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萬青
論文名稱: 遷臺後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領導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人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領導方式紅十字會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4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是國際性社團,自1949年遷臺後,未獲國際紅十字會承認。在國際舞臺上不具正式身分與地位,也無應享權利與應盡之義務,除延續遷臺前已成立之我國紅十字會外,亦響應國際紅十字組織,以宣揚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願服務、統一、普遍為基本原則,且以援助因戰爭或天然災害而受傷害者為宗旨。
    社會變遷快速,科技精進,民主開放,政府之組織、角色、功能與權威,已不同於往昔。解嚴後並隨著社會的多元化,許多民間團體相繼成立。各社團之業務、功能,彼此或有相互合作者,亦有重疊或競爭者。以半官方色彩自居的紅十字會,在組織、法規、功能、業務與行銷方面,都應隨時代變遷之需求,做徹底檢討、加以強化與適時調整方向,才不被國際化、全球化之洪流所淹沒 。
    紅十字會因應前述變遷,其會長之領導行為,亦隨之有所轉變。而本研究從總體面、個體面、總和性分析,各屆會長在紅十字會相關業務運作方式。經研究發現:紅十字會已確實紮根基層,合理以推,紅十字會日後之行政領導,雖可能增加一些選舉口水,但在政策必然會加一些「泥土味」。其領導則必然訴諸合法性權威,在共同參與中向前行。

    目 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過程、方法及架構………………………………6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9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13 第二節 領導意涵………………………………………………19 第三節 領導類型………………………………………………24 第四節 文獻探討………………………………………………33 第三章 遷臺時期的人事領導…………………………………37 第一節 第一屆理事會之領導…………………………………39 第二節 第二屆理事會之領導…………………………………45 第三節 第三屆理事會之領導………………………………..48 第四節 第四屆理事會之領導…………………………………50 第四章 遷臺後之業務領導……………………………………55 第一節 醫療與保健服務………………………………………55 第二節 捐血事業………………………………………………67 第三節 訓練教育的推廣.………………………….…………72 第四節 社群關懷與扶貧濟難…………………………………80 第五章法制化新局與領導……………………………………89 第一節 法制化新局……………………………………………89 第二節 領導人的總體面分析…………………………………94 第三節 領導人的個體面分析………………………………100 第四節 領導人的總和性分析………………………………103 第六章結論……………………………………………………109 第一節 研究現發……………………………………………110 第二節 研究建議……………………………………………116 第三節 研究展望……………………………………………118 參考書目…………………………………………………………119 附錄………………………………………………………………127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王振軒 (2005),《非政府組織議題與發展》,台北:鼎茂圖書 出版公司。
    王振軒﹙2006﹚,〈非營利組織與公共關係〉,《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期4,頁1-26。
    王澤鑑 (1994),《民法實例研習─民法總則》,台北:三民。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1﹚,《什麼是紅十字會》,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中國紅十字總會﹙2005﹚,《中國紅十字會歷史資料選編1950-2004》,北京:民族出版社。
    立法院秘書處﹙1954﹚,《立法院公報》,第14會期第1期,頁120-123。
    司徒達賢 (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臺灣血液基金會﹙2006﹚,《2005年報》,台北:財團法人臺灣血
    液基金會。
    江明修(1998),《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87-2418-H-004-004-E21。
    江明修﹙2002﹚,《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智勝。
    朱沛蓮﹙1992﹚,《束雲章先生年譜》,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何應欽﹙1984.7﹚,〈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八十年〉,《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4,版1。
    曾文娟﹙2005﹚,《紅十字之父-亨利 杜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吳 定﹙1998﹚,《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新榮 著 張良澤 總編撰﹙2007﹚,《吳新榮 日記全集》,第9
    冊,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吳瓊恩﹙2007﹚,《行政學》,台北:三民。
    吳洽民﹙1993﹚,〈民國人物小傳﹙二二五﹚〉,《傳記文學》第63卷,第6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頁136-138。
    林水波﹙2006﹚,《領導新論》,台北:五南。
    林桂英﹙1995.5﹚,〈愛滋病防治實務工作研討會〉,《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44,版2。
    林鍾沂﹙2004﹚,《行政學》,台北:三民。
    竺可楨﹙2006﹚,《竺可楨全集》,第8冊。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周 谷﹙1999﹚,〈胡適為林可勝辯冤白謗〉,《傳記文學》,第75
    卷第3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頁19- 25。
    俞文釗﹙1993﹚,《管理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施炳坤﹙1984﹚,《為捐血奔走十七年─願作被埋沒的「一粒小麥
    」》,台中: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台中捐血中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團﹙2001﹚,《瞭解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泰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團。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未著出版日期,《認識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瑞士: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未著出版日期,《國際人道法-問答篇》,瑞士: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范朝棟﹙2003﹚,《非營利組織領導功能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郝如一、池子華 主編﹙2007﹚,《紅十字運動研究》,安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秦孝儀﹙1987﹚,〈蔣中正傳〉,《國史館館刊》,復刊第六期,台北:國史館,頁163-181。
    殷卓倫﹙1987﹚,〈方治先生事略〉,《國史館館刊》,復刊第七期,台北:國史館,頁159-161。
    徐 亨﹙1988.1﹚,〈新任徐會長就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致詞〉,《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18,版1。
