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白偉權
Pek Wee Chuen
論文名稱: 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華人社會的變遷與整合(1855-1942)
The Changes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Johor Bahru, Malaysia, 1855-1942
指導教授: 陳國川
Chen, Kuo-Ch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4
中文關鍵詞: 新山幫群華人移民華人社會地域社會私會黨商人
英文關鍵詞: Johor Bahru, Bang, Chinese immigrants, Chinese society, territorial society, secret society, mercha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71下載:9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在幫群組成複雜的移民社會裡,不同背景的華人移民如何逐漸擺脫原鄉地緣和血緣的羈絆,整合成以地域為單位的地方社會。

    居於柔佛首府新山(Johor Bahru)的華人,共有潮州、廣府、福建、海南以及客家五個幫群。和馬來西亞其他地區的華人不同,新山華人各幫群之間不但無明顯的分立或衝突,反而呈現相對整合的狀態。幫群整合的具體指標體現於各幫協手共建的義山、廟宇和學校。

    本研究從「地域社會」的觀點出發,以人地互動與人人關係的角度,探究1855年至1942年間,新山華人幫群的整合過程。首先說明新山地區的自然與人文環境背景,以從大尺度了解區域的產業發展以及整體社會秩序的建立;其次釐清不同時期各群體或幫群在新山的移殖、發展及互動過程,以探究在各時期主導新山華人社會的群體以及所形塑出的社會特色;第三探究各幫群互動過程中,人與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與重組,最後歸納分析新山華人由幫群社會轉化為地方社會(或稱地域社會)的過程與原因。

    研究認為,新山幫群整合的結果很大程度上與柔佛地區以農為主的經營型態有關。當地礦產資源的缺乏避免了因爭奪礦區所產生的衝突;世界對農產品有大量需求時,土地遼闊、位置鄰近出口市場也使柔佛熱帶栽培業有無限的發展潛能,這些自然因素形塑了本區域非競爭衝突的環境傳統。

    在此環境下,尚缺乏財力和人力的統治者採取「獨尊義興」的策略,依賴此潮系私會黨為國家累積政經實力,義興公司隨即成為新山華人社會的主導者。在義興為首的時期,新山還是屬於幫群相當單純的潮州社會,其他幫群的移民人數相當零星,故幫群間的分際並不明顯。進入20 世紀以後,隨著國家機器的成熟,其對國土和經濟的控制能力逐漸加強,進而取代私會黨的功能,義興公司地位下降,在新山經營各種生意且無私會黨背景的各幫商人則逐漸取代義興公司的地位,成為新山華人社會的主導者。

    後期新山的幫群結構雖已相當複雜,但新山華人社會並未因此解裂,反而延續之前較為整合的運作模式,此一結果相信與新山市街的行幫壟斷有關。行幫壟斷使各幫在非競爭關係的前提之下相互提供服務,加強彼此在日常生活中的依賴關係,這樣的街坊關係蓄積了日後彼此整合的可能性。此外,後期新山具有影響力的商人大多與中國原鄉的關係密切,對新生的「中華民國」有很強的認同感,此一更高層似的國族認同無形中也淡化了各幫之間的差異,延續了新山華人社會整合的景象。總體而言,新山華人社會的整合並非既有的事實,而是處於不斷變化的過程。

    This article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a territorial society in the Malay Peninsula. Since the mid 18th century, numerous Chinese immigrants coming from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sought economic opportunities in the prosper peninsula. By their origins and clans, these immigrants tend to divide themselves into various groups of “Bang”(幫群). Generally, interactions were stronger in ‘inter’ than ‘intra’ Bang. Economic conflicts and social tensions occurred frequently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The Bang relationship in Johor Bahru (hereafter “JB”) is unique, although the Chinese here were sub-divided into five distinctive Bangs, but their relationships were rather coherent. The comparatively integrated connections could be demonstrated by communal landscapes, such as burial ground, temple, and school.
