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彥樵
Ho Yen-Chiao
論文名稱: 淺薄的深度 — 重構繪畫於大眾媒體時代之中
The Depth of Superficiality – Reconstructing Painting in the Era of Mass Media
指導教授: 蔡芷芬
Tsai, Chih-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媒體文化認同政治性藝術第三者感性的目的意識
英文關鍵詞: medium, cultural identity, political art, the third party, sense of mentality purpos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7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大眾媒體時代中重構繪畫之創作研究。提出「深度」與「淺薄」的媒體思維,「文化」與「繪畫」的精神是「深度」的,「大眾媒體」的精神是「淺薄」的。「深度」是文明教條的充實狀態,理性、客觀、精確、反省欲望的思維方式,它也是義意的賦予;「淺薄」是社會道德的低限狀態,感性、主觀、浪漫、順應欲望的思維方式,它也是義意的解放。其後,提出「第三者」的媒體關係,「第三者」並非只是混合狀態,而是一個新的個體,不隸屬於其組成的任何關係,而對其組成的產生不同的解讀與義意,創作的過程即「第三者」的實踐。另外,提出「感性的目的意識」,它是創作者藉由各種媒體引起觀眾產生感性意識的目的意識,觀眾所引起的「內在的感性意識」是先於文字、口說、言詞的,是較複雜的情緒、態度、心理反應,以此說明政治性藝術的感性內在意識。臺灣的媒體與社會的視覺文化現象,提出一些關鍵字:文化因素──漢人民俗的核心價值「圓滿」、「一致」、「熱鬧」。地理因素──海洋文化的「流動」、「綜合」。重工業資源的「缺乏」、天災威脅的「不安」。歷史積累的海盜心理原型「掠劫」、「貿易」、「榮耀」。東亞當代社會情境「壓縮的現代化」。因此臺灣的大眾媒體呈現無休止的「喧囂」。即便臺灣脫離了殖民時期,臺灣人依舊摸索著自我的樣貌與尋求國際的認同,它的政權與文化被多重影響,文化呈現「找尋」、「協商」、「融通」的模式。在創作中汲取臺灣文化模式的經驗,使「繪畫」與「大眾媒體」互為,產生「背畫」與噴墨印刷結合的工具模式,賦予「繪畫-影像」的身份,影像與材質共同解讀,使觀眾在「沈默」中觀看「喧囂」,產生有如「無感」與「抽離」的內在感性意識,進而對於「大眾媒體」與「繪畫」權力的思考與反省,作為創作的政治性實踐。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f reconstructuring Painting in the era of Mass Media. It explores the disambiguation between two thoughts present in the media: “Depth” and “Superficiality”. The essence of “Culture” and “Painting” is “Depth”, while the essence of “Mass Media” is “Superficiality.” “Superficiality” is the minimal state of social moral, perception, subjectiveness, debauched, complying with desire, and disintegrating meanings. “Depth” is the full state of civilized creed, rational, objectivity, precision, self-reflection of desire, and raising meanings. This thesis put forth “The Third Party” relationship with media. “The Third Party” is not only a combination, but a new one. It is absolutely not subordinate to its original compositions, instead brings them other definitions and meanings. The processes of creation are the practice of “The Third Party”. This thesis also explored the concept of “Sense of Mentality Purpose.” It is the purpose that an author raises viewers’ mentality consciousness by various media. The viewers’ “Inner Mental Consciousness” happens before written words, speech, and expressions. It is the complex of emotions, at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reaction. The researcher explains the inner mental consciousness of political art by this term. For the phenomenon of visual culture in Media and society in Taiwan, these key words are used: factor in culture - Han Chinese people’s core cultural value is “perfection,” “consistency,” “lively”; factor in geography - “fluid” and “integration” in ocean culture. Its “lack” of natural heavy industry resources and “agitation” arises from the threat of natural disaster. Taiwanese have the “pirate” psychological archetype caused by history – “freebooting,” “trade” and “honor.” The situation of “modernization under pressure” reflects the developing contemporary society of East Asia. Therefore, Mass Media in Taiwan shows endless “noise.” Even though Taiwan has departed from colonization, Taiwanese grope for cultural self-concept and seek international identification. Regime and culture here are multifarious influenced. It shows the becoming type of “seeking,” “conferring” and “integration.” This creation derived from the mode of culture experience that make “Painting” restructured from “Mass Media” and the form of integrating “Reversed Drawing” with inkjet print. “Painting – Image” the identity has been given, so image and material could be decoded together and make viewers gaze “noise” from “mute” then “induction less” and “detached” inner mental consciousness arise. And then think over and self-reflect for the force of “Mass Media” and “Painting” as the political practice in this creation.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創作研究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5 第二章 名詞釋義與創作思維  第一節 深度-淺薄 7  第二節 第三者 10  第三節 感性的目的意識 21 第三章 崇高-娛樂  第一節 沈默-喧囂 25  第二節 繪畫-大眾媒體 38  第三節 作品論述 51 第四章 繪畫-影像   第一節 結合-區分 59  第二節 承載-剝離 73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創作-追尋 82  第二節 媒體、壓縮的現代化、臺灣民俗、臺灣地理、海盜原型 83  第三節 媒體與意識 85  第四節 政治性的感性解讀 86  第五節 未來的創作與研究發展 87 作品圖錄 88 參考書目 93

