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翁家琦
Chia-Chi WENG
論文名稱: 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之現況調查
The surve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E teachers as mentor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體育教師實習輔導教師實習生實習輔導教辦法
英文關鍵詞: PE teachers, mentor teachers, student teachers, student teaching supervision method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三:一、瞭解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情況;二、分析影響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因素;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體育教師與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的關係。以「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之現況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依12個行政區進行分層隨機抽樣的調查,共發放31所學校,209位體育教師。依結果所得的結論如下:
    一、實施的現況
    (一) 體育教師普遍透過舊經驗的分享與討論來促進專業能力,因此,體育教師對於輔導實習生都有中高程度的自信。然而,教師的自我知覺能力與輔導能力之間的問題,仍待進一步的探究。
    (二) 目前沒有實際的獎勵措施,只有透過口頭表揚及頒發感謝狀的形式獎勵實習輔導教師,然而體育教師所期望的獎勵是「減課」,也可彌補與實習生互動的時間。
    二、影響因素
    (一) 輔導教師在輔導實習生的過程中,一方面能促進專業成長,另一方面又能增加工作成就感,再加上體認教育實習輔導的重要,這對教師本身而言是無形的獎勵。
    (二) 體育教師不願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因素是,一方面沒有實質的獎勵作為誘因,二來是教師身兼數職,在分身乏術之下,無心力與時間再接下實習輔導教師的職務,再加上實習生學習意願不高,因而影響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意願。。
    三、有實習輔導教師經驗的體育教師,能複製舊的經驗運用在新實習生的身上。因此,有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經驗與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之間有低強度的相關。

    This study aimed to (1)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as mentor teachers, (2)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PE teachers to be willing to become mentor teachers, (3) explore whether PE teachers’ background influences their willingness to become mentor teachers. The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 as method. Furthermore, it used stratified sampling from 209 Junior high school PE teachers in 31 schools, and in 12 administration were as in Taipei C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current situation
    (1) In general, PE mentor teachers promote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through sharing and discussing their past experiences. Therefore, they have above average confidence in their student teachers. However, more research should be done about whether the mentor teachers’ self-consciousness matches with their abilities of supervising.
    (2) There were no real rewarding methods to award mentor teachers nowadays, only by oral praises or certificates of appreciation. Nevertheless, PE mentor teachers would anticipate to be awarded by “reducing classes”, which can also compensate the time they spend on interacting with student teachers.
    2. Factors
    (1) In the process of supervising, it not only promo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increased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In addition, mentor teachers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 teaching. These are invisible rewards to mentor teachers.
    (2) The reasons that PE teachers didnot like to be mentor teachers were: (1) no real rewards as incentives (2) playing many roles at school. They had their hands full with work, so they did not have time and energy to be mentor teachers. Furthermore, student teachers’ motivations to learn are not high, which affects PE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become mentor teachers.
    3. PE teachers who had experiences of being mentor teachers could apply the past supervising experiences to new student teachers. Therefore, there was a low correlation between experiences of being mentor teacher and the willingness to be mentor teachers.