    By the concept of “territorial society”,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ntegrations between various Bang in JB since 1855 to 1942. To demonstrate this, this article first features the environment background of Johor. It then investigates the influx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Bangs to show their structuring and restructuring process.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JB was highly base on its non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environment. On this premise, there have two difference groups who were leading the Chinese society in specific period due to the changes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 circumstance. In mid 19th century, inhabitants of JB consist almost entirely of Teochews, the simple society was dominated by Ngee Heng Kongsi, a Teochew base secret society. During the declined of pepper and gambier economy in 20th century, the influence of Ngee Heng in Chinese society began to diminished gradually, the domination role was soon succeeded by merchants (or leaders) from various Bang. Although the social component in JB during 20th century became more complex, the Chinese society did not split up, but also follow the path of integration as before. The case of Bang integr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of JB during 20th century may be highly related with their long-term interaction in the daily live over the past. Besides,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Chinese at that phase was also cannot be ignored. Generally, the changes and 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can be known as a dynamic proces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緣起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8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研究區與名詞界定 22 第二章 柔佛的環境背景與產業發展 31 第一節 自然環境的特色 31 第二節 政治環境的變遷 36 第三節 甘蜜、胡椒與橡膠產業的發展 57 第四節 小結 77 第三章 新山華人社會的組成與變遷 78 第一節 義興公司為首的華人社會 78 第二節 商人為首的華人社會 96 第三節 行幫專業化下的社會分工 125 第四節 小結 140 第四章 不同形式的華人社會整合 142 第一節 義山—生命禮俗的整合 142 第二節 廟宇—民間信仰的整合 152 第三節 學校—教育事業的整合 162 第四節 小結 171 第五章 結論 172 參考文獻 176 附錄 182 圖次 圖1-1 19世紀中葉馬來半島主要的華人衝突 4 圖2-1 柔佛地區的自然環境 33 圖2-2 柔佛的原始叢林(1860年代末) 34 圖2-3 1840年代丹絨布特里在本區域的戰略位置 40 圖2-4 1926年柔佛國歲入圖 47 圖2-5 馬來屬邦時期柔佛的行政區劃 49 圖2-6 1874年至1930年間柔佛地區警察局的間數 52 圖2-7 柔佛地區陸路交通的發展 54 圖2-8 胡椒 57 圖2-9 甘蜜 57 圖2-10 港主制度推行初期的運作模式 61 圖2-11 港腳模式圖 61 圖2-12 新山開埠前柔佛地區的港腳分佈(1844年-1855年) 63 圖2-13 1893以前年柔佛所出現的各大港腳 