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璐
Lin, Lu
論文名稱: 明星的日常企劃:韓國觀察類真人秀的創造力與社會對話
Star’s projects of daily life: Creativity and Social Conversation in Korean Observation Reality Show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韓國真人秀名人/偶像製作團隊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76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9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1世紀初,全球的綜藝節目類型開始朝向真人秀發展,韓國綜藝節目也不例外,從2005年MBC的《無限挑戰》開始,「真人秀」模式全面盛行。短短的十幾年時間,真人秀類型在韓國綜藝節目中不斷的變化與豐富,2013年以後有有新的類型出現,也就是本研究的研究對象——觀察類真人秀。

    韓國觀察類真人秀的出發點與過去的真人秀有所不同,更貼近日常生活,由明星展示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給觀眾,無死角的拍攝、真實的生活環境引起觀眾的興趣,生活任務降低觀眾理解的門檻,更容易從中獲得趣味,這也是相對之前的真人秀,觀察類真人秀的特徵。觀察類真人秀注重的是對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的描寫,放大日常生活的細節,用記錄的方式去製作節目。明星作為觀察類真人秀的主角,透過觀察類真人秀能夠塑造更加平凡的新形象,能夠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對於明星而言,公私界線更加模糊,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而他們展示的出來的生活狀態也只屬於明星。

    韓國的綜藝節目類型不斷在變化,幕後製作團隊也滿滿出現在銀幕之上,以羅瑛錫和他的團隊為例,分析韓國綜藝節目產製環境變化,有線台和無線台不同的產製環境和產製文化,讓綜藝節目的製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無線台在公共性上的堅持,有線台在創意上的嘗試,讓製作團隊在各個不同的方面去發揮更多的創意,打造了良好的韓綜口碑。韓國真人秀的不斷變化,或許能成為台灣綜藝節目衝破現有框架很好的借鑑。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一、推陳出新的韓國綜藝節目 1 二、觀察類真人秀到底是什麼 3 第二節、研究動機 5 一、綜藝作為第二大的影視內容 5 二、我想成為綜藝節目製作人 8 三、韓流研究裡缺席的韓綜 10 第二章 真人秀:明星、真實性與製作人 第一節、「真實的遊戲」到「真實的生活」 14 一、所謂真實 14 二、比新聞有趣、比戲劇寫實的真人秀 16 三、韓國遊戲競技類真人秀的「真實性」的建構 17 第二節、名人作為風向標 20 一、明星真人秀就是偶像平民化運動 20 二、綜藝節目裡的韓國名人 20 三、社交媒體時代中愛暴露自己的名人 24 四、明星真人「秀」 25 第三節、影視內容的幕後推手 27 一、韓國文化產業與製作團隊的創造力 27 二、影視節目的重心不是錢,是創意人 28 第四節、研究問題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第一節、韓國觀察類真人秀作為文本 31 一、觀察類真人秀的界定 31 二、《超回》《我獨》《三時》《民宿》 35 第二節、研究樣本與執行 39 第四章 觀察類真人秀的特徵 一、意圖改造社會的觀察類真人秀 41 二、無死角的私人與公共空間 46 三、剪輯下的生活小任務 51 四、觀察類真人秀的娛樂性 56 第五章 觀察類真人秀的明星:模糊化的日常與工作 第一節、明星形象的再發現 60 一、從「花花公子」到「搞笑父親」 60 二、從「貴公子」到「烏龜大廚」 64 三、從「氣場女王」到「平凡女孩」 69 四、「性感女神」李孝利的回歸 72 第二節 明星的日常生活 75 一、明星公私界線模糊,工作即生活 75 二、只屬於明星的「日常生活」 77 第六章 韓綜製作人明星化與產製環境變化 第一節、觀察類真人秀的製作人明星化 81 一、 明星製作人羅PD 81 二、從旁觀者到參與者 82 三、真人秀製作:搞笑,我們是認真的 85 第二節、製作環境的變化 88 一、從無線電視台到有線電視台 88 二、韓綜的創意與品質 92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觀察「觀察類真人秀」 94 一、從社會背景出發的明星日常生活 94 二、不斷發展的韓國綜藝 95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附錄一 節目介紹 109 附錄二 節目幕後團隊 119 附錄三 無線電視台製作人離開時間及現況 121

    中文
    ATELOO譯(2014)。《反正競賽還很長》(原作者:羅暎錫)。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
    Edgar Morin著,鄭淑玲(譯)。2012(1957)。《大明星 : 慾望、迷戀、現代神話》。台北:群學。
    Jensen, K. B. and Jankowski, N. W. 主編,唐維敏譯。1996(1991)。《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 五南。
    Jung Duk-Hyun著,葛增娜譯。2015(2014)。《超人氣韓國綜藝節目大解密》。台北市:TRENDY文化出版。
    P.L Berger & T. Luckmann著,鄒理民譯。1991(1966)。《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台北市:巨流圖書。
    王雅慧。2014。《韓國發展文化產業軟實力之研究——以韓流現象為例》。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叢。2015。《韓娛經濟學》。中國:中信出版集團
    王慰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 -以 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第二十期,P1-33