    一.參考書目:

    1.Manovich, Lev。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Cambridge。Mass.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2001
    2.中華民國經濟部能源局。《中華民國100年能源統計手冊》。台北:經濟部能源局。2012年。
    3.王受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Art Now)。台北市:藝術家。2010年。
    4.王偉忠。《歡迎大家收看:王偉忠的※◎*#……》。台北:天下文化。2007年。
    5.王勝。《西方傳統油畫三大技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6.尼爾‧波茲曼 (Neil Postman)。蔡承志譯。《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電視時代》(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台北市:貓頭鷹。2007年。
    7.吉爾‧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加塔利 (F.Guattari)。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Capitalisme et Schizophrénie 2. Mille Plateaux)。上海:上海書店。2010年。
    8.吉爾‧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Logique de la Sensation)。苗栗縣:桂冠(聯合發行代理)。2009年。
    9.佐藤學。譯者:黃郁倫、鍾啟泉。《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台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12年04月03日。
    10.沈玉琳。《人人都愛魯肉飯 媽呀!沈玉琳上菜了》。台北:漢皇文化。2009年。
    11.亞瑟‧丹托 (Arthur C. Donto)。林雅琪、郊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年。
    12.尚‧布希亞 (M. Jean Baudrillard)。林志明譯。《物體系》(Le Systeme Des Objects)。台北市:時報出版。1997年。
    13.林秀珍。《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J.Dewey)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師大書苑。2007年。
    14.約翰‧伯格 (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市:麥田。二版2011年(初版2005年)。
    15.約翰‧伯格 (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The Sense Of Sight)。台北市:麥田。2010年。
    16.約翰‧伯格 (John Burger)、尚‧摩爾 (Jean Mohr)。張世倫譯。《另一種影像敘事》(Another Way of Telling)。台北市:臉譜。二版2011年(初版2007年)。
    17.修.歐納 (Hugh Honour)、約翰.弗萊明 (John Fleming)。吳介禎等譯。《世界藝術史》(A World History of Art)。台北市:木馬。2001年。
    18.馬歇爾.麥克魯漢、昆汀.菲奧里傑、瑞米.艾傑爾 (Marshall McLuhan, Quentin Fiore, Jerome Agel)。楊惠君譯。《媒體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台北:積木。2009年。
    19.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2007。
    20.陳永國。《理論的逃逸》。北京:北京大學。2008年。
    21.陳淑華。《油畫材料學》。台北市:洪葉。2006增訂版(1998初版)。
    22.麥克魯漢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台北市:貓頭鷹。2006年。
    23.華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Walter Benjamin Essais)。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年。
    24.費德希克‧格霍 (Frédéric Gros)。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傅柯考》(Michel Foucault)。台北市: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
    25.葉謹睿。《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The History &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rt)。台北市:藝術家。2005年。
    26.賈克‧洪席耶 (Jacques Ranciére )。黃建宏譯。《影像的宿命》(Le destin des images)。台北市:典藏。2011年。
    27.雷諾.博格 (Ronald Bogue)。李育霖譯。《德勒茲論文學》(Deleuze on Literature)。台北市:麥田。2006年。
    28.廖炳惠。《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1985 年。
    29.瑪莉塔‧史特肯 (Marita Sturken)、莉莎‧卡萊特 (Lisa Cartwright)。陳品秀譯。《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台北市:臉譜。2009年。
    30.羅素‧弗格森、威廉‧歐蘭德、瑪西亞‧塔克、卡倫‧費斯 (Russell Ferguson, Willam Olander, Marcia Tucker, Karen Fiss)。吳介禎譯。吳瑪悧主編。《藝術論述:後現代藝術與文化的對話》(Conversations in Postmodern Art and Culture)。台北市:遠流。1999年。
    31.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許綺玲譯,編者:蕭永盛。《明室‧ 攝影札記》(La chambre claire)。台北市:台灣攝影。1997年。

    二.論文期刊:

    1.陳瑞文。《德勒茲的術語變形與意圖--以「圖表」(Diagramme)為例》。《藝術觀點》第47期。2011年7月。第136~145頁。
    2.劉紀蕙。《藝術─政治─主體:誰的聲音?──論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的政治發言》。《台灣美術期刊》第70期。2007年 10月。第4~21頁。
    3.蔡勳雄、郭博堯。《全球石油安全存量情勢與我國因應建議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2001年度11月。永續(析)090-003號。電子期刊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D/090/SD-B-090-003.htm。檢索日期2013年7月2日。
    4.戴寶村。《台灣海洋史與海盜》。《宜蘭文獻》第16期。1995年7月。第3~8頁。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