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慧如 |
---|---|
論文名稱: |
現實與文學的糾纏---談鍾理和的貪與病 |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9 |
中文關鍵詞: | 鍾理和 、台妹 、台灣文學作家 、貧病文學 、笠山農場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8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鍾理和,一位出生於日據時代的台灣人,卻立志成為一位中文作家;他曾經帶著原鄉人的夢奔逃中國,但中國卻瞧不起白薯的台灣人;回到國民政府治理下的臺灣,二二八的恐怖經驗,使許多文人噤若寒蟬,鍾理和卻依然執著於寫作之路。不久,因罹患肺病,羸弱的病體使他無法承擔家計,加上大環境的蕭條,從此他只能過著「貧」與「病」相互煎熬的日子,幸好此時有文學創作可以排遣現實生活的苦悶,藉文學來療病止饑。剛讀鍾理和的作品集時,覺得他的作品平實無華,乍看確實不太吸引人,然而越咀嚼越覺其耐人尋味,尤其是鍾理和以貧病生活為主軸的作品,更引起筆者研究的興趣,因此本文以鍾理和的現實生活的「貧」與「病」為經,以其文學中的「貧」與「病」為緯,藉由現實與文學的交會,探討鍾理和的文學中極重要卻常被一語帶過的「貧」與「病」的問題。
首先,筆者將前輩對於鍾理和及其作品的評析做一有條理的整理,共分為有關鍾理和作品及其生平事蹟的介紹、對於鍾理和家國意識的探討、鍾理和單篇作品的評析、鍾理和作品中語言運用的分析及鍾理和生命智慧的解讀等五大類,以釐清在研究鍾理和及其作品上,尚有哪些園地可供開墾!
其次,筆者藉由鍾理和的生平,說明鍾理和現實生活的「貧」與「病」,貧窮的生活在他拋棄頭家子的身份,帶著鍾台妹奔赴大陸瀋陽時,即已緊跟其後;隨後因著大環境的改變,再加上返台後染上肺結核,使他一輩子難逃「貧」、「病」的糾纏,筆者將鍾理和的一生畫分為初識愁滋味、為愛走天涯、貧病雙煎熬、倒臥血泊中等四個人生歷程,逐一刻畫現實生活中的鍾理和如何一步步陷入「貧」與「病」泥淖。
第三章則以鍾理和作品中的「貧」與「病」做為分析的標的;筆者從鍾理和的作品中運用敘事觀點中的第一人稱觀點、第三人稱觀點、其他特殊觀點、綜合觀點等敘述中,試圖尋求現實與文學的連結;而以修辭法中的譬喻法、摹寫法、映襯法探討鍾理和對「貧」與「病」的描繪;緊接著舉例介紹鍾理和作品中的平妹、楊紀寬、阿煌叔、邱春木、蕭連發……等人物,其在「貧」「病」脅迫的環境下,所呈現的人物特質;最後藉以色彩心理學的理論,分析鍾理和作品中的「貧」「病」色彩所潛藏的象徵意義。鍾理和的作品中不是篇篇指涉「貧」與「病」,但貧病的議題卻在他的作品中佔一席之地,他的作品有的單獨描寫「貧」,有的獨寫「病」,有的則「貧病」互為因果。筆者在分析時,只要含有「貧」、「病」或「貧病」的議題,均羅列其中,以避免畫地自限。
第四章則在現實與文學的貧病分別剖析羅列之後,筆者嘗試融合鍾理和的現實與文學中的「貧」與「病」的議題,深入探討其所呈現的貧病心理,分為兩個面向,其一是鍾理和面對家人時所產生的愧疚、憐惜、自責的貧病心理;其次是鍾理和筆下的人物其迷信、欺騙、虛榮、堅毅的貧病心理,試圖藉由貧病心理的探究,更貼近鍾理和的內心世界及其生命智慧。
第五章則藉由楊逵的襯托,突顯鍾理和貧病文學的特質:他在貧病的生活中發現用愛足以彌補貧病生活的缺憾,他以悲憫的胸懷洞察貧病下的人生百態,最後在經歷貧病的歷程後淬煉並提昇人生的智慧,呈現鍾理和獨具的個人風格。
鍾理和用一生的生命灌溉文學的花朵,雖然在其有生之年未見其開花結果,但整個創作的過程,卻足以讓他忘卻「貧」「病」的煩憂,更藉由文學洗滌他對家人的滿心愧欠。「貧」「病」糾纏鍾理和一生,是人生際遇的不幸;但鍾理和藉由文學扭轉「貧」「病」的桎梏,則是一種生命的智慧,能不令人感佩嗎?
