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曜勵
Chuang, Yao-Lee
論文名稱: 應用5E學習環於水資源教學之研究-以虎山國小為例
Application of 5E learning cycle in water resources education - A Case Study in Hu-Sha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張子超
Chang, Tzu-Cha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水資源教學5E學習環探究式教學
英文關鍵詞: Water education, 5E Learning cycle, Inquiry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5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欲探討國小學生利用「5E學習環」教學模式,在水資源課程教學中,觀察學生的水資源知識與態度的學習成效、改變歷程。研究對象為虎山國小四年級學生,共25人。以質性為主,量性資料為輔,本研究工具包含了學習單、學習成就評量問卷,利用學習成就評量問卷來檢測驗水資源知識、態度的學習成效,並以學習單、課堂觀察來分析學生「5E學習環」各階段的表現,藉此說明在國小階段的水資源教育利用「5E學習環」教學模式來授課效果良好的,或許有更多的國小學校能以「5E學習環」教學模式來規畫課程,提升水資源的知識,逐步培養出對環境負責任的態度,在未來的學習上,能夠有所幫助,以培育出能符合環境教育目標的公民,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應用「5E學習環」教學模式的水資源教學活動,有助於提升學生在水資 源知 識的學習成效。

    二、應用「5E學習環」教學模式的水資源教學活動,有助於提升學生在水資源態度的學習成效。

    三、學生於「5E學習環」的參與、探索、解釋、精緻化、評量階段中的表現,皆能達成階段性目標,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依據本研究結論,分別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議更多研究者針對不同的班級學生或水資源教學活動運用「5E學習環」教學模式,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二、運用學習環教學模式須花費較多的時間準備,不然可能不易進行。

    三、教師須對學生有所了解,並能掌控班級秩序的技巧,避免學生因為在遊戲中學習,而本末倒置的降低學習成效。

    This study is aimed to explore how the learning outcomes within a strategy of “5E learning cycle” teaching model that related with water resource, and also observe the changing of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hrough the “5E learning cycle” teaching model.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25 forth-graders from Hu Shan Elementary School,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assisted by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The tool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assignments and questionnaires, which can find out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water resource. By these tools, we can know about the changing of behavior of primary students about water resource through “5E learning cycle”.
    Moreover, if there is more elementary schools plan their courses through "5E learning cycle" teaching model, it might help to breed citizens that can meet the go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study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Applications "5E learning cycle"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activities of water, contribute to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2. Applications "5E learning cycle"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activities of water, contribute to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3. Students in the "5E learning cycle" of participation, exploration, interpretation, refined, and assessments of the stage, able to reach milestones, help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learning.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學習環應用於環境教育 9 第二節 水資源與人類文化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場域 36 第三節 教學活動設計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1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4 第六節 信度與效度 47 第七節 研究流程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及討論 51 第一節 水資源教學活動歷程 51 第二節 水資源知識的成效分析 56 第三節 水資源態度的成效分析 73 第四節 應用「5E學習環」的討論與分析 84 第五節 教師心得與研究困境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2 參考文獻 115 中文文獻: 115 英文文獻: 120 附錄 125 附錄一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內容要向 -含有水概念之細目 126 附錄二 教學流程 128 附錄三 學習單 144 附錄四 學習成就評量問卷專家修訂 147 附錄五 學習成就評量問卷 154

