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冠吟 |
---|---|
論文名稱: |
幼稚園課程標準修訂過程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廖鳳瑞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0 |
中文關鍵詞: | 幼稚園課程標準 、課程決定 、政治與權力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7 下載:7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幼稚園課程標準,首次頒佈於民國十八年,期間歷經民國二十五年、民國四十二年、民國六十四年及民國七十六年之修訂。然而,對於歷次修訂的過程僅簡短見於《幼稚園課程標準》一書中「附錄」中的修訂沿革,至於影響課程標準修訂甚鉅的當代社會背景、教育思潮對修訂影響、參與修訂的人員及發生的人事物及其之間的交互作用,缺乏說明。為此,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法,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訪問當年參與課程標準修訂之耆老,建構民國76年幼稚園課程標準修訂的歷程。
本研究即以1965年作為時代探討的起點。當時政治上仍屬於戒嚴時期,經濟建設的成績斐然。然隨著經濟的成長,為了建設並發展我國經濟,教育政策也以發展國民教育、科學教育及職業教育為主,在經濟的發展下,職業婦女增加,造成幼兒進入幼稚園就讀的需要。值此時代背景之下,幼教領域學術的專業正在建立,幼稚園數量大幅成長;然多屬揠苗助長的課程與教學。
本研究發現影響76年幼稚園課程標準修訂的鉅觀因素,包括(1)政治上科學教育的政策,促使76年版本課程標準加入科學教育實驗的結果;(2)教育上幼教學門理論正值建立時期,委員立基於「統整」概念,強調單元教學的重要性及遊戲領域等內容修訂上的細節問題,而並未重新思考我國課程標準的方向及哲學問題。至於影響微觀因素部分,即「由誰經由何種權力的較勁方式決定最有價值的內容」。本研究發現,當時教育部因國教司司長以其政治上的威權及其具有的權力,選擇修訂委員並融入科學教育的實驗結果;而國教司司長在選擇修訂委員的考量上,也運用其私人的關係網絡,成為私下運用的力量;委員之間,受限於師生的倫理及幼教領域專業的獨佔與排他性,在發言及撰寫的權力上並不對等。因此之故,民國76年課程標準的修訂,主要的權力掌握於教育部、某些元老派委員及執筆者的手中。
中文部分
王芝芝(譯)(2003)。R. Donald著。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台北:遠流。
王惠美(1980)。從幼教的現狀談幼教的改進~兼論「幼稚教育法」的草擬, 台灣教育輔導月刊,30,6-9。
王麗姿(1991)。我國小學美勞課程標準內涵演變之初探-光緒二十八年至民國八十年。國立中山大學中山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79NSYS2043005。
王靜珠(1984)。幼稚教育。台中:作者。
卯靜儒 (2001)。臺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9-101。
宋海蘭 (1976)(編)。幼稚教育資料彙編(下)。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余昌哲(2002)。我國國民小學自然科課程標準演變之研究(1975~1993)。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初惠(1981)。台北市幼稚教育現況分析及改進意見。教育文粹,1,136-144。
李聰明(1983)。我國幼稚教育立法的演進。臺灣教育,387,17-26。
吳清山(1989)。課程決定的理論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2,199-229。
吳清基(1989)。國民小學課程發展的趨勢。現代教育,4,14-15。
林育瑋(1987)。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途徑,臺北師專學報,14,23-46。
林亦瑩(2002)。九年一貫課程政策決定之評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中。
邱慧玲(1999)。我國小學道德科課程標準之演變及其內涵研究(1949-1997)。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88NTTTC576014。
杜維運(1999)。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
辛媛英(1973)。關於學齡前兒童識字教學。台灣教育,265,46-54。
李振宏(1999)。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河南大學出版社。
吳澤(1985)(編)。史學概論。安徽教育出版社。
洪詠善(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蘭(譯)(2001)。M.H. Johnson著。發展的認知神經科學。台北:信誼基金會。
洪文彬、鈕馨、周秀秀(1974)。幼稚園教師的經驗談,台灣教育,279,19-21。
涂永清(1988)(譯)。甘特、施奈德(著)。史學導論。台北;水牛。
周淑卿(1992)。英國國定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祖慶 (1990) (譯)。A. Runny著。政治學。台北:五南。
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台北:心理。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4年,5月21日)。幼教光譜亮新彩-離島三縣三鄉國民教育幼兒班實施計畫。教育部電子報,31。2004年11月15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031/important.htm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菁華書局。
高新建(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新建(1997)。美國全國教育目標及學科標準的訂定與解讀及其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17,43-47。
梁秋圓(1980)。如何改革我國幼稚教育。台灣教育輔導月刊,30:9,29-31。
陳貞臻(1999)。我國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之演變及其內涵分析(1902-199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淑芳(1994)。我國國小課程標準修訂之決策過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廣智、陳恆(2003)。口述史學。台北:揚智。
黃政傑(198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光雄(1990)。英國國定課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譯)(2000)。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石濤文化。
黃人傑(1979)。先總統 蔣公科學教育思想之研究。臺灣教育,345,9-13。
彭懷恩(2000)。政治學-比較的觀點。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楊瑩 (1996)。一九八八年後的英國教育改革。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107-134。台北:師大書苑。
楊銀興(1987)。從社會變遷中談我國幼稚教育應有的調適。幼兒教育年刊,5,156-171。
楊思偉、溫明麗(合譯)(1997)。 M. W. Apple & G. Whitty & 長尾彰夫合著。課程.政治-現代教育蓋格與國定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覃方明、張旅平、渠東(譯)(2000)。T. Paul著。過去的聲音—口述史。牛津大學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歐用生(1984)。課程發展模式探討。高雄:復文。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之決定。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47-80。高雄:復文。
趙國瑞(1982)。談幼兒學習活動設計。臺灣教育,400,40-41。
蔡宏進(1980)。臺灣社會經濟發展對生育率下降的影響。社會建設,42,47-51。
劉漢輝(2003)。臺灣國小社會課程標準與綱要制定過程之研究(1989~2001)。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武清(1972)。當前幼稚教育的改進。台灣教育輔導月刊,22:1,7-8。