壹、小說文本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鍾理和:《鍾理和日記》,高雄縣: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6年10月。
鍾理和著,張良澤編:《鍾理和殘集》〈總序〉,台北市:遠行出版社,
1980年。
鍾理和著,鍾鐵民編:
《鍾理和全集1》,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
《鍾理和全集2》,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
《鍾理和全集3》,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
《鍾理和全集4》,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
《鍾理和全集5》,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
《鍾理和全集6》,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
鍾理和、鍾肇政著,錢鴻鈞編:《台灣文學兩鍾書》,台北市:草根,1998年2月初版(第一刷)。
鍾肇政:《原鄉人──作家鍾理和的故事》,高雄縣: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3年10月出版(2000年6月再版)。
貳、理論專書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外文書籍
布萊恩‧魏斯(Brian L. Weiss) ,譚智華譯:《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台北市:張老師文化,1992年10月。
佛斯特(E.M.Forster) ,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市:志文出版社,2002年01月(新版一刷)。
凱西‧馬奇迪歐(Cathy A. Malchiodi) ,陳麗芳譯:《靈魂調色盤──讓內在的藝術家活躍起來》,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2003年08月。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台北市: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William kenney,陳迺臣譯:《小說的分析》,陳迺臣譯;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77年06月。
二、中文書籍
丁樹南:《小小說的寫作與欣賞》,台北市:純文學月刊社,1967年06月。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縣:野鵝出版社,1994年3月(八版)。
向陽:《十行集》,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84年月。
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1992年04月。
周慶華:《臺灣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1996年08月。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8年09月。
席慕蓉:《無怨的青春》,台北市:大地出版社,1985年10月(23版)。
陶淵明:《宋本陶淵明詩》,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163冊,台北市:新文豐,1989台一版。
張春興主編:《精神分析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2003年06月。
張堂錡編:《現代小說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2003年09月。
陸志平、吳功正:《小說美學》,台北市:五南圖書,1993年11月。
陸雅青:《兒童畫中固有色概念發展之研究》,台北市:中華色研,1999年5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市:久大文化,1990年05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市:三民書局,1992年09月增訂六版(1975年01月初版)。
楊昌年:《現代小說》,台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05月。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1994年11月。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台北市:萬卷樓圖書,1999年06月。
蘇軾:《東坡樂府》,台北市:廣文書局, 1960年2月初版。