64 圖2-14 胡椒與甘蜜出口總值的變化趨勢(1889年~1939年) 66 圖2-15 柔佛水運與陸運交通方式的開發潛能區 69 圖2-16 1914年柔佛橡膠產業投資者的族群百分比 73 圖2-17 1926年柔佛的大小園坵 73 圖2-18 橡膠、甘蜜和胡椒的出口總值(1913—1939) 74 圖2-19 柔佛國橡膠與甘蜜、胡椒對國家稅收貢獻的變化 75 圖3-1 陳旭年的產業範圍(1874年) 84 圖3-2 1911年柔佛國稅收圓餅圖 85 圖3-3 綿裕亭義山「氵月」字碑與一般墓碑的比較(1861-1899) 87 圖3-4 義興公司的內部結構 91 圖3-5 義興公司、底層社會及國家關係圖 95 圖3-6 各商號內部主顧關係示意圖 117 圖3-7 商人、底層社會及國家關係圖 120 圖3-8 綿裕亭義山「氵月」字碑與一般墓碑之比例 120 圖3-9 義興領袖與一般商人在新山社經地位的消長模式圖 121 圖3-10 19世紀和20世紀的新山華人社會結構 121 圖3-11 1861年至1942年新山人口數與族群結構變化圖 123 圖3-12 1890年代以後的新山市街 135 圖3-13 潮州區(按經營者籍貫與行業類別) 137 圖3-14 廣府區(按經營者籍貫與行業類別) 139 圖4-1 新山義山的位置 145 圖4-2 目前所發現綿裕亭最古老的墓碑 145 圖4-3 1861年至1880年義山各幫群墓碑分佈圖 146 圖4-4 1881年至1900年義山各幫群墓碑分佈圖 147 圖4-5 1901年至1920年義山各幫群墓碑分佈圖 150 圖4-6 1921年至1942年義山各幫群墓碑分佈圖 151 圖4-7 20世紀中以前新山市街的遊神路線圖 160 圖4-8 1942年以前英屬馬來亞新式學校之成立時間表 163 照片次 照片2-1 英國人進行三角點測量工作的觀測台 47 照片2-2 絨克船 70 照片2-3 舯舡船 70 照片3-1 陳旭年 83 照片3-2 佘勉旺大墓 86 照片3-3 佘任貴大墓 86 照片3-4 與一般墓共同建立的「古人墓」 94 照片3-5 黃亞福 97 照片3-6 祖籍番禺的慎敬堂馮浩之墓 130 照片4-1 綿裕亭義山內1900年以前建立的地緣總墓 148 照片4-2 柔佛古廟 153 照片4-3 新山五大幫所奉祀的神明 159 表次 表1-1 1921年馬來半島各大市鎮的華人族群比例 2 表1-2 馬來半島主要華人聚集區的方言群組織 5 表1-3 華人義山墓碑調查樣本數 19 表1-4 1861年至1942年綿裕亭墓碑有效樣本調查表(按祖籍、性別) 19 表1-5 墓碑及1921年英屬馬來亞人口普查華人族群結構對照表 21 表2-1 早期柔佛所出現的政府單位(1874-1904) 43 表2-2 馬來屬邦初期柔佛政府頒布的法令一覽表 45 表2-3 港主法令中有關港主須對警察負責的相關條文 50 表2-4 1914年至1939年柔佛道路里數增加表 55 表2-5 1844-1855年間柔佛地區的開港申請 62 表2-6 1914年柔佛國橡膠園列表 71 表3-1 市長公署的組織成員 82 表3-2 柔佛菸(鴉片)酒餉碼的組織體系 82 表3-3 Seah Ling Chai所投資的產業 85 表3-4 1874年柔佛政府議會組織成員 88 表3-5 綿裕亭義山内的無名墓 93 表3-6 1861年至1886年綿裕亭墓碑有效樣本調查表(按祖籍、性別) 96 表3-7 戰前新山商人一覽表 102 表3-8 戰前新山商人所參與的社會組織與公益活動 107 表3-9 寬柔學校、潮州八邑會館、華僑公所戰前歷屆正副總理一覽表 115 表3-10 1887年至1942年綿裕亭墓碑有效樣本調查表(按祖籍、性別) 122 表3-11 1911和1921年新山市華人族群結構官方統計表 122 表3-12 新山各幫群組織的成立時間 124 表3-13 新山市街各行業的商號家數(按幫群) 126 表3-14 新山樹膠商會1937年至1945年主要領導人 128 表3-15 新山市街枋廊商號一覽表 128 表3-16 新山市街經營京菓糧雜商號一覽表 129 表3-17 綿裕亭義山中與姑蘇行有關者之墓碑 130 表3-18 新山市街金鋪一覽表 131 表3-19 新山市街洋貨店一覽表 131 表3-20 新山市街咖啡店一覽表 133 表3-21 新山市街潮州和廣府優勢區中的商號家數 136 表4-1 馬新地區各幫群較常崇拜的神明信仰 152 表4-2 柔佛古廟內匾額之贈送者身份與年代表 156 表4-3 柔佛古廟內其他器物之贈送者身份與年代表 157 表4-4 1940-1941柔佛古廟管理委員會職員表 161 表4-5 19世紀末中國境內重要大事一覽表 162 表4-6 1926年(民國十五年)寬柔學校董事一覽表 164 表4-7 1924年9月寬柔學校財政報告 165 表4-8 1925年寬柔學校贊助人名冊 167 表4-9 1920—1928年間新山商人對寬柔學校的捐款數(一) 169 表4-10 1920—1928年間新山商人對寬柔學校的捐款數(二) 169

    一、中文部份
    (1894) 《三州府文獻修集》。新加坡:政府印務局。
    (1931年6月8日) 《柔佛寬柔學校校刊》。新國民日報:新加坡。
    (1920年12月16日)《柔佛寬柔學校鳴謝》。新國民日報:新加坡。
    (1887年8月19日) 標題不詳。叻報:新加坡。
    上田信 (2004) 〈地域的履歷——浙江省奉化忠義鄉〉,《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