    方敏瑄。2017。《韓國育兒綜藝實境節目父親形象再現-以〈我的超人爸爸〉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廣播電視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朴允善。2012。《韓國音樂產業全球化策略研究 -以「S.M.Entertainment」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玉君。2014。《由韓流看韓國如何打造文創產業及提升國家品牌形象》。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靜宜。2010。偷窺與驚奇-實境節目秀。擷取自網路:https://ir.nctu.edu.tw/bitstream/11536/33230/1/293.pdf
    呂琪。2016。《真實的建構與消解——美國電視真人秀中的身體與社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吳育仁。2011。〈勞動過程與勞動主體性:地方記者職場勞動之政治經濟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1: 1-37。《華藝線上圖書館》。網路。2019年5月15日。doi:10.6785/SPSW.201106.0001
    吳筱儂。2015。《韓劇優勢與文化接近性對迷之階層線性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巧文。2011。《韓國電影產業發展與成功因素分析——兼與台灣電影產業比較》。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怡瑩。2014。《喜歡韓綜、討厭韓國?台灣的韓國綜藝節目閱聽人矛盾情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佩英。2005。《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的解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霖松。2013。《電視綜藝類談話節目的人性與社會想像:以【康熙來了】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台北市。
    林文婷。2011。《追星族的新人:少女時代男性迷群的消費與認同》。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有慶。2007。〈韓國電影產業的資本變動與電影產製的變化〉,《新聞學研究》,第91期,頁 1-34。
    林玲。2014。〈明星真人秀熱潮的消費主義批判〉,《現代視聽》,第10期,頁46-48。
    林怡菁。2016。《綜藝節目閱聽眾收視行為動機與涉入程度之相關研究-以韓國綜藝〈Running Man〉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麗雲。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 台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第85期,頁1-30
    林麗雲。2011。〈節制私人資本、護衛公共責任:南韓電視體制的演進〉,《新聞學研究》第107期,頁:1-45。
    季欣慈。2005。《 找尋台灣「韓流」的推手——韓國偶像劇的政經結構與文本特性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筱婷。2016。《台灣哈韓族的跨國追星實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亞婷。2014。〈從明星消費視角對「爸爸去哪兒」的分析與反思〉,《新聞知識》,第7期,頁32-34。
    侯政男、蔡宗哲、陳欣欣。2011。〈軟實力下的新亞洲文化貼近性與現代性:韓國電視戲劇在東亞地區觀眾之接受因素探究〉,《人文與社會學報》,2(8),頁115-142。
    施佩姍。2013。《韓流在台灣的發展與成功因素分析》。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姜秀姃、劉碩、董暘(主編)。2009。《韓劇攻略:當代韓國電視劇研究》。大陸: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郭秋雯。2011。〈韓流對臺灣的影響及其因應對策〉,《WTO研究》,第18期, 頁127-170。
    陳欣渝。2013。《當韓流流入歐洲——以韓劇在荷蘭的接收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依秀。2004。《打造電視觀眾— 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相綾。2012。《韓國電視劇優勢資源之研究:市場結構與戲劇製程特點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郁竹。2010。《韓國文化產業之發展與策略》。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研利。2012。《「韓流」過境下的迷文化:探討「迷」群與網路科技的互動模式》。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思瑜。2016。《親子類真人實境節目的療癒認知研究─以〈爸爸去哪兒〉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廣播電視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逸芳。2018。《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的敘事結構及主持人形象塑造分析》。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陳佩鈺。2013。《台灣韓流偶像迷群對應援文化的實踐與認同》。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韻竹。2015。《現場閱聽人參與類型談話性節目之接收分析: 韓國強心臟節目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際宇。2017。《激化中的競技遊戲:歌唱比賽節目的賽制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寶如。2006。《韓國電影產業競爭優勢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45期,頁141-166。
