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秀紋 |
---|---|
論文名稱: |
幼兒園生活經驗 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in Kindergarten |
指導教授: | 廖鳳瑞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幼兒 、幼兒園 、生活經驗 |
英文關鍵詞: | children, kindergarten, life experie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8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指在瞭解幼兒的幼兒園生活經驗,及幼兒個人因素與幼兒園因素與幼兒的幼兒園生活經驗之關係。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十所幼兒園之大班幼兒,共56位。
本研究以進入幼兒園現場觀察為主要蒐集資料的方式,經過二個半月共412個小時觀察與23次的教師訪談,資料整理後將幼兒的學校生活經驗分為「學習層面」、「自由活動層面」、「例行事物與個人照顧」、「銜接時間」。並利用SPSS 17.0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探討幼兒從事各層面活動的情形,以及不同幼兒性別、園所地區、園所性質、教學型態的幼兒在幼兒園中從事各項活動時間上的差異性。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幼兒園中花最多時間在「例行事務與個人照顧層面」上,而後依序是「學習層面」、「自由活動層面」、「銜接時間」,並可見「學習層面」及「自由活動層面」的活動時間是相互擠壓的。
二、「學習層面」中以國語課程的教授最為普遍,時間也最長,並以團體教學方式較多;「自由活動層面」以遊戲的活動時間較長,而遊戲類別中以旁觀遊戲時間最長;「例行事務與個人照顧層面」以休息及飲食的時間為主,但由於教師的管理方式而使時間的長短有所差異;「銜接時間」幼兒多為等待的時間,幼兒個人特質會造成銜接時間「質」上的差異。
三、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在幼兒園生活經驗中各層面的活動項目及時間上差異不大;但不同園所地區、園所性質及教學型態的研究對象,在幼兒園生活經驗上呈現出較大的差異。
四、研究對象在各活動層面的共同參與者不同,從事「學習層面」、「例行事物與個人照顧」及「銜接時間」活動,幼兒的共同參與者以「教師+同學」為最多;而在「自由活動層面」上,幼兒較常「獨自」進行活動,或與「同學」共同進行。
最後,依據主要研究發現歸納結論,並提出對幼兒園、教師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in kindergarten,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ldren’s personal factor, school factor, as well as 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in school. Research targets were 56 children from ten kindergartens in Taipei County.
Observation w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of the present study to collect data. Interview was another applied tool. The data included 412 hours of observation and 23 timesof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This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four aspects of children’s kindergarten life such as “learning”, “free time”, “daily routine and personal care”, as well as “transition time”. In addi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oftware of SPSS17.0 for Windows, data were also analyzed statistically by description statistic and t- text in order to explore children’s situations when they were in different aspects, and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s sex, school’s location, type, and teaching models. The major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Children spent most of their time in “daily routine and personal care”, which was followed by “learning”, “free time”, and “transition time”. In addition, the time of “learning” and “free time” were inter-extruded.
2. In “learning” aspect, language teaching was the most common activity, which lasted longest time and usually been taught in group-teaching. In “free time” aspect, play was the longer activity, in which”to observe from the sideline” took most of the time. In “daily routine and personal care” aspect, rest and food time were the main activities, but the length of time-using was differ by teachers’ diverse method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transition time” aspect, waiting took most of the time and children’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made the meanings of “transition time” different.
3.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sexes in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time-using in each aspect. Howev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kindergarten’s location, their type ,and teaching models.
