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何慧卿 Ho Huei Chin |
---|---|
論文名稱: |
性別平等教育法下的校園性騷擾暨性侵害調查之程序正義:受害人保護及行為人權益之兼顧 Procedural Justice for the Investigations of Campus Sexual Assault or Sexual Harassment Cases in terms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Act:For both of Victim’s and Suspect’s Rights’ Protections |
指導教授: | 林佳範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6 |
中文關鍵詞: |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程序正義 、受害者保護 、行為人權益 |
英文關鍵詞: | sexual assault or sexual harassment on campus, procedural justice, victim’s protection, suspect’s righ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6 下載:2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自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後,各級學校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人員在進行校園內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及處理過程中如何維持程序正義,能兼顧對受害人的保護與行為人權益之保障,以及在兼顧過程中,所面臨的兩難或挑戰為何。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法規分析,瞭解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過程中,程序正義的概念及相關規定,以及在程序正義的精神下,對於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件中的受害者保護與行為人權益保障的規範。並以國內外大學為例,整理相關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申訴案件處理調查之規定。以教育部核准之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專業人才庫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專家為主要訪談對象,一共訪為九位具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實際調查及處理經驗之專家,透過他們的經驗以瞭解目前有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原則及影響程序正義的可能因素。
本研究在整理及分析訪談資料,結果如下:
一、在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的技巧與原則方面,受訪者認為一定要按照法規來進行;秉持公平及公正的原則;調查之前要做好包括基本資訊收集、熟讀相關法律及規定等方面的準備;對自己擔任調查人員一事建立正向心態;多方面查證與考量;同理心等輔導技巧的應用;勿情緒化:委員意見不同的表達時機;找有經驗的人擔任顧問或督導;在調查過程中不斷自我挑戰與對話;找到持續的動力。
二、在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中程序正義的實踐方面,受訪者認為應該以教育為核心、秉持公正、不預設立場、權利及相關資訊的告知、保密、提供充分陳述的機會、避免對質、迴避、禁止私下與雙方當事人接觸、申復和救濟的機制、避免受害人遭不平對待、行為人基本權益的保障。
三、有關影響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程序正義的可能因素部分,受訪者認為直接因素為法規間的落差、不明確、迷思與兩難;間接因素為學校的態度與角色、權力的影響、校園內對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或調查的恐懼、家長的態度、校園內人際關係或人情壓力、學校老師對擔任性平會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委員的敬而遠之、調查委員參與調查的得與失。
四、對於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後續的懲處、處理與追蹤部分,由本研究訪談結果發現,有以下的問題、挑戰或情況。包含性平會只要認定事實就好;懲處單位的態度;誰來執行懲處;懲處標準未建立;如何落實懲處;不分罪刑輕重,一律「殺頭」;大學校院的懲處過程漫長;缺乏評估懲處和處理成效的標準;誰來追蹤及如何追蹤;對受害人的遺漏;缺乏對校園的機會教育。
五、對於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專業知能培訓的反思部分,受訪者認為有訓練已經很不錯;培訓是一件嚴肅又重要的事;培育的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人才素質不一;講師的知能不一;縣市政府與教育部課程不一;對培訓制度的建議。
六、對於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最終的期待部分,受訪者除期望正義能獲得彰顯與伸張,並對現行制度提出相關的建議。
本研究也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供教育部或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在修訂相關政策法規及培訓各級學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人員時之參考,並且提供各級學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人員在執行調查過程,能瞭解程序正義的原則與精神,以在調查過程中,能同時保護受害人也能維護行為人之權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how members ofan investigation team should conduct the investigation of a campus sexual assault or sexual harassment case in terms of procedural justice,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how to protect victim’s and suspect’s right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examinations of th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 choic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an investigation. We will examine what are the procedures that a campus sexual assault or harrasmment case should be followed in line with the idea of procedural justice, Then, to what extent the idea of procedural justice has been materialized at campuses, especially how to keep both victim’s and offender’s rights in balance. To this end, 9 persons will be interviewed. They all had a lot of experienc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a campus sexual assault or harrassment case, who have been certified and listed by local or central authorities in the specialist database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ampus sexual assault or harassment cases. We have found that the idea of procedural justice is not very clear to most of the interviewed who have various conceptions of it and how to keep the balance for both victim’s and suspect’s rights in the procedure.