    白偉權、陳國川 (2011) 〈馬來西亞廉價花園聚落中的空間與族群關係:柔佛州新山縣茉莉花花園的個案研究 (1987-2007) 〉,49~74頁,《環境與世界》23。
    Claval, P.著,鄭勝華、劉德美、劉清華、阮綺霞譯 (2007) 《地理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學。
    今堀誠二著、劉果因譯 (1974) 《馬來亞華人社會》。檳城:嘉應會館。
    巴素著、劉前度譯 (1950) 《馬來亞華僑史》。檳榔嶼:光華日報。
    安煥然 (2009) 「“文化新山”的邊城風景--戰後馬來西亞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廈門大學博士論文。
    安煥然 (2008)〈柔佛古廟與遊神民俗〉,發表於《神與人的嘉年華會-柔佛古廟與遊神民俗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山:新山中華公會柔佛古廟管委會。
    安煥然 (2008年3月16日)《義興精神》。星洲日報。
    吳華 (1997)《柔佛古廟專輯》。新山:新山中華公會古廟修復委員會。
    吳華 (2000)《新山今與昔》。新山:海南會館。
    吳華 (2006)《新山華族人物誌》。新山:陶德書香樓。
    吳華、舒慶祥 (2007) 《新山歷史圖片集》。新山:中華公會。
    吳龍雲 (2009) 《遭遇幫群:檳城華人社會的跨幫組織研究》。新加坡:八方文化。
    宋旺相著,葉書德譯 (1993) 《新加坡華人百年史》。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李永球 (2009年11月22日) 《死人不可入村?》。 星州日報。
    李永球 (2006年4月6日) 《總握天樞與北極星》。星洲日報。
    李亦園 (1978) 《信仰與文化》。臺北市:巨流。
    李長傅 (1929) 《南洋華僑史》。上海市:國立曁南大學南洋文化事業部。
    李長博 (1984) 〈南洋販賣豬仔之始末〉,收於陳翰笙編《華工出國史料彙編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
    李奕志 (1970) 〈新加坡司會黨組織〉,《東南亞研究》6: 90-96。
    李馨 (1950) 〈柔佛潮僑概況〉,收於潘醒農編《馬來亞潮僑通鑑》。新加坡:南島出版社。
    沈秉成(清)、蘇宗經(清)、羊復禮(清) (1967)《廣西省廣西通志輯要》。台北市: 成文。
    林孝勝 (1975) 〈十九世紀星華社會的幫權政治〉,收於林孝勝等編《石叻古蹟》。新加坡:南洋學會。
    林慶德 (1997) 〈柔南興化人早期職業形式及其演變〉收於《新山中華公會75周年紀念史料專輯》。新山:中華公會。
    林錦成 (1950) 〈新山神遊〉,收於潘醒農編《馬來亞潮僑通鑑》。新加坡:南島出版社。
    南洋民史纂修館編輯處 (1928)《南洋名人集傳第二集下冊》。檳城:光華日報。
    南洋民史纂修館編輯處 (1941)《南洋名人集傳第五集》。檳城:光華日報。
    南院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中心 (2003)《潮人拓殖柔佛原始資料彙編》。新山:南方學院。
    客家公會 (2006)《新山客家公會慶祝創會80周年紀念特刊》。新山:客家公會。
    春光商業服務社 (1947)《馬來亞商業年鑑》。新加坡:春光商業服務社。
    星馬姑蘇聯合總會 (1958)《星馬姑蘇聯合總會特刊》。新加坡:星馬姑蘇聯合總會。
    施添福 (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地理研究》9: 203-242。
    施添福 (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施添福 (2001)〈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 頁1-39。
    施添福 (2009年11月12日-13日) 〈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輪為中心〉《第二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暨施添福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施添福 (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施添福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 頁144-201。
    施添福 (2005)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頁188-242。
    施添福 (1995) 〈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收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族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柔佛潮州八邑會館 (1977) 《柔佛潮州八邑會館成立四十三週年紀念暨新廈落成開幕雙慶特刊》。新山:柔佛潮州八邑會館。
