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文霜
論文名稱: 李安電影的反藝術
The Irony Art of Ang Lee's Film
指導教授: 張春榮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李安電影藝術反諷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4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為特殊的成長經歷,與不平凡的人生際遇,造就李安電影跨疆界的元素,加上奧斯卡的光環,令人刮目相看,李安在不斷「求新、求變、求好」的美學興發中,不刻意營造某一個「李安」樣式的電影,但卻能從中淵蓄不斷創新能量,並能從文學作品的多重轉化中,創造出「電影蒙太奇」的飽滿折射,往往能超越自我,蛻變創新。

    文化的內涵和人文的關懷,始終是李安作品的精髓。李安始終溫文儒雅,沒有一點霸氣,卻有軟實力,真本事。他的電影喜歡為弱勢的人發聲,為邊緣人請命,替陷在困境中的人尋找出路。喜歡溫暖的「諷」,而不是犀利的批判,因而形成電影中多層次的反諷藝術。

    本論文的章節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理論探討、研究方法、文獻探討、李安電影的分期,說明本論文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二章:李安電影的言辭反諷。可自片名、背景、人物來分析,「人物」的言辭反諷,可分「反意正說」(似褒實貶)、「正意反說」(似貶實褒)。
    第三章:李安電影的情節反諷。聚焦於(開低走高)意外的改善;(開高走低)意外的惡化。
    第四章:李安電影的人物反諷。可自「命運的反諷」、「天真無知的諷」、「自我欺瞞的反諷」加以檢視。
    第五章:結論。深入探討李安電影的反諷內蘊,自「對立的統一」與「相反相成」加以檢視;進而探討李安電影的影響。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理論探討 9 一、 研究範圍 9 二、 理論探討 14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21 一、 學位論文 21 二、 相關專書 28 三、 相關期刊論文 31 四、 報紙 3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9 一、 研究方法 39 二、 研究步驟 41 第二章 李安電影的言辭反諷 43 第一節 家庭三部曲 44 一、 片名 44 二、 背景 45 三、 人物 48 第二節 西洋三部曲 51 一、片名 51 二、背景 52 三、人物 53 第三節 內心三部曲 58 一、片名 58 二、背景 58 三、人物 59 第四節 晚近三部曲 66 一、 片名 66 二、 背景 66 三、 人物 67 第三章 李安電影的情節反諷 73 第一節 家庭三部曲 74 一、 意外的改善 74 二、 意外的惡化 77 第二節 西洋三部曲 81 一、 意外的改善 81 二、 意外的惡化 84 第三節 內心三部曲 90 一、 意外的改善 90 二、 意外的惡化 93 第四節 晚近三部曲 98 一、 意外的改善 98 二、 意外的惡化 102 第四章 李安電影的人物反諷 105 第一節 家庭三部曲 105 一、 命運的反諷 105 二、 天真無知的反諷 109 三、 自我欺瞞的反諷 110 第二節 西洋三部曲 114 一、 命運的反諷 114 二、 天真無知的反諷 119 三、 自我欺瞞的反諷 120 第三節 內心三部曲 124 一、 命運的反諷 124 二、 天真無知的反諷 127 三、 自我欺瞞的反諷 130 第四節 晚近三部曲 135 一、 命運的反諷 135 二、 天真無知的反諷 136 三、 自我欺瞞的反諷 138 第五章 結論 141 第一節 李安電影的反諷內蘊 141 一、 對立的統一 141 二、 相反相成 148 第二節 李安電影的影響 157 一、 電影題材的開拓 157 二、 電影地位的提升 158 引用書目 一、 李安影音資料(依時間順序) 160 二、 專書(依姓名筆畫) 160 三、 期刊論文(依姓名筆畫) 162 四、 報紙(依姓名筆畫) 163 五、 學位論文(依姓名筆畫) 164