    徐 亨﹙1991﹚,《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刊》,創刊號,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徐 亨﹙2000﹚,《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刊》,21期,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徐 亨﹙1994﹚,《九十紀要》,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徐鰲潤﹙1996﹚,《中華民國史事紀要36年1-3月》,台北:國史館。
    孫 煒﹙2007﹚,《第三部門的治理研究》,台北:翰蘆。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九二一震災重建經驗》(上、下),
    台灣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張 力﹙2003﹚,〈中華民國恢復國際紅十字會會籍的奮鬥〉,《近代中國》,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期155,頁48-65
    張玉法﹙2004﹚,《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百年會史:1904-2003》,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張希林﹙2004﹚,《歲月如碑》,北京:九州出版社。
    張建俅﹙1998﹚,《中國紅十字會初期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張建俅﹙2001﹚,〈抗戰時期戰地救護體系的建構及其運作─以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為中心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期36,頁117-165。
    張建俅﹙2005﹚〈近代中國政府與社團關係的探討─以中國紅十字會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期47,頁101-164。
    張建俅﹙2007﹚,《中國紅十字會初期發展之研究》,北京:中華
    書局。
    張金鑑﹙1989﹚,《行政學典範》,台北:中國行政學會。
    張博雅﹙1994﹚,〈認識愛滋病〉,《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42,版1。
    張維修﹙2007﹚,《倫理性組織文化與領導行為之相關性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漢裕﹙2000﹚,《蔡培火全集—家世生平與交友》,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潤書﹙1985﹚,《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潤書﹙1995﹚,《行政學》,台北:三民。
    張潤書﹙1998﹚,《行政學》,修訂新版,台北:三民。
    許士軍﹙1990﹚,《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陳立夫﹙1987﹚,〈余井塘先生事略〉,《國史館館刊》,復刊第一期台北:國史館。
    陳光毅等﹙2007﹚,〈員工認知之領導型態對其組織學習與組織承諾影響之探討:以東森得易購為例〉,《傳播管理學刊》,台北: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卷8,期1,頁1-30。
    陳長文﹙2002﹚,《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1年報》,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3a﹚,《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2年報》,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3b﹚,《紅十字青少年服務手冊》,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3c﹚,《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政策》,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3d﹚,《水上安全救生訓練教材》,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3e﹚,《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訓練規章彙編》,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
    陳長文﹙2004a﹚,《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創會一百週年合輯》,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4b﹚,《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法規彙編》,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4c﹚,《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3年報》,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4d﹚,〈名詞小百科:CPR﹙心肺復甦術﹚〉,《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訊》,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期18,版8。
    陳長文﹙2005a﹚,《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4年報》,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5b﹚,《假設的同情-兩岸的理性與感性》,台北:天下文化。
    陳長文﹙2006a﹚,《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5年報》,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6b﹚,《急救理論與技術》,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7﹚,《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6年報》,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8a﹚,《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7年報》,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8b﹚,《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訓練規章彙編》,台北: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8c﹚,《致團體會員代表信函及附件》,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陳長文﹙2008d﹚,〈依循亨利杜南的腳步,發揮紅十字的博愛精神〉,《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訊》,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期39,頁18-19。
    陳長文﹙2008e﹚,〈金門協議〉,《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訊》,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期40,頁9。
    陳德禹﹙1993﹚,《行政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郭順德﹙2006﹚,《非政府組織在兩岸防制偷渡犯罪問題的角色與功能-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 燕 (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1-42。
    黃俊傑﹙2003﹚,《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秀政﹙1996﹚,〈蔡培火〉,《民國人物小傳》,第六冊,台北:傳記文學。頁 - 。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法》,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董大成﹙1983.10﹚,〈世界紅十字日的由來〉,《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創刊號,版4。