參、臺灣文學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下村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臺灣》,台北市:前衛,1997年02月。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台北市:文史哲,1996年10月。
李瑞騰:《臺灣文學二十年集1978─1998評論二十家》,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98年03月。
雨青:《客家人尋「根」》,台北市:武陵,1991年01月(四版)。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市:前衛,1994年12月。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市:南天書局,1997年10月。
莊永明:《文學台灣人》,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1年10月。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市:麥田出版,2002年。
陳映真:《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84年09月。
陳義芝:《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市:聯經出版,1998年12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1991年03月。
《瞄準台灣作家》,高雄市:派色文化,1992年07月。
《鍾理和傳》,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06月。
《臺灣文學探索》,台北市:前衛,1995年01月。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81年02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市:派色文化,1990年01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市:派色文化,1992年07月。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94年08月。
簡炯仁:《鍾理和逝世卅二周年紀念暨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2年11月。
肆、期刊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王品驊:〈藝術的慈顏─心靈療育與轉化〉,收於《張老師月刊》(第256期),1999年4 月。
王麗華:〈鶼鰈之情──夜訪鍾台妹女士〉,《台灣文藝》(第54期),1977年03月。
史美君:〈來喜愛鍾理和〉,《文季》(第2期),1973年11月。
李宥樓:〈美,生命之火的延續──安寧病房的美術療育〉,收於《張老師月刊》(第256期),1999年4月。
李 喬:〈理和文學不朽──從「復活」的救贖觀談起〉,《聯合文學》(第11卷第2期),1994年12月。
呂正惠:〈特立一代的鍾理和〉,《聯合文學》( 第11卷第2期),1994年12月。
呂新昌:〈鍾理和的懊悔與信心──懊悔連累妻兒吃苦,堅信作品終必傳
世〉,《國文天地》(第17卷第6期),2001年04月。
呂新昌:〈訪鍾理和的長子──鍾鐵民同學〉,《國文天地》(第16卷第11
期), 2001年04月。
吳幼萍:〈鍾理和短篇小說「菸樓」之言語風格〉,《輔大中研所學刊》(第7期),1997年06月。。
吳濁流:〈讀鍾理和遺作感〉,《台灣文藝》(第1卷第4期),1964年10月。
余昭玟:〈「笠山農場」評析──兼談鍾理和的創作歷程〉,《中國文化月刊》(238期),2000年01月。
兩峰:〈鍾理和論〉,原收錄於《台灣文藝》(第一卷第五期 1964年10月),本篇收錄於張良澤編《鍾理和殘集》〈總序〉,台北市:遠行出版社,1980年。
兩峰:〈故鄉‧故鄉〉,《台灣文藝》(第54期),1977年03月。
林海音:〈一些回憶〉,《台灣文藝》(第1卷第4期),1964年10月。
林海音:〈追憶中的欣慰──為「鍾理和全集」出版而寫〉,《台灣文藝》(第54期),1977年03月。
林聆慈:〈寬厚的心,樸實的筆──鍾理和作品的內容〉,《國文天地》(第16卷第11期),2001年04月。
林載爵:〈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楊逵與鍾理和之比較〉,《中外文學》(第2卷第七期),1973年12月。
林諍:〈美濃紀行〉,《城鄉生活雜誌》(第31期), 1996年08月,頁16。
林衡茂:〈陌生者的哀念──為理和先生逝世四周年紀念而寫〉,《台灣文藝》(第1 卷第4期),1964年10月。
花村:〈「鍾理和短篇小說集」讀後〉,《中華文藝》(第13卷第1期),1977年03月。
邱麗文:〈「心身症」顯示壓力傷身了──訪台大精神部主任李明濱〉,收於《張老師月刊》(第278期),2001年02月。
胡坤仲:〈「草坡上」賞析〉,《中國語文》(第82卷第2期),1998年02月。
唐淑貞:〈從「不隔」之精神看〈貧賤夫妻〉與〈復活〉〉,《中國語文》(第85卷第1期),1999年07月。
徐和鄰:〈山坡上的一盞火〉,《台灣文藝》(第1卷第4期),1964年10月。
徐賜月:〈論鍾理和的人生觀與文學觀〉,《台灣文藝》(第44期),1974年07
月。