    許如婷。2014。〈台灣閱聽眾之實境/真人秀《Running Man》 節目觀看的「迷」身份實踐〉,《國際文化研究》第十卷第一期,頁25-55。
    許家豪。2006。《文化全球化下的韓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辛炯冠、金容範、李明翰、羅暎錫著,張育青譯。2015(2015)。《綜藝就該這樣玩!韓國四大金牌PD創意獨門秘笈》。台北:眾文圖書。
    張雅婷。2008。《探討閱聽人對韓劇〈我叫金三順〉的解讀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詠英。2018。《日常國族性:跨過K-POP場域中台灣粉絲的實作》。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筱宇。2016。〈真人秀節目的真實性研究〉,《新聞傳播》,第22期,頁82-83。
    莊幃婷。2010。《「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梅衍儂。2012。《 初探韓流下的偶像神話敘事——以Super Junior與E.L.F.的想像關係與情感認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建三。2002。〈反支配:南韓對抗好萊塢壟斷的個案研究,1958-2001〉,《臺灣社會研究》,第47期,頁1-32。
    曾姝瑜。2012。《文化創意電影夢——以韓國電影產業之泛亞洲合拍製作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慧文。2007。《韓劇迷收看韓劇後對韓劇及韓國文化的認知及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閔慧。2016。《韓國真人實境節目〈超人回來了〉之臺灣閱聽人解讀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頁5-42。
    萬婧。2014。〈從平民偶像到偶像平民:電視真人秀的文化解讀---以《爸爸去哪兒》為例〉,《現代傳播》,215:75-78。
    楊帆。2015。《韓國綜藝節目模式在中國的在地化探析---以〈爸爸去哪兒〉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楊萍。2014。〈文化消費語境下的親子類真人秀節目——以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儿》節目为例〉。《東南傳播》,2014年第一期,頁85-87。
    董思齊。2013。《製造創意:韓國文化內容產業政策的起源與發展》。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葉寶玉。2016。〈從韓流新勢力 K-POP 窺探韓國軟實力之發展戰略〉,《WTO研究》,第28期,頁 73-107。
    廖淑敏。2013。《韓國流行音樂在台灣之發展與成功因素分析》。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佳玲。2006。《韓劇風潮及韓劇文化價值觀之相關性研究: 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惠鈞。2009。〈勞動過程之研究:新聞記者的勞動控制和展現主體〉。《台灣勞動評論》1.1 : 89-113。《華藝線上圖書館》。網路。2019年5月15日。doi:10.29744/TLR.200906.0005
    盧開朗。2015。〈「韓流後」與「後韓流」之間〉,《新聞學研究》,第122:期,頁219-231。
    賴逸芳。2012。。〈韓流擴散策略與政策支援——以影視產業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5(7),頁92-97。
    蕭韻純。2012。《韓國流行音樂進入大中華市場之行銷策略: 以Super Junior在臺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志鵬。2006。《韓劇崛起關鍵因素之研究——韓流現象的觀察與學習》。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佳媛。2017。《韓國流行音樂產業的全球化策略 研究-S.M. Entertainment Co., Ltd. 的日本市場開拓事例》。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班(日本研究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豫琦。2006。《真人實境節目的閱聽人解讀策略—以日本節目《戀愛巴士》的台灣閱聽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妙如。2008。〈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新聞學研究》,94:1-60。
    簡妙如。2008。〈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監控, 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廣播與電視》,28:95-124。
    羅姣姣。2014。〈韓國真人秀節的「真實性」〉。《中國電視》,2014(07):84-86。
    羅惠文。2018。《台灣編劇職涯之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廣播電視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蘑菇。2016。《創意是發現不是發明 —— 韓綜王牌製作人羅PD的創意成學》。台北市:皇冠本出版社。

    英文
    An, Chairin. 2018. “The negotiated creative autonomy in the organization-based TV labor market,”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Asia, edited by Lim Lorraine and Lee Hye-Kyung, pp123-136. New York: Routledge
    Anne, Jerslev & Mette, Mortensen. (2016). What is the Self in the Celebrity Selfie? Celebrification, Phatic Communication and Performativity. Celebrity Studies, 7(2), 249-263. https://doi.org/10.1080/19392397.2015.1095644
