、第三條條文探討。大專體育,8-13。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發展現況。學校體育,11(4)4-13。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洪嘉文、詹俊成(2005)。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華體育季刊,19(1),63-71。
    孫顯鋒(1999)。學校運動代表隊組織與訓練的分析探討。大專體育,120-126。
    徐元民(1985)。高級中學體育的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3),22-26。
    桃園縣教育局體健課(2006)。體育司。2007年1月9日取自網站:http//163.30.0.196/gallerylist.asp?autono=13。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張大昌(2003)。校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13(2),39-44。
    張思敏(2003)。運動代表隊的經營與管理。學校體育,23-29。
    張勝煇(2003)。台北縣立明德高中體育團隊的管理與經營。學校體育,13(2),26-32。
    教育部(1988)。體育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2001)。教育部台(90)參字第90111427號文令。教育部。
    教育部(2002)。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1990)。國家體育建設中程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2002)。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台北:教育部體育。
    許振家(2004)。休閒從業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市。
    許義雄(1997)。體育課程改革與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台灣省學校體育,2-3。
    郭有遹(1996)。文藝與音樂才能。資優教育季刊,52,1-9。
    郭靜姿(1986)。資賦優異與特殊才能之區分。測驗與輔導雙月刊,74,69-71。
    郭靜姿(1996)。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與教育安置。教育資料集刊,21,1-18。
    陳全壽(1997)。運動教練的養成及教練制度。國民體育季刊,26(4),4-17。
    陳向明(199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昭儀(1997)。良師典範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2,11-14。
    陳昭儀(2006)。解讀資優與書為友。教育研究,5-18。
    曾瑞成(2002)。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保東(2004)。高中職體育班升學與就業之現況調查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政傑(1995)。課程設計。台北市:華書局。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寶雀(2001)。影響教練領導行為的因素及其相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楊漢深(2002)。我國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運作現況及重點項目發展考量因素分析。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葉憲清(1993)。四所城鄉國小體育經營現況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1),95-121。
    葉憲清(1997)。建立學校運動教練制度之議。國民體育季刊,26(4),36-44。
    詹俊成(2003)。台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詹德基(1992)。大陸運動教練制度的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1(2),43-54。
    趙連出(2002)。瑞祥高中之體育特色。學校體育,12(4),11-16。
    劉兆達(2003)。以體育教師專業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師資。學校體育,13(2),100-108。
    樊正治(1992)。運動教練法。體育與運動,81,96-100。
    蔡崇建(1996)。資優教育與教師角色。資優教育季刊,58,1-5。
    薛慧玲、謝志君(2001)。論運動教練哲學之重要性。大專體育,54,66-70。
    謝明叡(2003)。高中、高職舞蹈班發展現況調查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台北市。
    鍾伯光(2000)。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教練。2000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大會手冊,42-48。
    簡茂發、蔡崇建、陳玉珍(1997)。資優概念探討。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資優教育的革新與展望-開發潛能培育人才,30-20。台北:心理出版社。
    簡曜輝(2000)。我國學校體育與策略。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二、英文部份
    Boston, B. (1976). The sourcerers apprentice- A case study in the role of mentoring. Eric Clearing House on Han-dicapped and Gifted Children.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Feldhusen, J. E., & Jarwan, F. A. (1993). Identification of gifted and talented youth for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 A. H. Passow,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iftedness talent(pp.233-251). Oxford:Pergamon Press.
    Gagne, F. (1995). From giftedness to talent: A development model and its impact on the language of the field. Poeper Review, 18(2), 103-111.
    Poduska, B. (1980).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 and dimensions of adjustment. New York:McGraw-Hill.
    Sternberg, R. J., & Davidson, J. E. (1986). Conceptions of giftedness.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Taylor, C. W. (1968). The Multiple talent approach. The instructor, 77, 27.
    Torrance, E. P. (1974). Differences are not deficits. Teachers Collage Record, 75, 471-48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