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恒卉
Wu, Heng-hui
論文名稱: 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the School Support System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Tzi-Huei Alternative Education
指導教授: 洪儷瑜
Hung, Li-Yu
口試委員: 洪儷瑜
Hung, Li-Yu
胡心慈
Hu, Shin-Tzu
胡中宜
Hu, Chung-yi
口試日期: 2024/06/1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5
中文關鍵詞: 慈輝班學校支持系統跨專業合作生態系統理論個案研究
英文關鍵詞: Tzu-huei program, School Support System, Trans-disciplinary,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Case Study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86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9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探討一名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中的需求與挑戰,以及慈輝班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合作歷程與模式。研究過程中,透過半結構訪談、檔案資料分析蒐集資料,並佐以文獻與理論,逐漸描繪出落實專業合作全貌,並說明團隊合作模式與互動歷程。
    研究者發現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受到家庭與障礙的「雙重不利」因素交織而成,整體適應不佳且需求是多元且複雜的。慈輝班(校)團隊可以由生態系統理論詮釋以個案為中心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形成歷程,其中微觀系統包含導師與住宿輔導員,第一線協助個案,也連結著家庭、給予支持;中介系統以特教個管教師、專輔教師與生教組長組成的核心團隊,給予微觀系統支持並連結外部系統的資源;外部系統依據個案需求加入醫療系統、社政系統、警政系統與地區支援系統;鉅觀系統包含校園氛圍、相關法規等等。
    以個案為中心的生態系統主要是依據多層級模式建構,再依需求逐漸擴張系統,發展歷程為準備期、第一階段的初級預防與間接服務、第二階段中介系統直接服務與醫特合作、第三階段的三級處遇性介入與擴大專業支持、第四階段建構校內跨專業合作、第五階段外部資源介入並提供專業諮詢。此合作歷程顯現了專業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學校團隊如同一把傘逐漸撐開,成員如傘布一般支撐起個案的生態系統,逐漸形成跨專業團隊的合作模式,因個案的特教身分,特教教師透過兩個大小三角形的PBS工作架構找到連結資源和工作目標。
    本研究中,團隊最終形成「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其中是以個案的特教教師為個案管理者,透過角色釋放的過程達到跨越專業藩籬的合作模式。當不同專業的意見分歧時,會透過行政人員的溝通取得合作共識,同時家庭參與可視為擴大後的跨專業團隊合作。研究者發現影響跨專業合作包含八個關鍵因素與四個原則,其中八個關鍵因素分別為:「共同信念—學生最佳利益為目標」、「心態彈性調整:面對、接受與放下」、「慈輝學校教師特質相近,彼此感情深厚」、「慈輝學校設置特性:專業人力與日夜接班」、「溝通方式多元且即時」、「校園地域狹小,互動緊密」、「專業分工卻又互相補位的系統合作」、「互相支持、感謝彼此付出,共創並肩作戰的團隊氛圍」。專業合作成功的四個原則為:「循序漸進的多元介入模式、逐漸擴充支持系統」、「整合團隊共識,將點狀服務連成線、再畫成面」、「角色分工明確,給予一致性的原則」、「團隊氛圍和諧,彈性調整與接納理解」。
    最後,基於上述研究發現與討論,本研究對未來研究與實務工作提出相關建議。

    This study utilized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needs and challenges of a student with disabilities in a Tzu-huei program, as well as the processes and patterns of the collaboration among school support system in the Tzu-huei program.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rchival data analysis, and referred from literature and theories to gradually conclude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situation and to illustrate the patterns of teamwork and interaction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 student with disabilities in Tzu-huei program was affected by the "double disadvantage" from family and disability, and her overall adjustment was poor and her needs were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The Tzu-huei program team gradually formed a student-centered school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in which the micro-system consists of instructors and residential counselors, who provide first-line assistance to the student as well as connecting with the families and providing support; the intermediary system consists of the core team members, such a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as her care manager, counseling teacher, and discipline section chief , who provide support to the micro-system and connect with the resources of the external systems. The external system includes the medical, social welfare, the police, and the local suppor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 the macro system includes the campus atmospher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The student-centered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a multi-level model, and then the system is gradually expand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cludes the preparation period, the first stage is primary prevention and indirect services, the second stage is direct services from the intermediary system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medical and specialties, the third stage is third-tier intervention and expansion of professional support, the fourth stage is inter-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within the school, and the fifth stage is external resource intervention and professional consultation. This collaborative process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chool team acting as an umbrella that gradually opens up, and its members acting as umbrella fabrics to support the ecosystem of the case, gradually forming a model of inter-professional teamwork.