4. The co-partners in different aspects were different. Teachers and peers were the most co-partners in “learning”, “daily routine and personal care”, and “transition time” aspects. Furthermore, in “free time” aspect, children usually do things by themselves or with peers.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autho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kindergartens, teacher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兒童局(2007)。84-97上半年度托育機構概況。2008年12月13日引用自http://www.cbi.gov.tw/CBI%5F2/
內政部兒童局(2007)。兒童及少年人口概況。2008年12月13日引用自http://www.cbi.gov.tw/CBI%5F2/
王文科、王智宏(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柏元(1999)。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活適應知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台北縣教育局(2008)。幼稚園名錄。2008年10月23日引用自http://info1.tpc.gov.tw/kid/p3/p320a.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6)。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2008年12月16日引用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875&CtNode=3302
江麗莉譯(1997)。Joe L.Frost著。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Play and Playscapes)。台北市:五南。
呂玲誼(2005)。大學生生活經驗與創造思考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昭瑩(2003)。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阮碧繍(1993)。談行歧路的幼兒教育課程 :替當前臺灣幼教課程把脈。研習資訊,10(4),42-47。
李駱遜(2004)。走在銜接的路上:幼園與小一課程與教學之探討 (I)。國立台中師範大學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6,25-42。
李駱遜(2006)。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幼兒睡眠習慣的培養。2009年7月19日引用自http://www.naer.edu.tw/pcontent/TeachActive/u_
ActiveFrame. asp?id=150&ProgramID=132
林育瑋(1988)。幼兒才藝班的隱憂。國教之友,40(2),58-61。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市:師大書
苑。
吳佳玲(2005)。大學生生活經驗與思考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林佩瑤(2003)。幼兒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佩蓉(2003)。從宏觀角度談幼兒要學甚麼、幼兒園要教甚麼?。文教基金會會訊,69,34-38。
林佩蓉(2006)。兩種教學,兩個面貌:全美語教學下的幼兒VS.正常化教學下的幼兒。國教新知,53(2),1-7。
吳佳蓉、張德勝(2003)。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
吳信鳳,張鑑如(2002)。英語學習年齡的迷思:從語言學習關鍵期談台灣學前幼兒的英語教育。人本教育札記,158,36-39
吳信鳳,張鑑如(2004)。愈早學英文愈好?。天下雜誌,311,126-132。
林淑玲(1982)。家庭社經背景對學前教育機會的影響及學前教育對小學學業成績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6,19-33。
林淑玲(1993)。學前教育成效之探討--美國與臺灣地區的實證研究結果。嘉義師院學報,7,147-184。
周慧菁(2004)。台灣家長對英語究竟有多熱?天下雜誌,311,116-121。
周淑惠(2006)。幼兒課程與教學:探究取向之主題課程。台北市:心理。
林梅蓉(2004)。國小單親家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
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雅婷(2005)。外籍配偶子女幼兒園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雅玲(2005)。幼稚園英語課堂幼兒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3(2),37-80。
施宜煌(2008)。臺灣當前幼兒英語教學相關問題之探討。研習資訊,25(2),59-64。
倪用直(2004)。台灣幼兒英語教育現況。現代教育論壇,10,478-482。
徐玉梅(2006)。外籍母親管教方式與幼兒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扶志(2005)。幼小銜接中課程與教學的問題與因應策略成效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1),59-130。
孫良誠(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桂冠編譯室(譯)(1999)。Doris Pronin Fromberg 著。全天候幼稚園。台北市,桂冠。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32)。高雄:麗文。
徐慕蓮、蘇建文(1988)。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家政教育,10(6),48-54。
徐慕蓮(1987)。個人與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大家政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7)。幼稚園概況表。2008年12月13日引用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育部國語辭典(2000)。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2008年11月24日引用自http://dict.concised.moe.edu.tw/main/cover/main.htm
許佩玉(2007)。學齡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及其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怡君(2004)。台北縣市幼小教師與大班家長對幼小銜接之看法與作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新竹師專學報,12,181-245
陳俞余(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勳(1988)。學前教育對兒童人格行為與學習能力的影響。教師之友,29(3),4-8。
陳淑琦(1994)。幼兒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心理。
陳滄堯(譯)(1998)。Eva L.Essa & Penelope Royce Rogers著。幼兒課程─
從發展模式到實際應用(An early children curriculum:from
development model to application)。台北市,五南。
郭靜晃(2000)。兒童遊戲:兒童發展關的詮釋。台北市:洪葉。
郭靜晃、陳正乾譯(1998)。幼兒教育。台北市:揚智。
陳麗如(2000)。幼稚園與小學一年及注音符號學習銜接問題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如慧(2001)。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保勝(1996)。台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著(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台灣東華。
黃悅菁(2003)。台中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進淮(2003)。平地學校原住民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灣美國小(化名)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推廣部教室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欽瑞(2005)。國小高年級兒童鄉土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曾麗妏(2008)。教師期望與幼兒經驗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鑑如、張湘君、顏宏如(2001)。台灣幼兒英語教育之現況與問題─從幼兒家長的觀點談起。國際兒童學會2001年年會專刊論文集。
