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嬿汝 YEN-JU, CHEN |
---|---|
論文名稱: |
華語版動畫跟述與配音之華語語調教學-以進階級含以上日籍學習者為例- Teaching Chinese intonation for Intermediate-high level learners of Japanese with animation: using shadowing and dubbing practice |
指導教授: |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1 |
中文關鍵詞: | 華語語調教學 、動畫媒體 、跟述法 、動畫配音 、自主練習 |
英文關鍵詞: | teaching Chinese intonation, animation, shadowing, dubbing, independent practi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75 下載:7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提升學習者對華語語調的重視、準確度和流利度,故筆者提出了華語語調的教學與教案範例,並以進階級含以上的日籍學習者為研究對象。設計理念是讓學習者善用課後時間自主練習,15天完成1個練習單元,以「華語版動畫」的語調當作練習材料,第1週請學習者於每日課後透過「跟述法」模仿動畫材料的語調表現練習15分鐘,第2週為每日15分鐘的小組動畫配音練習,第15天則舉行「動畫配音活動」評量學習成效。
研究方法首先探討跟述法、華語語調和ASSURE教學設計模式的文獻,歸納出練習材料須貼近日常,語境和語調鮮明等設計原則。接著透過教材分析發現臺、中、日的現有語音教材在語調上著墨不多,教法僵化。而語調教學現況和需求分析顯示學習者最需要有效的練習方式。綜合上述的結論,結合ASSURE模式規劃出本教學的準則及教案範例,並依照範例進行教學實證。最後依據受試者、審聽教師訪問、教學者觀察之回饋,獲得例如可增加教師各別糾音的次數、動畫語速可再慢些等意見進行教學的修正。
實證結果顯示,9位受試者全體認為「華語版動畫跟述與配音之華語語調教學」能有效提升對華語語調的重視和掌握度,能激發學習動機,並希望本教學能融入當今的華語課程中。受試者們也常在實際交際時以正確的語調活用動畫台詞,如「這樣啊…(低調表失望)、這真的好炫喔(降調表感嘆)、…好不好?(升調尾音表疑問)」。而3位審聽教師依照當今華語中心的教學經驗評估後,認為本教學能縮減團體班課時至少220個小時,或節省教師個別糾音指導近18個小時便達到同樣的教學成效。
The objective of this teaching design focuses o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fluency of learners’ intonation while speaking Chinese. The participants for this research are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Japanese students.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aching design is intended for after school, as students practice independently. One practice unit spans 15 days using “Chinese language animation” as the teaching material. During the first week, learners practice intonation by shadowing Chinese language animation for 15 minutes per day, and perform a dubbing exercise with partners for 15 minutes per day during the second week. There is a dubbing activity on the last day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section discusses shadowing, Chinese intonation, and the ASSURES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summarizing the major principles of this teaching design. The design itself utilizes daily animation material with specially-tailored contexts and distinct intonation. The textbook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inton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f Taiwan, China and Japan are inadequate. Based on the needs analysis of students, learners requir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actice Chinese intonation.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ASSURE model, a teaching sample was developed, from which the experiment was produced. Based on the feedback of participants, interviews with professionals, and teaching records, the teaching design was revised. These revisions are specifically cited, such as the particulars of intonation-correction provided by the teacher and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speed of animation.
Results of the survey showed that all of the participants agree this teaching design can enhance their appreciation for learn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hinese intonation. They expressed their hope that this teaching design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hinese courses at language centers. Moreover, participants mentioned that they frequently use lines from the animation material with correct intonation in daily communication. Additionally,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of 3 professionals, they estimate this teaching design can achieve the same results of in-class practice while reducing at least 220 hours of group practice time, or nearly 18 hours of one-on-one intonation practice.