王麗容(1998)。校園內性騷擾暨性侵害防治-談學校政策規劃與機制發展。學生輔導,59,126-139。
王正嘉(2004)。刑事司法上被害人保護及其與犯罪人關係-一個批判的省思。月旦法學雜誌,110,125-143。
王儷芬(2005)。英國職場上促進兩性平等法制之研究-兼述我國相關法律之規定。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英祖(2002)。從正當法律程序觀點論行政程序法。考銓季刊,30,62-83。
江淑琳(1998)。從報紙報導看性騷擾議題的社會建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寶靜(1995)。工作場所性騷擾之研究:台灣地區案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0期,131-158。
李秀容(1994)。行政組織中性騷擾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佳紜(1995)。報紙如何報導「師大性騷擾案」。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峙欣(2003)。餐飲科學生性騷擾知覺、經驗及面對性騷擾時處理方式之探討。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書局。
何慧卿(2005)。性騷擾申訴人心路歷程之個案研究。玄奘社會科學學報,3,115-141。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1990)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志光(2007)。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防治之困境與挑戰。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市:世新大學。
呂美枝、蘇滿麗(2007)。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例調查處理實務手冊彙編。教育部,http://www.gender.edu.tw/harassment/index2.asp。
林子儀(1995)。人身自由與檢察官之羈押權。憲政時代,21,2,29-39。
林靜媚(1998)。電話性騷擾之研究-以大專院校之女學生為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俊益(2001)。論刑事行為人/被申訴人訴訟基本權之保障。憲政時代,27,1,39-58。
林增玉(2003)。我國工作場所性騷擾法制之研究。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秀美(2004)。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芳玫(1998)。談強姦公訴罪-程序正義、實質正義、性別正義的結合。政策月刊,36,23-26。
林芳玫(2004)。師大強暴「疑」案報紙報導之分析: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原載於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51/02.asp,但該連結已移除;現載於http://72.14.203.104/search?q=cache:oHq60whT3cYJ:genders.zsu.edu.cn/ReadNews.asp%3FNewsID%3D1650+%E5%B8%AB%E5%A4%A7%E6%80%A7%E9%A8%B7%E6%93%BE%E6%A1%88&hl=zh-TW&ct=clnk&cd=13,2006年2月26日。
林佳範(2006)。論「寓教於禁」的法制教育與處罰之教育性意涵。全國律師,10:6,24-32。
周保松(2007)。契約、公平與社會正義:羅爾斯《正義論》修訂版評介。載於http://203.84.199.31/language/translatedPage?lp=zh_zt&.intl=tw&tt=url&text=http%3a%2f%2fdzl.legaltheory.com.cn%2finfo.asp%3fid%3d14076,2007年5月24日。
郜學慧(2002)。護生在醫療情境中遭受性騷擾之盛行情形、因應行為以及處理策略。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
胡淑賢(2003)。兩性工作平等法之實施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及員工工作行為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香港大學(2006)。香港大學平等機會政策。載於http://www.hku.hk/eounit/chi/policy.htm,2006年8月25日。
香港大學(2006)。香港大學處理歧視/騷擾投訴之程序。載於http://www.hku.hk/eounit/chi/policy.htm,2006年8月25日。
香港中文大學(2006)。香港中文大學防止性騷擾政策。載於:http://logic.itsc.cuhk.edu.hk/~b107091/cindex.htm ,2006年8月28日。
徐宗國(1994)。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194-221。
馬翠華(2004)。我國工作場所性騷擾法制之現況與未來發展。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迪理(1998)。社會工作研究方法之本質與教學方針。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4,123-145。
高鳳仙(2001)。性騷擾之法律概念探究。法令月刊,52:4,252-272。
高鳳仙(2005)。性騷擾之法律概念研究。性暴力防治法規-性侵害、性騷擾及性交易相關問題,61-96。
高義展(2002)。從中國人的「人情關係」談學校組織之管理策略。初等教育學報,15,P341-359。
連玉君(1997)。從性騷擾案件行為認定標準之爭議談女性工作平等權的實現-女性觀點的正視。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愛娥譯(1999)。Karl Larenz原著:法學方法論。台北:五南圖書。
陳淑芬(2000)。青少年同儕性騷擾:影響性騷擾界定、態度之相關性探討。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向明(200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愛娥(2003)。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九十二年度學術研討會-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會議手冊,20-26。
陳妙芬(2004)。當代法學的女性主義運動:一個法哲學史的分析。台大法學論叢,33,1,1-47。
陳惠馨(2005)。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4,1,21-32。
麥麗蓉、蔡秀玲(2004)。諮商員在大學校園中危機處理經驗之初探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5,97-122。
張啟娟(1998)。解構職場性騷擾的迷思。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益華(2001)。媒體組織性騷擾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禎元(2005)。教師解聘之正當程序-兼評高等行政法院(92)年度訴更一字第104號。師大政治論叢,4,127-178。