    Corner John. 2002. Performing the real: Documentary diversions.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255-269.
    Deller, Ruth (2016). Star image, celebrity reality television and the fame cycle. Celebrity Studies, 7 (3). http://shura.shu.ac.uk/information.html
    Ezzy Douglas. 1997. ‘Subjectivity and the Labour Process: Conceptualising"Good Work"', Sociology, 31 (30): 427-44
    Hill Annette. 2002. “Big Brother: The real audience,” in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323-340.
    Hill Annette. 2005. Reality TV: Audiences and Popular Factual Televis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im Yeran. 2016. “A portrait of the creative worker as a young economic man: digital creative labour in South Korea,” In Asia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Now. edited by Koichi Iwabuchi, Olivia Khoo. and Daniel Black. pp. 175-189. MD: Rowman & Littlefield
    Mast, Jelle. 2016.《Negotiating the ‘real’ in ‘reality shows’: production side discourses between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Media, Culture & Society》,2016, Vol. 38(6) 901–917。
    Marshall P, David. 2006. New media – new self: the changing power of celebrity. In: P. David Marshall, ed. The celebrity culture reader. Abingdon: Routledge, 634–645.
    Marshall P, David, 2010. The promo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Celebrity as marker of presentational media. Celebrity studies, 1 (1), 35–48.
    Marshall P, David. 2010. The promo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celebrity as marker of presentational media, Celebrity Studies, 1:1, 35-48, DOI: 10.1080/19392390903519057
    Marwick, Alice. 2013. Status update. Celebrity, publicity & branding in the social media ag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Murray, Susan & Laurie Ouellette. ed. (2004).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uellette, Laurie & Hay, James (2008). Better living through reality TV: Television and post-welfare citizenship.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Soo keung Jung.(2019). Dynamics of a Periphery TV Industry: Birth and Evolution of Korean Reality Show Formats. Film, Media & Theatre Dissertatio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노동렬(No Dong-lyeor)。2015。《방송 예능프로그램 포맷의 진화》(電視節目內容的發展)。성신여자대학교, 미디어커뮤니케이션학과。
    동신일(Dong Sin-ir)。2010。《TV 리얼리티 프로그램에서 가상과 현실의 경계 허물기에 대한 연구 : MBC <우리 결혼했어요>를 중심으로》(真人秀中消除想像與現實界線研究)。국민대학교,영상미디어학과。
    박혜련(Park Hye-Lyeon)。2016。《CATV tvN과 종합편성채널이 지상파TV의 편성과 제작에 미친 영향》(CATV tvN和綜合頻道對無線電視台的編輯和製作產生的影響)。홍익대학교 영상대학원, 프로덕션디자인 전공。碩士論文,未出版
    서지윤(Seo Ji-youn)。2018。《관찰 예능 프로그램의 초점화 연구》(觀察綜藝節目的焦點化研究)。이화여자대학교 대학원, 융합콘텐츠학과。
    서동진(Seo Dong-jin)。2012。《창의적 일로서의 미디어 노동?: 미디어 노동의 문화경제 분석을 위한 시론》(作為創意工作的媒體勞動?媒體勞動文化經濟分析的初探),in한국언론정보학보,Vol.57 No.1
    양진샘(Yang Jin-seam)。2016。《‘관찰 리얼리티 프로그램’이 재현하는 ‘일상’에 대한 비판적 고찰: <나 혼자 산다>의 텍스트와 수용자 분석을 중심으로》(對「觀察真實節目)再現的「日常」批判性研究:以《我獨自生活的》的文本和受眾為中心)。연세대학교 커뮤니케이션대학원。碩士論文,未出版
    이헌율(Lee Heon-Yul)。2016。 <지상파 텔레비전 방송의 위기와 제작진의 대응>(無線電視台的危機和製作人的應對)。방송문화연구(媒體文化研究), 28(2), 47-84.
