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小南 CHANG HSIAO NAN |
---|---|
論文名稱: |
園藝治療活動對自閉症幼兒效益之個案研究 Treatment Effect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Lin, Po-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3 |
中文關鍵詞: | 園藝治療 、早期療育 、學齡前自閉症幼童 |
英文關鍵詞: | Horticultural therapy, Early interventio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33 下載:16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提供學齡前自閉症幼兒園藝治療(horticulture therapy)活動,以檢驗園藝治療的療效。三到六歲期間為孩童腦部發展最為頻繁的時候,在這段期間接受早期療育,能及早讓學齡前自閉症幼兒習得適應社會能力,以適應日常生活環境,並在進入國小後能適應學校生活。研究對象為某發展中心內之一名自閉症幼兒,實驗期間為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每週一單元,並在單元進行期間執行三次的觀察,每單元共四次;單元結束,依據課程設計活動評量表的評估結果,給予評量。本研究採用前後測的觀察設計,根據遊憩治療APIE的處理程序,規劃設計園藝治療課程,並以「願意與人溝通」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兩項社會行為能力做為治療目標;以施測前的觀察評估作為其行為基準,並在園藝治療計畫執行結束後和前測結果比較印證。研究過程運用觀察記錄,與家長及輔導老師的訪談等方法,收集受試兒童的變化。研究結果發現,透過植物的媒介,提供感官刺激,包括視覺(顏色)、聽覺(聲音)、嗅覺(味道)、味覺(食用)、觸覺,此五感是園藝治療的特長。藉由植物所提供之不同刺激的課程訓練,使自閉兒在認知、行為、社會及語言能力等方面,有顯著進步,也願意開口說話,與人溝通交流分享成果。因此顯示園藝治療活動,對自閉症幼兒具有促進參與社會行為能力的治療效益。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treatment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by horticulture therapy and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children have the most frequent brain development in the age period of three to six. Therefore, if patients can have the treatment in this age period, they will learn the ability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society, their dail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lementary school living before it is too late.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is a child with autism at a development center. The experiment implemented once a week as a unit of observation from December 2008 to April 2009. Three observations had been implemented .In each unit experiment period. When each unit was completed, a total unit evaluation was given according to results from activity evaluation from of curriculum design. The horticulture therapy course of treatment design is based on therapeutic recreation APIE processing program with pretest and posttest.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 y” these two social behavior abilities are set as goals for the therapy to achieve. Children’s behavior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before any test were used to set as the criterion for the experiment.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horticulture therapy was compared with the pretest result to obtain the finding. Record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s with parents and counselors were managed through the whole research process to collect children’s chang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ldren with autism are edified in perception, behavior, and society and language ability and with great improvement. They are also willing to talk and share their findings with each other. Thus, horticulture therapy reveals its treatment effect on stimulat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have the ability of participating social behavior.
一、中文文獻
王秋華(2006)。國小實施有機園藝活動歷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天苗(1987)。生活適應能力檢核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海娟譯(2006)。種植有益健康的室內植物。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孫基哲,2006)
毛連塭、李月卿(1992)。自閉症兒童教學活動設計。臺北市:台北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
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1996)。各種療育法。 2008年11月26日取自
http://www.autism.org.tw/autism.asp
朱巧艷、蕭佳華(譯)(2002)。醫療社會學。臺北市:五南。(William C. Cockerham, 2001)。
朱凱薇 (2007)。一顆種子,一個希望 園藝治療活動在黎明教養院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朱心怡(2004)。盤古神話探源。東華人文學報,(6),1-24。
自閉症專題資源篇(1998)。認識篇。2009年3月19日取自香港教育城
http://www.hkedcity.net/specialed/autism/resources_link.phtml