    In this study, the team eventually formed an " Trans-disciplinary teamwork model", in which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was the case manager, an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role release, a model of cooperation across professional barriers was achieved. When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opinions among different team members, a consensus was reached through communication among team members, and family involvement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expanded model of Trans-disciplinary teamwork.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re are eight key factors and four principles that influence Trans-disciplinary. The eight key factors are: "common beliefs - the student’s maximum benefit as the goal", "flexible adjustment of mindset: face, accept and let it go",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in Tzu-huei program and deep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characteristics of Tzu-huei program 's setup: professional manpower and day and night shift work", "diversified and immediate ways of communication", "the school is small in size, but the interaction is close" ,"the systematic cooperation of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r but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mutual support, appreciation for each other's contribu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a team atmosphere of working side by side". In addition, the four principles of success were: "gradual and diversified intervention model, gradually expanding the support system", "integration of team consensus, connecting point services into lines and then into surfaces", "clear division of roles, giving the principle of consistency", and "harmonious team atmosphere, flexible adjustments and acceptance of understand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discussions, the researcher would like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 for referenc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11 第三節 名詞釋義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 中途輟學與中介教育15 第二節 慈輝班之面貌35 第三節 學校支持系統在生態系統之角色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61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設計6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人員63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70 第四節 研究流程74 第五節 研究信賴度與倫理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79 第一節 初見初心:準備、擔憂與憧憬79 第二節 迷霧中啟程:探索與挑戰的踏出90 第三節 凝聚共鳴:挑戰中的團隊之力與嘗試113 第四節 攜手成長:合作的光芒與收獲145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省思155 第一節 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複雜需求與艱鉅挑戰155 第二節 學校支持系統的形成與擴大166 第三節 跨專業合作的學校支持系統179 第四節 研究者省思192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9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198 第三節 研究建議199 參考文獻205 附錄218

    Bruce D. Perry, Maia Szalavitz(2018):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柿子出版。
    丁士珍、江守峻、劉宗幸(2021):經濟弱勢青少年的家庭危險因子、家庭凝聚力、自尊與學業表現之關係。人文社會學報,17(4),361-393。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于承平(2016):臺灣融合教育教師師資供需現況及問題探究。學校行政,102,140-160。
    中途學校教育實施辦法(201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日教育部臺參字第 0950017200C號令訂定發布。
    王凡盈(2014):住宿式安置少年與輔導人員之依附關係及其因應:以慈輝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與對策--以臺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1-25。
    王伯頎、吳芝儀(2004)):社會變遷中危機中學生中輟防治策略及選替教育方案之初探。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4(5),47-64。
    王欣宜、高宜芝(2005):當前我國融合教育實施成敗相關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叢書,55-68,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王淑娟(2002):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各國中途輟學學生現況與中輟生防治政策簡介。學生輔導雙月刊,81,132-141。
    王麗斐、杜淑芬(2009):臺北市國小輔導人員與諮商心理師之有效跨專業合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1,295-320。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4-11。
    王櫻芬(2012):情緒調節在青少年人際依附與心理困擾之中介角色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2),2012。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爲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49。
    吳芝儀(2000):國中階段中輟學生輟學經驗與危機因素之研究。犯罪學期刊,5,179-232。
    吳美菊(2006):慈輝班學校班級氣氛、教師教學效能及學生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呂依蓉(2016):《薩拉曼卡宣言與特殊需求教育行動綱領》翻譯:融合教育檢視與反思(一)。特殊教育季刊,138,21-28。
    宋宥賢(2017):臺灣國中中輟輔導復學資源運用之困境與相關挑戰:以生態系統論整合國中輔導教師觀點為例。臺北市立大學學報,教育類48(2),53-84。
    李旻昱、趙善如(2009):高風險兒童少年家庭風險產生類型與影響因素。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0,63-93。
    李明晉(2022):安全依附行為系統及依附親職教養對孩子內在運作之影響。輔導季刊,58(4),65-78。
    李雅慧(2014):第二個學校第二個家:新北市慈輝班中介教育實施情形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杜傳惠(2020):聽見角落的聲音— 慈輝班青少年透過戲劇成為學習主體之經驗敘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汪敏慧、鍾思嘉(2008):為什麼要上學?-三位國中瀕臨中輟的改變歷程。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9,1-29。