一、 中文部分
Stockwell, R. P. (1986)。呂淑湘、黃國營(翻譯)。句法理論基礎。湖北:華中工學院。
TOCFL華語詞彙通─斷詞系統。2013年10月17日,取自http://140.122.110.83/TS/TextSegmentation.aspx
干紅梅(2005)。語調辨析在中級漢語聽力理解中的重要性。漢語學習,3,64-70。
文藻外語大學教學科技中心。專業教室介紹─多媒體語言教室。2013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wtuc.edu.tw/imc/page2_1.htm#03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承斌(1993)。群性教學模式:角色扮演教學法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26,2-8。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教學原理。台北:心理。
王魁京(199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句子的語調、語氣理解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38,79-89。
王麗君(2005)。漢語會話中末尾標記語的語用功能分析。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14,137-140。
石昭(2012)。漢語語調教學現狀及其具體分析。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8。2013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xzbu.com/9/view-3805366.htm
全國法規資料庫。著作權法第 55 條。2013年12月17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J0070017&FLNO=55
朱川(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語文出版社。
江紹倫(2008)。認知心理與通識教育:二十一世紀透視與實踐。香港:中文大學。
何平(主編)( 2007)。漢語語音教程‧基礎篇。北京:北京大學。
何春蕤(2002)。口譯入門──2002秋天。2013年7月13日,取自http://sex.ncu.edu.tw/members/Ho/study/2002fall_oralinterpretaion/st2002f_926a.htm
吳宗濟、趙新那(主編)(2002)。英語語調(附美語變體)與漢語對應語調初探。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聯經。
呂必松 (2005)。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呂叔湘(1981)。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周奕(1996)。對日學生漢語語音訓練教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周美宏(2008)。華語作為第二語言之網路聽力教學設計-以初級學習者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
周雅容(2000)。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51-73。
孟國(1990)。“洋腔洋調”的語調和聲調。天津師大學報社科版,3,63-66。
孟國(1995)。漢語規範化與言語教學。天津市對外漢語教學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大學。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從認知、功能到篇章結構。台北:文鶴。
林欽惠(2002)。漢語句末助詞「啊」之教學語法初探。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進材(2000)。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燾、王理嘉(2008)。語音學教程。台北:五南。
林麗琪(2009)。以“跟述”為任務實施在臺灣國中生英語教學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樹人(1988) 情意領域的教學方法與策略-角色扮演。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pp.216-228)。台北:師大書苑。
哆啦A夢。維基百科。2013年10月17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Doraemon
哆啦A夢電視版第1695集─超值貼紙。56視頻。2013年11月17日,取自 http://www.56.com/w54/play_album-aid-7287630_vid-MTAwODM4Mjg5.html
皇家口筆譯中心 皇家翻譯教室。口譯入門講座(基礎篇)。2013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kouyinet.net/paper/PAPER1.HTM
范惠(2013)。Listen and repeat版塊中的語調教學。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3,136。
唐玉萍(2008)。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調教學。當代教育論壇,6,38-41。
孫嬋娟(2012)。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的語調教學策略。安徽省:安徽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袁毓林(主編)(1993)。談談漢語這個符號系統。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和發展—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北京:清華大學。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13年7月13日,取自:http://www.sc-top.org.tw/
康軒教師網(國小館)。康軒國小國語教材釋疑─【呵、喔、哦】辨別釋疑。2013年10月14日,取自http://goo.gl/Yjlmt5
張孝裕、葉德明(2001)。中國語發音續篇(中日文本)。台南:復文。
張倩華(2009)。影子練習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作用。科技信息,33,23-24。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2013年10月14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曹文(2002)。漢語語音教程。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郭謦維(2011)。漢日語尾助詞對比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丕榮(2010)。外籍學習者漢語句末語氣助詞習得研究與教學應用。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烜之(2007)。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
陸儉明(1984)。關於現代漢語裡的疑問語氣詞。中國語文,5,330-337。
麻豆國小母語教學網。台語的語尾助詞。2013年10月14日,取自http://163.26.191.1/formosa/favorite151.htm
焦輝郢(2006)。語調教學在漢語教學中的地位。2013年7月28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5e300010005vs.html
黃伯榮、廖序東(2007)。現代漢語(上冊)。北京:高等教育。
楊屏(2002)。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語音語調教學。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4),94-95。
葉德明(2005)。語調與語氣在華語言談中的語用功能。二十一世紀華語機構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85-192。
葉德明(2013)。華語表達的態與藝:華語正音與表達。新北市:正中。
葉德明、陳慶華(2010)。數位華語發音。台北:正中。
臺中教育大學(主編)(2009)。華語正音練習。台北:五南。
趙元任(2002)。漢語的字調跟語調。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2009)。漢語聲調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8-63。
劉珣(2007)。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敏華(1993)。逐步口譯與筆記—理論、實踐與教學。台北:輔仁大學。
劉富華(主編)( 2006)。漢語語音訓練教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影(2004)。輕鬆漢語正音課本。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蔡美錫(2003)。創造性地設計英語課堂例句。廣東金中,17,34-39。
蔣以亮(1998)。語流教學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4,96-103。
鄭尊仁(2008)。華語語音課程設計。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魯健驥(1999)。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郭錦桴(1993)。漢語聲調語調闡要與探索。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韓幼賢(1987)。心理學(第六版)。台北:中央圖書。
二、 英文部分
Baddeley, A. D. (1986). Working Memory,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lett, F.C. (1932).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fe, W. L. (1994). 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The flow and displacement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rnelius C. Kubler. (1997). Nflc Guide for Basic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s. Columbus: National East Asian Languages Resource Cent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Craik, F. & Lockhart, R. (1972). 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 11, 671-684.