梁明雄:〈鄉土文學的傳薪者─鍾理和〉,《南台文化》(第3期),2001年09月。
梁明雄:〈試論鍾理和小說中的人物〉,《台灣文學評論》(第2卷第1期),2002年01月。
許南村:〈原鄉的失落──試評「夾竹桃」〉,《現代文學》(復刊第1 期),
1977年07月。
許素蘭:〈鍾理和小論〉,《台灣文藝》(第44期) ,1974年7月。
許素蘭:〈毀滅與新生──試析鍾理和的「故鄉」〉,《台灣文藝》( 第54期),1977年3月。
許素蘭:〈冷眼與熱腸──從「夾竹桃」、「故鄉」之比較看鍾理和的原鄉情與台灣愛〉,《鍾理和逝世卅二周年紀念暨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高雄縣 政府,1992年09月18日。
許俊雅:〈生動的尖山農家耕作圖──賞讀鍾理和的「作田」〉,《國文天地》(第15卷第4期),1999年9月。
陳火泉:〈「竹頭庄」評論〉,《文學界》(第5期),1983年01月。
陳火泉:〈「故鄉」之二、三、四〉,《文學界》(第5期),1983年03月。
陳丹橘:〈鍾理和的文學觀及其作品中的農民世界〉,《台灣新文學》(第4期),1996年04月。
陳光明:〈「作田」解〉,《中國語文》(第90卷第6期),2002年06月。
陳雀華:〈讀鍾理和小論〉,《台灣文藝》(第35期),1972年04月。
陳雙景:〈鍾理和作品的修辭技巧〉,《文藻學報》(第16期),2002年05月。
張良澤:〈鍾理和的文學觀〉,《文季》(第2期),1973年11月。
張良澤:〈從鍾理和的遺書說起──理和思想初探〉,《中外文學》(第2卷第6期),1973年11月。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概述〉,《書評書目》(第9期),1974年1月。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概述〉,《書評書目》(第10期),1974年2月。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中的日本經驗與祖國經驗〉,《中外文學》(第2卷第11期),1974年4月。
張彥勳:〈輓歌〉,《台灣文藝》(第1卷第4期),1964年10月。
彭瑞金:〈葉石濤‧張良澤對談──稟燭談理和〉,《台灣文藝》(第54期),1977年03月。
彭瑞金:〈試論鍾理和的社會參與〉,《台灣文藝》(第54期),1977年03月。
彭瑞金:〈土地的歌‧生活的詩──鍾理和的「笠山農場」〉,《台灣春秋》(第2卷第1期),1989年10月。
彭瑞金:〈鍾理和小說「校長」〉,《台灣文藝》(新生版第2期), 1994年04月。
彭瑞金:〈艱困年代的文學見證人──鍾理和〉,收入《聯合文學》(第11卷第2期),1994年12月。
黃 娟:〈從笠山農場說起〉,《台灣文藝》(第91期),1984年11月。
黃麗娟:〈鍾理和的真情世界──夫妻心、針線情〉,《台灣文學評論》(第2卷第 4期),2002年10月。
葉石濤:〈鍾理和評介〉,《自由青年》(第36卷第3期),1971年09月。
葉石濤:〈新文學的承繼者──鍾理和〉,《聯合文學》(第11卷第2期),1994年12月。
廖清秀:〈悼念理和兄〉,《台灣文藝》(第1卷第4期),1964年10月。
趙公正:〈解讀鍾理和「作田」〉,《國文天地》(第16卷第11期),2001年04月。
楊照:〈「抱著愛與信念而枯萎的人」─記鍾理和〉,《聯合文學》(第11卷第2 期), 1994年12月。
鄭清文:〈讀鍾理和短篇小說集〉,原收於《青溪》(第五十一期 1971年09月),本篇收錄於張良澤編《鍾理和殘集》〈總序〉,台北市:遠行出版社,
1980年。
鄭清文:〈重讀鍾理和的短篇小說〉,《台灣春秋》(第2卷第1期),1989年10月。
劉秀燕:〈活過、愛過、寫過〉,《台灣文藝》(第89期),1984年07月。
劉若君:〈鍾理和短篇讀後〉,《文季》(第2期),1973年11月。
澤井律之著‧涂翠花譯:〈台灣作家鍾理和的民族意識〉,《台灣文藝》(第8期),1991年12月。
應鳳凰:〈鍾理和的「貧賤夫妻」〉,《明道文藝》(第298期),2001年01月。
應鳳凰:〈重新閱讀鍾理和──並探勘其文學發展史〉,《淡水牛津文藝》(第2期),1999年01月。
謝嘉珍:〈鍾理和短篇小說集〉,《書評書目》(第9期),1974年01月。
韓淑惠:〈談鍾理和筆下的農民世界〉,《台灣文藝》(第54期),1977年03月。
隱地:〈讀鍾理和的「雨」〉,《自由青年》(第33卷第5期),1965年03月。
鍾怡彥:〈關於祖父鍾理和〉,《國文天地》(第16卷第11期), 2001年04月。
鍾肇政:〈寫在前面〉,《台灣文藝》( 第1卷第4期),1964年10月。
鍾肇政:〈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台灣春秋》(第2卷第1期),1989 年10月。
鍾肇政:〈為文學而生,為文學而死──紀念鍾理和八稚冥誕〉,《聯合文學》(第11卷第2期),1994年12月。
鍾鐵民:〈父親‧我們〉,收於《台灣文藝》(第5期),1964年10月。
鍾鐵民:〈我看鍾理和小說中的人物〉,《台灣文藝》(第54期),1977年03月。
鍾鐵民:〈原鄉人及其他〉,《台灣文藝》(第67期),1980年06月。
鍾鐵民:〈鍾理和文學中所展現的人性尊嚴〉,《台灣文藝》(第8期),1991年12月。
鍾鐵民:〈父親〉,收於《聯合文學》(第11卷第2期), 1994年12月。
鍾鐵民:〈編者序〉,收入《鍾理和全集1》,1997年10月。
鍾鐵民:〈鍾理和的文學生活〉,收於《國文天地》(第16卷11期), 2001年4月。
鍾鐵民:〈雕像剪綵致詞〉,《鍾理和紀念館暨文學步道解說手冊》。