    柔佛潮州八邑會館 (寬柔金禧紀念1983)《柔佛潮州八邑會館金禧紀念特刊》。新山:柔佛潮州八邑會館。
    柔佛穎川陳氏公會 (1991)《柔佛穎川陳氏公會成立五十週年金禧紀念特刊》。新山:柔佛穎川陳氏公會。
    柔南華人金飾商公會 (1992)《慶祝本會成立卅六周年紀念自置新會所開幕紀念特刊》。新山:柔南華人金飾商公會。
    洪麗完 (1997) 〈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3(1): 頁31-96。
    凌雲 (1965)〈柔佛及其港主制度〉,《南洋文摘》6: 29-31。
    唐智堯 (1960)《新加坡華僑志》。台北市:華僑文化。
    高麗珍 (2010)〈「神道設教」與海外華人地域社會的跨界與整合:馬來西亞檳城的實例〉,《台灣東南亞學刊》7(1): 頁75-122。
    張伯鋒 (2009)〈大甲鎮瀾宮新港繞境進香的路徑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威 (2007) 〈十九世紀檳榔嶼華人方言群社會與幫群政治〉,《海洋文化學刊》3。
    張曉威 (2009)〈方言群的消長與幫權政治的發展:以十九世紀末的吉隆玻華人社會為探討中心〉,收於鄭文泉、傅向紅編《黏合與張力:當代馬來西亞華人族群內關係》。加影: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
    莊欽永 (1996)《實叻峨嘈五虎祠義士新義》。新加坡:南洋學會。
    許雲樵 (1961)《馬來亞叢談》。新加坡:青年書局。
    許雲樵 (1971)〈星馬私會黨與洪門天地會的淵源〉,《東南亞研究》7: 1-28。
    許雲樵 (1977)〈柔佛華人拓殖史〉,收於《柔佛潮州八邑會館成立四十三週年紀念暨新廈落成開幕雙慶特刊》。新山:潮州八邑會館。
    許雲樵(譯) (1969)〈柔佛割讓新加坡五條約譯文〉,《東南亞研究》5: 91-94。
    許雲樵等 (1951)《南洋年鑑》。新加坡:南洋報社.
    陳育崧 (1975)〈序〉收於林孝勝等編《石叻古蹟》。新加坡:南洋學會。
    陳育崧 (1983)《椰陰館文存》。新加坡:南洋學會。
    陳其南 (1989)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市:允晨文化。
    陳荊和、陳育崧 (1970)《新加坡華文碑銘集錄》。香港:中文大學。
    陳國川 (2008)〈馬來西亞柔佛笨珍縣文律區的聚特色與地名〉收於《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清江譯、Trocki, C. A. (2007)〈天猛公時代的柔佛開發〉收於《新馬華人史譯叢》。新加坡:青年書局。
    陳紹馨 (1968)《臺灣人口之姓氏分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及遠東硏究所。
    陳達 (1932)《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翰笙 (1984)《華工出國史料彙編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
    陳寶錦 (1970)〈黃羲初先生傳〉,收於《新山中華商會銀禧紀念特刊》。新山:中華公會。
    陳鐵凡 (1978)〈幫派消長離合與華巫文華的交融〉,收於《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臺北市:聯經。
    郭鶴堯 (1997)〈中華公會產業報告書〉,收於《新山中華公會75周年紀念史料專輯》。新山:中華公會。
    麥留芳 (1985a)《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 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麥留芳著,張清江譯 (1985b)《星馬華人私會黨的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
    麥留芳 (2000)〈星馬殖民地時代的人口普查資料簡介〉,《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12: 2-5。
    傅吾康 (1998)《泰國華文銘刻彙編》。臺北市:新文豐。
    傅吾康、陳鐵凡 (1985)《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吉隆坡:馬來亞大學。
    曾玲 (2000) 《新加坡華人的祖先崇拜與宗鄉社群整合 : 以戰後三十年廣惠肇碧山亭為例》。臺北市:唐山。
    舒慶祥、陳聲洲 (2010)《柔佛古廟百年遊神照片匯編》。新山:中華公會柔佛古廟委員會。
    黃仲昭(明) (1989)《八闽通志(上)、(下)》。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黃兆漢 (2001) 〈粵劇戲神華光是何方神聖〉收於《中國神仙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建成 (1997) 〈柔佛古廟五位神明來歷〉,收於吳華編《柔佛古廟專輯》。新山:中華公會古廟修復委員會.
