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歐紹合
Ou Shou-He
論文名稱: 靜態圖像中生命力之探討研究
Research of the Vitality in Static Image
指導教授: 蘇憲法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9
中文關鍵詞: 歐紹合靜態圖像生命力心象語彙空間虛擬生命象徵美學靜寂幽微
英文關鍵詞: Ou Shou-He, Image, Vital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3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欣賞藝術通常透過眼前有限的形象捕捉和領會,對景象的傳達產生漣漪而獲得美感。塞尚的畫,在不懂事的孩提眼中,也許只是變了形的物體,畢卡索的作品,在一般大眾的眼裡,也許只是無法解釋的抽象藝術,然而,在這些靜物、風景、人物的構成中,形與色的變化裡頭,卻深藏著許多「不可言說」的圖像內涵與意義。這些圖像背後的意義超越了外部形象本身的「象外之指」,給予欣賞者與創作者的回饋,不僅於視覺上的美感,而是能超越外在形式的領悟,直達內心深處的心靈感動。
    在多元文化的時代裡,筆者以吸收前人的智慧經驗,韻彙為個人養成教育,選擇以靜止型態的物體隱喻其表徵的圖像意義,加入時間因素,引述靜態物向基於時間因素而產生運動性並形成生命力之延續與象徵意含,創作中因而引發自我價值與內省的思考與繪畫元素,建立獨自的藝術風貌,創造個人藝術的形態,在研究與探索的過程中,自是充滿了學習的趣味、增進藝術內涵探索的深度以及體認「道」的本體論精神,因此筆者更期待研究之心得能為自己未來的創作之路奠定扎實的基石與新的創作之路。
    本文撰寫的重心,著重於對作品內容與理念的剖析,論述符號與圖像在情境表達的角色與運用,並以透過作品的表達探討生命真正的價值觀。
    全文共分述為六個章節進行,摘要如下:
    壹、緒論
    敘述筆者研究與創作之動機、範圍,以對於靜態圖像觀察、體會及對生命體悟之情境有所動容,進而追求以靜態符碼記憶的連結,純粹繪畫性的空間結構,自觀內省的生命象徵,靜寂幽微的美學意涵,以完成系列的探討與創作。
    貳、創作思想及理論基礎
    從符號美學的表徵與意義、存在主義的觀照思想及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的情慾反射三個觀點,論以古今東、西美學,探討物質存在的本質與象徵符號的美學意涵。
    叁、創作主題之背景條件與元素
    從傳統繪畫精神的啟發,運用靜態圖像在虛擬空間中的生命構成,表徵象徵符碼的概念與意涵。
    肆、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
    創作內容包括以圖像語彙直抒情感再現、借異度空間展敘生命驅力、從心象表徵哲思自觀內省等三部分,並加以說明其中古典形式、未來派、超現實主義等創作形式的運用與特點,及表現技法與材料的說明與分析。
    伍、作品解說與分析
    分析每一畫作的主題內容、形式與意義。
    陸、結論
    分享創作研究過程與成果,並且期許對自我創作的展望與延續。

    目 次 碩士論文電子檔案上網授權書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 摘要 目次 壹、緒論…………………………………………………………………………..01 一、前言……………………………………………………………………………01 二、研究與創作之動機……………………………………………………………02 三、研究與創作之範圍……………………………………………………………04 (一)創作內容的範圍……………………………………………………………04 (二)表現形式的範圍……………………………………………………………05 貳、創作思想及理論基礎……………………………………………………07 一、圖像語彙的概念與內涵………………………………………………………07 二、符號美學的表徵與意義………………………………………………………08 三、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觀照思想………………………………09 叁、創作主題之背景條件與元素…………………………………………...13 一、傳統繪畫精神的啟發…………………………………………………………13 二、靜態圖像的生命意涵…………………………………………………………14 三、象徵符碼的概念與構成………………………………………………………16 四、空間虛擬的表徵形態…………………………………………………………18 肆、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20 一、創作內容………………………………………………………………………20 (一)、以圖像語彙直抒情感再現…………………………………………..20 (二)、借異度空間舒展生命驅力…………………………………………..22 (三)、從心象表徵哲思自觀內省…………………………………………..25 二、創作的形式……………………………………………………………………27 (一)、古典形式的建構思維………………………………………………..27 (二)、浪漫主義(Romanticism)與象徵主義(Symbolism)的情慾反射28 (三)、未來派(Futurism)「時間」與「動力」的繪畫理念………..30 (四)、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虛擬空間」的建構…………………32 三、創作的技法與媒材…………………………………………………………..33 (一)技法………………………………………………………………………..33 (1)、「挫」 ……………………………………………………………………...33 (2)、「拍」………………………………………………………………………34 (3)、「揉」………………………………………………………………………34 (4)、「線」………………………………………………………………………34 (5)、「薄塗」與「厚塗」……………………………………………………....35 (6)間接畫法…………………………………………………………………....34 (7)透明畫法與烘染技法………………………………………………………34 (二)媒材………………………………………………………………………..36 伍、作品解說與分析…………………………………………………………37 一、生命.