鄭新輝(2000)。從行政的觀點探究如何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因應之道-以台南市為例。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123-153。高雄:復文。
賴清標 (1984)。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之調查研究。臺中師專學報,13,55-98
盧明、廖鳳瑞(2004)。國民教育幼兒班課程綱要研究-期中報告。未出版。
盧素碧(1983)。科學教育往下紮根。家政教育,9,32-36。
魏明通(1982)。我國科學教育建設成果與展望。臺灣教育,380,22-28。
簡良平(2003)。學校課程決定—理論與實證。台北:師大書苑。
簡楚瑛(1984)。我國幼兒教育義務化問題之探討。台灣教育,407,5-12。
謝雨生(1987)。台灣地區幼稚教育趨勢之探討。載於第一屆豐泰幼教學術研討會,社會變遷中的幼兒教育。台北;漢大。
龍應台(1999)。百年思索(代序:在迷宮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養)。台北:時報文化。
羅厚輝(2002)。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台北:學富。
蘇愛秋(1984)。減低幼兒創造力的啟發式教學-當前幼稚園教學有感,師友
月刊,6-7。
蘇永明(2000)。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分析—以「實用能力」的概念為核心。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3-19。高雄:復文。
嚴建強、王淵明(2001)。西方歷史哲學。台北:慧明。
英文部分
Aldrich, R.(1991).(ed).History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London:Kogan Page Ltd.
Apple, M. W.& Beyer, L. E.(1998).Values and Politics in the curriculum。In L. E. Beyer & M. W. Apple(Eds.), The curriculum: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
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pple, M. W.(1990).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 Routledge.
Apple, M. W.(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Apple, M. W.(1999)Power. Meaning and Identity. New York : Routledge.
Armstrong, D. G.(2003).Curriculum Today. New Jersey:Upper Saddle River。
Beane, J. A., Toepfer, C. F., & Alessi, S. J.(1986).Curriculu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oadhead, P.(2002).The Making of a Curriculum: how history, politics and personal perspectives shape emerging policy and practic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6,47-65.
Bullough, R. V.(1989).Curriculum history: Fight to the sidelines. In C. Kridel(Eds.), Curriculum history: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 from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history .Londe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Doll, R. C.(1992).Curriculum development:Decision making and proces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isner, Elliot W.(1994).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3rd). New York : Macmillan
Kelly, A. V.(1999).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 a critical review(4th )。London : Paul Chapman.
-------------(2004).The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5th)。London: Sage.
Goodlad, J. I.(1991).Curriculum making as a sociopolitical process .In, M. F. Klein (Eds.)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Goodlad, J. I.(1979). Curriculum Inquiry. New York, N. Y.:McGraw-Hill.
Gay, G.(198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 Husen & N. Plstlethwaite(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1170-1179。Oxford : Pergamon Press.
Huebner, D.(1975).Poetry and power:The politics of curricular development. In
W. Pinar(Ed.)Curriculum theorizing : the reconceptualists. Berkeley, Calif.: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Hass, G., Parkay, F. W.(1993).Curriculum planning : a new approach(6th).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Hughes. A. S.(1991).Curriculum politics. In A. Lewy. (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 Pergamon Press.
Klein, M. F.(1991).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M. F. Klein(Ed.)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awton, D.(1980). The politics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Bost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gstreet, W. S. & Shane, H. G.(1993).Curriculum for a new millenniu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cNeil, J. D.(1996).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4th). , NY :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Marwick. A.(2001).The New Nature of History- Knowledge, Evidence, Language. Hampshire:Palgrave.
Oberg, A. A.(1991).Curriculum decision. In A. Lewy. (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 Pergamon Press.
Saylor J. G., Alexander, W. M. & Lewis, A. J.(1980).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Tanner, D. & Tanner, L. N.(1995).Curriculum development : theory into practice(3rd.).New Jersey:Merrill.
Wiles, J. & Bondi, J.(198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a guide to practice(2nd). Columbus : Charles. E. Merrill.