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幸伶
Tsay,Hsin-ling
論文名稱: 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對員工服務績效之影響-以某科學性行政機關為例
he Impact of the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 Bonus System on Employee Service Performance -- case study of a certain scienc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指導教授: 紀俊臣
Chi, Chun-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8
中文關鍵詞: 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激勵理論績效管理理論
英文關鍵詞: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 bonus syste, motivation theory,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6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面實施績效獎金制度是我國行政機關管理上的一項空前創舉,也是一項重大變革,本篇論文之目的在探討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對公務員服務績效之影響,即績效獎金制度之激勵情形。對於某科學性行政機關93年度加入績效獎金制度評量之職員,執行質化與量化之個案研究,藉由研究分析激勵理論及績效管理理論,對照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之本質、功能及成效,並研究分析可能發生的問題。
    本論文之問卷調查部分屬量化性質之研究,以普查方式,對某科學性行政機關參加「行政院暨地方各級行政機關九十三年實施績效獎金計畫」評量之員工,執行認知、態度與行為之調查研究。
    本論文之個別訪談部分屬質化性質之研究,訪問某科學性行政機關數個參與實施績效獎金計畫案人員,以了解就其所知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對員工服務績效之影響,以及其認為各層級目標間如何聯結與該制度之優缺點等。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 Bonus System is an unprecedented change and important revolution for Taiwan’s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impact and status of the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bonus system on employee servic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includ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ase studies at certain Executive Yuan agencies, focusing on employees who joined the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 bonus system in 2004. This paper will also study and analyze motivation theor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contrast the nature, function and effects of the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bonus system, and analyze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For the quantitative portion of this research, a general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employees at a certain scienc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The survey was aimed at all employees who joined this system in 2004, and studied their recogni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toward the system.
    For the qualitative portion of this research,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on several persons participating in this system at a certain scienc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The purpose of these interviews was to understand their thoughts about the system’s impact on employee service performance, how to link objectives at each level,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and so 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四節 相關名詞界定----------------------------------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建構 第一節 文獻探討--------------------------------------19 第二節 激勵理論建構----------------------------------27 第三節 績效管理理論----------------------------------42 第三章 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之形成、發展與激勵和績效理論應用 第一節 績效獎金制度形成------------------------------57 第二節 績效獎金制度發展 -----------------------------60 第三節 績效獎金制度評析------------------------------68 第四節 績效獎金制度與激勵理論及績效管理理論之關係----74 第四章 績效獎金制度對員工服務績效之影響-問卷調查分析 第一節 問卷調查過程----------------------------------91 第二節 問卷調查結果----------------------------------97 第三節 問卷調查結果交叉分析-------------------------124 第五章 績效獎金制度對員工服務績效之影響-訪談分析 第一節 訪談方法與對象-------------------------------139 第二節 訪談結果-------------------------------------141 第三節 訪談結果交叉分析-----------------------------153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16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7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181 二、外文部分-----------------------------------------186 附錄 附錄一 行政院暨所屬各級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實施計畫----189 附錄二 行政院暨地方各級行政機關九十二年實施績效獎金計畫------------------------------------------194 附錄三 行政院暨地方各級行政機關九十三年實施績效獎金計畫------------------------------------------199 附錄四 行政院暨地方各級行政機關九十四年實施績效獎金及績效管理計畫--------------------------------205 附錄五 問卷內容------------------------------------211 附錄六 受訪者回答內容------------------------------215 表目錄 表2-1 與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相關之學位論文----------------23 表3-1 以激勵理論探討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83 表4-1 問卷題號與提問目的----------------------------------95 表4-2 個人基本資料統計------------------------------------98 