    中文摘要 …………………………………………………………………Ι 英文摘要 …………………………………………………………………Ⅱ 目 錄 …………………………………………………………………Ⅲ 表 次 …………………………………………………………………Ⅵ 圖 次 …………………………………………………………………Ⅶ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 ……………………………………………………8 第五節 研究限制 ……………………………………………………8 第六節 名詞釋義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臺灣教育實習輔導的現況……………………………………10 第二節 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職責與困境…………………………15 第三節 其他國家之實習輔導教師的相關規範 ……………………28 第四節 小結 …………………………………………………………4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52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52 第二節 體育實習輔導教師的現況 ……………………………………58 第三節 影響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的因素 ………………69 第四節 不同背景之體育教師與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之關係 ……74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98 二、外文部分 …………………………………………………………104 附 錄 附錄一 正式問卷 …………………………………………………106 附錄二 專家效度題本………………………………………………110 附錄三 專家內容效度之問卷項目分析……………………………117 附錄四 專家審閱結果建議增加題項一覽表………………………123 附錄五 預試問卷……………………………………………………124 附錄六 支持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因素…………………128 附錄七 阻礙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因素…………………129 表 次 表1 實習教師發展階段與實習輔導教師扮演角色 …………………16 表2 國內學者分析實習輔導教師角色與職責整理一覽表 …………18 表3 各國實習輔導教師的遴選、培訓、職責與獎勵情況一覽表 …39 表4 臺北市各行政區抽樣樣本分配表 ………………………………45 表5 專家學者名單 ……………………………………………………48 表6 Pearson相關與Cronbach’s Alpha值一覽表 …………50 表7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資料表 ………………………………………57 表8 體育實習輔導教師自覺感受調查結果一覽表 …………………67 表9 支持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因素 ………………………71 表10 阻礙體育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因素………………………73 表11 性別與目前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交叉表……………………75 表12 教學年資與目前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交叉表………………76 表13 職務別與目前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交叉表…………………77 表14 師資養成管道與目前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交叉表…………79 表15 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經驗與擔任意願交叉表……………………80 表16 實習輔導教師年資與擔任意願交叉表…………………………81 表17 個人背景變項與擔任意願卡方檢定一覽表……………………82 圖 次 圖1 實習輔導教師面臨之問題與因應策略 ………………………26 圖2 研究架構圖 ……………………………………………………42 圖3 研究流程圖 ……………………………………………………43 圖4 臺北市行政區圖 ………………………………………………44 圖5 問卷編制流程 …………………………………………………46 圖6 研究對象性別比率分配 ………………………………………52 圖7 研究對象教學年資分佈 ………………………………………53 圖8 研究對象職務別分佈 …………………………………………54 圖9 研究對象師資養成管道分佈 …………………………………55 圖10研究對象中實習輔導教師經驗比率分配 ……………………55 圖11研究對象中實習輔導教師年資分佈 …………………………56 圖12實習輔導教師遴選方式分佈 …………………………………59 圖13提供實習輔導教師相關研習的單位 …………………………60 圖14實習輔導教師實際獎勵方式分佈 ……………………………61 圖15體育教師期望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獎勵方式分佈 …………62 圖16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前是否有被告知其權利義務 ………62 圖17初次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時的年資分佈 ………………………63 圖18體育實習輔導教師負責實習課程的內容 ……………………64 圖19體育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生每週討論時間 …………………65 圖20體育教師目前擔任實習輔導教師的意願 ……………………68 圖21影響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意願的因素 …………………………93

    中文:
    王秋絨(1992)。中英教育實習制度之比較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563-615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嬿惠(1997)。國民小學實習輔導教師獎勵措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孔令泰(2004)。中等學校實習教師教育實習輔導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雪齡(1996)。英、美兩國良師制度的比較。師友月刊,384,25-29。

    吳武典(2005)。我國師資培育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資訊雙月刋,22(6),37-46。

    李奉儒(1999)。英國實習輔導教師角色、職責、特質與甄選之研究。暨大學報,3(1),127-156

    李奉儒(2008)。英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載於楊深坑、王秋絨及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17-49頁)。臺北:高等教育。

    李雅婷(1997)。我國國小實習輔導教師培訓方案之規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雅婷(1999)。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實習輔導教師培訓方案分析。中等教育,50(2),73-80。

    李雅婷(2000)。美國德克薩斯州實習輔導教師培訓方案分析。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1),31-36。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與實務。臺北:五南。

    林美君(2007)。中等學校教育實習輔導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周淑瓊(1997)。國中專家新手導師班級經營的信念、認知、行動策略與其班級經營效果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洪志成(1998a)。從實習教師眼中來看新制輔導教師的專業支持。教育研究資訊,6(4),100-121。

    洪妙宜(2005)。從實習教師之專業成長談實習教師之輔導策略。師說,186,9-11。

    俞涵鈺(2008)。我國與英國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2009)。97年體育統計年報。體育統計。2010年4月30日。取自「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http://140.122.72.62/Census/97pe.pdf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永宗、謝文斌(2006)。澳洲與臺灣中小學科技教育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比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1),7-26。

    康自立、郭秋勳、鍾瑞國、楊明恭(1993)。中等教育師資培育機構教師擔任大五結業生實習輔導工作之研究。中等教育司委託。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利玲(2001)。國民小學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教育部(1995)。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2009年8月1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150021

    教育部(2005)。師資培育法。2009年8月1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50001。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學生數推估。重要教育統計資訊。2009年7月10日。取自「教育部統計處」:http://140.111.34.54/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張芳全(2003年9月23日)。師資培育政策的新隱憂。中央日報,第9版。

    陳冠名(2004)。新手上路-談實習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師友月刊,442,70-74。

    陳奎熹(1995)。實習輔導教師制度檢討與落實。實習輔導季刊,1(5),68-72。

    張茂源(2006)。師資培育制度的檢討與展望。研習資訊,23(2),95-97。

    許春峰(2005)。實習制度面面觀。現代教育論壇,13,157-166。

    陳素艷(2006)。師資培育大學教育實習輔導制度之研究-以中等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銀崇、郭恒瑞(2005)。實習輔導教師對實習教師發展階段之輔導策略。師說,186,9-11。
    張德銳(1996)。美國良師輔導制度及其對研究者國教育實習的啟示。新制教育實習輔導-理論與實際,99-123。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編印。

