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佳宜
論文名稱: 91-96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研究
指導教授: 鄭圓鈴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7
中文關鍵詞: 試題分析國文科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68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91學年度至96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為研究對象,藉由擬定評量指標、分析測驗品質、分析試題品質等研究,評估試題的選擇決定功能,提出命題設計、修訂、刪改建議,並分析考生誤答情形,以做為教學參考。
    論文第一章首先詳敘選擇研究對象的動機,並回顧相關研究成果、說明研究的目的與價值、敘述研究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等。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就「課程標準」、「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古典測驗理論」,與本研究相關部分進行探討、說明,定義相關術語,以便於後文研究成果的呈現。第三章、第四章為評量指標研究成果,說明各指標的擬定規準、題型分析、試題題幹用語標準化格式與修改建議等。第五章為試題品質分析成果,包含量的分析與質的分析。第六章為測驗品質分析成果,包含信度與效度分析。最後於第七章綜合歸納前文,概述研究成果與建議,呈現「各指標難度鑑別度統計表」、「選擇題試題雙向細目建議表」、「選擇題題型範例建議表」等,以達成評估測驗品質、增進命題技巧、調整教學策略的應用價值。

    謝誌 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xiii 摘要 xiv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壹、四技二專統測功能 3 貳、四技二專統測規模 5 參、學位論文研究空間 6 第二節 文獻回顧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價值 11 壹、研究目的 12 貳、研究價值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4 壹、研究範圍 15 貳、研究方法 16 參、研究程序 18 第五節 論文重點說明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職業學校國文科課程標準 22 第二節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 24 壹、記憶能力次類 26 貳、理解能力次類 27 參、應用能力次類 31 肆、分析能力次類 32 伍、評鑑能力次類 33 陸、創造能力次類 34 第三節 古典測驗理論 36 壹、信度 37 貳、難度指標 38 參、鑑別度指標 39 本章小結 41 第三章 測驗的評量指標-單題 42 第一節 記憶能力試題的評量指標 45 壹、能認識字形 46 貳、能認識讀音 51 參、能認識詞義 55 肆、能認識常識 58 第二節 理解能力試題的評量指標 61 壹、能認識詞義 62 貳、能認識句義 67 參、能認識段義 72 肆、能認識常識 80 伍、能認識修辭法 84 陸、能認識文法 87 第三節 應用能力試題的評量指標 94 壹、能認識寫作格式 95 貳、能認識應用文格式 103 第四節 評鑑能力試題的評量指標 107 壹、能認識寫作格式 108 本章小結 112 第四章 測驗的評量指標-題組 123 第一節 理解能力試題的評量指標 124 壹、能認識短文閱讀-古典文 125 貳、能認識短文閱讀-現代文 132 參、能認識詩歌閱讀-古典詩 139 肆、能認識詩歌閱讀-現代詩 144 第二節 應用能力試題的評量指標 148 壹、能認識短文寫作 149 第三節 評鑑能力試題的評量指標 152 壹、能認識短文寫作 153 本章小結 159 第五章 試題品質分析 165 第一節 量的分析 166 壹、整體試題分析 167 貳、認知能力試題分析 171 參、教學目標試題分析 177 肆、評量重點試題分析 188 第二節 質的分析 190 第二節 質的分析 190 壹、低鑑別度試題瑕疵分析 190 貳、評量指標歸類「其他」試題瑕疵分析 213 本章小結 227 第六章 測驗品質分析 229 第一節 信度分析 230 壹、測驗長度 231 貳、受試者變異性 232 參、測驗難度 233 肆、測驗客觀性 234 第二節 效度分析 235 壹、測驗適切性 236 貳、測驗代表性 243 本章小結 24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249 第一節 研究成果與建議概述 250 第二節 各指標難度鑑別度統計表 253 第三節 試題雙向細目建議表 255 第四節 題型範例建議表 260 參考文獻及相關書目 271 附錄 275