    楊麗貞(譯)(2005)。水:了解人類最珍貴的資源(原作者Villiers, M. d.)。臺北市:閱讀地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王佩蓮 (1995)。各級學校環境教育的內容與教學。教育資料集刊,20,113-145。
    王美芬(2006)。「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探究教學策略。教育研究,152,45-55。
    王美芬、熊召弟(2005)。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鑫(1987)。以環境保護教育理念架構之規劃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
    古士宏(2005)。以5E學習環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蝴蝶生態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但昭偉,蘇永明(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何穗青(2012)。國小學生實施水資源環境教育之學習成效-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暨旅遊管理碩士班,嘉義縣。
    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及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0(1),35-54。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P.)。臺北:桂冠圖書。
    巫淑梅(2004)。國小水資源保育教學活動之實施及其成效評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李永展(1997)。三生有幸-生態、生活、生產。新竹市:建都文化有限公司。
    李家豪(2008)。應用5E 教學模式探討國中學生的「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李雪松(2006)。論人水和諧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其現實價值。水利發展研究,6(8),56-60。
    李焯芬(2008)。水的反思。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李禎文(2003)。融入式環境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環境素養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汪靜明 (1990)。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58-66。
    汪靜明(1996)。臺灣中部區域環境教育課題及推動政策。環境教育季刊,29, 2-16。
    汪靜明(1998)。 新自然哲學的生態保育思潮。主計月報,85(4), 78-88。
    汪靜明(2000)。水資源教育的理念。水資源管理季刊,5,63-70。
    汪靜明(2000)。生物圈2號的生態省思與學習。環境教育季刊,42,8-12。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沈廣城(2002)。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沈麗琴(2005)。國小教師環境素養對環境教育教學影響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
    周儒(1993)。環境教育原理在水資源環境教育上之應用。經濟部愛護水資源及水庫安全推廣教育檢討會總報告,41-50。
    周儒(1994)。環境教育原理在水資源環境教育上之應用,載於生命的泉源-水。臺北:經濟部。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出自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239-262。
    林佳儀(2008)。5E 學習環教學模式對國一學生學習演化單元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林明瑞(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概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美蘭(2013)。水資源環境教育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研究-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嘉義縣。
    林曉雲(2001)。國小自然科教師試行「學習環」之合作行動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下),953-986。
    邱郁雯(2009)。「玩樂器,學聲音」-5E學習環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臺東縣。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范郁敏(2011)。國小高年級綜合活動「保護自我與環境」創新課程設計與實施-以水資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班,臺北市。
    夏其玖(2004)。科學社團活動對國小學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翁筱薇(2014)。應用繪本融入探究式5E學習環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生環境知識、環境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張子超、周儒(1998)。民間團體推動環境教育活動內涵之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3(1),27-45。
    張子超、周儒、黃淑芬(2003)。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淑娟(2002)。國小學童「生活用水」知識、態度與使用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張清濱(2001)。校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維倫(2010)。5E學習環教學對國一學生恆定單元學習成效及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靜儀(1995)。自然科探究教學法。屏師科學教育,1,36-45。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莊英慧、熊召弟、耿筱曾、甘漢銧 (2007)。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環境教育學刊,7,55-79。
    莊嘉坤(1995)。國小學生科學態度潛在類別的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112-135。
    許榮富、楊文金、洪振芳(1990)。學習環的理論基礎及其肉涵分析-物理攝念教學理念的新構思。物理會刊,12(5),375-398。
    連輝煌(2008)。水環境教育課程內涵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臺北:揚智。
    陳仕泓(2013)。臺灣水資源教育課程簡要指引。臺北市:關渡自然公園。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伶如(2006)。科學寫作融入5E學習環教學模式在國小生活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陳俊宏(2009)。以5E 學習環教學模組探討國小學童之學習成效-以奈米科技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陳建宏(2004)。北投龍鳳谷地區水資源特性及其鄉土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臺北市。
    陳美如 (2001)。合作探究式教學觀察:多元文化觀點。教育研究資訊,9,43-65。
    陳國欽(2010)。運用WebQuest 於國小五年級實施石門水庫水資源環境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惠芬(2000)。「科學趣味競賽」引入國小教學活動成效研究--以水火箭之學習環模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陳智忠(2007)。5E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反應速率單元概念改變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陳裕方、李文德(2005)。以5E 建構式學習環教學探究國小學童「生鏽」概念改變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9,16-38。
    陳錦雪(2005)。水環境概念融入九年一貫課程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曾燕玲(2006)。5E學習環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燃燒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松源、王美芬(2001)。國小自然科建構取向教學之行動研究【專刊】。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57-82。
    黃素雅(2008)。價值澄清法應用於石門水庫集水區水資源環境教育教學成效之影響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慧琳(1995)。學習環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楊志隆(2005)。以5E學習環教學模式提昇學童科學態度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楊秀停(2004)。以合作式行動研究協助國小自然科教師實施探究式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楊清智(2012)。以5E學習環教學策略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奈米科技的概念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萬鋒、麻林(2011)。水文化特質理論方法研究。水利發展研究, 11(1),72-76。
    詹德木(2010)。探究式教學對國小學生河川環境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影響-以桃園縣中壢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臺北市。
    詹慧齡(2002)。以學習環為基礎將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劉昌明,傅國斌(2001)。今日水世界。臺北市:牛頓。
    樓基中(2010)。水資源與環境保育。臺北市:五南。
    歐用生(1989)。 教學方法的新趨勢(上)。教與愛,24,7-9。
    歐用生(1989)。 教學方法的新趨勢(下)。教與愛,26。
    歐用生(1989)。 教學方法的新趨勢(中)。教與愛, 25,15-16。
    歐陽嶠暉(2004)。永續水資源。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歐陽鍾仁(1987)。科學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書局。
    蕭政宗(2004)。水:水資源的歷史、戰爭與未來。臺北市:商周出版。
    顏正平(2000)。生活環境學:人類生存環境之過去,現在和未來。臺北市:牛頓開發。
    魏文南(2000)。國小中、高年級水資源保育概念標準化評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Andrew, E. (1992). Educating young people about water. Aguide and resources with an emphasis on nonformal and school environment settings. Wisconsin: Wisconsin University, Madison UniversityExtensio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enter.