    黃宣衛 (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珮萱著、張清江譯 (2010)《移民、建築商、企業家:黃亞福傳》。新山:廣肇會館。
    黃賢強 (2000)〈客籍領事梁碧如與檳城華人社會的幫權政治〉,收於徐正光編《歷史與社會經濟》。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黃賢強 (2001) 〈葉亞來:從平凡移民到不平凡領袖〉收於何啟良編《匡政與流變:馬來西亞華人歷史人物政治篇》。南港:中央研究院。
    新山中華公會 (1997)《新山中華公會75周年紀念史料專輯》。新山:中華公會。
    新山中華商會 (1970)《新山中華商會慶祝銀禧紀念特刊》。新山:中華公會。
    新山京菓公會 (1973)《新山京菓公會復興銀禧紀念特刊》。新山:京菓公會。
    新山咖啡酒餐商公會 (1996)《新山咖啡酒餐商公會金禧紀念特刊》。新山:咖啡酒餐商公會。
    新山福建會館 (1993)《新山福建會館成立六十六周年紀念暨主辦福聯會第十七屆及福聯青第八屆第二次全國常年代表大會》。新山:福建會館。
    新山樹膠商會 (1989)《新山樹膠商會紀念特刊1937-1989》。新山:樹膠商會。
    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會 (1977)《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會慶祝成立五十六週年暨新會所落成紀念雙慶特刊》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會。
    新嘉坡瓊僑咖啡酒餐商公會 (1967)《新嘉坡瓊僑咖啡酒餐商公會三十三週年紀念暨擴建會所落成開幕特刊》。新加坡:瓊僑咖啡酒餐商公會。
    楊進發著,陳萬發譯 (1872)〈十九世紀新加坡華族領導層〉,收於柯木林、吳振強編《新加坡華族史論集》。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
    溫雄飛 (1984)〈豬仔至慘酷經過〉,收於《華工出國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葉汶鑫 (1997)〈新山中華公會史實片段回憶錄〉,收於《新山中華公會75周年紀念史料專輯》。新山:中華公會。
    葉迎章 (2009)《新山真人真事》。新山:金鷹貿易公司。
    詹素娟 (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 頁117-142。
    寬柔金禧紀念特刊編委會 (1963)《寬柔五十年紀念刊》。新山:新山寬柔中小學董事會。
    寬柔學校 (1925)《寬柔月刊》。新山:寬柔學校。
    寬柔學校 (1926)《柔佛寬柔學校季刊(第一期)》。新山:寬柔學校。
    廣肇會館 (2001)《新山廣肇會館第一百廿三周年紀念特刊》。新山:廣肇會館。
    潘醒農 (1950)《馬來亞潮僑通鑑》。新加坡:南島出版社。
    潘醒農 (1993)《潮侨溯源集》。新加坡:八方文化。
    鄭永美 (2002)〈檳城行幫史略〉,收於《「檳榔嶼華人事跡」學術研討會》。檳城古蹟信託會:檳城。
    鄭良樹 (2004)《柔佛州潮人拓殖與發展史稿》。新山,南方學院。
    薛頌留 (1973)《國語新辭典》。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瞿海源 (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三 住民志:宗教篇(第二冊) 》. 臺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顏清煌 (1962)《森美蘭史》。新加坡:世界書局。
    顏清煌 (1992)〈新馬華人社會的階級結構與社會流動(1800~1911) 〉,《海外華人史研究》。
    顏清煌 (2007)〈清朝鬻官制度與新馬華族領導階級(1877-1912)〉,收於張清江編譯《新馬華人史譯叢》。新加坡:青年書局。
    瓊州會館 (1981) 《新山瓊州會館慶祝一百周年暨主辦馬來西亞瓊聯會第廿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紀念刊》。新山:瓊州會館。
    鐘華操 (1979)《臺灣地區的神明由來》。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饒宗頤 (2003)〈星馬華文碑刻繫年〉,收於《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編輯委員會。臺北市:新文豐。

    二、西文部份
    Colonial Directory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including Sarawak, Labuan, Bangkok and Saigon for 1875. Singapore, Mission Press.
    Johore. Singapore and Straits Directory 1889: 702-706.
    Johore Singapore and Straits Directory 1904: 340-358.
    Johore Directory. Singapore and Straits Directory 1892: 284-296.
    Bagot, H. (1934). "Survey in Johore."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83(3): 203-211.
    Barron, W. D. (1939).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for 1939.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Begbie, P. J. (1835). The Malayan Peninsula: Embracing Its History,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Inhabitants, Politics Vepery Mission Press.
    Blythe, W. (1969). The impact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a historical study. London, Kuala Lumpur [et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ckley, C. B. (1902). An anecdotal history of old times in Singapore. Singapore, Fraser & Neave.
    Caddy, F. (1889). To Siam and Malaya in the Duke of Sutherland's yacht 'Sans peur' London, Hurst and Blackett.