    이인혜, 권상집(Lee In-Hye,Kwon Sang-Jib)。2017。<tvN의 콘텐츠 혁신 : 폐기학습 및 흡수역량을 통한 탐험과 활용>(tvN`s Contents Innovation :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through Unlearning & Absorptive Capacity)。 한국 엔터테인먼트 산업학회논문지(韓國娛樂產業學會論文集), 11(8), 355-368.
    이종수(Lee Jong-su)。2004。 《TV리얼리티: 다큐멘터리, 뉴스, 리얼리티 쇼의 형실구성》(TV reality: 紀錄片、 新聞、 真人秀的現實構成)。<미디어,젠더&문화>(媒體、制度與文化), 제 9호, 51-86.
    정덕현(Jeong Deog-hyean)。2018。《<무한도전>이후 예능은 어떻게 바뀔까-<무한도전>의 다음 주자, 관찰카메라》(<無限挑戰>以後綜藝如何變化—<無限挑戰>的下一個主角,觀察攝影機)。한국콘텐츠진흥원(韓國內容振興院)<방송트렌드&인사이트>(Broadcasting Trend&Insight)。2018년 1호(vol.14)
    한국콘텐츠진흥원。<방송 트렌드&인사이트> 2016년 6,7월호(vol.06)
    한국콘텐츠진흥원。<방송 트렌드&인사이트> 2016년 12월, 2017년 1월호(vol.09)
    한국콘텐츠진흥원。<방송 트렌드&인사이트> 2015.12-2016.01 l vol.04
    한국콘텐츠진흥원。<방송 트렌드&인사이트> 2015년 6,7월호(vol.01)
    김규찬(Kim Kyu-chan)。2012。<문화콘텐츠산업 진흥정책의 시기별 특성과 성과: 1974~2011 문화예산 분석을 중심으로> (文化內容產業振興政策的時期特性和成果:以1974~2011文化預算為中心), 서울대학교 대학원 언론정보학과 박사학위론문.

    報告書
    KOFICE(2018)。2017 한류 파급효과 연구。(2017韓流波及效果研究)
    2017방송포맷 수출입 현황 및 육성방안 수립 연구보고서(2018)。(2017廣播電視版權進出口現況及制定扶植方案)

    新聞:
    서울신문(首爾新聞)。2014。지상파 위협하는 ‘메이드 인 tvN’ 무엇이 다른가 (威脅無線電視台的“made in tvN”有什麼不同)。 http://www.seoul.co.kr/news/newsView.php?id=20141112017003
    헤럴드경제(Herald 經濟)。2011。스타PD 지상파‘엑소더스’ (無線台明星PD大量離開) http://biz.heraldcorp.com/view.php?ud=20110428000207&ACE_SEARCH=1
    하경헌(Ha Jyeo-hyeng )。2013。「다큐같은 예능, 예능같은 다큐 ‘다큐테인먼트’가 뜬다」(紀錄般綜藝,綜藝一樣的紀錄), 『스포츠경향』, 2013년 2월 14일.