表4-3 答題次數分配及百分比-------------------------------102 表4-4 績效激勵情形平均分數及標準差-----------------------121 表4-5 人員參與情形平均分數及標準差-----------------------121 表4-6 轉化聯結情形平均分數及標準差-----------------------122 表4-7 目標設定情形平均分數及標準差-----------------------122 表4-8 執行展望情形平均分數及標準差-----------------------123表4-9 不同性別之平均數、標準差與T檢定-------------------125 表4-10 不同年齡的平均數、標準差與F檢定-------------------127 表4-11 不同學歷的平均數、標準差與F檢定-------------------129 表4-12 不同職別之平均數、標準差與T檢定------------------131 表4-13 不同職位(職務)的平均數、標準差與F檢定-------------133 表4-14績效激勵情形與人員參與情形間顯著性-----------------135 表4-15績效激勵情形與轉化聯結情形間顯著性-----------------135 表4-16績效激勵情形與目標設定情形間顯著性-----------------136 表4-17績效激勵情形與執行展望情形間顯著性-----------------136 表4-18 問卷之Cronbach’s α值與折半信度------------------137 表 5-1 訪談對象資料表------------------------------------140 表 5-2 對員工服務績效影響之訪談回答重點摘要--------------141 表 5-3 各層級目標間聯結之訪談回答重點摘要----------------143 表 5-4 對於設定工作目標之訪談回答重點摘要----------------145 表 5-5 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優點之訪談回答重點摘要--------147 表 5-6 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缺點之訪談回答重點摘要--------149 表 5-7 對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建議之訪談回答重點摘要------151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8 圖1-2 研究架構--------------------------------------------10 圖2-1 激勵理論系統----------------------------------------41 圖4-1 問卷調查研究思維架構--------------------------------94 圖4-2 性別比例--------------------------------------------99 圖4-3 年齡比例--------------------------------------------99 圖4-4 畢業學歷比例---------------------------------------100 圖4-5 職別比例-------------------------------------------100 圖4-6 職位(職務)比例-------------------------------------101 圖4-7 對機關整體績效激勵之態度---------------------------103 圖4-8 對單位績效激勵之態度-------------------------------103 圖4-9 對員工服務績效激勵之態度---------------------------104 圖4-10對填問卷者個人服務績效激勵之態度-------------------105 圖4-11 對機關首長或副首長參與之態度----------------------106 圖4-12 對單位主管參與之態度------------------------------107 圖4-13 對單位員工之參與之態度----------------------------107 圖4-14 對填問卷者個人參與之態度--------------------------108 圖4-15 機關目標與單位目標間轉化聯結之態度----------------109 圖4-16 單位目標與個人目標間轉化聯結之態度----------------110 圖4-17 團體績效與施政績效評估要點間轉化聯結之態度--------111 圖4-18 個人績效與考績法及平時考核要點間轉化聯結之態度----111 圖4-19 目標及指標明確性之態度----------------------------113 圖4-20 目標及指標可行性之態度----------------------------114 圖4-21 目標及指標挑戰性之態度----------------------------114 圖4-22 目標及指標接受性之態度----------------------------115 圖4-23 執行作業良好之態度--------------------------------117 圖4-24 執行成效良好之態度--------------------------------117 圖4-25成為良好政策之態度---------------------------------118 圖4-26 適合長期實施之態度--------------------------------119

    一、中文部分
    丁志達(2003),《績效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毓仁(2000),〈公部門績效指標的設計與運用〉,《人力發展月刊》,10月出版,第82期 ,頁35-45。
    丘昌泰(2000a),《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丘昌泰(2000b),《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立法院公報(2005),〈立法院第五屆第六會期第十六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4卷,第7期 ,頁26。
    白麗華(1990),〈績效評估十要訣-要怎麼激勵先那麼評〉,《現代管理雜誌》,1990年5月號,頁100-111。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4),《「行政院暨地方各級行政機關九十二年實施績效獎金計畫」問答集》,(2004年5月20日查詢)(http://www.cpa.gov.tw/html2001/singlehtml/20021220142624.shtml)。
    李允傑、邱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允傑(1999),〈公部門之績效評估〉,《人事月刊》, 第29卷,第4期,頁5-9。
    李仁芳、洪子豪(2000),《企業概論》,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朱楠賢(2001),〈行政機關推動績效獎金制度應有的觀念及作法〉,《人事月刊》,第33卷,第5期,頁24-26。
    朱楠賢、嚴宗大等(2003),《提升國家競爭力與強化公共服務職能》(九十二年度中高層主管人員赴美專題研究報告),台北:人事行政局。
    朱武獻(2003),〈公務人力績效管理制度〉,《政府改造與文官體制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考試院、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編印,頁301-412。
    江岷欽、林鍾沂(2000),《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休斯著(Owen E. Hughes)(1998),林鍾沂、林文斌譯(2003)《公共管理的世界》(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2nd),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余致力(2002a),《民意與公共政策: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余致力(2002b),〈激勵士氣?打擊士氣?--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評估〉,《人事月刊》,第35卷,第5期,頁40-61。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7a),《行政學(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7b),《行政學(二)》,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瓊恩(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吳曉慧(2000),《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探討─從績效評估的觀點》,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曉君(1999),《從行政中立論我國中央選務機關之功能與定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水波(2003),〈領導者的員工激勵角色〉,《人事月刊》,第37卷,第5期,頁7-19。