清大小紅帽工作群(1993)。校園反性騷擾行動手冊(增定版)。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2006)。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處理專業人才庫。http://www.gender.edu.tw/harassment/index5.asp。2006.3.17。
莊坤龍(2000)。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規範之研究-美國民權法與我國立法草案之比較。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丘隆譯(1990)。John Rawls原著:正義論。台北:結構群。
黃淑英(2002)。台北市某國中性騷擾防治教育需求及相關因素探討。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毓伶(2003)。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實習期間性騷擾問題之研究。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富源(2005)。女性主義對犯罪學與被害者學的影響。哲學與文化,32,3,21-49
焦興鎧(2003)。工作場所性騷擾被害人在美國尋求救濟途徑之研究。性騷擾爭議新論,1-86。台北市:元照出版公司。
焦興鎧(2001)。大專校園性騷擾所引起之法律爭議及其防治之道-美國經驗所提供之啟示。中正大學法學集刊,4,P3-35。
湯德宗(2000)。論憲法上的正當程序保障。憲政時代,25,4,3-33。
湯德宗(2003)。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程雲鵬(2004)。正義理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意義。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傅裕宏(2005)。司法機關推行兩性工作平權之研究-以台中地方法院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井瑜(2004)。國中階段生師性騷擾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專搬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明杰(2002)。工作場所性騷擾法律問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宜(2001)。小學「反性騷擾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邦繡(2002)。由性侵害犯罪被害人的困境與在型式司法上的重要性論性侵害犯罪被害人保護之必要性。全國律師,6:4,76-87。
劉勤章(2003)。犯罪被害人訴訟權利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叢,18,171-200。
歐宛寧(2003)。地方政府施行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研究:南投縣個案分析。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月蜜(2005)。澳洲、香港、日本之家事商談相關制度比較研究-兼論我國家事商談制度之現況與發展。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黎欣怡(2005)。幽幽暗暗見曙光:性騷擾受害者申訴歷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鵬翔(2000)。美國工作場所性騷擾法制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瑞智(2000)。活用憲法大辭典。台北:文笙書局。
應松年(2001)。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蕭靜芬(2005)。餐飲職場性騷擾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以國際觀光飯店餐飲外場員工為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傳賢(2002)。程序正義與行政程序法。立法院院聞,30:6=350,65-78。
羅燦煐(2006)。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政策與實務: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為例。全國律師,10:5,18-34。
蘇昱憲(2002)。憲法上之實質正當法律程序。http://www.ntpu.edu.tw/law/paper/02/2001a/9071206a.PDF#search='%E8%98%87%E6%98%B1%E6%86%B2'。
蘇滿麗(2007)。「宜教不宜罰」-談少年的校園性危害行為處理原則。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市:世新大學。
中華民國刑法(2007.1.24)。修正後總統公佈施行。
大專校院及國立中小學校園性騷擾及性侵犯處理原則(1999.3.10)。教育部函頒。
大學法(2007.1.3)。修正後公佈施行。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2002.7.10)。修正後總統公佈施行。
兩性工作平等法(2002.1.16)。總統公佈施行。
性別歧視條例(2000.9.6)。香港法例第480章。
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6.23)。總統公佈施行。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2005.2.5)。修正後總統公佈施行。
性騷擾防治法(2006.1.18)。修正,2006.2.5施行。
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2003)。台軍字0920168279。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2005.3.30)。教育部函頒。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人員培訓課程總表(2006.3.30)。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2屆第2次大會通過。資料來源:http://www.gender.edu.tw/harassment/doc/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人員培訓課程總表.doc。
家庭暴力防治法(2007.3.28)。修正後總統公佈施行。
證人保護法(2006.5.30)。修正後總統公佈施行。
Amir, M. (1971). Patterns of Forcible Rap.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9).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Curcio , A. A.(1998). Rule 412 laid bare: A procedural rule that cannot adequately protect sexual harassment plaintiffs from embarrassing exposur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Law Review, 67,125-127.