    Beiswenger, R., Sturges, E. L. & Jones, R (1991). Water education in Wyoming: assessing educators' knowledge of water topics and their use in the elementary curriculum.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3 (10), 24-29.
    Blank, L. M. (2000). A metacognitive learning cycle: a better warranty for student understanding? Science Education, 84(4), 486-506.
    Brown, S. (2006). What's bugging you? Science and Children, 43(7), 45-49.
    Bryant, R. J., & Marek, E. A. (1987). They like lab-centered science. The Science Teacher, 54(8), 42-45.
    Bybee, R.W., & Landes, N.M. (1988). The biological sciencecurriculum study (BSCS). Science and Children, 25(8), 36-37.
    Bybee, R. W., Taylor, J. A. , Gardner, A. , Scotter, P. V. , Powell, J. C. ,Westbrook, A. , Landes, N. , Spiegel, S. , Stuhlsatz, M. M. , Ellis, A. , Resch, B. , Thomas , H. , Bloom, M. , Moran, R. , Getty, S. , & Knapp, N. (2000). The BSCS 5E instructional model: origins,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tions. Colorado Springs, CO: Biological Sciences Curriculum Study.
    Caduto, M. J. (1985). A Guide on Environmental Values Education. Paris: Unesco-UNEP.
    Council., N. R.(2000).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De Young, R. M., Martha C. (1996). Some fundamentals of engaging stori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2), 171-187.
    Dewey, J.(194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ran, E., Duran, L., Haney, J., & Scheuermann, A. (2011) A learning cycle for all students. The Science Teacher, 3, 56-60.
    Engleson, D. C. Y., D. H.(1994). 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adison, Wis.: Wisconsin Dept. of Public Instruction.
    Everett, S., & Moyer, R. (2009). Lite racy in the learning cycle: incorporating trade books helps plan inquiry- learning experiences. Science and Children, 47(2), 48-52.
    Francis, R. G., Hill, D. M., & Redden, M. G. (1991).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 shared learning cycle and a common learning environment.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1(8), 339-343.
    Hackett, J. (1991).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Cycle and Structuring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Haury D.L. (1993). Teaching science through inquiry. Columbus: ERIC Clearinghouse fo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eimlich, J. E., Oberst, M.C., & Spitler, L. (1993). Two H's and an O: A Teaching Resource Packet on Water Education.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house fo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ines, J. M.,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 (1986).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Iozzi, L.A.(1989).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education, part on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affective doma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3), 3-9.
    Iozzi, L. H., B. Jr. (1993).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ivity Guide: Pre K- 8. Washington, DC: Forest Foundation.
    Karplus & Their (1967). A new look at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Rand McNally, Chicago, pp.40.
    Karplus, R. (1977).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4(2), 169-175.
    Kotler, P. (1998).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N.J.: Prentice-Hall Inc.
    Lankard, B. A. (1995). New Ways of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ERIC Digest, 61.
    Lawson, A. E., Abraham, M. R., & Renner, J. W. (1989).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Using the learning cycle to teach science concepts and thinking skil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Manhattan, K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Lawson, A. E. (1995). Science teach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Belmont, CA: Wadsworth.
    Lawson, A. E. (2001). Using the learning cycle to teach biology concepts and reasoning patterns.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35(4), 165-169.
    Lewis, L. H. W., C. J. (1994). Experiential Learning: A New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arcinkowski, T. (1993). Assess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R. J. Wilke (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er Resource Handbook: A Practical Guide for K-12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illwood, NY: Kraus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Martin, Sexton, Wagner & Gerlovich (1997). Teaching Science for All Children. Boston: Allyn & Bacon.
    Patton, M. 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Rosenberg, M. J., & Hovland, C. I. (1960).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s. 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1-14.
    Scharmann, L. C. (1991). Teaching angiosperm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the learning cycle.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7, 100-104.
    Schon, D. A.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oner: Toward a new desig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uell, T. J. (1986). Cognitive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6(4), 411-436.
    Stamp, N., & O' Brien, T. (2005). GK-12 partnership: a mode l to advance change in science education. BioScience, 55(1), 70-77.
    Stapp, W. B., & Polunin, N. (1991). Glob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ward a way of thinking and act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18(1), 13-18.
    Trowbridge, L. W. B., R. W. & Merrill, N. Y. (1990). Becoming a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 (5th ed.). New York: Merri.
    Unruh, R., Countryman, L. L., & Cooney, T. (1992). The PRISMS approach. The Science Teacher. 59(5), 36-41.
    Wilder, M., & Shuttleworth, P. (2005). Cell inquiry: a 5E learning cycle lesson. Science Activities: nClass room Projects and Curriculum Ideas, 41(4). 37-43.
    Wilson, R. A. (1996).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7. 28-3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