澄懷…………………………………………………………………..37 二、黃金葛的生命………………………………………………………………..38 三、孕育再生……………………………………………………………………..39 四、歷程…………………………………………………………………………..40 五、希望之初……………………………………………………………………..41 六、富裕喜悅的燭光……………………………………………………………..42 七、綻放的生命狂喜……………………………………………………………..43 八、初探…………………………………………………………………………..44 九、生命的旋律…………………………………………………………………..45 十、塵封歲月……………………………………………………………………..46 十一、創造亞當–觀照生命……………………………………………………..48 十二、生命音符的躍動…………………………………………………………..50 陸、結論…………………………………………………………………………51 一、創作觀感……………………………………………………………………..51 二、未來展望……………………………………………………………………..52 圖次……………………………………………………………………………….54 參考書目…………………………………………………………………………60

    參考書目
    1、王林 著,(1993),《美術形態學》。臺北市:亞太圖書。
    2、王朝聞 著,(1981),《美學概論》。臺北:谷風出版社。
    3、王偉光 紀錄 整理 ,(1995)年《陳德旺畫談》,藝術家出版社。
    4、方東美 著,(民63),《人生哲學概要》。先知出版社。
    5、史作檉 著,(民70),《林布蘭藝術之哲學內涵》。博學出版社。
    6、李長俊 著,(1979),《西洋美術史綱要》。臺北:雄獅圖書。
    7、李美蓉 著,(民89),《視覺藝術概論》。臺北:雄獅圖書。
    8、李美玲 著,(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 超寫實風繪畫》。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9、李澤厚 著,(1986),《美的歷程》。蒲公英出版社。
    10、李澤厚 著,(1996),《李澤厚論著集》。三民書局。
    11、朱光潛 著,(1961),《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天山出版社。
    12、朱伯雄 著,(民92),《世界美術全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13、朱狄 著,(1988),《當代西方美學》。臺北:谷風出版社。
    14、吳怡 著,(民85、二版),《新譯老子解義》。三民書局。
    15、何恭上 著,(1998),《近代西洋繪畫》。臺北:藝術圖書公司。
    16、何政廣 編著,(2001-5),《藝術家雜誌》。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17、宗白華 著,(1989),《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出版社。
    18、黃錦鋐 註譯,(民63初版、81再版),《新譯莊子讀本》。三民書局。
    19、佳慶編輯部 編譯,(民75),《世界藝術百科全書 - 二捲》。臺北:佳慶藝術圖書公司。
    20、馮作民 著,(1994),《西洋繪畫史》。臺北:藝術圖書公司。
    21、馮滬祥 著,(民79年2月初版),《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學生書局印行。
    22、陳景容 著,(1966),《剖析塞尚藝術》。臺北:光復書局。
    23、陳瓊花 著,(民85),《藝術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24、陳淑華 著,(1998),《油畫材料學》。臺北:洪葉文化。
    25、董小蕙 著,(民82年10月初版),《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學生書局印行。
    26、張肇祺 著(1992),《美學與藝術哲學論集》。文史哲出版社。
    27、嘉門安雄 編,呂清夫 譯,(民81),《西洋美術史》。臺北:大陸書店。
    28、康丁斯基 原著,吳瑪俐 譯,(民74),《藝術的精神性》。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29、劉振源 著,(1998),《超現實畫派》。藝術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30、劉昌元 著,(民75),《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31、劉其偉 著,(1989),《現代繪畫理論》。臺北:雄獅出版。