    周妤靜(2021):為融合教育織一道網, 接住特殊生也接住老師── 由隱性障礙的在校處遇盤點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統(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愫嫻(2000):社會結構、中途輟學率與少年犯罪率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243-268。
    林君妍(2018):安置機構助人工作者之工作壓力源及因應方式。諮商與輔導,389,43-45。
    林佩君(2006)。學校社會工作師和教師專業合作歷程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林坤男(2015):慈輝班學生體驗教育課程之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倚聖(2020):慈輝班技藝培訓選手生涯決定之研究-以桃園市某慈輝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林萬億(2007):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合作(第三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裕雄(2009):台南縣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
    邵在晉(2010):慈輝班學生一般課程與技藝課程學習歷程之研究--以南部某國中慈輝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柯雅齡(2012):國內融合教育支援服務運作之評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8),38-41。
    洪怡慧(2016):淺談中介教育機構(慈輝班)的師生衝突。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118-122。
    洪媺玲(2014):接受中介教育之中輟少年的學習經驗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資源式中途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洪慶源(2010):國民中學中輟學生輔導團隊之運作研究--以方圓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洪儷瑜(2001):英國的融合教育。學富文化出版。
    洪儷瑜(2014):[特殊教育法立法三十年專文]邁向融合教育之路-回顧特殊教育法立法三十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1-31。
    洪儷瑜、陳佩玉(2018):從兩個三角形談臺灣推動正向行為支持的發展。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21-139。
    胡心慈、林奕廷(2023):大專階段智能障礙學生之學習及就業轉銜概況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8(1),35-71。
    郁雲龍(2011):中輟之虞學生相關輔導人員之角色與協同合作經驗—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唐惠珠(2003):解決國中生輟學問題之行動研究:以花蓮縣秀林國中慈輝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孫世恆、廖龍仁、廖華芳、李淑貞(2004):南投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跨專業團隊合作服務模式之建立經驗分享。中華民國物理治療雜誌,29(2),127-138。
    徐禮知(2011):慈輝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2015):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七月三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第1040082923B號令修正發布第2、3條條文。
    特殊教育法(2023):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總統(73)華總(一)義字第 6692 號令制定公布。
    馬傳鎮、陳玉書、蔡田木、楊宗憲(2002):中輟生現況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犯罪防治學報,3,103-125。
    高宇人(2008):戲劇治療技巧應用於國中中輟生之研究—以苗栗國中慈輝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高思明(2021):ADHD中輟復學生於安心學園之自我探索與成長經驗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43(3),41-69。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未入學或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2020):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六月八日教育部臺教授國部字第 1090061687B號令修正發布第3條條文。教育部。
    國民教育法(2023):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總統(68)台統(一)義字第 2523 號令制定公布。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張秀玉(2013):從生態系統觀點探究影響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協同合作之因素。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1(4),262-275。張育瑛(2006):盧梭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張明偉、黃瓊葦、徐儷瑜(2021):學齡兒童之多面向情緒覺察能力及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症狀相關之探討。中華心理學刊,63(4),373-393。
    張欣戊、林淑玲、李明芝(2014):發展心理學。學富出版。
    張芷榕(2016):走進慈輝班學生學習歷程的社會排除現象(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張書玲(2012):國中慈輝班經營運作與學生學習及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
    張高賓、許忠仁、沈玉培(2017):青少年中輟之危險因子及影響中輟之路徑分析。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20,1-31。
    張莉巧(2013):從生態系統觀探究國小學童拒學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張朝忠(2006):分部式慈輝專班對中輟生在一般課程、技藝課程及家庭觀念影響之質性研究-以台南縣永仁國中慈輝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張麗芬(1997):研究兒童發展的新觀點-生態學觀點。國教天地,223,22-25。
    強迫入學條例(2019):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四月十七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800037901號令修正公布第12、14條條文。
    教育部(2004):不信春風喚不回-中輟學生輔導。國教署。
    教育部(無日期):Q&A-基本概念篇。http://dropout.heart.net.tw/Q&A/Q&A1.htm#%E4%BA%8C%E3%80%81%E4%B8%AD%E8%BC%9F%E4%B8%AD%E4%BB%8B%E6%95%99%E8%82%B2%E7%9A%84%E7%9B%AE%E7%9A%84%E7%82%BA%E4%BD%95%EF%BC%9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中輟生預防追蹤與復學輔導工作原則(2021):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十七日教育部臺訓(三)字第 0920011474 號令訂定發布。
    曹祐榮、洪儷瑜(2020):從國際發展趨勢談臺灣推動融合教育之實踐。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69-102。
    許素彬(2006):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保育機構於融合教育實施過程之困境。特殊教育學報,23,85-104。
    許惠菁(2009):一位Alström症候群患童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個案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325-341。
    陳志平、孟瑛如(2005):多元評量結合情緒輔導對慈輝班學生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8,25-48。.