    林文燦(2000),〈建構我國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之芻議—活化待遇制度的策略〉,《人事月刊》,第35卷,第5期,頁32-38。
    林海清(1997),〈人力潛能的開發-激勵理論探討〉,《人力發展月刊》,11月出版,第46期 ,頁4-25。
    彼得斯著(Peters, B. G.)(1996),許道然、劉坤億、熊忠勇、黃建銘譯(2000)《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可(2000),《激勵百分百:100個管理心箴》,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周志忍(2001),〈論績效評估的意義與作用:國際經驗及其對我們的啟示〉,《海峽兩岸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華民國競爭力研究學會,頁1-5。
    庫瑪著(Kuamr, R.)(2000),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2002)《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esearch-Methodology: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孫本初(2003),〈「公務人力績效管理制度」一文評論〉,《政府改造與文官體制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頁407-412。
    許道然(1998),〈目標管理:理論與評論〉,《空大行政學報》,第8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許濱松(1991),《人事行政》,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渙釗(1988),〈為企業做健康檢查-績效評估的方法〉,《現代管理月刊》,第142期,頁87-90。
    程本清(1998),〈從激勵理論探討我國公務人員之升遷制度〉,《人事月刊》,第27卷,第4期,頁44-51。
    張青(1998),《最新目標管理》,台北:超越企管有限公司。
    陳怡珍(2001),《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
    陳義彥、洪永泰、盛杏湲、游清鑫、鄭夙芬、陳陸輝合著(2001),《民意調查》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立穎(2002),〈激勵(報酬)理論的公義性與私利性〉,《研習論壇月刊》,第13期,頁9-16。
    陳金貴(1995),〈人力資源管理運用在公部門的探討—(上)〉,《人事月刊》,第19卷,第3期,頁25-33。
    陳美惠(1998),〈心理動機與激勵士氣之探討〉,《今日會計》,第71期,頁96-104。
    陳岳(2002),〈從公共管理發展趨勢檢證我國公務人力資源管理之發展〉,《三民主義學報》,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第25期,頁81-97。
    陳靜美(2002),〈激勵理論在提升教師滿足感之應用〉,《教育社會學通訊》,第41期,頁21-31。
    陳柏羽(2002),〈建立公務人員績效待遇制度之可行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嘉碩(2002),《人力資源管理的績效評估對改進公部門考績制度之啟發-南投地區政府機關的觀點》,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昱瑩(2002),〈政府機關知識管理績效衡量指標之研究〉,《中國行政》,第72期,頁57-82。
    黃家齊(1999),〈由激勵理論談員工激勵〉,《中國勞工》,第998期,頁20-23。
    賀斯諾著(Steven M. Hronce)(1998),勤業管理顧問公司譯,(1998)《非常訊號:如何做好企業績效評估-運用品質、時間、成本等三種績效評估規劃公司的未來》(Vital Sigans : Using Quality, Time,and Cos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to Chart Your Company’s Future ),台北:聯經出版社。
    閻驊(1998),《激勵與激怒僅是一線之隔》,(2004年5月20日查詢)(http://www.1001yeah.com.tw/article/980001.html)
    蔡勝男(2003),〈政府部門績效評估提昇行效能的省思〉,《T & D飛訊》,第13期,台北:國家文官訓練所,頁1-15。
    謝登旺(1998),《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謹如(1998),〈現代激勵理論及其在學校管理的應用〉,《教育資料文摘》,第251期,頁133-142。

    二、外文部分
    Carnevale, A. P. & D. G. Carnevale,(1993),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Evolving World of Wo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17(1), pp.1-14.
    Cleveland, J. N. , K. R. Murphy & R. Williams,(1989), “Multiple Use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74(1),pp.128-135.
    Dessler, G.,(2003),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ince Hall.
    Griffin, R. W.,(1999), Management,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Hanekom, S. X.,(1987), Public Policy, Johannesbrug, South Africa : Macmillan South Africa .
    Jowett, P. & M. Rothwell,(1988),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the Public Sector,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Ltd.
    Kravchuk, R. S. & R. W. Schack,(1996),“Designing Effective Performance-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of 1993”,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6(4), pp. 348-357.
    Kwon, S. & Shui-yan Tang,(1998), “Reinventing Government : A Critique from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10), pp. 1449-1471.
    Maslow, A .H.,(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July, pp.388-389.
    Maslow, A. H.,(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 : Harper & Row.
    Monagohan, C. & R. Ball,(1993), “Gearing Up for Performance Review”,Local Government Policy Making, 20(3), PP.11-18.
    Nachmias, D. & C. Nachmias,(1979), Public Policy Evaluation: Approaches and Method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Osborne, S. & S. Nutley,(1994), The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Handbook, Longman.
    Osborne, D. & T. Gaebler,(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Ma. : Addison - Wesley.
    Pal, L. A.,(1992), 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 Scarborough, Ontario : Nelson.
    Ryan, T. A.,(1958), “ Drives, Tasks, and the Initiation of Behavior”,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71 ,pp.74-93.
    Taylor, F. W.,(1911),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 Harper & Brother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