Chamallas, M. (1999).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Legal Theory. N. Y.: Aspen.
Evans, J. M. (1980). Judici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Action, 4th ed. London: Stevens & Son Ltd.
Elias, R. (1993). Victims Still: The Political manipulation of Crime Victims. Newbury, CA: Sage Publications.
Friendly, H. (1973). Federal Jurisdiction:-A general View. N. Y. : Columbia.
Fitzgerald L. F., Sandra L. S., Nancy B., and Janice S. (1988). The incidence and dimension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academic and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2, 152-175.
Fitzgerald(1990).Sexual Harassment: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 Construct. In M. A. Paludi: Ivory Power: Sexual Harassment on Campus. Albany: SUNY Press.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Haney, Marian C. (1993.) Litigation of a sexual harassment after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91. Notre Dame Law Review, 68, 1039-1051.
Hammersley, M. & Atkison, P. (1995). Ethnography-Principle in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Holstein, J. A. & Gubrium, J. F. (1997). Active interviewing. In D. Siverman(e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
Howard University (1999). Howard University against sexual harassment and gender-based discrimination in education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June 5, 1999, from http://www.hr.howard.edu/hrm/policy/SexualHarassment.htm
Harrison, M. & Gilbert, S. Ed. (2006). Student-on-student sexual harassment: Davis v. Monroe County Board of Education. Sexual harassment decis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77-91.
Jones, T. S. & Remland, M. S.(1992). Sources of Variability in Perceptions of and Responses to Sexual Harassment. Sex Roles, 27, P121-147.
Kirk, K. & Miller, M. (1988).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m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Inc.
Kennedy, L. W. & Sacco, V. F. (1998). Crime victims in Context. Los Angeles CA: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McQueen, I. (1997). Investigating sexual harassment allegations: the employer’s challenge. In o’ Donohue, W. (Ed.): Sexual Harass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MA: Allyn & Bacon A Viacom Company.
O’Donohue W., Downs K., Yeater E. A. (1998). Sexual harassmen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3(2), 111-128.
Patton, M. Q. (1990). Quali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
Pittman, A. T. (2006). Sexual harassment and due process. Journal of Physivcal Education & Dance, 77, 4, 10-11.
Query, J. T. (2001). Managing risk on college campus. Risk Management, 48, 6, P38-42.
Rawls, John(1971). 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Remick, H. , Salisbury, J. ,Stringer, D. & Ginorio, A.(1996). Investigating complaints of sexual harassment.In Paludi, M. A. (ed): Sexual Harassment on College Campuses. N. 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Tutty, L. M. & Rothery, M. & Grinnel, R. M.(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Boston: Allyn and Bacon.
U.S.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 (1980/2000). Sexual harassment . December 9, 2003, from http://frwebgate.access.gpo.gov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olicy on sexual harass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West, R. (1992). The difference in women’s hedonic lives: a phenomenological critique of feminist legal theory. In Frug, M. J. (ed): Women and the Law. N. Y.: Westbury.
Weed, F. J. (1995). Certainty of Justice: Reform in the Crime Victim Movement. N. Y.: Aldine de Gruyter.
Weitzman, A. H. (1999). Employer defdnses to sexual harassment claims. Duke Journal of Gender Law & Policy, 6:27, 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