    陳金定、劉焜輝(2003):青少年依附行為與情緒調適能力之因果模式初探。教育心理學報,35(1),39-57。
    陳彥宇(2016):融合教育趨勢下的特殊教育服務與學校行政支援-以高屏地區三所不同安置型態學校為例。特教論壇,21,82-96。
    陳書婷(2018):我國融合教育的發展與實施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7),137-141。
    陳淑玲(2008):對中輟復學生實施多元適性課程歷程之研究─以山水國中慈輝分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陳紫庭(2016)慈輝學校學生學校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
    游玉英、許全守(2019):從社會控制理論之觀點探討國中學生中輟預防之研究。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31,1-33。
    粟惇瑋(2007):中輟學園帶領中輟生往何處去?論中輟學園的中介教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賀孝銘、林清文、李華璋、王文瑛、陳嘉雯(2007):我國中輟防治工作現況與困境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73-98。
    鈕文英(2008):建構生態的融合教育支持模式。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31-56。
    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雙葉書局。
    黃舒淳(2022):我的故事我的家:新北慈輝少年離校後生命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
    黃雅君(2007):資深專業支援教師推行正向行為支持之研究—他們的作法、觀點與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瀞瑩(2011):戲劇活動策略運用在國中表演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輔導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形成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黃瓊儀、游錦雲、吳怡慧(2018)。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親子互動、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1),103-140。
    楊士隆、吳芝儀、董旭英、林獻情(2003):我國處遇中輟生復學之各類中介教育實施現況及成效評估研究報告。教育部。
    楊小豌(2021):和學校社工師面對面PART2──慈輝班。https://medium.com/@smallzibean/%E5%92%8C%E5%AD%B8%E6%A0%A1%E7%A4%BE%E5%B7%A5%E9%9D%A2%E5%B0%8D%E9%9D%A2part2-%E6%85%88%E8%BC%9D%E7%8F%AD-dfe1e2e57591
    楊舒涵(2015):有校歸不得的孩子─由生態系統合作的角度探討校園內的拒學現象。台灣心理諮商季刊,7(4),14-43。
    楊廣文、成戎珠(2013):臺灣學校中特教專業團隊運作模式-系統性回顧。物理治療,38(4),286-298。
    葉忠誠(2017):慈輝班十鼓打擊課程融入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之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葉哲維(2006):國中慈輝班之研究:激勵理論之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
    葉碧翠(2021):中輟生、在校生與涉毒少年之關聯性研究。藥物濫用防治,6(3),1-34。
    詹采芸(2014):生態系統合作之個案研究:以情緒障礙拒學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廖華芳(1998):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合作模式。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23(2),127-140。
    廖裕星、林清文(2007):國中中輟高危險學生中輟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模式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1),25-45。
    劉治忠(2003):火線危機-談中輟學生的人格與心理特徵。師友月刊,432,60-62。
    劉素妙(2011):國民中學慈輝班學生行為問題與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劉雅文(2015):慈輝班學生輔導之分析與探討-以苗栗建國國中慈輝分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言語管教、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4),319-344。
    潘淑滿(202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
    蔡明富(2011):特殊教育中有無伴隨品行疾患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學校與家庭適應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9,31-63。
    蔡欣宜(2018):基北區國中慈輝班學生的情緒智能與自我疼惜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蔡德輝、楊士隆(2021):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蔣美珠、徐新逸(2014):陪孩子走在融合教育的路上一位母親陪伴中度自閉症兒童就讀普通班級的心路歷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63-275。
    鄧仲玲(2013):臺灣地區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鄧煌發(2000)。輟學少年之家庭與社會學習因素的比較分析。犯罪學期刊,5,233-275。
    鄭津妃(2012):臺灣普教與特教的現況與未來-繼續統合或行動融合?。特殊教育季刊,124,21-28。
    鄭津妃、張正芬(2014):融合教育的績效:SNELS資料庫國中障礙學生的學校適應與滿意。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9(3),81-109。
    鄭紓彤(2016):學校環境、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探討─以慈輝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盧台華、林燕玲(2006):社會適應表現檢核表之信效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1-25。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28(2),178-193。
    羅汶欣(2015):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運用於中輟生服務方案之研究-以屏東縣某機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
    羅保禹、胡中宜(2021):學校社工師在輔導團隊中處理霸凌事件之角色探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3(1),75-106。
    譚子文、張楓明(2013):依附關係、低自我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6,67-90。
    譚玟娟(2011):中介教育教師處理師生衝突觀點轉化歷程之研究-以民和國中慈輝分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英文部分
    Allinder, R. M.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acy and th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consultants.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17(2), 86-95.