    董大成﹙1985.7﹚,〈我紅十字會嚴正聲明,不與中共作任何接觸〉,《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8,版1。
    董大成﹙1986.5﹚,〈慶祝世界紅十字日─醫療服務〉,《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11,版2。
    董大成﹙1986.5﹚,〈慶祝世界紅十字日─家庭計畫宣導〉,《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11,版3。
    董大成﹙1987.7﹚,〈「學校人口教育工作」教師意見調查報告〉,《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16,版2。
    董大成﹙1987.7﹚,〈紅十字會台中支會簡介〉,《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16,版3。
    董大成﹙1988.4﹚,〈紅十字會─基隆市支會簡介〉,《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19,版2。
    董大成﹙1989.1﹚,〈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更改英文會名〉,《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22,版1。
    董大成﹙1990.8﹚,〈保健服務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28,版2-3。
    董大成﹙1992.9﹚,〈舉辦營養保健講習會〉,《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36,版3。
    董大成﹙1994.5﹚,〈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八十二年業務概況〉,《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41,版1。
    董大成﹙1994.5﹚,〈大家起來關心愛滋病〉,《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41,版4。
    董大成﹙1996.5﹚,〈八十四年度業務─愛滋病防治推廣教育〉,《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48,版1。
    董大成﹙1996﹚,〈紅十字會的緣起〉,《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48,版1。
    董大成﹙1997.3﹚,〈山邊水涯關懷情─八十六年度愛滋病防治師資研習會〉,《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51,版2。
    董大成﹙1997.12﹚,〈老店新開,迎新春〉,《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54,版2。
    董大成﹙2000.5﹚,〈居家照顧─八十八年成果〉,《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61,版2。
    董大成﹙2002.5﹚,〈91年度第1次居家照顧在職訓練暨實務研討會〉,《紅十字》,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期64,版2。
    國史館﹙1992﹚,〈杭立武先生行誼〉,《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七輯,台北:國史館,頁168-175。
    國史館﹙1992﹚,〈陳茂榜先生事略〉,《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七輯,台北:國史館,頁338-341。
    國史館﹙1993﹚,〈盧致德先生事略〉,《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九輯,台北:國史館,頁473-476。
    國史館﹙1994﹚,〈沈慧蓮女士行述〉,《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一輯,台北:國史館,頁128-131。
    國史館﹙1996﹚,〈劉瑞恆先生傳略〉,《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五輯,台北:國史館,頁624-630。
    國史館﹙1998﹚,〈錢劍秋女士事略〉,《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七輯,台北:國史館,頁583-540。
    楊國樞、曾仕強主編﹙1988﹚,《中國人的管理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廖春文﹙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組織發展策略〉,《國民教育研究集刊》,期4,頁81-102。
    齊蓮生﹙2004﹚,《國際非政府組織研究-以國際反地雷組織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秉真﹙1991﹚,《楊文達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熊秉真、江東亮﹙1990﹚,《魏火曜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劉似錦﹙1989﹚,《劉瑞恆博士與中國醫藥及衛生事業》,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紹唐﹙1986﹚,〈劉瑞恆〉,《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台北:傳記文學,頁463-468。
    劉紹唐﹙1992﹚,〈何應欽〉,《民國人物小傳》,第十三冊,台北:傳記文學,頁60-84。
    劉慧玉譯﹙1999﹚,R﹒A﹒Heifetz著《調適性領導》,台北:麥田出版社。
    劉勝恩﹙2006﹚,《台灣水域救生組織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潘文文(1995),《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談龍濱(1995),〈吳火獅傳〉,《國史館館刊》,復刊第十八期,台北:國史館,頁225-229。
    鄭芬姬、黃儀方﹙2006﹚,〈組織精簡後軍職人員之工作壓力、領導行為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空軍D後勤指揮部為例〉,《2006創新、整合與應用研討會》,高雄:樹德科技大學,頁124-135。
    遲景德/林秋敏 ﹙1998﹚,《徐亨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蔡明砡﹙2000﹚,《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法部份條文修正草案評估報告》,台北:立法院。
    謝國興、馮燕主編﹙2000﹚,《921震災捐款監督報告書》,台北: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出版。
    蕭新煌 主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韓 翔﹙2007﹚,《我國紅十字會從事國際人道救援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論文。
    內政部網站(www.moi.gov.tw)
    紅十字總會網站(www.red cross.org.tw)
    二、英文書目
    Dunant,Henry ﹙1986﹚.A Memory of Solferino. Geneva: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World Disasters Report 2005,2005.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Committee & The League of Red Cross Societies,(1930), The Red Cross i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Geneva & Paris: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Committee & The League of Red Cross Societies.
    Wolf,Thomas.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Fireside.
    America Red Cross Hitt://www.red cross.org﹙2008.07.1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