    張德銳、丁一顧(2005)。我國的師資培育制度的回顧與前瞻。研習資訊,22(6),30-36。

    陳靜儀(2007)。國民中學教育實習輔導師徒功能及影響因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掌慶維(2006)。法國體育教師檢定制度。學校體育,16(6),79-89。

    黃金柱(2002)。職前體育師資培育應有的適能教育。研習資訊,19(2),45-53。

    黃香玲(1997)。中等學校實習指導小組指導功能與指導內容實施成效之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淑苓(1998)。新時代的角色-實習輔導教師。教育實習輔季刊3(3),26-30。

    黃嘉雄(1997)。從Mentor論實習輔導教師之角色。國民教育,37(4),19-22。

    楊思偉(1998)。日本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7(41),119-154。

    楊深坑(2002)。從專業理念的新發展論研究者國師資培育法之修訂。教育研究月刊,98,79-90。

    楊深坑、歐用生、王秋絨、湯維玲(1994)。各國實習教師制度比較。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深坑、謝斐敦(2008)。德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載於楊深坑、王秋絨及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79-101頁)。臺北:高等教育。

    楊朝祥(2003)。師資培育是教育成功的基石。2009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R-091-004.htm

    楊 瑩(1989)。英國小學師資培育制度。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各國小學師資培育(97-168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慶麟(2000)。學校本位教師分級制度可行評估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博士論,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臺北市教育局(2009)。國民中學97學年度教師主要任教領域統計。臺北市教育統計。2009年10月5日。取自「臺北市教育局統計室」: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2_content.asp?SEQ=8788

    臺北市教育局(2009)。國民中學97學年度歷年教師服務年資。臺北市教育統計。2010年4月30日。取自「臺北市教育局統計室」: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DownFile/389/%AA%ED53.pdf

    臺北市教育局(2009)。國民中學97學年度歷年教師服務年資。臺北市教育統計。2010年4月30日。取自「臺北市教育局統計室」: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DownFile/389/%AA%ED53.pdf

    廖純英(1993)。國民中學新進教師輔導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歐用生(1995)。加強實習教師的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3),74-77。

    鄭玉疊(2003)。培育優秀的新手教師-談實習機構如何落實實習教師之輔導。國教新知,50(3),30-40。

    鄭淵全(1998)。實習輔導教師之職責。國教世紀,182,18-21。

    盧威志、吳明隆(2006)。國民中學新舊教育實習課程成效之調查研究。學校行政,46,91-114。

    謝文英、胡悅倫(1996)。特約實習國民小學實習指導教師遴選標準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9,411-447。

    謝文斌(2005)。澳洲科技教育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8,146-161。

    謝志森、黃淑玲(2004)。實習輔導教師專業角色的探討。教師之友,45(4),34-41。

    謝美萱(2005)。如何看待實習教師的困境。人本教育札記,194,26-31。

    謝紫菱(2005)。變革與挑戰:新制教育實習輔導制度評析。學校行政,40,226-238。

    謝寶梅(1998)。國民小學實習教師之輔導教師的角色與職責。國教輔導,38(1),38-42。

    蕭錫錡、梁麗珍(1999)。實習輔導教師應具備之能力。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2),34-37。

    顏國樑(1998)。實習指導教師如何有效輔導教育實習的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3(3),20-24。

    顏慶祥(1998)。現行實習輔導教師制度的困境與建議。迎接二十一世紀師資培育-教師專業知能的省思研究會論文集(68-78頁),臺北縣:淡江大學。

    顏慶祥(1999a)。當前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困境與展望。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3),34-42。

    顏慶祥(1999b)。實習輔導教師制度相關研究及其啟示。中等教育,50(5),4-25。

    顏慶祥(2000)。臺灣地區新師資教育工作者: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29(2),269-290。

    英文:

    Board of Teacher Registration. (2002).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Graduates and Guidelines for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Toowong, Queensland: Board of Teacher Registr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6, 2009, from http://www.btr.qld.edu.au/pdf/standard.pdf

    Child, A., & Merrill, S. (2005). Developing as a secondary school mentor: A case study approach for trainee mentors and their tutors. Learning Matters, 2(3), 66-79.

    Ganser, T. (1996). The cooperating teacher role. The Teacher Educator, 31(4), 283-291.

    McCaughtry, N., Cothran, D., Kulinna, P. H., & Martin, J. (2005). Teachers mentoring teachers: A view over tim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4(4), 326-343.

    State of Victor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Training. (2002). Teacher Career Structure. Retrieved October 26, 2009, from http://www.teaching.vic.gov.au/teachingvic/teachcs.htm

    Patton, K., Pagnano, K., Griffin, L. L., Dodds, P., Henninger, M. L., Gallo, M. A., James, A., Sheehy, D., & Arnold, R. (2005). Navigating the mentoring process in a research-based teacher development project: A 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4(4), 302-32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