何秀珠(1986)。園藝治療-簡介一種「美」的輔導方法。國教世紀。21(10),6-9。
行政院衛生署衛署官方網站(2001)。身心障礙等級。 2008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sci.org.tw/typsn-fa-3_3.html
李翊豪(2004)。醫療人員對休閒治療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宋維村(1992)。星星的孩子。高雄市:高雄市自閉症協會。
宋維村(1992)。自閉症兒童的診治與輔導。臺北市:臺北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
宋鴻燕(2008)。自閉症-期介入與家庭支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孟慈(2005)。自然旅遊環境之遊憩體驗與生心理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吳思涵(2004)。園藝活動對療養院慢性精神病患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木泉(譯)(2008)。園藝治療入門。臺北市:洪業文化。(Charles A.lewis, 1996)
林伯修(2008)。醫療理性的反思---遊憩治療的理論內涵,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貴美(1994)。運動治療對自閉症兒童學習影響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北師院特殊教育系。
林寶貴、盧台華、賴文鳳、謝藍芝(1996)。學前合作學習實驗班課程設計。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雅慧(2006)。學齡前自閉症兒童家長親子互動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治療教育のあゆみ(1987)。生活療法。2008年12月20日
取自東京武藏野東學園。http://www.musashino-higashi.org/dlt.htm
洪瓊君(2003)。樂遊自然天地:與孩子共享自然的60種遊戲。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
俞玫妏(2003)。都市園丁休閒園藝行為與休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美國國家遊憩治療協會(2008)。Therapeutic Recreation 。2008年1月20日取自 http://www.recreationtherapy.com/
美國國家遊憩治療協會(2008)。Definitions of recreational therapy。2008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recreationtherapy.com/define.htm
徐云(1994)。兒童早期教育與訓練。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健康人生聯盟(2004)。健康人生範圍與內容之界定 。 2008年1月20日取自
http://openmind.heart.net.tw/041111-goal1.doc
陳五洲(譯)(2003)。運動研究法。台中市:華格納企業。(Jerry, R.Thomas, & Jack, K. Nelson, 2000)
陳惠美(2005)。遊憩治療理論與應用之發展。旅遊健康學刊,4(1),14-31。
陳俊忠、姜義村、林春鳳、杜淑芬、劉以德、張心怡、何立安(譯)(2007)。治療式遊憩導論。臺北市:品度。( David, R. Austin,& Michael, E. Crawford, 2007 )
陳國濱(2006)。園藝活動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休閒效益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陳麗如(2006)。特殊學生鑑定與評量。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彥睿、謝雪琴(2007)。認識園藝治療。台中農改場,彰化縣。
陳彥睿、陳榮五(2008)。臺中區農情月刊。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發展園藝治療之現況。(103),5-8。
陳英進、吳美珠、楊育昇(2007)。早期療育。臺北市:華都文化。
張建隆(2005) 。園藝活動對療養院慢性精神病患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治文(2006)。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六龜荖濃溪泛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蓓莉、蔡明富(2001)。量生訂做—IEP的理念與落實。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張正芬(1999)。自閉症兒童的評量。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曹純瓊(1992)。自閉症兒童的語言治療與訓練。臺北市:臺北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07)。淺談早期療育 。2009年3月19日取自早期療育資料庫 http://210.240.192.172/index.php?inner=about_ei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8)。身心障礙之自閉症。 2008年2月28日,取自特殊教育http://3d.nioerar.edu.tw/2d/special/lesson/lesson_0208.asp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8)。特殊教育對象。 2008年2月28日,取自特殊教育
http://3d.nioerar.edu.tw/2d/special/outline/outline_0201.asp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8)。認識多重障礙。2008年2月28日,取自真愛無礙特殊教育資源網 http://192.192.169.101/longlife/newsite/body/body02-1.htm
梁仲容(1996)。園藝治療方案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生活適應及休閒態度影響效果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9),333-373。
梁仲容(2002)。園藝治療在兒童輔導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96),2-7。
許素彬(2006)。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保育機構於融合教育實施過程之困境。特殊教育學報,(23),85-104
康有德、馬潮軒、洪立、方祖達、黃涵、鄭爕、凌德麟、李年、鄭正勇、張喜寧、許圳塗、王自存(1997)。園藝的研究範圍及分科。載於國立編輯館(主編),園藝概論。臺北市:啟英文化。
曾兆良(2003)。臺北啟智學校園藝課程對智能障礙者身心差異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曾慈慧(2003)。景觀環境與福祉及復癒關係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曾湘樺(2002)。國人對休閒治療消費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畢恆達(2004)。自然環境與心理健康。人與環境研究學會通訊,(4),5-10。