    https://terms.naver.com/entry.nhn?docId=2718567&cid=55571&categoryId=55571
    방연주(Pang Yeon-ju)。 2013。 깨알 캐릭터로 보는 요지경 대한민국 (看見眼花撩亂的韓國小人物)。PD journal。
    http://www.pdjournal.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50541
    김교석(Kim Kyo-seog)。2017。욜로 콘텐츠 대리만족과 괴리의 사이에서 (Yolo內容的代理滿足和背離)。PD journal。
    http://www.pdjournal.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60704
    노은희(No En-hee)。2015/08/19。<"아빠가 달라졌어요"… 가정 속으로 돌아오는 아빠들(「爸爸變了」…回到家庭的爸爸),《Bridge News》。http://www.viva100.com/main/view.php?key=20150819010003823
    이원호(Lee Wueon-ho)。2019/10/07。<"세입자는 언제까지 2년마다 이사걱정 해야하나요? "(租戶要擔心兩年一次搬家到什麼時候?) >,《Oh MY News》。http://www.ohmynews.com/NWS_Web/View/at_pg.aspx?CNTN_CD=A0002576604&CMPT_CD=P0010&utm_source=naver&utm_medium=newsearch&utm_campaign=naver_news
    이종범(Lee Jong-beom)。2014 /07/27。<'슈퍼맨이 돌아왔다'는 또 하나의 연예인 복귀 프로그램? (《超人回來了》是又一個藝人迴歸節目?)>,《Mediaus》。http://www.mediaus.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42745
    유지혜(You Ji-hyea)。2019/05/24。<‘나 혼자 산다’ 스타들 재출연 잦은 이유(《我独自生活)明星们频繁再次出演的理由)>,《sportsdonga》。https://sports.donga.com/3/all/20190523/95672320/3
    윤효정(Youn Hyo-jeong)。2017。이효리♥이상순이 전한 ‘힐링·제주·결혼’ 판타지 (李孝利&李尚順的"治癒·濟州·結婚"的fantasy),《News1》。http://news1.kr/articles/?3030440
    김경주(Kim Kyeong-ju)。2014/02/09。<'슈퍼맨', 추워도 힘들어도 아빠니까 가능..이런게 기적일까 (「超人)就算冷就算累, 因為爸爸所以可能.. 難道這就是奇蹟嘛?)>,《OSEN》。http://osen.mt.co.kr/article/G1109778919
    김명은(Kim Myeong-en)。2008。'우결' 이휘재, 바람둥이 '이바람'으로 돌아오라? (「我們結婚了」李輝宰,花花公子「李風流」的回歸?) ,《Joynews24》。https://entertain.naver.com/read?oid=111&aid=0000103466
    김종길(Kim Jong-kir)。2014。첫사랑 임상아부터 성장담까지...우리가 잘 몰랐던 이휘재(從初戀談到成長…我們不太了解李輝宰),《Oh MY News》。 http://star.ohmynews.com/NWS_Web/OhmyStar/at_pg.aspx?CNTN_CD=A0001945367
    박세연(Park Syea-yeon)。2015。이휘재의 뒷심 혹은 뚝심…데뷔 23년만에 첫 대상(李輝才的後勁或韌勁...出道23年後首次獲得大獎),《Star Today》。https://www.mk.co.kr/star/broadcasting-service/view/2015/12/1215305/
    騰訊娛樂。2015。《韓國綜藝節目實地調查篇:頂級製片5年沒休假》https://ent.qq.com/a/20150515/002914.htm
    鳳凰娛樂。2016。《專訪詹仁雄:台灣綜藝衰弱,我本人就是幫兇》http://ent.ifeng.com/a/20160808/42663645_0.shtml
    澎湃新聞。2015。《專訪王偉忠:內地綜藝節目開始有自信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310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