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語柔 Lin, Yu-Jou |
---|---|
論文名稱: |
王者之師:孟子政治行動 Be a Teacher of Kings: Mencius' Political Actions |
指導教授: |
徐聖心
Hsu, Sheng-Hsin |
口試委員: |
伍振勳
Wu, Zhen-Xun 曾暐傑 Tseng, Wei-Chieh 徐聖心 Hsu, Sheng-Hsin |
口試日期: | 2023/06/0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9 |
中文關鍵詞: | 孟子 、王者之師 、知言 、王道 、歷史脈絡 |
英文關鍵詞: | Mencius, Teacher of Kings, Knowledge of Words, Way of the King, Historical Context |
研究方法: | 主題分析 、 歷史研究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46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2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欲從孟子考究孟子如何以「王者之師」的身分介入人世,施行國定而天下安的對治良方。將以孟子與三位國君梁惠王(369-319B.C.E.在位)、齊宣王(319-301B.C.E.在位)、滕文公(322-?B.C.E.在位)的對話,為主要分析對象。因《孟子》中的對話往往由對話者的不當之問起始,故將首先考索三位國君的歷史處境,加上對話的內容,析論孟子與三位國君的對話語境。其次分析孟子欲導正的癥結與方向,充分看見孟子因其「知言」,能善辨「言」中隱藏的「心」之不正。且對孟子因不同對話主題,所採取的不同對話行動,分明孟子是對惡的全然拒絕,或是對人性善之微光的肯定,以此梳理孟子有別於前人的政治作為,而明曉孟子如何藉著他的行動,實踐「王道」主張。
對孟子政治行動的釐清,有助於了解孟子究竟如何對治當世的思潮,儒學既是一門實學,孟子現實作為的背後,實是其心志的展現與思想的踐行,是個人修養與政治理想的相即不離。也使後世清楚儒者個人修身乃至天下平,此一進程並非理想,而是真實的可能。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Mencius intervened in the human world as a "teacher of kings" and implemented strategies of governance to stabilize the state and bring peace to the world. The dialogues between Mencius and three kings, King Hui of Liang (reigned 369-319B.C.E.), King Xuan of Qi (reigned 319-301B.C.E.), and Duke Wen of Teng (reigned 322-? B.C.E.), will be the main focus of the analysis. Since the dialogues in Mencius often begin with the inappropriate questions of the interlocutors, we will first analyze the dialogues between Mencius and the three rulers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three ruler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dialogues. Secondly, we will analyze the crux and direction of Mencius's attempts to rectify the situation, and we will fully see that Mencius, because of his "knowledge of words", was able to identify wrongs of the "heart" hidden in the "words".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dialogical actions taken by Menciu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topics of dialog,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Mencius' total rejection of evil or his affirmation of the glimmering light of humanity, so as to sort out Mencius' political action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redecessors of the state rulers, and to understand how Mencius practiced the "Way of the King" through his actions.
The clarification of Mencius's political action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how Mencius dealt with the contemporary thinking. Confucianism is a practical discipline, and behind Mencius's practical actions are the manifestation of his mind and the fulfillment of his ideology, and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personal cultivation and political ideals. It also makes it clear to future generations that, for Confucians,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cultivation to world stabilization is not an ideal, but a real possibility.
一、古籍
春秋.左丘明著,楊伯峻編注:《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春秋.墨翟著、畢沅校注:《墨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黃懷信整理:《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劉向編、高誘注:《戰國策(一)》,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漢.劉向編、高誘注:《戰國策(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漢.劉向編、高誘注:《戰國策(三)》,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漢.劉安編、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戰國.呂不韋著、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邱德彥分段標點:《周禮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吳.韋昭注:《國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朱熹,黎德靖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宋.陳亮:《陳亮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宋.程頤、程顥:《二程全書(一)》,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范寧集解:《春秋穀梁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阮元、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崔述:《孟子事實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黃宗羲著、沈善洪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二、近人著作
〔日〕皆川淇園著,張培華編:《中國典籍日本注釋叢書.孟子卷(第一冊)——孟子繹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4年。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
王博:《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何曉明《亞聖思辯論錄——《孟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7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美國:八方文化,1996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吳汝鈞:《儒家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頁41-53。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4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4年。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增訂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21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明輝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1995年。
李明輝編:《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7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5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杜維明:《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杜維明:《道.學.政:儒家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面向》,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東大出版社,2014年。