郭為藩(1983)。特殊教育名詞彙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郭毓仁(2002)。HORTICULTURE THERAPY & HEALING LANDSCAPE-THEORY &PRACTICAL HANDBOOK。臺北市:文化大學景觀學系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室。
郭毓仁(2005)。治療景觀與園藝療法。臺北市:詹氏書局。
程兆熊(1985)。中華園藝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黃永川(1989)。中國古代插花藝術。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聖璘(2007)。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臺北市:心靈工坊。
黃秋明(1993)。園藝療法復健傳奇。綠生活雜誌,(50),43-50。
黃惠姿、林銘泉譯(2006)。愛上小雨人自閉症參與融合教育完全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Paula Kluth, 2003)
園藝治療資訊(2007)。園藝治療的益處 。 2007年1月23日,取自香港園藝治療中心http://www.hkhtcentre.com/HT_Essay_Index.html
電子六法全書(2004)。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施行細則 。2009年3月19日取自台灣師範大學社工所http://www.ntnu.edu.tw/sw/images/child(l3).doc
應小端(譯)(1999)。星星的孩子。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社。(Temple Grandin,1996)
賴筱嵐(2006)。園藝活動之心流體驗與效益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謝瑞琄(1980)。園藝治療在休閒利用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薛絢(譯)(2004)。打造黃金腦。臺北市:新手父母。(Lise Eliot, 2000)
顏湘如(譯)(2005)。慢活。臺北市:大塊文化。(Carl Honore, 2005)
顧瑜君(譯)(2001)。質性研究寫作。臺北市 :五南圖書。(Harry F.Wolcott, 1998)
嚴祥鸞(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圖書。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07)。早期療育資源手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08)。什麼是早期療育 。2008年10月31日 取自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http://www.tpscfddc.gov.tw/medicine/index1.htm
二、日文文獻
新村出(2006)。広辭苑。東京都 : 岩波書店
野田勝二(2005)。園芸と人の健康。千葉縣:環境健康フィールド科学センター
三、英文文獻
Austin, D. R. ( 1982 ). Therapeutic recreation: Processs and techniques. New York: Wiley.
Austin, D. R. ( 1999 ). Therapeutic recreation: Processs and techniques ( 4th ed.). Cham-
Paign, IL: Sagamore.
Carl Honore ( 2005 ). In Praise of Slowness. SanFrancisco, CA: HarperSanFrancisco.
Cater, M. J., Van Andel, G. E., & Robb, G.M.( 1995 ): Therapeutic recreation : A Practical approach ( 2nd.ed.).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Cho, H.( 2002 ).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or task-oriented horticultural classes
on adrenal-immune axis responses, emotions, and common cold symptoms in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PHD thesis, Kansas state
John Dattilo. ( 2000 ).Facilitation Techniques in Therapeutic Recreation. US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Kraus, R. ( 1983 ). Therapeuticc recreation service: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3rd.ed).Philandelphia:Saunders.
Mattson, R. H. ( 1992 ). Prescribing health benefits through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In D.Relf(Ed. , The role of horticulture in human well-be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national symposium. ( pp. 161-188 ). New York: Portland.
O’Morrow, G, S.,& Reynolds, R. P. ( 1980). Therapeutic recreation: A helping pro-Fession ( 2nd. Ed.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O’Morrow, G, S.,& Reynolds, R. P. ( 1989 ). Therapeutic recreation : A helping pro-Fession ( 3nd. Ed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Relf, P. D. ( 1990 ).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response to plants: implications for horticulture. Hortscience, 25(1), 11-13
Relf, P. D. ( 1992 ). Human issues in horticulture. hortTechnology, 2(2), 159-171.
Relf, P. D. ( 1998 ). People-plant relationship. In S. P. Simson, & M. C. Straus , ( Eds.),
Horticulture as therapy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 Food Products Press.
Relf, P. d. ( 1999 ). The role of horticulture in human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Therapeutic Horticulture, 5(1), 5-14.
Taylor, M. K. ( 1990 ). The healthy gardener. Flower and Garden, 34(2),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