    32、葉田園 著,(1965),《繪畫技法與構成》。臺北: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33、傅偉勳 著 ,(1990、12版),《西洋哲學史 》。三民書局。
    34、歐陽修,《歐陽文忠公全集》。
    35、孟子,《孟子集注》孟子集注
    36、蔣勳 著,(民92),《西洋美術史》。臺北:東華書局。
    37、蔣勳 著,(民82、4版),《美的沉思》。臺北:雄獅美術。
    38、耀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編輯製作,(民77),《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全集》(中文版)。臺北:台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
    39、勝守盞 著,(1998版),《審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
    40、Bates Lowry原著,杜若洲 譯,(民80),《視覺經驗》。臺北:雄獅圖書。
    41、Barrent, William著,彭鏡禧 譯,(2001),《非理性的人》。立緒文化。
    42、Edina Bemard原著,黃正平 譯,(2003),《西洋視覺藝術史》。臺北:現代藝術閣林圖書。
    43、E.H.Gombrich(貢布裏希)原著,雨云 譯 ,(民80),《藝術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社。
    44、EH.Gombrich(貢布裏希)原著,(1999),《藝術與錯覺》。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45、赫伯特里原 著,李長俊 譯 ,(民79),《現代繪畫史》。臺北:大陸書店。
    46、弗洛伊德 著 ,(1915~1917),《精神分析引論》。
    47、Heinrich Wolfflin 原著,曾雅雲 譯,(1993),《藝術史的原則》。臺北:雄獅圖書。
    48、Herbert Read 著 梁錦鋆 譯,(2006),《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出版社。
    49、Jacques Maquet 原著,袁汝儀 校譯,(2003),《美感經驗》。臺北:雄獅美術。
    50、羅夫‧梅耶 原著,貓頭鷹編譯小組 譯,(2002),《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51、麥可.蘇立文 原著,王寶蓮、曾堉 編譯,(民74),《中國藝術史》。臺北:南天書局。
    52、海德格爾 著 吳佳穎 譯,(2003中譯版),《藝術的起源》。
    53、盧梭 著,(1762)年,《社會契約論》。
    54、Ocvirk,Ottog.等原著,江怡瑩 譯,(2004),《藝術原理與運用》。臺北:六合出版。
    55、 Wsadystaw Tatarkiewicz 著,劉文潭 譯,(民76),《西洋六大美學史》。台北丹青圖書印行。
    56、Monroe C.Beardsley,Aesthetics from Classic Greece to the Present 。
    57、Norman Bryson(諾曼‧布列遜)著,丁寧 譯,(2001),《注視被忽視的事物–靜物畫四論 。浙江攝影出版社。
    58、V﹒E﹒BARNETT:Kandinsky at the Guggenheim,The 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New York,1983。
    網路文獻
    1、(莊子的美學色彩)。http://140.112.2.84/~fchsu/Lao-Chuang-Lecture/discuss_9/report/Aesthetic%20impression%20of%20Chuang%20Tzu_1.html。(2005/12/10)
    2、沈清松。(莊子與海德格的美學)。http://www.riccibase.com/docfile/art-tk01.htm。(2006/4/17)。
    3、林琦珊。(Giorgio Morandi波隆那的市民畫家1890~1964)。《藝術家咖啡座》。http://www.ylib.com/art/master/master04.html。(2006/3/17)。
    4、(西洋美術史-象徵主義)。《藝壇網路-藝術學習》。http://art.network.com.tw/01Learn/ArtAppreciate/08Modernism/12.asp。(2005/4/23)。
    5、(未來派)。http://home.pchome.com.tw/tv/k4827/zzz/d8.html。(2006/3/2)。
    6、張光達。(象徵主義與存在迷思:七○年代《大馬詩選》的兩個讀法)。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Malaysia/zhang-guang-da/zhang-guang-da_03.htm。(2006/3/8)。
    7、(西洋名畫欣賞)。http://vr.theatre.ntu.edu.tw/artsfile/artists/artists/Watteau/Watteau001.htm。(2006/2/8)。
    8、(談象徵主義)。http://pfwonderland.bizland.com/musicterms/Terms/symbol.htm#_ftnref9。(2006/4/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