    Campbell, D. G. (1914). Johore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14.
    Campbell, D. G. (1917). Johore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17. Kuala Lumpur, Federated Malay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Cheu, H.-T. (1992). "The Datuk Kong Spirit Cult Movement in Penang: Being and Belonging in Multi-Ethnic Malaysia."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3(2): pp. 381-404.
    Coope, A. E. (1936). "Kangchu System in Johore."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 14(3): 246-263.
    Cowgill, J. V. (1924). "Chinese Place Names in Johore."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 2(3): 221-251.
    Dale, W. L. (1974). The Rainfall of Malaya, Part 1. The climate of west Malaysia and Singapore. C. L. S. Ooi Jin-Bee. Singapor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le, W. L. (1974). Surface Temperature in Malaya. The climate of west Malaysia and Singapore C. L.-S. Ooi Jin-Bee. Singapor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rtford, G. P. (1956). A short history of Malaya. London : , Longmans, Green.
    Edney, M. H. (1997). Mapping an empire : The Geographical Construction of British India, 1765-184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lcum, J. (1911). Johore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11.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airlie, J. (1892). Life in the Malay Peninsula.
    Favre, P. E. L. (1865). An account of the wild tribes inhabiting the Malayan peninsula, Sumatra and a few neighbouring islands : with a journey in Johore and a journey in the Menangkabaw states of the Malayan peninsula. Paris, Imperial Printing-Office.
    Gregory, D., et al. (2009).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5th edition. UK, Wiley-Blackwell.
    Ilyas, M. b. H. (1928). Tawarikh Dato Bentara Luar Johor, Mohomed Salleh bin Perang. Johor Bahru.
    Jackson, J. C. (1968). Planters and Speculators:Chinese and Europea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in Malaya, 1786—1921.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Johore, G. o. (1934). The Land Enacment, 1910. (With all amendments up to 1st June, 1934).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Jones, S. W. (1932).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for 1932.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Jordan, A. B. (1937). Annual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Malaya, for The Year 1936. Malaya,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Khoo, K. K. (1967/68). "Johore in the 19th Century: A Brief Survey." Journal of the Historical Society 6: 78-96.
    Khoo, K. K. (20April1997). Johor's 'friendly' secret society. The Star.
    Khoo, K. K. (1972). The Western Malay States, 1850-1873; the effects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n Malay politics. Kuala Lumpu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irby, S. W. (1928). "Johore in 1926."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71(3): 240-257.
    Lake, H. (1894). "Johore."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3(4): 281-297.
    Lim, P. H. (2000). Continuity and Connectedness: The Ngee Heng Kongsi of Johor, 1844-1916. Visiting Researchers Series No.2. Singapore, ISEAS.
    Lim, P. H. (2006).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ity: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Johor Bahru, Malaysia.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K. E. K.-P. a. E. Hu-Dehart.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Lim, P. H. (2009). Johor 1855-1957: Local History, Local Landscapes. Singapore, Straits Times Press.
    Merewether, E. M. (1892). Report on the census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taken on the 5th April 1891.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Mills, L. A. (2003). British Malaya 1824-67, Malayan Branch of Royal Asiatic Society.
    Nadarajah, N. (2000). Johore and the origins of British control, 1895-1914 Kuala Lumpur, Arenabuku.
    Nathan, J. E. (1922). The census of British Malaya 1921. Straits Settlements, Superintendent of Census.
    Newbold, T. J. (1839). Political and Statistical Account of the British Settlements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 V.2. London, John Murray.
    Ooi, Jin-Bee. (1963). Land, People and Economy in Malaya. Singapore, Longmans.
    Pepys, W. E. (1935).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for 1935.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epys, W. E. (1936).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for 1936.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epys, W. E. (1937).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for 1937.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epys, W. E. (1938).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for 1938.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ickering, W. A. (1879).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Part II." Journal of the Straits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3: 1-18.
    Pitt, K. W. (1987). From Plantations To New Town : The Story of Nee Soon. 義順社區發展史. 林孝胜: 頁193-225.
    Ransonnet, E. V. (1876). Skizzen aus Singapur und Djohor, G. Westermann.
    Seah, U. C. (1848).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the Indian Achipelago 2: 283-289.
    Selat, N. (1968). "The Emergence of Comodity Prodution in a Malay District; Muar, Johor." Journal of Contempory Asia 16(3): 320-341.