Darwin CJ, Turvey MT, and Crowder RG (1972). An auditory analogue of the Sperling partial report procedure: Evidence for brief auditory storage. Cognitive Psychology, 3, 255–267.
Dianne, D., & David, C. (2009). The Essential 20: Twenty Components of an Excellent Health Care Team. PA: RoseDog Books.
Heinich, R., Molenda, M., Russell, J. D., & Smaldino, S. E. (2002).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Jenkins, J. (2000). The phonology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mbert, S. (1992). Shadowing. Meta, 37(2), 269-273.
Moray, N., Bates, A., & Barnett, T. (1965). Experiments on the four-eared man.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42, 196-201.
Richards, J. C. (2002).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itcs. UK: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Shie, C.C. (1991). A discourse-functional analysis of Mandarin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Unpublished master‘s dissert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Shiffrin, R. M., & Atkinson, R. C. (1969). Storage and retrieval processes in long-term memory. Psychological Review,76, 179-193.
三、 日文部分
玉井健(1997)。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と聴解プロセスにおける位置づけ。時事英語学研究,36,105-116。
玉井健(2005)。リスニング指導法とし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東京:風間書房。
玉井健(2008)。シャドーイングの方法。多聴多読マガシン。2013年7月13日,取自http://www.cosmopier.com/eio/shadow
金田一春彥(2009)。日本語新版(上)。日本:岩波書店。
古川典代(2006)。聴ける話せる中国語 基礎編〜シャドーイングメソッドを使って学ぶ中国語〜。東京都:株式会社DHC。
古川典代(2010)。對日華語教學法的一個新的提示─「軟誘導方式」與「翻譯訓練法」在教學上的應用。廣譯,3,55-77。
古川典代(2011)。中国語シャドーイング入門―聞くと話すが同時に身につく。東京都:株式会社金星堂。
古川裕(1997)。チャイニーズ・プライマー vol.1。東京都:東方書店。
杉藤美代子(1989)。現代の日本語音声研究の課題。日本語学,8(3),4-13。
杉藤美代子(1994)。日本人の声 (日本語音声の研究1)。大阪市:和泉書院。
清水あつ子(2006) 日本人の英語発音の弱点。日英言語文化研究会(主編)。日英語の比較:発想・背景・文化奥津文夫教授古稀記念論集 (pp.239-248)。東京都:三修社。
染谷泰正(1998)。プロソディーセンス強化訓練の効果に関するアクションリサーチ~「シャドーイング+音読」と「ディクテーション」練習の効果~。通訳理論研究,7,4-21。
船山仲他(1998)。語彙習得過程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貢献度。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応用研究。17-26。
倉田久美子(2007)。日本語シャドーイングの認知メカニズム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口頭再生開始時点,記憶容量,文構造の視点から。広島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56,259-265。
鳥飼玖美子、玉井健、染谷泰正、田中深雪、鶴田知佳子和西村友美(2003)。はじめ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プロ通訳者の基礎訓練法で、英語の“音”感覚が飛躍的に身につく。日本:学習研究社。
藤原与一(1993)。実用音声学(日本語学シリーズ(1)) 。東京都:武蔵野書院。
望月通子(2006)。シャドーイング法の日本語教育への応用を探る:学習者の日本語能力と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に対する学習者評価との関連性を中心に。關西大學視聽覺教育,29,37-53。
門田修平、玉井健(2004)。決定版英語シャドーイング。東京都:コスモピア。
關口智子(2010)。跟述練習應用在華語初學者上之成效:提升日本自學者的聲韻感。廣譯,3,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