    一、 李安影音資料(依時間順序)
    1.《推手》(Pushing Hand ) 1991 中央電影公司
    2.《喜宴》(The Wedding Banquent) 1993 中央電影公司
    3.《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 1994 中央電影公司
    4.《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 哥倫比亞影業
    5.《冰風暴》(The Ice Storm) 1997 Fox Searchlight
    6.《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 1999 環球影業
    7.《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2000 哥倫比亞影業
    8.《綠巨人》(The Hulk) 2003 環球影業
    9.《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2005 Focus Features
    10.《色|戒》(Lust,Caution) 2007 海上影業
    11.《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2009 Focus Features
    12.《少年Pi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 未發表

    二、 專書(依姓名筆畫)
    王度盧:《臥虎藏龍》上、中、下,臺北:遠景出版社,2001。
    王鼎鈞:《碎琉璃》,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
    王蕙玲等:《臥虎藏龍電影劇本》,臺北:天行國際文化,2000。
    以利特.泰柏、湯姆.蒙特、廖月娟譯:《胡士托風波》,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
    吳珮慈:《在電影思考的年代》,臺北:書林出版社,2006。
    安妮.普露,宋瑛堂譯:《斷背山》,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05。
    李安:《推手一部電影的誕生》,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
    李安、馮光遠:《喜宴》,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
    李安、王惠玲:《飲食男女電影劇本與拍攝過程》,臺北:遠流出版社,1994。
    李顯傑:《電影修辭學  鏡像與話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李達翰:《一山走過又一山  李安‧色戒‧斷背山》,臺北:如果出版社,2008。
    李達翰:《李安的成功法則》,臺北:如果出版社,2008。
    李歐梵:《睇色,戒  文學‧電影‧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
    沈謙:《修辭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
    彼得.大衛,劉永毅譯:《綠巨人浩克》,臺北:圓神出版社,2003。
    珍.奧斯丁:《理性與感性》,臺北:雅書堂文化,2008。
    柯瑋妮,黃煜文譯:《看懂李安  第一部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的書》,臺北:時周文化公司,2009。
    高辛永:《形名學與敘事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孫慰川:《當代臺灣電影》,臺北:志文出版社,2006。
    張國慶:《邊緣辯證電影文學與文化評論 》,臺北:書林出版社,1998。
    張靚蓓:《十年一覺電影夢》,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02。
    張靚蓓:《夢想的定格  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臺北:新自然主義,2002。
    張春榮:《修辭新思維》,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
    張春榮:《文學創作的途徑》,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
    張春榮:《國中國文修辭教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
    張春榮、顏藹珠:《電影智慧語》,臺北:爾雅出版社,2005。
    張春榮、顏荷郁:《世界名人智慧語》,臺北:爾雅出版社,2008。
    張春榮:《文心萬彩  王鼎鈞的書寫藝術》,臺北:爾雅出版社,2010。
    張愛玲:《色,戒  限量特別版》,臺北:皇冠出版社,2007。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開明出版社,1974。
    梁 良:《電影的一代》,臺北:志文出版社,2006。
    陳義芝:《聲納  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2。
    黃淑靜:《走盡天涯‧歌盡桃花  王鼎鈞的散文藝術》,臺北:爾雅出版社,1999。
    普多夫金著,劉森堯譯:《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臺北:書林出版社,2006。
    楊馬泰爾著,趙丕慧譯:《少年Pi奇幻漂流》,臺北:皇冠出版社,2008。
    劉立:《影視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
    劉森堯:《天光雲影共徘徊》,臺北:爾雅出版社,2006。
    齊隆任:《電影符號學》,臺北:書林出版社,2006。
    廖昌胤:《小說悖論:以十年來英美小說理論為起點》,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臺北:書林出版社,2006。
    簡媜:《好一座浮島》,臺北:洪範出版社,2004。
    墨娃、付會敏:《閱讀李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竇欣平:《李安的世界》,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8。
    顏元叔:《西洋文學術語叢刊》,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88。
    龔敏律:《西方反諷修辭學與20世紀中國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Vicky Lebeau:《佛洛依德看電影  心理分析電影理論》,臺北:書林出版社,2004。
    Syd Field,曾西霸譯 :《實用電影編劇技巧》,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