    一、中文文獻
    1. 大學法(2007年01月03日修正)。
    2. 王文中(2007)。統計學與Excel資料分析之實習應用(第五版)。台北縣汐止市:博碩文化。
    3. 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4.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第十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5. 王瑞霞(2007)。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新發展及其教學意義。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碩士論文。
    6. 朱德全、宋乃慶(1998)。現代教育統計與測評技術。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7. 余民寧(1993)。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13)-試題偏差的診斷。研習資訊,10:6,7-11。
    8. 余民寧(199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第三版)。台北:三民。
    9. 吳崇誠(2002)。綜合高中生物課程教材規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10. 呂學智(2005)。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成績與高職在校成績關係之研究─以彰師附工進修學校數學科目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11. 宋秀琴(2006)。會計資訊系統的學習對後續會計學成績之影響。雲林科技大學會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12. 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無日期)。歷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各類別或群組報考人數統計。2009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tcte.edu.tw/four/maj_count_4y.php
    13. 李坤崇(2004)。修訂Bloom認知分類及命題實例。教育研究月刊,122,98-127。
    14. 李坤崇(2004)。能力指標轉化教學、評量的理念與實例。教育研究月刊,126,122-135。
    15. 李坤崇(2006)。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16. 李美華等(譯)(2004)。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時英出版社發行。
    17. 李偉明(1990)。考試的統計分析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8. 李新霖(2003)。92年四技二專統測國文試題特色說明。國文天地,19:1,18-23。
    19. 周文欽(2005)。研究方法概論(第二版)。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20.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出版社。
    21. 林清山(2006)。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
    22. 洪志成等(譯)(2003)。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23. 胡聖威(2006)。高職學生數學科能力表現及各學習單元成績相關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24. 凌云(2002)。考試統計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5. 祝新華、李志強(1991)。語文測驗原理與實施法。(朱作仁,編輯)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6. 馬信行(1998)。教育科學研究法。台中:五南圖書出版。
    27. 高永菲(200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元照出版。
    28. 專科學校法(2004年01月14日修正)。
    29. 張廷仰(2001)。試題反應理論數量分析程序之研究─以「九十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護理類數學科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30. 張芬芬(譯)(2006)。Matthew B. Miles, A. Michael Huberman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書廊。
    31.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臺灣東華書局。
    32.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
    33. 張素靜(2003)。92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評析。國文天地,19:1,30-32。
    34.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09)。97中文版技職教育簡介。2009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tve.edu.tw/aboutus.asp?catid=44&item=1
    35.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精華書局。
    36. 陳苔青(2002)。技專校院入學測驗評量分析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37. 陳筱菁(2003)。以布魯姆認知分類修正版為基礎之計算機概論試題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38. 傅怡銅(2002)。試題分析─鑑別度之探討與比較。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39. 游適宏(2002)。九十一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評析。國文天地,18:6,69-73。
    40. 游適宏(2003)。技專統測語文表達能力測驗淺析。國文天地,19:1,12-17。
    41. 游適宏(2004)。九十三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評析。國文天地,20:3,95-101。
    42. 游適宏(2005)。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硏究:2001-2005。台北: 萬卷樓圖書。
    43. 黃光雄等(譯)(1983)。Benjamin S. Bloom 編。認知領域目標分類。高雄:復文。
    44. 黃光雄(主譯)(2001)。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出版;台北市揚智文化總經銷。
    45. 黃光雄、簡茂發(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46. 黃旺根(2004)。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汽車科學生升學選科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47. 黃信誠(2006)。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升學考試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48. 葉重新(2005)。教育研究法(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49. 葉連祺、林淑萍(2003)。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94-106。
    50. 董奇、申繼亮(200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臺灣東華。
    51. 漆書清(1990)。教育統計與測量。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52.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Chava Frankfort-Nachmias, David Nachmias著。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
    53.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54. 鄭圓鈴(2004)。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在國語文教學與評量的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55. 賴文漢(2006)。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成績與高職在校成績關係之研究-以國立二林工商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56. 簡茂發(2005)。2001年修訂Bloom’s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體系評述。選才通訊,125。2009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ceec.edu.tw/CeecMag/search.aspx
    57. 職業學校法(2008年01月02日修正)。

    二、英文文獻
    1. Anderson, L. W., & Krathwohl, P. W. (2001). The revised taxonomy structure: The taxonomy table. In. L. W. Anderson, D. R. Krathwohl, P. W. Airasian, K. A. Cruikshank, R. E. Mayer, P. R. Pintrich, J. Raths, & M. C. Wittrock (Eds.),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2. Chase, C. I. (1978). Measurement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nd ed).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3. Cronbach, L. J.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ka, 16, 297-334.
    4. Ebel, R. L. (1965). Measuring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