董氏基金會(2009)。幼兒園提升健康飲食的品質建議。2009年7月19日引用自http://www.jtf.org.tw/nutrition/news/News_0518.asp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雷飛鴻(1996)。辭源。台南:世一。
楊美齡、謝文彥(2007)。「新臺灣之子」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8,93-113。
楊淑民(2005)。大學生生活經驗與批判思考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竣媛(1995)。國小單、雙親兒童之學校適應與其「個人特質」、「家庭特性」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廖鳳瑞(1996)。幼兒教育模式-世界幼教趨勢與台灣本土經驗-從幼教趨勢看幼兒教育發展。台北縣:光佑。
廖鳳瑞、李昭瑩(2004)。當孩子與老師運作的課程相遇--幼兒經驗課程的個案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2),89-112。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秀蓉、沈秀美(1992)。怎麼銜?怎麼接?幼兒園能做些什麼?成長幼教季刊,3(4),13-15。
蔡明富、吳武典(2001)。國小資優學生學校生活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
究。中華教育協會資優教育研究,1(1),41-56。
蔡其蓁(1997)。幼稚園課程類型與小一新生生活適應集學業成就關係之研
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研究報告。嘉義:國立嘉義
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蔡春美(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調查研究。台北師院學報,6,665-730。
劉貞誼(2004)。推動搖籃的手-混齡班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佳玫(2001)。教師異動對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一個國小班級學童的個案。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焜輝(1985)。師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台灣師大學生輔導中心。
劉豫鳳(2004)。幼兒「融入式英語學習活動」專家意見初探。載於國立新
竹師範學院(主編),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集(p203-204)。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盧美貴(1991)。開放教育的理念及其在幼兒活動設計之應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93-119。
盧素碧(1987)。幼兒的遊戲與課程設計。台灣教育,436,14-18。
盧雪梅(1990)。臺北市國民小學提早入學資賦優異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6,203-225。
蕭昭君(1996)。教室中的主人與客人─花蓮鄉下學童經驗課程:觀察研究。國立台東師學院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務的探究研究研討會論文集,1-37。
魏美惠(2005)。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市:心理。
簡楚瑛(1985)。幼兒教育方案效果的評估及其銓釋。國教天地,62,28-32。
簡楚瑛(1996)。幼稚園班級經營。台北:文景。
簡楚瑛(1999)。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市:心理。
蘇儷惠(2005)。外籍幼兒在文化衝擊下的學校適應。載於私立明新科技大學舉辦之2005幼保實務與理論之對話幼兒教育與多元文化研討會論文集(p 26-44),新竹縣。
貳、英文部分
Baxter, J. & Hayes, A. (2007). How four year-olds spend their days: Insights into the caring contexts of young children. Family Matters,76, 34-43.
Bronfenbrenner, U. (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ristie, J. F., Johnson, E. P. & Peckover, R. B. (1988). The effects of play period duration on children’s play patterns. Jo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3, 123-131.
Desjean-Perrotta, B.(1998).Throgh Childewn’s Eyes:Using Shadow Study Technique for Program Evalu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5(4),259-263.
Daunhauer, L.A., Bolton, A., & Cermak, S. A.(2005).Time-Use Patterns of Young Children Institutionlized Eastern Europe.OTJR:Occupation,Particpation and Health,25(1),33-40.
Hofferth, S. L., & Sandberg, J. F.(2001).How American children spend their tim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3(2),295-308.
Hsin, A. (2005).Children’s Time Use, Labor Division, and Schooling In Indonesia. California Center for Population Research, paper ccpr-005-05.
Jackson, P.W.(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ontos. S., & Wilcox-Herzog. (1997) Teachers’ Interactiona with Children: Why Are They So Important?. Young Children, 53, 4-12.
Liaw,F. R., Meisels,S.J., & Brooks-Gunn, J.(1995).The effects of experience of eraly intervention on low birthweight,premature children:The Infa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0,405-431.
Schweinhart, L. S., & Weikart, D. P.(1998).Why curriculum matters in childhood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55(6),57-60.
Schweinhart, L. S., & Weikart, D. P.(1999).The advantages of High/Scope:Helping children lead successful liv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57(1),76-78.
Stipek, D.(2006).No Child Left Behind Comes to Preschool. The Elementary Sshool Journal.106 (5),455-465.
Tudge, J. R. H., Doucet F., Odero D., Sperb, T. M., Piccinini, C. A., & Lopes, R. S.(2006). A window into different cultural worlds:Young children’s everyday activ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azil, and Kenya. 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 77,1446-1469.
Ziviani, J., Lim, C., Jendra-Smith, D., & Nolan, D.(2008).Variability in Darily Time Use: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Use Time Diaries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cience,15(2),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