    三、 期刊論文(依姓名筆畫)
    丁 果:〈論李安的融合與超越〉,《明報月刊》(2006年4月),頁36-39。
    王業翰:〈影像故事的套餐〉,《明道文藝》,第380期(2007年11月)頁4—8。
    王怡心:〈從張愛玲到李安  談小說〈色,戒〉的電影元素〉,《國文天地》第23卷6期(2007年11月),頁56-60。
    李 安:〈李安談飲食男女〉,《影響電影雜誌》第50期(1994年6月),頁82-88。
    李良山:〈你所不知道的李安〉,《光華雜誌》19卷第4期(1994年4月),頁8-15。
    李鳳鳴:〈用理性與感性看臺灣電影〉,《藝術家》第62期(2006年5月),頁182-187。
    吳青玉:〈李安導演真情告白〉,《明道文藝》第306期(2007年9月),頁81—82。
    林榮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李安《臥虎藏龍的美學世界》〉,《師友月刊》第436期,頁51-67。
    施淑菁:〈從柏林、威尼斯到好萊塢專訪李安〉,《印刻文學生活誌》第95期(2006年1月),頁26-40。
    徐紀芳:〈影音與文字的美麗與哀愁  試探文學之於電影的會通與轉換〉,《藝術學報》第74期(93年8月),頁211-229。
    梁良:〈美國故事中國心  談李安的《推手》《喜宴》與王穎的《點心》《喜福會》(影響電影雜誌)第47期(1994年3月),頁124-126。
    郭強生:〈電影教育不是夢〉,《文訊雜誌》(2003年1月)頁22-23。
    Jane:〈冷落  李安的《冰風暴》將七Ο年代的苦悶化為精緻藝術〉《Time Express》25期(1998年1月),頁92-97。
    張思彥:〈榮獲多項電影國際獎的李安導演〉,《交流》(2006年2月),頁42-46。
    張靚蓓:〈《綠巨人浩克》之父李安L.A.現場直擊〉,《Look》,第82期(2003年7月),頁114-117。
    張靚蓓:〈有風骨的變色龍  遊走中西文化之間的金像獎導演〉,《明報月刊》(2006年4月),頁71-75。
    張靚蓓:〈為中國文化說話〉,《明報月刊》(2006年4月),頁76-77。
    張靚蓓:〈不疾不徐,練出王者之風  李安的電影之路〉,《新活水》,(2006年11月),頁71-75。
    張春榮、顏藹珠:〈西洋電影口語修辭特色〉,《修辭論叢第七輯》,(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10月),頁333—348。
    張春榮、顏藹珠:〈西洋電影的反諷修辭〉,《第八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2007)。
    張春榮、顏藹珠:〈西洋電影中的矛盾語法〉,《國文天地》第252期(2006年5月),頁11-16。
    許 波:〈試論李安華語電影的影像風格特徵〉,《藝苑》第5期(2010年),頁36-39。
    許炎初:〈《臥虎藏龍》所蘊含的生命義理對道德教育的啟發〉,《彰化:建國學報》第21期(2007年7月),頁11-12。
    陳 輝:〈《色|戒》性、愛情及現代歷史的想像〉,《世界文學華文文學論壇》,(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第4期(2010年),頁71-73。
    莊宜文:〈文學/影像的謀合與拮抗—論關錦鵬《紅玫瑰與白玫瑰》、李安《色︱戒》和張愛玲原文本的多重互涉〉,《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頁36-39。
    黎晶晶:〈細說李安和他的《臥虎藏龍》〉《商業週刊》第110期(2003年3月19日),頁110-112。
    編輯部:〈李安《斷背山》熱潮〉,《文訊》(2006年3月),頁128-131。
    潘怡靜:〈李安把東方武俠賣到西方〉,《數位週刊》第38期(2001年5月),頁52。
    潘振斌:〈《色,戒》從小說到電影的演譯與詮釋〉《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8卷第1期,頁22-25。
    簡政珍:〈「精心推敲卻又渾然天成」的影像敘述——電影喜宴導讀〉,《明道文藝》第413期(2010年8月),頁106-113。
    戴維揚:〈就人生美學三境看《臥虎藏龍》與《英雄》〉,《人文教育與語文教育:哲學、人文、藝術》(臺北:師大書苑,2004)頁123-146。
    魏聰祺:〈反諷之內涵與分類〉《修辭論叢》第七輯,中國修辭學會東吳大學中文系,(2006年10月),頁293—332。