    Senftleben, W. (1978). Background to agricultural land policy in Malaysia. Wiesbaden, Harrassowitz.
    Shaw, G. E. (1927). Johore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27.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haw, G. E. (1928). Johore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28.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haw, G. E. (1930). Johore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30.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tatistics, D. o. (2009). Basic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by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2009. Putera Jaya,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weeney, A. (1980). Reputation live on An Early Malay Autobiograph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 P. Coe (1929). Johore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29.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Thio, E. (1969). British Policy in the Malay Peninsula, 1880-1910.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Trocki, C. A. (1975). "Johore Archives & Kangchu System 1844-1910."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 48(1): 1-46.
    Trocki, C. A. (1976). "The origins of the Kangchu System 1740-1860."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49(2): 132-155.
    Trocki, C. A. (1990). Opium and Empire : Chinese society in colonial Singapore, 1800-1910.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Trocki, C. A. (2007). Prince of pirates : the Temenggo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ohor and Singapore, 1784-1885. Singapore, NUS Press.
    Vaughan, J. D. (1879).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Singapore, The Mission Press.
    Wang, G. (1981). Community and Nation: Essays o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Winstedt, R. O. (1931).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for 1931.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instedt, R. O. (1932). "A History of Johore (1365-1895 A. D)."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 10(3): 1-167.
    Winstedt, R. O. (1933).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for 1933.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instedt, R. O. (1934). Annual Report on the Social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People of Johore. Johore Bahru,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ynne, M. L. (1941). Triad and Tabut : a survey of the origin and diffusion of Chinese and Mohamedan secret societies in the Malay peninsula, A. D. 1800-1935.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Yeh, Er-jian (2011). The Revenue Survey Map: A Way of Seeing British Malaya. 第十五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重新發現地理學-資源、地景創造與區域發展.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三、日文部份
    井上徹 (1989)〈宗族の形成とその構造-明清時代の珠江デルタを対象として-〉 ,《史林》72(5)。
    青山一郎 (1992)〈明代の新県設置と地域社会 : 福建漳州府寧洋県の場合〉,《史學雜誌》101(2): 240-266。
    宮島幹之助、小泉丹、高野六郎 (不詳)《馬來半島熱帶病調查復命書》。
    森正夫 (1991)〈《寇変記》の世界―李世熊と明末清初福建寧化県の地域社会〉,《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史学》37: 9-47。
    満鉄東亜経済調査局 (1986)《マレーシア・ビルマにおける華僑》。東京:青史社。
    濱島敦俊 (1990) 〈明清時代、江南農村の「社」と土地廟〉,收於明代史研究會、明代史論叢編集委員會編《山根幸夫教授退休紀念明代史論叢(下)》、東京:汲古書院。
    臨時情報部 (1939)《南洋華僑有力者名簿》。臺北:臺灣總督府。

    四、地圖部份
    (1926). Johore 1926 (1inch: 3miles).
    (1928). State of Johore (1 inch: 12 miles). F. M. S Surveys No 156 -1929.
    (1939). Johore 1939 (1 inch: 12 miles). F. M. S Surveys No 158 -1940.
    (1917). Jalan Ah Fook (1 inch: 4chains) Fail No: SSJ S85/ 1917
    (1992). Atlas Moden Malaysia Dan Dunia. Kuala Lumpur, Fajar Bakti.
    廣東參謀處(清宣統元年) (1967). 廣東省廣東輿地全圖. 臺北市 成文.
    Lake, H. (1893). Map of The Johore Territory 1893 (1inch: 8miles).

    五、網路資源
    李永球. (2006年6月8日). "總握天樞與北極星." Retrieved 2011年4月21日, from http://ahkew.blogkaki.net/viewblog-32717.
    香港天文台. (2010). "豐盛港﹝馬來西亞﹞氣候資料." Retrieved 2011年4月21日, 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world/chi/asia/se_asia/mersing_c.htm.
    陳國川 (2006) 區域地理的回顧與前瞻. Retrieved 2011年3月9日, 地理學科中心。http://gis.tcgs.tc.edu.tw/resources/lecture/data/pdf/and_w_11.pdf
    賀廣義. (2009年3月19日). "華光大帝-馬元帥." 2011年3月2日, Retrieved 2011年2月11日,http://mypaper.pchome.com.tw/hky1228/post/131236929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