鍾鐵英:〈給爸爸〉,《台灣文藝》(第54期),1977年03月。
伍、報紙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李歐梵:〈從「原鄉人」想鍾理和〉,《聯合報》(第8版),1980年08月19。
吳錦發:〈鍾理和小說中的客家女性塑像〉,《民眾日報》(第23版),1990年12月7日~9日。
林海音:〈悼鍾理和先生〉 ,《聯合報》(第7版),1960年8月12日。
林海音:〈關於笠山農場〉,《聯合報》(第6版),1961年8月20日。
林海音:〈平妹,挺好的〉,《聯合報》(第8版),1980年8月2日。
林毓生:〈鍾理和「原鄉人」與中國人文精神〉(上) ,《聯合報》( 第8版),1980年8月2日。
林毓生:〈鍾理和「原鄉人」與中國人文精神〉(下) ,《聯合報》( 第8版),1980 年8月3日。
馬各:〈被宰了的雞──重讀「錢的故事」與「草坡上」並悼作者鍾理和先 生〉,《聯合報》(第8版),1960年8月14日。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論〉,《中華日報》(第9版),1973年12月13日~16日。
張良澤:〈關於「鍾理和全集」〉,《中華日報》(第5版),1976年11月29日。
曾貴海:〈鍾理和對生與死的體驗〉,《民眾日報》(第23版),1990年12月9日~10日。
彭瑞金:〈鍾理和的農民文學〉,《民眾日報》(第23版),1990年12月12日~13日。
彭瑞金:〈鍾理和的「原鄉」和「祖國」〉,《臺灣時報》,1994年4月29日~30日。
彭瑞金:〈鍾理和文學的生活經驗與生命體驗〉,《民眾日報》(24版),1994年7月16日。
葉石濤:〈論鍾理和的「故鄉」連作〉,《民眾日報》(第23版),1990年12月8日。
葉石濤:〈倒臥血泊中的筆耕者──我的鍾理和經驗〉,《臺灣時報》(第22版),1994年12月14日。
廖清秀:〈鍾理和兄二三事〉,《自立晚報》(第8版),1974年8月18日。
蔡明裕:〈鍾理和的笠山農場〉,《大華晚報》(第11版),1983年4月18日。
謝松山:〈嗅那泥土的芳香──我讀鍾理和作品〉,《台灣時報》(第12版),1977年5月9月。
鍾鐵民:〈父親的堅持〉,刊於《中國時報》(22版),1992年9月12日。
鍾鐵民:〈笠山下的故事〉,《臺灣時報》(第22版),1994年12月14日。
鍾鐵鈞:〈父親的印象〉,《臺灣時報》(第22版),1994年12月14日。
陸、學位論文部分(按照出版先後順序)
羅尤莉:《鍾理和文學中的原鄉與鄉土》,陳萬益教授指導,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06月。
王慧芬:《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人物的文化認同》,洪銘水教授指導,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06月。
吳幼萍:《鍾理和「笠山農場」語言運用研究》,左松超教授指導,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06月。
吳雅蓉:《超越悲劇的生命美學─論鍾理和及其文學》,謝大寧教授指導,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06月。
林姿如:《鍾理和文學研究》,林文欽教授指導,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06月。
侯翠玲:《藝術治療的跨學科理論內涵分析》,范光棣博士指導,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06月。
張燕萍:《人間的條件─鍾理和文學理的魯迅》,陳芳明教授指導,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06月。
陳雅惠:《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童年經驗》,陳萬益教授指導,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06月。
翁小芬:《鍾理和笠山農場寫作研究》,洪銘水教授指導,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06月。
陳政益:《疾病、文化與社會變遷──由結核病流行觀點探究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台灣社會》,侯文詠教授指導,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07月。
余昭玟:《戰後跨語一代小說家及其作品研究》,吳達芸教授指導,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月。
鍾怡彥《鍾理和文學語言研究》,羅肇錦教授指導,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07月。
李欣倫:《戰後臺灣疾病書寫研究》,康來新教授指導,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01月。
花至鋒:《肺孢子重肺炎與肺結核在慢性咳嗽病人中的相關性》,鍾文政教授指導,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