    四、 報紙(依姓名筆畫)
    李志勳:〈李安感謝家鄉:希望《少年Pi奇幻漂流》讓世界看見臺灣〉,《聯合報.文化新聞》,2012年4月30日,A16版。
    許榮哲:〈小說裡的迷藏  紅玫瑰與白玫瑰〉,《聯合副刊》,2012年6月16日,D3。
    張瑞芬:〈不安的李安  《色|戒》的正解或誤讀〉《自由時報.副刊》,2007年10月11日,E10。
    張小虹:〈《臥虎藏龍》中的青春欽羨與戀童壓抑〉,《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0年8月20日,E7。
    張小虹:〈大開色戒  從李安到張愛玲〉,《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7年9月28日-9月29日,E7。
    張春榮、顏藹珠:〈國際大導演李安的藝術氣度〉,《國語日報.語文教育》2010年12月28日,第13版。
    莊宜文:〈詭豔的誤讀〈色,戒〉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聯合副刊》,2007年10月1日,D3。
    黃錦樹:〈名家看小團圓〉,《聯合報.讀書人》,2009年3月8日,E2。
    曾昭旭:〈憑誰問玉梳化遊龍:試解李安《臥虎藏龍》〉《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0年8月31日,E7。
    龍應台:〈人間-側記《色|戒》  貪看湖上清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7年9月30日,E7。
    藍祖蔚:〈重建張愛玲廢墟下  專訪《色,戒》編劇王惠玲〉,《自由時報.副刊》,2007年10月8日,E10。

    五、 學位論文(依姓名筆畫)
    王玄如:《「跨越同志的鴻溝」探討李安《斷背山》中同志與家庭之間的掙扎》,嘉義: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2007。
    平烈偉:《難言之隱/男言之影:論李安電影中男性形象的性/別展演與認同建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2010。
    呂婉瑩:《李安《斷背山》與張藝謀《十面埋伏》電影美學觀之研究比較》,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2007。
    余宛倩:《簡媜的散文創作觀及其實踐》,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2011。
    周佩蓉:《李安電影藝術的審美特徵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2009。
    林沛蓁:《遊走〈色,戒〉的文字與聲影  從張愛玲原著到李安改編》,
    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0。
    翁菁穗:《李安電影中女性角色之研究》,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2010。
    陳端慈:《電影場景語意符號的空間文化化與全球市場化:李安早期電影個案分析》,桃園: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2004。
    陳慧文:《愛上,悲劇:論李安電影《臥虎藏龍》,《色︱戒》以及《斷背山》中倫理抉擇》,新竹:交通大學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2010。
    郭盈迪:《權力的作用:《《喜宴》和《色︱戒》中的壓抑與扮演》,臺北:世新大學英語研究所,2011。
    黃莉翔:《華人文化產業新營運模式之研究:以馬友友、李安、幾米之個案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2003,。
    黃詩婷:《李安電影中的生命哲學》,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班,2010。
    黃郁傑:《武俠/女俠:李安臥虎藏龍中性別扮演的顛覆》,臺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2009。
    鄒明儒:《李安電影的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1。
    楊莞喻:《李安電影中的性別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3。
    楊雅琪:《字幕翻譯的語言及非語言明朗化模型  以李安的三部中文電影為例》,臺南:長榮大學翻譯語言學系碩士班,2006。
    賴薏築:《跨越疆界:論李安《推手》及《喜囍宴》中的文化含混與重新定位》,新竹:交通大學語言文化研究所2003。
    謝義平:《創建他們的空間:李安電影《斷背山》中空間性與性別認同》,
    臺北:世新大學英語研究所,2006。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