    Bauwens, J., Hourcade, J. J., & Friend, M. (1989). Cooperative teaching: A model for gener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0(2), 17-22.
    Bronfenbrenner, U. (2000).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yse, E., Verschueren, K., Verachtert, P., & Damme, J. V. (2009). Predicting school adjustment in early elementary school: Impact of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relational classroom climate.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10(2), 119-141.
    Coulter, W. A., & Morrow, H. W. (1978). Adaptive behavior: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s. Grune & Stratton.
    Durkheim, É. (1898). Représentations individuelles et représentations collectives. Revue de Métaphysique et de Morale, 6(3), 273-302.
    Edgar-Smith, S., & Palmer, R. B. (2015). Building Supportive School Environments for Alternative Education Youth.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Alternat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 59(3), 134-141.
    Foley, R. M., & Pang, L.-S. (2006).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Program an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The High School Journal, 89(3), 10-21.
    Harris, N. B. (2018). The deepest well: Healing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hildhood adversit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Hirschi, T. (1969). Key idea: Hirschi’s social bond/social control theory. Key ideas in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55-69.
    Hoy, E., Weiss, G., Minde, K., & Cohen, N. (1978). The hyperactive child at adolescence: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6, 311-324.
    Lehr, C. A., Tan, C. S., & Ysseldyke, J. (2009). Alternative schools: A synthesis of state-level policy and research.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30(1), 19-32.
    McGee, J. J., & Lin, F.-Y. (2016). Providing a supportive alternative education environment for at-risk students.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Alternat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 61(2), 181-187.
    McWhirter, J. J., McWhirter, B. T., McWhirter, A. M., & McWhirter, E. H. (1993). At-risk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sponse. Thomson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Perry, K. E., & Weinstein, R. S. (1998). The social context of early schooling and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3(4), 177-194.
    Reckless, W. C. (1961). The Crime Problem.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 78.
    Rutherford Jr, R. B., & Quinn, M. M. (1999). Special education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The Clearing House, 73(2), 79-81.
    Tobin, T., & Sprague, J. (1999).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for At-Risk Youth: Issues, Best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 Oregon school study council bulletin, 42(4), n4.
    Unruh, D., Bullis, M., Todis, B., Waintrup, M., & Atkins, T. (2007). Programs and Practices fo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 Research to Practice Brief.6(1). National Center o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nsi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Wheeler Maedgen, J., & Carlson, C. L. (2000). Social functioning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subtype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9(1), 30-42.
    Woodruff, G., & McGonigel, M. J. (1988). Early Intervention Team Approaches: The Transdisciplinary Mode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Yuill, N., & Lyon, J. (2007). Selective difficulty in recognising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in boys with ADHD: general performance impairments or specific problems in social cognition?.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16, 398-404.
    Zimmermann, P., Maier, M. A., Winter, M., & Grossmann, K. E. (2001). Attachment and adolescents' emotion regulation during a joint problem-solving task with a frie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5(4), 331-34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