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素英:《《詩》教體系的萌芽與定型:歷史發展視野下的先秦兩漢《詩》教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2年。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華文化與人文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79年。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康有為:《孟子微》,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張秉楠:《稷下鉤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社會秩序:社會學的詮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齊勇:《中國儒學之精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大齊:《名理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70年。
陳大齊:《孟子的名理思想及其辯說實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陳大齊:《陳百年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聯書店,1996年。
陳來:《哲學與傳統:現代儒家哲學與現代中國文化》,允晨出版公司,1994年。
曾暐傑:《性惡論的誕生:荀子「經濟人」視域下的孟學批判與儒學回歸》,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社,2019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增訂新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2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2年。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86年。
黃俊傑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1年。
楊伯峻:《孟子譯注》,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
楊國榮:《孟子評傳:走向內聖之境》,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述先:《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述先:《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社,2010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蔡仁厚:《哲學史與儒學論評: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東大出版社,2018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商務印書館,1935年。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出版社,2018年。
譚宇權:《孟子學術思想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譚家哲:《孟子平解》,臺北:漫遊者文化,2013年。
譚家哲:《論語平解》,臺北:漫遊者文化,2013年。
三、期刊論文
朱鳳瀚:〈師酉鼎與師酉簋〉,《中國歷史文物》1期,2004年,頁4-10、35。
何淑靜:〈論孟子「仁政」的根據與實現〉,《鵝湖學誌》41期,2008年12月,頁1-24。
余治平:〈論儒的最初職業與身份自覺〉,《社會科學》2011卷10期,2011年10月,頁107-114。
李宗焜:〈從商周人牲人殉論「始作俑者」的義涵〉,《臺大中文學報》45期,2014年6月,頁1-30。
李明輝:〈孟子王霸之辨重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3期,1998年9月,頁243-267。
李學勤:〈清華簡〈厚父〉與《孟子》引書〉,《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5年,頁33-34。
林安梧:〈後新儒學的思考: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可能〉,《鵝湖月刊》350期,2004年,頁16-25。
林啟屏:〈先秦儒學思想中的「君」、「臣」與「民」〉,《政大中文學報》15期,2011 年6月,頁 146-165。 朱漢民:〈宋儒的師道精神與主體意識〉,《哲學與文化》49卷1期,2022年1月,頁111-123。
林湘華:〈從「仁心」到「仁政」——孟子對孔學「順勢以求存」的歷史價值〉,《鵝湖月刊》351期,2004年9月,頁33-41。
林維杰:〈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朱熹對《孟子.萬章》篇兩項原則的詮釋學解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3),頁109-130。
金培懿:〈作為帝王教科書的《論語》——宋代《論語》經筵講義探析〉,《成大中文學報》31期,2010年12月,頁61- 63+65-106。
徐中舒、何孝達:〈戰國初期魏齊的爭霸及各國間合縱連橫的開始〉,《四川大學學報》第2期,1956年,頁51-58
袁保新:〈人性與歷史——從當代儒學的詮釋爭議到孟子人性論的新試探〉,《宗教哲學》第82期,2017年12月,頁95-117。
袁保新:〈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22卷11期,1995年11月,頁1009-1022。
高柏園:〈論牟宗三先生《圓善論》的孟子學〉,《鵝湖月刊》360期,2005年6月,頁1-10。
張志鵬:〈滕國新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2011年,頁75-81。
張銀樹:〈論〈樂記〉所闡述之禮、樂的關係〉,《哲學與文化》25卷12期,1998年12月,頁1109-1116+1180。
曹峰:〈道家「帝師」類文獻初探〉,《哲學論集》49期,2018年2月,頁33-60。
許育嘉:〈孟子仁政思想的內涵、現代難題與出路-—以宋、滕兩國的仁政實踐為例〉,《臺大中文學報》73期,2021年6月,頁109-138。
陳志信:〈論《四書章句集注》對聖賢授受語境的承繼與開展〉,《政大中文學報》22期,2014年12月,頁183-214。
陳麗桂:〈郭店儒簡的外王思想〉,《臺大文史哲學報》55期,2001年11月,頁256-257。
傅永軍:〈君子:先知還是師儒?〉,《理論學刊》7期,2013年7月,頁68-71。
曾春海:〈先秦儒家禮樂文明的人文精神〉,《哲學與文化》47卷7期,2020年7月,頁103-117。
馮樹勳:〈董仲舒從師到素王的心結〉,《鵝湖學誌》44期,2010年6月,頁1-43。
黃俊傑:〈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關係——以《論語》、《孟子》為例〉,《臺大歷史學報》40期,2007年12,頁1-18。
黃勇:〈「義利之辨」與儒家義利論的完備〉,《孔孟月刊》36卷第1期,1997年9月,頁30-37。
楊世文:〈天道與君道——殷周君主觀念與儒家君主理論的一個視角〉,《孔子研究》3期,1992年,頁12-17。
楊宇勛:〈從君臣關係來看孔孟荀的政治思想〉,《嘉南學報》22期,1996年,頁211-220。
楊希枚:〈孟子滕文公篇三年喪故事的分析〉,《哲食貨月刊》1卷3期,1971年6月,頁135-151。
楊建祥:〈孟子「熟仁」之考辨〉,《孔孟月刊》47卷第7、8期,2009年4月,頁69-79。
葉仁昌,〈孟子政治思想中義利之辨的分析:四種主要類型的探討〉,《政治科學叢刊》50期,2011年12月,頁1-36。
鄧育仁:〈隱喻與情理——孟學論辯放到當代西方哲學時〉,《清華學報》38卷3期,2008年9月,頁485-504。
戴璉璋:〈從〈樂記〉探討儒家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卷4期,2004年12月,頁37-48。
羅香萍:〈孟子仁政思想的三種面向—-兼論仁政實踐的困境及其根由〉,《鵝湖月刊》482期,2015年8月,頁28-37。
四、專書論文
李時銘:〈正樂與詩樂之雅俗〉,收入陳器文主編:《第六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收入黃寬重、劉增貴著《家族與社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陳大齊〈對於譬喻應有的警戒〉,收入陳大齊:《名理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70年。
陳昭瑛:〈孟子「知人論世」說與經典詮釋問題〉,收入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2月。
黃俊傑:〈東亞儒家「仁」學的起點:修身理論的核心概念〉,收入於蔡振豐、林永強、張政遠編:《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楊儒賓:〈《孟子》的性命怎麼和天道相貫通的〉,《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
錢穆:〈駁胡適之〈說儒〉〉,收入張軍主編《大師說儒》,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年。
五、外文譯著
〔美〕狄百瑞(Wm.TheodoreDeBary),黃水嬰譯:《儒學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著,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HerbertFingarette),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英〕葛瑞漢(AngusCharles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顧史考(Scott Cook):《郭店楚簡先秦儒書宏微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六、碩博士論文
高碧臨:《孟子》論辯思維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